李信字有成,槐里人,秦朝将领。先祖李宗,为魏国大夫,至李信历十代,均为大臣或将领。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秦始皇一统六国过程中,在第一次攻灭楚国时,率领20万大军的李信,却遭遇一场空前惨败,史书云楚军“大破李信军,入两壁,杀七都尉,秦军走”。
李信之败,不仅打破了秦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让秦军损失惨重,而且也打破了秦始皇一统天下的计划,自然让秦始皇大怒,但令人不解的是,如此一场惨败之后,秦始皇却并未处死或彻底冷落李信,后来在灭亡燕齐两国时,“王翦子王贲,与李信破定燕、齐地”,又继续重用了李信。
那么,究竟是秦始皇心胸宽广,对败军之将宽容优待,还是李信之败本身存在客观原因,并非李信全责?上世纪七十年代,在湖北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出土了一批秦代竹简,揭开了秦国第一次灭楚惨败的原因!
李信,年轻时强壮勇敢,秦始皇十分信任的年轻将领之一。
在灭楚之前,李信参与过两次战争:一是公元前228年,王翦率军灭赵,李信与王翦军队共同包围赵军,并一举攻破赵国;二是公元前226年,王翦率军攻燕,李信作为先锋最先抵达易水河畔,以轻装骑兵突进大败燕太子丹,燕军退到辽东之后,李信率军紧追不舍,带着数千士兵追击燕太子丹到衍水,最后逼迫燕王献上燕子丹的头颅,此战之后李信深得秦始皇信任,“始皇以为贤勇”。
这时,秦国横扫六国,势如破竹,先后灭亡韩、赵、魏三国,又数次击败楚军。因此,秦始皇打算灭亡楚国,尽快完成统一霸业,于是先后问李信与王翦,“攻灭楚国,需要多少兵马”,李信认为二十万足矣,而王翦认为非得六十万(几乎是秦国全部兵马)不可。于是,秦始皇认为王翦胆怯、李信果勇,就便派李信和蒙恬率军二十万攻打楚国。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李信攻平与,蒙恬攻寝,大破荆军。信又攻鄢郢,破之,於是引兵而西,与蒙恬会城父。荆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大破李信军,入两壁,杀七都尉,秦军走。始皇闻之,大怒。
李信惨败而归,对比王翦后来成功灭楚,于是李信成为笑谈,被世人诟病,认为其年轻气盛,轻敌妄为。然而,李信之败真的是能力问题吗,区区“荆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就让李信失败?其实未必,考古揭示李信之败还存在一些不可预料的客观原因,或许因此秦始皇才没有彻底废掉李信。
李信行军路线大致是这样:先是向南攻平舆,在河南今河南驻马店市平舆县,然后向北攻鄢(河南鄢陵县),然后向东南攻郢(郢陈,今河南淮阳县),最后向西到城父(河南平顶山市)。
但这里却存在一个严重的疑问,鄢、郢、城父这三座城市,已在公元前230年被秦国占领,当时并非楚国的属地,那么李信为何还要进攻这些地方?毫无疑问,必然是这些城市发生了叛变,但何时叛变史书并未记载!叛变发生于李信攻楚之前,还是发生于攻楚之时,史书均未记载。又,“荆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就能大败凶猛的秦军?
1975年,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考古专家出土一批秦简,这些竹简长23.1~27.8厘米,宽0.5~0.8厘米,内文为墨书秦隶,写于战国晚期及秦始皇时期。其中,11号与6号简牍是二封秦军家书,二弟黑夫和三弟惊在秦王政二十二年(公元前225年)写给大哥衷,希望家里救助一些衣物和钱财,11号木牍记“直佐淮阳,攻反城”、6号木牍记“以惊反城故”等,这就揭开了一段谜团。
原来,李信攻楚之时,楚国故地发生叛乱,而且其中还是在楚国旧都鄢郢,能鼓动楚国旧都贵族叛变,可见这个楚人的身份必定非同一般。
那么,这个楚人会是谁呢?从史书记载来看,最可能的便是“昌平君”!
