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唐代杨贵妃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杨玉环到底长什么样子?李瑁为什么拱手相让?
一朵鲜红的露珠,一场巫山的风流,让人心碎。汉宫中有何相似之处?飞燕依新妆,李白。
李隆基和杨玉环的恋情,在整个华夏都是赫赫有名的,哪怕是一千年前的事情,也被后世的人们所熟知,并且被改编为各种电影。
要了解,杨玉环的原配夫人并非李隆基,而是李隆基之子,寿王李瑁。李隆基能得到杨玉环,和“抢”没什么差别,谁也不会想到,这种事情竟然发生在华夏。
既然如此,那为什么,寿王李瑁没有抵挡,而是将自己的东西交给了自己?今日,我们就来谈谈这件事情。
杨王李琩和皇后
杨玉环生于西周七十九年,出身官宦之家,其高爷爷杨汪乃隋代中柱,唐代初期被李世民杀害,其父杨玄琰曾经在蜀州做了一名官员,因此杨玉环也算得上是一位名门淑媛。
杨玉环自幼便生的极美,又在良好的教育条件下,精通音律,精通歌舞,渐渐的,她便成了一个既有才华又有才华的女人。10岁那年,杨玉环的爸爸过世,她便搬到洛阳,住在三舅杨玄璬家里,这也是她日后生活的开始。
洛阳自从武则天之后,虽说已经衰落,但毕竟是唐代的都城,所以这里也算得上是一个富庶之地,里面居住着许多高官显赫,很多大型的仪式都会在这里举行。
开元二十二年七月,唐玄宗之女咸宜在洛阳大婚,当时十五岁的杨玉环也受邀参加,杨玉环与寿王李瑁相遇。
说来也巧,开元七年,寿王李瑁也出生于杨玉环。一个是天生的美人,一个是当今皇储,可以说是郎才女貌。
之后,武惠妃将两人引荐成亲,杨玉环更是成为了寿王的妻子,成亲之后,两人便成了一对欢喜冤家。但是,后来的一次意外,让杨玉环,寿王,还有李隆基的人生,都开始出现了变化。
唐玄宗与杨贵妃
前面我们说过一位名叫武惠妃的妃嫔,也是李隆基最喜欢的妃嫔之一。只惋惜,美人多薄命,武惠妃在寿王大婚之后,便离世了。
李隆基很难过,他一直在为自己的妻子哭泣。看到这一幕,很多人都提议,让自己的后宫多几个绝色佳人,让李隆基改变主意。
只是后宫佳丽三千,唐玄宗根本就没有一个“中意”。眼看着这种方法行不通,有些官员说杨玉环很漂亮,要不要把她送到皇宫里去,于是杨贵妃就进了皇宫。
杨玉环不但人漂亮,还能歌善舞,一支舞下来,唐玄宗就把武惠妃的死给忘了,整个人都被她的容貌给吸引住了。大唐的文化很开放,可能是因为李唐皇室中流淌着鲜卑人的血液,在男女之事上,表现得
所以唐玄宗才会有这样的想法,他要把杨玉环占为己有。第一,以“给太后娘娘祈福”的名头,让杨玉环当和尚;第二,李隆基给自己的孩子找了一位小妾。
李隆基在拜佛的日子还没到的时候,就把杨玉环带进了宫里,这种“操作”,在整个朝堂上都是罕见的。李隆基从那以后,就是君王不会再上朝堂了。
不过,就算唐代的风气再怎么宽松,杨玉环也是李隆基的儿媳,更何况,现在还有个寿王李瑁在世,唐玄宗的所作所为,实在是太过不近人情了。
若是寿王李瑁非要和唐玄宗斗上一斗,恐怕李隆基在众目睽睽之下,也不会再让杨玉环进皇宫了。既然这样,那为什么寿王李瑁不能站出来,反而要隐忍下去?
