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了解:赵匡胤的读者,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赵匡胤为什么能“黄袍加身”成功?
中国历史长河中,出现了很多朝代更替的现象。被人们熟知的朝代也有很多,比如统一华夏的秦朝,楚汉争霸之后的大汉王朝,诗词歌赋盛行的唐代以及最靠近当今的清代。朝代更替的大多数原因就是君主昏庸无能,导致生灵涂炭,从而爆发了各种起义和征讨。
通过造反登上皇位的人有很多。比如说刘邦,秦朝统治严苛导致无法生存,于是造反。而宋太祖赵匡胤则是发动兵变,之后才黄袍加身登上了皇位。但是赵匡胤的成功并非是偶然,而是凭借朝中一位重要文臣的叛变才有了赵匡胤的大宋王朝。
01 后周皇帝柴荣
唐代末期,国内混乱不堪。各个地区纷纷拥兵自立,因此也涌现出了很多揭竿而起的义军,这个时代便是五代十国时期。在这个时期有一位商人叫郭威,他走南闯北贩卖茶叶,因为见多识广,于是便被后汉皇帝刘知远重用,安排他为地方父母官。
郭威不仅见多识广,而且还身材魁梧,力大无穷。在战乱繁多的时代,郭威很快便被引入军中任枢密使,郭威便从此有了军权。之后郭威也是四处征战,他的大军也就逐渐强大起来。于是郭威便产生了自立为王的想法,然后发动兵变建立了周朝。
郭威死后,皇位传给了义子柴荣。他心思细腻,善于骑射。在位期间操练兵马、合理赋税、修订刑法、发展农耕。可以说在他的统治下百姓越发富足,很多断壁残垣也都开始逐渐复苏。但是却引来周边各国的妒忌,于是纷纷讨伐。
赵匡胤作为无名小卒就这样一步一步的在战场上杀出了名气,于是备受柴荣信任。逐渐的,这位小卒便一步一步的成为了朝中的高官,柴荣这样做也是提防其他老将和皇亲拥兵自立,但是这样做又担心赵匡胤有异心,于是便想出了制衡方法。
他任命文臣魏仁浦为宰相,总览朝政。这样做就可以让魏仁浦和赵匡胤直接互相制衡,而赵匡胤的提拔又鞭策了其他老将。但是担心魏仁浦权力过大,于是安排了范质和王溥两位为副丞相。就是这样的布局让周朝的朝堂更稳定了。
02范质的秘密
后来柴荣把自己麾下官员的问题都解决了,下一步便是对外扩张统一中原。这位周朝皇帝御驾亲征,军士也是勇猛异常。常常飞速解决战斗,这也导致周朝的势力范围逐渐扩大。可是战争是一项很劳心很艰苦也很危险的事情,于是连年征战的皇帝身体出现了问题。
在柴荣去世之前,叫来了身边的大臣赵匡胤和范质。安排赵匡胤和魏仁浦共同辅佐柴荣6岁的儿子柴宗训即位和治理朝政,提拔王著为丞相与魏仁浦共同把持朝政。安排完后,柴荣便离世了。
但是柴荣却忘记了范质与王著不和,于是范质便偷偷找到了赵匡胤,请求他不要宣扬提拔王著的事情。赵匡胤却说:“我这样做有违君臣之道”。范质急忙说:“我可以在紧要关头给与你援助”。赵匡胤听了十分高兴,于是欣然答应了。
由于想到当时朝廷武将不能私自领兵,遇到危急情况只能经过魏仁浦等人的批准才可以,于是赵匡胤便同意了这件事。后来周朝皇帝驾崩导致邻国大举进攻。赵匡胤作为武官之首自当率军迎敌,这便找到了范质,范质也是非常痛快的批准了,很快赵匡胤便领兵出征平乱去了。
后来在陈桥驿赵匡胤就上演了“黄袍加身”的戏份,这让周朝的小皇帝惊讶不已。朝中一班老将纷纷出战平叛,但是都不是赵匡胤等人的对手。就这样赵匡胤便成功获得了皇帝位。
03 黄袍加身的赵匡胤
赵匡胤的成功,首先归功于柴荣。做为曾经的皇帝,不信任手下想出了制衡执法,但是却忽略了这位从军中提拔上来的小人物。而且柴荣不到四十岁便离世了,如果他活到了七十岁,那么赵匡胤也不敢有所动作。
再有就是他拥有一群好助手。文有赵普、沈义伦,武有高怀德、李继勋、张琼,在加上弟弟赵光义的帮助,这才有了赵匡胤自己强大的势力,才能在赵匡胤兵变的时候更加强悍。
当然范质的叛变也是很重要的。有了他的帮助,赵匡胤才能在周朝中顺利提点兵马,率军出征。这直接导致赵匡胤发动了陈桥兵变。但是范质最后也并没有多富有,而是被赵匡胤辞退回了老家养老。
柴荣的毕生谋划,最终还是付之东流。他要是了解自己的江山被自己曾经最信任的人篡夺,那一定会气得暴跳如雷。也正是这样一个小小疏忽,葬送了自己大周朝的气运。
赵匡胤当上皇帝后建立了宋代,然后便是重整朝堂。各个官员各司其职,重要的官职交付给了自己亲信的人。之后便是恩赐群臣,恢复国力。很快国家稳固了下来,下一步便是统一天下。
天下统一后,他的问题又来了。诸位猛将随着自己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如果收缴兵权会惹来他们的不满,杀了他们又于心不忍。于是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加强中央集权制度,也间接的保证了武将的性命。
之后赵匡胤去世了,皇位便传给了弟弟赵光义。赵光义一直都跟随哥哥打天下,因此从哥哥身上也学到了很多东西。他治理国家也同样认真,使宋代更加富强。但是皇位也一直由赵光义的后人继承,直到后来南宋时期的赵构让位给了赵昚,皇位才再一次回到了赵匡胤一脉。
04总结
