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历史资料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叶方蔼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在顺治十八年的时候,江南一共发生了三大要事。其中就有一件事,那就是奏销案这个案件,其实说来也并不复杂。在明朝时期的时候,由于江南当时的经济非常的发达,应天府又是都城。
时间长了肘,这里面的士绅们也都形成了一个传统,他们开始勾结当地的官府,向朝廷少缴纳税务。从古至今,一直以来人生当中最大的成就就是金榜题名。
在当时的时候,这件事情确实是一个顽疾。明朝也一直以来都非常的头疼,这件事情对于他们来说,根本就没有办法去根治。等到了清朝的时候,他们同时也遇到了这个问题。
本来为了能够稳定所有人的人心,清朝政府也打算缓一缓再说这件事情。可是江南士子们心里还是向着明朝,这让清朝非常的恼火。
于是就开始让官员严格地进行督促征税,然而江南的人们根本就没有把这件事情当成一回事。他们依旧选择欺上瞒下,不去缴纳税务。为此清朝朝廷要给这些人一个颜色看看,就开始逮捕这些人你,于是就爆发了这一次的奏销案。
这一次清朝的朝廷指定了规定,只要是欠税务的人,无论官职高低,也不管数量多少。当官的、有功名的,一律全部都革去功名。
如果什么都没有的话,那就直接入狱。其中就有一个特别倒霉的人,他就是清朝的探花叶方蔼,那么他到底为什么会丢掉功名呢?难道也是不缴纳税务吗?
探花叶方蔼
在清朝初期的时候,为了能够体现清朝对于江南士人的重要,从而就恢复了江南地区的科举。有一名江南士人通过科举考试,一路考取到自己的功名,他最终获得了第三名探花。
这个人就是叶方蔼,他凭借自己写的一首《瀛台赋》,赢得了顺治皇帝的赞扬,亲自给他赐为举人,让他去参加朝廷的会试。
他原本是昆山小县人,同时他还是明朝时期非常著名的藏书家的第七代孙子。他的祖上一直以来都在朝廷之中当官,可以说他是书香世家。后来由于大顺军起义,明朝就灭亡了。由于战火的硝烟,科举考试也就被终止了。
所以,叶家的名声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在顺治十六年的时候,恢复了科举考试,叶方蔼参加了殿试。他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天父,最后获得了第三名的名次,入翰林院当中编修。
顺治皇帝知道他非常的有才华,就特意命他去参与孝经的编撰。这样来看,叶方蔼他确确实实的是一个人才,顺治皇帝如此地重视他,他的未来也应该是一个充满期待的未来。
朝廷重视赋税
就在叶方蔼考中探花的这一年,他的生活同时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一年江宁来了一个新官员,他叫做朱国治。他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汉人,在顺治四年的时候,朱国治考取了贡生,正式地成为了朝廷的官员。
在地方当官的时候,他一直都在巴结朝廷,最终也得到了朝廷的重任。后来,就把他给调到江宁当巡抚。大家都知道,江南一直以来都有鱼米之乡的称号。
所以,清朝征收赋税特别的严重,但是在当时的时候,江南刚刚经利了明末清初的战火,所有百姓的生活还没有恢复到正常,根本就没有人能有能力去缴纳赋税。
在朱国治上任之后,为了能够凸显自己的能力,让皇帝高兴,高看一眼自己,所以就开始以赋税的名义,在当地进行搜刮老百姓们。
他这样在当地做,时间长了以后,自然就让当地的老百姓们进行抵制,眼看着地方所欠的赋税只增不减。他为了能够让皇帝不怪罪自己,他就决定把当地这样征收赋税难得问题,全部都归给当地的士人和税吏有勾当。
所以老百姓们全部都不缴纳税务,并且他还希望朝廷,一定要去严惩这些老百姓们。朱国治就把所有欠粮者的名单,全部都上缴给朝廷,在名单当中就有我们的探花叶方蔼家。
这份欠粮者的名单,让清朝朝廷非常的重视。毕竟在清朝入关之后,江南的士族们一直以来都在和清朝的朝廷作对。他们不仅仅组织了很多的反清复明的斗争,而且还在剃发易服上面决定不认同,同时也绝对的不妥协,他们的这些行为,让清朝政府非常的头疼。
叶方蔼欠赋税没交
清朝政府他们认为,之所以让江南赋税不能够正常地缴纳,主要就是因为江南还有很多的前明朝的士族和知识分子都在和朝廷抵抗,所以对于朱国治这次的名单,皇帝还特意颁布了一条训令。
这条训令就是,只能在本朝入士者,他的家族才可以称之为士族,然而其他的前明朝的士,则不可以去冒充。除了前明朝的士族遭受到清朝政府的惩罚,很多的知识分子也都遭遇了很多的惩罚。
但是没有办法,人数太多了,不可以全部都逮捕起来受审,于是清朝政府又下命令。只要不能在两天之内缴清赋税那就要革去功名,现任的官员也要下降两级。
接到这个命令之后,叶方蔼马上就给自己的家人写信,督促他们一定要马上去缴清税务。可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在两天之后,朱国治再一次进行清算没有缴清税务的名册。在这一次的名单当中,叶方蔼依旧在名单上面。
