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字文叔,东汉开国皇帝,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汉高祖刘邦九世孙,汉景帝之子长沙定王刘发后裔。刘秀统治时期出现的治世,史称“光武中兴”。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刘秀虽为名门之后,长沙王刘发的后代,传到刘秀这里,家世就已衰败,他成了一个农民。刘秀爱上了农民这门手艺,以耕田种地为乐,其兄刘縯经常嘲笑刘秀很痴傻,成不了大器。
王莽末年,天下大乱,28岁的刘秀骑着他的牛跟随兄长刘伯升在南阳举兵。其后的人生就象开挂了一样,短短三年,他从一个农民变成了皇帝。

穷小子是如何在这么短的时间实现人生逆袭的呢,我们试着作一番分析:
其一,作战勇猛,运气好。
昆阳之战,王莽派王邑率四十万大军围攻昆阳,昆阳守军只有八九千人,城破危在旦夕,城中士兵都想着如何逃跑。
刘秀对大家说道:“如今我们兵少而敌人强大,应该同心协力一起抵御敌人,说不定还可以成功,若现在逃跑,一切全完。昆阳如果守不住,宛城也将沦陷。”
诸将平时以为刘秀只是一个种地的农民,比较轻视他,为了为难他,请刘秀拿主意。
刘秀为众人定计,稳定军心,让大将军王常坚守昆阳,自己带着十三个骑兵外出搬救兵。然而外面诸营的将领贪图财物,心里都打着自己的小算盘。
刘秀对大家说:“你们现在发兵,如果攻破城池,财宝不计其数,若被敌人打败,你们什么也得不到。”诸将听从他的建议,发兵援助昆阳。
此时天空开始下起了陨石雨,接着就是电闪雷鸣,下起了瓢泼大雨,石头夹着暴雨砸向王莽的军队,让他的军队开始混乱。

天赐良机,刘秀当然不会错过,他亲自带着三千人的敢死队冲击王邑的十万大军,很快十万大军就溃不成军,一泄千里,遂解昆阳之围。
其二,忍一时之痛,成千秋霸业。
本来刘秀破王邑40万大军,解昆阳之围,本是首功一件,更始帝本应重赏刘氏兄弟,然而万万没想到,更始帝听信谗言,杀了刘秀的哥哥刘縯。
刘秀忍着巨大的悲痛,挟不赏之功来到绿林军的大本营,低三下四向更始帝请罪。更是当着更始帝的面痛斥刘縯的罪状,与哥哥彻底划清界线。故意每日饮酒作乐,趁机迎娶了暗恋以久的女人阴丽华为妻。让人以为他是一位没心没肝的不忠不义的小人。
每当夜深人近的时候,刘秀偷偷痛苦流涕,侍卫经常早上看到他的枕头哭湿了,为了成就大业,他把巨大的悲痛深深地埋藏在心底。
他的这番表演蒙蔽了更始帝,放松了对他的警惕。一年后,更始帝任命刘秀为“破虏将军”,外派他到河北扩充地盘。离开宛城的刘秀如蛟龙入水,迅速平定了河北大部分的叛乱,人马也扩充到了几十万。

由于实力壮大,更始帝被迫封刘秀为萧王。刘秀根本就不在乎这个萧王,他有着更大的野心,不久,他在部下的拥戴下称帝。
其三,忍辱负重,招降仇敌,减少更多无辜伤亡。
称帝后的的刘秀就围攻洛阳,朱鲔坚守不下。朱鲔本是刘秀的仇人,当初就是他力劝更始帝杀了刘秀的兄长刘縯,而且多次劝说更始帝攻打刘秀。
其实以当时的力量对比,刘秀是完全可以强攻下洛阳,但刘秀没有这样做,他派了一个人前去劝降,这个人是岑彭。而岑彭是朱鲔曾经的部下,老熟人好说话。
岑彭来到城下,对朱鲔陈以当前利害,朱鲔说道:“当初刘縯被杀,我是参与者,我罪孽深重,不敢降呀。”

刘秀趁机说道:“凡举大事都不计小怨,你若今天投降,官位可保,以后享尽荣华富贵,怎么可能会杀你呢,如今河水在此,我立此为誓,决不食言。”
朱鲔从城上扔了一根绳子下来说道:“如果你有信用,就从这根绳子爬上来。”
岑彭马上就拉着绳子往上爬,朱鲔果然见他诚心,就答应了向他们投降。
刘秀难道真的攻不下洛阳吗?不是,他深知强攻会牺牲很多无辜将士的生命,为天下苍生着想,他宁愿招降敌人。
其四,霸气侧漏,招降刘盆子。
在宜阳之战中赤眉军还有十万大军,但已经粮草殆尽,刘秀的大军将他们团团围困,刘盆子请降。刘秀热情接待,让他们吃饱喝足之后,笑着训话:“如果你们心里不服,后悔了,可以重新整顿军马和我们再打一仗。”
见刘盆子的手下没有吭声,就接着说道:“你们其实还是有很多优点,我非常欣赏你们的。”说完就发福利,每个个分房子、分田地、分财产,于是刘盆子的将士都心悦诚服地归降了。

