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北宋与辽国签订的“澶渊之盟”?澶渊之盟的签订对北宋有利还是有弊?澶渊之盟是北宋初期非常重要的一个大事件。宋国和辽国以战争为手段,最终达成了和平的目的。
不过从盟约的内容来看,北宋没能拿回燕云十六州,而且每年还要送给辽国不少钱财、绢布,所以有人觉得这对于北宋来说其实是个不平等条约,那这样的说法究竟是否正确呢?表面看的确如此,但这些钱北宋完全可以通过贸易赚回来,而且送出去的东西,远比战争带来的损失和影响要小。对于当时的北宋来说,能够保持长期的稳定发展更加重要。
关于澶渊之盟,其实一开始就是一个争议很大的话题,当时的人就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澶渊之盟宋朝并不亏,反而是赚了,还有一种观点则认为澶渊之盟对于宋朝来说,是一种耻辱。
这一点从皇帝宋真宗对待这件事情的不同态度,或者说他态度的转变过程,就可以看出来。
澶渊之盟在签订的时候,宋真宗对去谈判的大臣说,每年给辽国的岁币,决不能够超过200万。但是最终,参与谈判的大臣,30万就搞定了,所以宋真宗感觉到非常高兴。同时,他对打赢了澶州之战的寇准非常满意,每次在朝中议事的时候,都会征求寇准的意见。寇准下朝的时候,宋真宗还会目送他离去。
但是,后来由于王钦若想上位掌权,对寇准在朝中的地位非常不满,于是王钦若对宋真宗说,你真的很感激寇准吗?他让你签订了“城下之盟”,你怎么还会感激他呢?“城下之盟”是一个屈辱的盟约啊!
一开始,宋真宗并不觉得这是一个屈辱的盟约,王钦若告诉他是一个屈辱的盟约,他才觉得确实是一个屈辱的盟约。
而宋真宗越想越觉得这真是一个屈辱的盟约,所以后来他被这个事,闹得寝食难安,觉得自己将来百年之后,肯定会被列祖列宗批评,同时天下老百姓也会嘲笑他,觉得他和别人签订了“城下之盟”。为此,宋真宗搞了一场封禅的大戏。他在全国各地寻找“祥瑞”,通过获得“祥瑞”,促成他有“资格”到泰山去封禅。直到后来他封禅完毕以后,内心才稍微平静了一点,觉得自己不至于被人嘲笑了。
显然,如果王钦若不对宋真宗那样说,宋真宗还不会觉得自己有多耻辱。是王钦若告诉了他,他才会觉得耻辱。
那么,为什么一开始的时候,宋真宗并不觉得是一件耻辱的事情呢?这就在于对澶渊之盟的理解问题。
事实上,中原国家一直就有给北方少数民族钱粮的这样一种习惯做法。这也是古代朝贡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只要周边的少数民族国家奉中原国家为宗主国,中原国家就会对他们进行赏赐。每年都会赏赐他们一定的财物,这个在古代,被称为“岁赐”。
宋朝和辽国谈判的时候,宋真宗关心的,并不是该不该给的问题,而是关心数目的问题。显然,这就是说,宋真宗也是认可“岁赐”这种方式的。只不过她害怕“岁赐”的数据太大了,一方面面子上说不过去,另一方面,在全国人民面前也不好交代。
后来,王钦若对宋真宗说了那个话以后,宋真宗感到寝食难安,也并不是宋真宗不认可“岁赐”,不是他认为数据太大,而是因为,他觉得这是被辽国给逼迫的。如果是辽国派人来,请求宋朝给予他们赏赐,宋朝一点不觉得这是一个问题。数据就算比较大,也不会觉得难受。现在是因为打了仗,人家打到你的地盘上来了。打完以后,你给了人家一部分钱,人家撤军了,这样一来,就感觉这不叫“岁赐”,而是叫赔偿了。
辽国没有承认是赔偿,但也不接受“岁赐”这个词,他们接受的,是“岁币”。这是一个中性的词,但宋真宗显然是不接受的。
不过应该说,虽然名字上不太好听,但实际上,两个国家的损失没有太大的改变。反而因为签订了澶渊之盟后,两个国家就很少打仗了,宋朝也很少在边关驻军了(当然了,辽国也不允许宋朝在边关驻军)。