赵匡胤曾经只是一个无名小卒,凭借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成为了朝中重臣,最后还成为了武将之首。他的成功与自己的努力分不开,也与众位兄弟的扶持分不开。但是最关键的还是这位文臣的反叛,促使陈桥驿兵变的成功。
赵匡胤是一个聪明的人,也是一个能吃苦的人。他在军中身先士卒,南征北战。前往危险的地方,完成最困难的任务。就这样一步一步的得到了上级重视,从而才有了他陈桥兵变,登基称帝的机会。所以当代青年也要不怕吃苦,敢于拼搏,这样的前途才会光明似锦。
北宋开宝九年(976年)十月,宋太祖赵匡胤突然崩逝于万岁殿,其弟赵光义旋即继位,史称宋太宗。这一权力交接的背后,牵扯出一桩缠绕北宋初年政局的悬案——“金匮之盟”...
宋太宗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2025-06-25 张永德与后周:功臣末路的政治迷局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周世宗柴荣英年早逝,其子柴宗训年仅七岁继位。主少国疑之际,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在这场改朝换代的剧变中,后周重臣、郭...
柴荣郭威什么关系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2025-06-23 宋史记载什么时期:一部贯通两宋三百二十年的历史巨著《宋史》作为二十四史之一,是元朝史官编纂的纪传体断代史,完整记载了北宋与南宋两个阶段的历史,时间跨度从公元960年赵匡胤建立宋朝至1279年南宋灭亡,共计三百二...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2025-06-16 宋朝“柴氏不杀”的千年密码:从五代遗孤到皇权图腾在中国历史上,赵宋王朝对柴氏后裔的优待堪称奇迹。从太祖赵匡胤的“丹书铁券”到真宗时期的“柴氏见免”,从《水浒传》中小旋风柴进的“丹书护体”到南宋朝廷对柴氏子孙的...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柴进 2025-06-06 烛影斧声:北宋开国皇权更迭的千年谜案与权力隐喻公元976年冬夜的开封城,一场改变宋朝国运的密谈在烛光与斧声中悄然展开。宋太祖赵匡胤与晋王赵光义的兄弟对酌,不仅终结了一个时代的传奇,更在历史长河中投下一道永恒...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赵光义 2025-06-05 赵匡胤的皇后与妃嫔:政治联姻下的帝王家事作为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的婚姻不仅是个人情感的选择,更是巩固政权、平衡朝堂的重要手段。他一生共有三位皇后,其婚姻背后交织着家族利益、政治联盟与皇权博弈,而史书中...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2025-05-29 赵匡胤毒杀孟昶:权力博弈下的政治谋杀公元965年,后蜀末代君主孟昶投降北宋,却在抵达开封仅七日后暴亡。关于其死因,历史记载与民间传说交织,而“赵匡胤毒杀孟昶”的猜测始终未绝。一、历史背景:从割据到...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2025-05-29 赵光义继位之谜:篡位与否的历史探讨在中国历史上,宋朝第二位皇帝赵光义的继位问题一直备受争议。有人坚信他是通过不正当手段篡夺了兄长宋太祖赵匡胤的皇位,而也有人认为他的继位是合法且合乎情理的。那么,...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赵光义 2025-04-02 赵延寿与赵匡胤:历史深处的家族渊源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人物关系错综复杂,家族渊源更是扑朔迷离。赵延寿与赵匡胤,这两位在五代十国及北宋初期有着重要影响力的人物,他们之间究竟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呢?...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2025-04-02 宋太祖之伟业:与秦皇汉武并列的缘由探析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秦皇汉武作为杰出的帝王,其功绩与影响力被后世广为传颂。而宋太祖赵匡胤,作为宋朝的开国皇帝,也因其卓越的才能和深远的政治智慧,被后世与秦皇...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2025-03-25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