其五,刘秀夺得天下后不杀功臣。
同刘秀出生入死的功臣有多达四百多人,其中邓禹、马成、吴汉、贾复、耿弇等都为刘秀立下了赫赫战功。然而在天下已定之后,刘秀没有象历史上其他的开国帝王一样诛杀功臣。
这一方面说明他是一个仁慈的人,这些功臣都和他情同兄弟,相互信任;其次,刘秀有着皇室血统,其称帝有其天然的合法性,因此天下都很服他,所以他有这个自信;最后、刘秀这个人的御人之术非常强大,能够化解君臣之间的矛盾,不需要杀人立威;
在王莽末世,天下纷乱,光武以农民身份起事,以非凡的勇气夺昆阳之战,一战成名;以谋略纵横沙场,获得安生立命之本;以仁义笼络人心,天下英雄纷纷聚于其麾下,为其出生入死,攻城略地;以天下苍生为念,拯救黎民百姓于水火之中,以得天下人心;故其能平定天下,立不世之功,也是上天的必然规律呀。
在楚汉争霸的烽烟中,刘邦以泗水亭长之身崛起为开国帝王,其后宫虽无秦始皇"六宫粉黛"的规模,却也聚集了八位各具特色的女性。当吕...
秦始皇陵 刘邦 2025-11-19 刘肥:从险遭毒杀到善终的西汉庶长子在西汉初期的风云变幻中,刘邦的庶长子刘肥,其命运犹如一部跌宕起伏的传奇。他虽无缘帝位,却因身份和地位,在吕后掌权时期陷入了一场生死危机,险些命丧毒酒之下,最终却...
刘邦 2025-11-19 萧何自污:皇权阴影下的生存智慧在汉初风云变幻的政治舞台上,萧何作为开国丞相,以卓越的才能和忠诚辅佐刘邦夺取天下。然而,在刘邦晚年,这位功高盖世的贤相却做出了一件令人费解的事——自污名节。这一...
刘邦 萧何 2025-11-18 逃难抛亲背后:刘邦的复杂面孔与历史真相在历史的长河中,刘邦的形象一直充满争议,其中“逃难抛妻弃子”这一事件,更是让他被贴上了“无赖”的标签。然而,深入探究历史细节,我们会发现刘邦的形象远非如此单一,...
刘邦 2025-11-18 英雄落幕时:刘邦大哭项羽背后的政治博弈与人性考量公元前202年,垓下之战的硝烟尚未散尽,乌江畔的霸王自刎声犹在耳。当汉军将领王翳割下项羽头颅时,这位曾以"力拔山兮气盖世"震...
项羽 刘邦 2025-11-17 韩信:智冠群雄却难逃悲剧,聪明一世为何糊涂一时?在秦汉交替的动荡岁月里,韩信宛如一颗璀璨流星,划破历史长空,留下无数传奇。他以卓越军事才能,助刘邦定鼎天下,被后世尊为“兵仙”,然而,这位智谋超群的军事天才,最...
刘邦 韩信 2025-11-17 吕后未称帝而立刘盈:权谋、礼法与现实的三重枷锁刘邦驾崩后,吕后作为其结发妻子,凭借政治手腕迅速掌控朝局,成为西汉初期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她毒杀戚夫人、大封吕氏子弟,甚至一度临朝称制,却始终未突破“称帝”的底...
刘盈 刘邦 2025-11-17 项羽败亡后刘邦对项氏亲属的处置:宽仁表象下的政治权谋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项羽在乌江畔自刎,标志着楚汉争霸的终局。这位曾以"力拔山兮气盖世"震慑天下的枭雄陨落后,其亲属的命运...
项羽 刘邦 2025-11-14 从陵园守卫到帝国丞相:田千秋的传奇人生与政治智慧田千秋出身战国田齐王室后裔,家族在秦灭齐后迁居长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为汉高祖刘邦陵园守卫。其祖上虽曾显赫,但至田千秋时已沦为普通官吏。他长期担任高寝郎一职,负...
刘邦 2025-11-13 被低估的完美帝王:刘秀的功业与历史声名的错位之谜在中国历史长河中,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常被冠以"近乎完美"的标签。这位以布衣之身开创王朝的帝王,军事上以昆阳之战的奇迹威震天下,...
刘秀 2025-11-13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