只不过这一次,叶方蔼家只不过就欠了一厘,也就是铜文一文钱而已。之所以他还在名册上面,就是叶方蔼写信给家人,但是家人根本就没有在意这件事情。就是因为叶方蔼家人的不重视,让叶方蔼受到了降职的处分。
这一年当中发生了很多的事情,顺治皇帝驾崩,由康熙继承大统。叶方蔼想要借助这个机会,求皇帝开恩。他向皇帝表明,他自己确实只是欠了一文钱,而且自己也愿意去缴清,希望皇上能够开恩。
可是他的这个请求,皇帝却拒绝了。叶方蔼非常的无助,只能够委屈自己在这个不入流的职位上面。从此之后,就有这样一个消息,探花就连一分钱也不值。
很久之后,清朝朝廷也认为这件事确实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于是就批准了叶方蔼的奏折,让叶方蔼官复原职。或者清朝朝廷也不想要,给所有的世人留下一个话柄。毕竟一文钱确实是数额太小了,不至于到如此的严重。
这件事情最主要的原因,并不是清朝朝廷的做法不人性化。如果清朝政府对叶方蔼有格外的开恩,那么其他人可能也会觉得不公平。所以,这件事情根本就是不能开恩,必须去执行。一定要说出原因的话,那肯定就是叶方蔼的家人。
他们没有重视赋税这件事情,同时也没有重视叶方蔼这个人。如果真的重视叶方蔼的话,那么叶方蔼写信之后,他们一定就会在第一时间去缴清自己所有的赋税。那就不会出现,之后的事情了。也不会导致叶方蔼被取消探花的功名,和自己的职位。
在清初诗坛的星空下,查慎行如一颗孤星闪烁。这位历经顺治、康熙、雍正三朝的诗人,以万首诗篇镌刻时代印记,却在文字狱的阴影中活成惊弓之鸟。他的生平恰似一部微缩的清代...
顺治为什么出家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6-27 佟国维与索尼:跨越满汉鸿沟的权力共谋者在清初波谲云诡的政治舞台上,佟国维与索尼的名字如双子星般闪耀。一位是出身汉军旗的“佟半朝”,一位是四朝元老的“辅政首臣”,看似分属不同阵营的两人,却在顺治遗诏制...
顺治为什么出家 索尼 2025-06-27 索尼:康熙朝的忠臣之辩与权力密码在清朝初年的政治棋局中,赫舍里·索尼的名字始终与“权臣”“忠臣”的争议相伴。这位历经皇太极、顺治、康熙三朝的元老,以首辅大臣之姿主导了少年康熙亲政的关键转折,却...
皇太极的皇后 顺治为什么出家 2025-06-20 鳌拜:康熙帝师到权臣的蜕变与清初政局嬗变在清初波谲云诡的政坛上,鳌拜的名字始终与“权臣”标签紧密相连。这位历经皇太极、顺治、康熙三朝的勋旧重臣,其政治轨迹犹如一面棱镜,折射出满洲贵族政治向皇权专制转型...
皇太极的皇后 顺治为什么出家 2025-06-03 顺治帝:功过交织下的帝王评说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清朝顺治帝爱新觉罗·福临是一位极具争议的帝王。他年少登基,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亲政,推行了一系列政策,其统治既有可圈可点之处,也存在一些不足,...
顺治为什么出家 福临 2025-05-27 顺治静妃下落之谜:清宫秘史中的跨文化叙事顺治帝废后博尔济吉特氏(又称孟古青)的去向,堪称清初宫廷史中最具争议性的谜团之一。这位出身蒙古科尔沁部的皇后,在入宫仅两年后便被降为静妃,此后其行踪在官方史料中...
顺治为什么出家 2025-05-19 福临一生最爱的女人:董鄂妃的传奇人生与帝王深情在清朝的历史长河中,顺治帝福临作为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其一生充满了波折与传奇。而在他的情感世界里,董鄂妃无疑是最为璀璨的一颗明珠,她不仅是福临一生最爱的女人...
顺治为什么出家 董鄂妃与顺治的爱情 2025-05-16 孝惠章皇后未与顺治帝合葬之谜在清朝的历史长河中,帝后合葬是传统葬制,但孝惠章皇后却未与顺治帝合葬,这一现象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传统葬制与特殊例外清朝帝后合葬的传统由来已久,皇帝与皇后同穴而...
顺治为什么出家 孝惠章皇后 2025-05-07 顺治:皇太极血脉与权力传承的纽带在紫禁城红墙黄瓦的见证下,顺治帝爱新觉罗·福临的人生轨迹与皇太极的帝王霸业形成跨越时空的呼应。这对父子的人生交织,既是满清皇室权力传承的缩影,亦是历史洪流中个人...
皇太极的皇后 顺治为什么出家 2025-04-25 福临掌权后的治国大业:从被架空到大有作为爱新觉罗·福临,即顺治帝,作为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他的统治时期充满了曲折与挑战。在多尔衮的阴影下被架空数年之后,福临终于亲政,并在掌权后展现出了卓越的治国才...
顺治为什么出家 多尔衮怎么死的 2025-03-07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