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是个怎样的人?下面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唐朝自高祖李渊便喜爱书法,唐太宗李世民更是深爱王羲之书法,以至于亲撰《王羲之传论》,评其书法为尽善尽美,古今第一。后来还派人骗取《兰亭序》,据为己有,随时观赏,并把《兰亭序》殉葬入棺。正因为如此,唐代从宫廷到民间,人们普遍都喜好书法,欣赏书法,许多大书法家自然也应运而生。
晚唐柳公权是自成一家、对后世影响极大的书法家。柳公权幼时聪明好学,据说刚刚十二岁就以善辞赋而闻名。他以楷书见长,初学王羲之,又得益于欧阳询、颜真卿的书法,终于自成一家。柳公权的字结构紧凑,骨力秀挺,洒脱而有法度,人们将颜真卿与柳公权并称“颜柳”。唐文宗甚至赞叹柳公权的字胜过钟(钟繇)、王(王羲之)。柳公权自唐穆宗时召为翰林院侍书学士,历经穆、敬、文三朝,一直在宫中侍书。当然字越写越多,也越携越好,声名远播。那时的公卿大臣家立碑,如果得不到柳公权的手笔,就会被人们看作是不孝不敬。
常言道“字如其人”,此话虽不可绝对看,却也自有其内在的道理。柳公权的字为何颇具风骨,恐怕与其身正人直不无关系。柳公权自己更有“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的名言。一次,唐穆宗一边看着柳公权运笔写字,一边连连赞叹,还郑重其事地问道:“你的字怎么写得如此之好呢?”柳公权当即便以“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来作答。这本身就是他写字的法则。但在此时此刻,他向皇帝讲出这样的话语,显然是有弦外之音的。柳公权是在告诉皇帝,只有用心做事,才会心正,做事就没有偏差了。此言说罢,整日沉溺酒色的唐穆宗“默然改容”,因为他知道柳公权是在进行“笔谏”。这个“笔谏”是真诚而大胆的,真诚在于柳公权希望皇帝能够律己清政,他以自己的书法心得来打动皇帝;大胆则在于毫不虚伪做作,直言答对,如此“笔谏”自然是对唐穆宗的一次有效触动。
十几年后的一天,唐穆宗之子唐文宗在便殿上与官居中书舍人的柳公权等谈话。说着说着,文宗扬起衫袖来让柳公权等看他的龙袍,并且洋洋自得地言道:“我这身衣服已经洗过三次了。”刚刚说罢,在场的众人立刻赞颂不已,都说“一衣三浣”是皇上的俭朴美德。唐文宗被捧得喜不自胜,可猛然间发现站在身旁的柳公权竟然始终一言未发。文宗禁不住要问缘故,柳公权答道:“陛下贵为天子,拥有四海,您应当选用贤良,罢黜不肖之臣,还应该接受劝谏,赏罚分明,这才能使天下真正和乐光明。至于穿一件洗过几回的衣服,只不过是细微末节罢了。”这番话显然是“心正笔正”的柳公权又一次机智大胆的直言。可庆幸的是此言非但没有惹恼皇帝,反而得到文宗的格外垂青。
唐文宗当时说道:“我知道中书舍人不应该再做谏议大夫的,可是因为你实在具有正直敢言的诤臣风采,所以要委屈你兼任此职。”次日,唐文宗正式任命柳公权为谏议大夫,他所任的其他职务照旧不变。名正言顺,此后他向皇帝进言就更方便直接了。就这样,柳公权一面写出一个个好字,一面讲出一句句有利国家的直言,直到唐懿宗咸通六年去世,享年八十八岁。
“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柳公权以“心正”练就了流芳百世的“柳骨”,而更难得的是他又以“心正”给历史与后人塑造了一个正直敢言的良臣形象,这将作为另一种“柳骨”而留存在史册和人的心中。
细究起来,柳公权所说的“心中”里面其实包括着“心巧”。唯有又正又巧,方能沉稳地秉笔、运笔,写出绝妙的好字来;也唯有又正又巧,方能在适当的时候,抓住可能的时机,讲出皇帝平时不爱听、接受不了的话来。在柳公权的“心正”与直言之间恰恰是以“巧”字联结的,因为在当时的环境里想要“批龙鳞”是十分难得的。可是要想顺利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光凭“正”和“直”是不够的,而在“正”与“直”二字之间联结上一个“巧”,恐怕是最佳的组合了。柳公权劝谏的成功就是他这个“正—巧—直”最佳组合在发挥奇效,这“巧”就是极大的智慧啊!
