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文公是春秋时期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君主。 历史资料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
人们常说,“黄忠六十才跟刘备走,德川家康七十打天下,姜子牙八十为丞相,佘太君百岁挂帅,孙悟空五百岁西天取经,白素贞一千多岁下山谈恋爱,你说你急神马急?”对于黄忠来说,六十岁才遇到了明主刘备,并在之后成就了一番辉煌的事业。而对于本文的主角晋文公,同样是在六十岁在登上了晋国的国君宝座。
晋文公姓姬,名重耳,作为晋献公的第二个儿子,因为害怕遭到骊姬的迫害,所以在四十多岁的时候开启了一场列国逃亡之旅。当然,虽然是在外面流亡,但是风流调侃的晋文公重耳却收获了众多美女的芳心。
在重耳二十岁的时候,他就取了一个叫逼姞的女子,并在不久后剩下一个叫作姬欢的儿子。在自己的封地蒲地开开心心过了二十多年后,由于骊姬带来的五世之乱,姬重耳在慌张下开启了一场流亡的旅程。
重耳一行人在抵达狄国,正巧狄国在攻打另一个赤狄国家咎如时获得了两个貌美如花的女子。于是,相当了解重耳喜好的狄国国君就把叔隗、叔隗这两个大美女送给了重耳等人,不过重耳却选择了年仅十三岁的季隗。
人生低谷的重耳,很快就和季隗生了两个孩子。虽然重耳在狄国过着安乐的太平日子,但为了防备晋惠公的刺杀,重耳不得不继续逃亡。可是他放心不下这正当年少的妻子,于是在逃难前,重耳谓其妻曰:“待我二十五年不来,乃嫁。”其妻笑曰:“犁二十五年,吾冢上柏大矣。虽然,妾待子。”看到这段话我不禁好笑,算起来姬重耳在狄国居住十二年了,已经五十四岁了,这么一个老头子要年轻美貌的妻子等自己二十五年后功成名就来接她,的确是自私了点,当然这也充分表达了姬重耳对妻子的难分难舍之情,和对前途的迷茫之心,她的妻子也很有趣,回答到:等你二十五年,我坟头的柏树都长大了。虽然如此,妾一定会等你的。史记里没有记载季隗的结局如何,倒是左传里有一句带过了,姬重耳即位后派人迎回了季隗母子,正所谓的母凭子贵,季隗的两个儿子并没有多大作为,所以这个在患难中迎娶的妻子成就了一段佳话之后就退出历史的舞台了。
姬重耳一路上忍饥挨饿,好不容易到达齐国了。正好遇上了正在追求春秋霸业的齐桓公,即便重耳是晋国的流亡公子,但是要面子的齐桓公不仅慷慨的提供美食,还把齐宗室的女孩子许配给他做妻子。面对齐姜的温柔乡,重耳情愿如同刘禅一样“乐不思蜀”。不过,齐姜却对姬重耳说:“子一国公子,穷而来此,数士者以子为命。子不疾反国,报劳臣,而怀女德,窃为子羞之。且不求,何时得功?”
但是姬重耳依然抱着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的想法,齐姜看到这个姬重耳不听劝,于是和姬重耳的舅舅合谋把他灌醉,然后乘他昏迷不醒的时候把他送离了齐国,等姬重耳一醒来发现离齐国很远了,恼羞成怒的重耳恨不得杀了坏事的舅舅。不过,毕竟生米煮成熟饭,只有释怀了,于是向南方的楚国进发。
姬重耳到了楚国后,秦穆公因为跟晋惠公的儿子晋质子逃跑的事情闹翻了,于是派使者来楚国迎回了姬重耳,而且一下子给了姬重耳宗女五人做妻子。有意思的是,秦穆公还把姬重耳弟弟晋惠公的儿媳妇(晋怀公的妻子)也嫁给了姬重耳,这可是违背人伦的,一直有贤名的姬重耳生气了不想要,后来他的手下司空季子说:“大丈夫不拘小节,你连她老公(晋怀公)的国家都要攻伐了,何况是他的老婆呢?!现在正是要依靠秦国的时候,不能拒绝惹秦穆公生气呀,复国要紧!”姬重耳只好委屈求全接受了晋怀公的妻子,秦穆公看到姬重耳这么能受委屈,大欢,等晋惠公死后,马上派秦兵护送姬重耳去晋国夺取了君权。
在成功登顶晋国国君后,重耳首先想到的就是自己流亡路上的各个女人。根据古代诸侯的礼节,重耳的夫人正好达到了九的最高指标。在这就为夫人中,秦国的宗女排在了第一位,是一个叫文赢的秦女是嫡妻即正妻,只有一人,其它的叫庶妻,最多可以有八个,第二的是襄公生母逼姞,三妃为季隗,四妃为杜祁,五妃齐姜,六为晋怀公的妻子,七八为秦女,名字不祥,九妃为辰赢。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荆州南部的桂阳郡成为刘备南征四郡的重要目标。时任桂阳太守的赵范,与刘备麾下名将赵云,因一场政治投降与道德坚守的碰撞,在史书与演义中留下了耐人...