史书上对昌平君记载很少,在《史记·秦始皇本纪》大约只有百余字。
王知之,令相国昌平君、昌文君发卒攻毐(毐)。二十一年,新郑反,昌平君徙於郢。二十三年,荆将项燕立昌平君为荆王,反秦於淮南。二十四年,王翦、蒙武攻荆,破荆军,昌平君死,项燕遂自杀。
嫪之乱时,相国(秦朝时为相邦,汉朝之后为了避讳刘邦的“邦”字,就把相邦改为相国)昌平君参与平定叛乱。秦始皇二十一年,前韩国首都新郑爆发反秦之乱,昌平君被贬前往前楚国首都郢陈,用楚国公子的身份来安抚当地楚人。秦始皇二十三年,王翦攻楚,俘虏楚王之后,项燕立昌平君为楚王。秦始皇二十四年,王翦击败楚军,昌平君死,项燕自杀。
秦始皇时代的昌平君、昌文君都是楚国公子,其中昌平君是楚考烈王之子,应该与帮助秦始皇之父秦异人登上王位的华阳夫人有关。华阳夫人是楚国贵族,秦孝文王嬴柱的王后,在她帮助之下,作为弃子的秦异人才能登上王位。秦始皇时代,可能延续了这一层关系,继续重用楚国贵族。尤为重要的是,秦国一直吸纳关东六国优秀人才,胸怀宽广,这是秦国能够一统天下的关键因素。
由此,可以大概归纳一下昌平君其人:楚国国君之子,具有崇高的声望,有叛变的动机,而且在秦国为相多年,对秦国非常熟悉,了解秦军弱点。
面对灭国危机,作为楚考烈王之子的昌平君,被调到楚国旧都郢陈之后,或许突然“良心发现”,但却一直未动而是等待良机。当李信率军20万灭楚之时,昌平君突然发动叛乱,打乱了秦军布置,直指秦军弱点,从而让李信遭遇一场惨败。
历史学家田余庆结合史料与考古发现分析指出:李信与蒙恬大败楚军,准备一举攻克楚都寿春、灭亡楚国之时,身在郢陈的昌平君突然联合楚国残余力量起兵反秦,切断李信大军的后路,使攻楚的秦军陷于前后受敌的苦境,于是,李信军不得不停止攻楚,回师反攻郢陈等地,结果被楚军前后夹击,“荆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而大败而归。
可见,李信战败肯定存在指挥能力问题,但却也的确存在不可预料的客观原因——昌平君突然叛乱,秦始皇知道战败责任并非全在李信身上,所以才没有彻底废掉李信,在此之后又让李信继续率军攻灭齐燕。
从秦始皇对待李信态度来看,秦始皇不愧是一代大帝。如果李信并非战败主要责任,那么秦始皇就要承担战败之责,但秦始皇却依然使用李信,足见秦始皇勇于担责;如果李信是战败主要责任,秦始皇却还使用李信,更见秦始皇的胸怀,不以一场战败彻底否定一个人才!
令人不解的是,作为曾经领兵二十万灭楚的李信,到底有何结局,史书上竟然一字未提,关于李信的最后一句记载是《白起王翦列传》中的“王翦子王贲,与李信破定燕、齐地”,到此戛然而止。
那么,李信到底有何结局?无非有三:一老死或病死,二是赐死,三是战死。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李信没有造反,因为李信后代李广等人还平安居住在陇西。
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传国玉玺始终是最具象征意义的权力信物。自秦始皇命李斯以和氏璧雕琢“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玉玺起,这枚承载着“天命所归”的玉器便成为历代...
秦始皇陵 李斯的儿子 2025-09-18 沙丘之变:秦始皇帝国的黄昏与权力崩塌的序曲公元前210年夏,秦始皇第五次巡游的车队行至沙丘平台(今河北广宗),这位以“千古一帝”自居的统治者,在鲍鱼掩臭的辒辌车中咽下最后一口气。这场看似寻常的死亡,却因...
秦始皇陵 2025-09-16 秦始皇的情感迷局:黎姜与阿若,谁才是他心中的白月光?秦始皇嬴政,这位以“德兼三皇,功过五帝”自诩的千古一帝,其政治功绩与铁腕统治早已被历史铭刻。然而,在宏大的历史叙事背后,他的情感世界却如迷雾般难以捉摸。关于他是...
秦始皇陵 2025-09-15 兵马俑的来历:从殉葬制度到永恒军团的千年跨越在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东侧1.5公里处,一支由8000余尊陶俑组成的地下军团沉睡了两千余年。1974年,当地农民打井时意外揭开这处世界文化遗产的神秘面纱,...
秦始皇陵 2025-09-12 秦始皇与朱元璋:跨越千年的“伟大”之辩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秦始皇与朱元璋是两位极具标志性的帝王:前者以“千古一帝”之名终结战国乱世,开创中央集权制度;后者以草根之身推翻元朝统治,重建汉人政权。二者虽相...
朱元璋多少岁 秦始皇陵 2025-09-11 王商凿龙脉:权力、风水与王朝命运的千年迷思在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中,“龙脉”是帝王气运的象征,是王朝兴衰的隐秘注脚。从秦始皇凿断金陵龙脉,到隋炀帝开凿大运河泄东南王气,历代帝王对“龙脉”的干预,往往与权力焦...
秦始皇陵 2025-09-09 李斯为何不帮自己女婿扶苏:权力、理念与人性交织的困局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沙丘宫的密谋彻底改写了中国历史走向——本应继承大统的公子扶苏被伪诏赐死,昏庸的胡亥在赵高与李斯的扶持下登基,秦朝由此加速走向覆...
秦始皇陵 李斯的儿子 2025-09-05 秦始皇对白起的评价:历史语境下的复杂回响白起作为战国时期秦国最杰出的军事统帅,其军事生涯与秦国的崛起轨迹高度重合。从伊阙之战斩首二十四万魏韩联军,到鄢郢之战焚毁楚国宗庙,再到长平之战坑杀四十万赵卒,白...
秦始皇陵 白起 2025-09-04 阿房女是冬儿吗?——历史迷雾中的身份辨析在中国历史与文学的交织叙事中,阿房女与冬儿常被提及为秦始皇情感世界中的关键人物。然而,通过梳理正史记载、考古发现与文学创作,可以明确:阿房女与冬儿并非同一人,她...
秦始皇陵 2025-09-03 宣太后与秦始皇:跨越五代的权力纽带战国风云中,一位楚国女子以太后之姿执掌秦国权柄四十一年,另一位以"千古一帝"之名横扫六合完成统一。宣太后芈八子与秦始皇嬴政,...
秦始皇陵 宣太后 2025-08-2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