因为很少在边关驻军,所以军费的开支就变得很少。如果纯粹从经济的角度来说的,不驻军攒下来的钱,宋朝反而还赚了。同时,两个国家保持一种长久的和平,对于两个国家的老百姓来说,也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总之,澶渊之盟和后世的清政府与西方列强所签订的那些不平等条约,无论在对象、性质和内容上,都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这并不算一个不平等条约。
唐朝末年,藩镇割据、战火纷飞,两位出身迥异的豪杰——钱镠与赵匡胤,以截然不同的方式在乱世中崛起。钱镠从贩私盐的底层青年成长为“保境安民”的吴越王,赵匡胤则从后周...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2025-09-17 赵佶:艺术巨匠与政治困局的双重镜像宋徽宗赵佶(1082-1135)的一生,是艺术天赋与政治失能交织的悲剧。这位以“瘦金体”和《千里江山图》闻名的帝王,在治国理政上却将北宋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历史...
宋徽宗 2025-09-16 向太后“向萌萌”昵称考:一场跨越千年的网络文化戏说北宋神宗钦圣宪肃皇后向氏,这位以端庄贤淑、政治智慧著称的传奇女性,却在当代网络语境中拥有了一个与其历史形象极具反差的昵称——“向萌萌”。这一昵称的诞生,既折射出...
宋神宗怎么死的 2025-09-16 崔白的人物争议:革新者光环下的多维审视北宋画家崔白以“花鸟革新者”的身份载入史册,其代表作《双喜图》《寒雀图》被视为打破“黄家富贵”垄断的里程碑。然而,这位被宋神宗破格提拔的宫廷画家,在艺术成就之外...
宋神宗怎么死的 2025-09-15 李师师:历史迷雾中的真实身影北宋末年,汴京的繁华与动荡交织成一幅独特的历史画卷,而李师师,这位色艺双绝的歌妓,如同画卷中最耀眼却也最神秘的色彩,引发了后世无数人的探寻与遐想。她究竟是真实存...
李师师 2025-09-15 天祚帝与宋徽宗:末代君王的命运交响曲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人物因相似的命运轨迹而交织成一幅幅耐人寻味的画卷。天祚帝耶律延禧与宋徽宗赵佶,便是这样两位末代君王。他们分别统治着辽朝与北宋,却在历史的...
宋徽宗 2025-09-15 宋真宗皇后知多少:历史与追封交织的宫廷密码宋真宗赵恒(968—1022年)作为北宋第三位皇帝,在位25年间不仅推动了“咸平之治”的繁荣,更因复杂的宫廷情感与政治博弈,留下了五位皇后的历史印记。这五位皇后...
宋真宗 2025-09-12 向太后:宋神宗赵顼的皇后,北宋政坛的短暂掌舵者在北宋历史的长河中,向太后(1046年—1101年)以其独特的身份和影响力,成为了一位不可忽视的女性人物。她不仅是宋神宗赵顼的皇后,更在宋哲宗去世后,一度临朝听...
宋哲宗 宋神宗怎么死的 2025-09-12 文武兼资的仁君典范:解码宋太祖赵匡胤的多面人生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宋太祖赵匡胤以“陈桥兵变”的传奇开篇,以“杯酒释兵权”的智慧收尾,其人生轨迹既充满戏剧性转折,又蕴含着深刻的历史启示。这位终结五代乱世的开国之...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启 2025-09-11 赵构为何选择赵昚:历史转折中的政治智慧与无奈南宋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宋高宗赵构在位三十六年之际,突然宣布禅位给养子赵昚,自己退居德寿宫成为太上皇。这一决定不仅打破了南宋皇位传承的常规,更将赵昚——...
赵构 2025-09-10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