公元626年,玄武门之变终结了唐朝初年的皇位争夺,李世民以箭矢与鲜血改写了历史走向。若将时间倒推至李建成登基的假设场景,其与李世民的生死博弈实则暗含着中国古代权...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建成 2025-10-20 血色洛阳:李世民斩单雄信引发的瓦岗军余波与王朝阵痛唐武德三年(620年),洛阳城外硝烟弥漫。秦王李世民率唐军围攻王世充,瓦岗军旧将单雄信因拒降被斩于阵前。这一刀不仅斩断了隋末英雄的末路,更在中原大地掀起一场持续...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17 夺位者的历史分野:李世民与朱棣口碑差异的深层逻辑在中国历史上,唐太宗李世民与明成祖朱棣均以非正常手段登上帝位,但二者在后世评价中却呈现显著差异:李世民被奉为“千古一帝”,朱棣则长期背负“篡位者”的争议标签。这...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10-17 玄武门后的血色抉择:李世民为何对侄子挥下屠刀,却放过侄女?公元626年,长安城玄武门见证了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权力更迭。秦王李世民以八百精兵伏击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射杀兄长、斩杀胞弟后,旋即软禁父亲李渊,完成从藩王到...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16 权力漩涡中的父子博弈:李世民与朱棣造反逻辑的深层解析公元626年玄武门前,李世民射杀兄长李建成,逼迫父亲李渊退位;而1402年南京城破时,朱棣率靖难军攻入应天府,推翻侄子建文帝朱允炆。两场震动华夏的政变背后,是截...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15 玄武门前那杯毒酒:历史迷雾中的权力博弈真相公元626年夏,长安城笼罩在闷热中,一场改变中国历史的宴会正在东宫酝酿。太子李建成设宴款待胞弟秦王李世民,这场看似兄弟叙旧的夜宴,却因《旧唐书》中&qu...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建成 2025-10-14 光武帝刘秀:乱世中的完美帝王与历史镜鉴在中国两千余年的帝王谱系中,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前5年—57年)堪称独特的存在。他既非刘邦式的草莽枭雄,亦非李世民般的门阀贵胄,却以“零差评”的完美形象,开创了“...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刘邦 2025-10-14 权力博弈的差异:李世民逼父退位与朱棣“不敢”的深层逻辑在中国历史上,皇位更迭往往伴随着血雨腥风,而李世民与朱棣作为通过非传统手段上位的帝王,其行为逻辑却呈现出显著差异。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后迅速逼迫李渊退位,而朱棣发...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13 权臣的抉择:长孙无忌支持李治继位的深层动因在唐太宗李世民晚年的储位之争中,长孙无忌作为关陇集团的核心人物,其选择李治而非更得宠的李泰为继承人,绝非简单的血缘偏好或政治投机。这场权力博弈背后,交织着对皇权...
李治是怎样一个皇帝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10 李世民杀单雄信连徐茂公都救不了:权力博弈下的必然选择唐太宗李世民在洛阳之战后处决单雄信的决策,看似违背其“礼贤下士”的常规形象,实则是权力结构、政治风险与人性弱点交织下的理性选择。从历史细节看,这一决策背后隐藏着...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徐茂公 2025-10-10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