杨贵妃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
李白曾经在一首诗中说过,杨贵妃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云欲穿衣,花欲醉,春风吹帘露……”一首优美的诗,将杨玉环的美貌演绎的淋漓尽致,让天地都为之折服
而张志真则在其《咏马嵬坡》中写道:“天姿出安史,西风吹来,白绸缎……”由此可见,杨贵妃是何等的绝色。
从这首诗中,许多人都在为杨玉环的去世而惋惜,为她的绝世容颜而感到惋惜。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杨贵妃的面容已经被某些科学家通过高科技手段还原了出来。
古人说:“唐代以肥为美”,杨贵妃的画像显示,她皮肤白皙,眉目如画,身材并不算肥胖,但丰盈丰盈,丰盈饱满。
不过,杨贵妃的眼睛里,却带着几分“狡黠”,显然是个“心机女”。也许,从这一点上,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李瑁会放弃,李隆基对他念念不忘,最终,他会毫不留情的杀了他。
首先,就是杨玉环那倾国倾城的美貌,还有李隆基父子。但是,人要当皇者,就得承受别人的重量,杨玉环的美,天下独一无二,只有拥有这样的实力,才能得到她。
不然,强行把她抓在手中,非但得不到什么,还会惹来杀身之祸,这大概就是“红颜祸水”了!所以,当李隆基看中杨玉环的时候,李瑁就直接将这个女子交给了他,因为他无法掌控和占有这个女子。
再说了,杨玉环这个人很有野心,也很有心计,就像前面说的,就算是寿王,也收不住她。而李隆基就不一样了,他是当今帝国的帝王,站在金字塔顶端,以他的实力,完全可以掌控杨玉环
可是,为什么李隆基会在马嵬坡杀死他?自古美人与英杰相伴,但从古代起,美人便是“祸水”。在杨玉环的影响下,李隆基迫于巨大的压力,才会杀死杨玉环。
杨玉环在他的眼中,美归漂亮,可是他更在乎的却是权利,不可能为了一颗大树,就将一座树林拱手相让。而且杨玉环也非等闲之辈,若是群臣不把她赶尽杀绝,事后再找她的麻烦可就没有什么“好果子
盛唐气象如一幅壮阔的画卷,既需要李白的豪放笔触泼墨云山,也需要高适的稳健线条勾勒边塞。两位年龄仅相差三岁的诗人,以截然不同的生命轨迹,在历史的星空中划出交相辉映...
李白 2025-09-10 打油诗人张打油:诗坛的幽默先驱在中国古典诗歌的璀璨星河中,李白、杜甫、王维等巨匠以其卓越的才华和深邃的意境,铸就了唐诗的辉煌。然而,在这片星光熠熠的天空下,还有一位独特的诗人——张打油,他以...
李白 杜甫 2025-09-01 权力漩涡中的姑侄决裂:李隆基赐死太平公主的深层动因唐玄宗先天二年(713年)七月,长安城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政变撕裂。龙武将军王毛仲率三百禁军包围太平公主府邸,这位曾权倾朝野的公主仓皇逃入山寺,三日后被赐死于家中,...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太平公主 2025-09-01 翰林同侪与诗酒风流:韩翃与李白的文人交游考在盛唐文坛的星空中,韩翃与李白虽同为翰林待诏,却因人生轨迹的错位与时代洪流的裹挟,演绎出一段若即若离的文人交游史。通过梳理现存史料与诗文互证,可清晰勾勒出两人从...
李白 2025-09-01 权谋漩涡中的败局:太平公主为何斗不过李隆基?在唐朝波谲云诡的权力斗争中,太平公主与李隆基的姑侄对决堪称经典。作为武则天最宠爱的女儿,太平公主曾权倾朝野,却在与侄子李隆基的较量中彻底溃败。这场权力博弈的结局...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2025-08-28 诗仙遗韵:李白最出名的十首诗赏析盛唐气象孕育了中华诗坛最璀璨的星辰,李白以“谪仙人”之姿横空出世,其九百余首存诗如星河浩瀚,既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的雄奇壮美,亦含“举杯邀明月”的孤寂浪漫。本文...
李白 2025-08-22 诗酒江湖终陌路:李白与高适绝交的诗句背后的历史褶皱盛唐的月光曾照亮过三位诗人的足迹——李白、杜甫与高适。他们曾在梁宋大地上纵马狂歌,在吹台琴台间泼墨挥毫,用诗酒浇灌出一段文坛佳话。然而,安史之乱的烽烟撕裂了这份...
李白 杜甫 2025-08-20 李白与宗楚客:跨越时空的“交情”与时代隐喻在中国文学史上,李白与宗楚客的关联常被简化为“诗仙娶了奸相孙女”的戏剧性标签。然而,若穿透历史迷雾,会发现这段关系实则是盛唐政治漩涡与士人精神困境的缩影——李白...
李白 2025-08-15 唐玄宗一日杀三子:权力漩涡中的父子悲剧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四月,长安城笼罩在一片阴霾之中。唐玄宗李隆基在一日之内连下两道诏书:先是将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废为庶人,紧接着又赐予三尺白绫,令...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2025-08-14 烽火长歌:王昌龄最霸气诗作的千年回响盛唐边塞的朔风裹挟着铁甲寒光,在诗人王昌龄的笔下凝结成永恒的诗行。这位被明人王世贞誉为“七绝可与李白争胜”的边塞诗宗,以《从军行·其四》与《出塞》两首七绝,将盛...
李白 2025-08-13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