赵云 刘备 2025-09-05 陶谦:乱世中刚直与局限交织的复杂人格在《三国演义》的叙事框架中,陶谦被塑造成一位忠厚仁爱的老者形象:他亲民爱民、性格朴实,面对曹操的攻势时无奈托付徐州于刘备,成为衬托刘备仁义的“绿叶”。然而,历史...
曹操怎么死的 刘备 2025-09-03 汉中之战:刘备与曹操的巅峰对决汉中之战(217年—219年)是汉末三国时期刘备集团与曹操集团为争夺战略要地汉中而爆发的关键战役。这场持续近两年的战争,不仅是双方军事力量的直接碰撞,更是蜀汉政...
曹操怎么死的 刘备 2025-09-02 血缘、利益与忠诚的博弈:刘备与糜芳关系的多维解构在三国乱世中,刘备与糜芳的关系堪称复杂政治生态的典型样本。作为刘备妻兄、创业元老,糜芳最终选择背叛蜀汉投降东吴,这一戏剧性转折背后,隐藏着权力结构、家族利益与个...
刘备 2025-09-01 诸葛亮八阵图之谜:黄承彦的“破阵”与三国权谋的深层博弈在《三国演义》的传奇叙事中,诸葛亮布下的八阵图堪称“以一敌万”的军事神话。当东吴名将陆逊率十万精兵追击刘备至夔门时,这座由巨石堆砌的神秘阵法瞬间将其困住,令其“...
诸葛亮 刘备 2025-08-19 公孙瓒为何“放手”赵云:乱世中的人才博弈与命运抉择汉末群雄割据之际,公孙瓒与刘备的同窗情谊,意外成为赵云人生转折的起点。这位身长八尺、姿颜雄伟的常山名将,从公孙瓒麾下转投刘备阵营的过程,绝非简单的“赠予”或“背...
赵云 刘备 2025-08-15 文聘为何未追随刘备:立场、性格与历史抉择的交织在东汉末年的群雄逐鹿中,刘备以“仁德”著称,广纳贤才,但荆州名将文聘却始终未入其麾下,反而成为曹魏的得力战将。这一历史现象的背后,是立场对立、性格差异与时代洪流...
刘备 2025-08-13 诸葛亮有后悔跟刘备吗?——从理想主义到历史宿命的必然选择诸葛亮是否后悔跟随刘备?这一疑问跨越千年,始终萦绕在《三国演义》读者与历史研究者心头。若以“功成身退”或“个人得失”为标尺,答案或许令人唏嘘;但若回归历史语境,...
诸葛亮 刘备 2025-08-12 三国邴原:青州朱虚走出的清廉名士在汉末三国群雄逐鹿的动荡年代,北海朱虚(今山东潍坊安丘市凌河镇红沙沟一带)走出了一位以清廉自律、德才兼备闻名的名士——邴原。他虽未如曹操、刘备般叱咤风云,却以“...
曹操怎么死的 刘备 2025-08-11 临终断言:刘备为何断定马谡“不可大用”?公元223年,白帝城永安宫的烛火摇曳,奄奄一息的刘备将诸葛亮召至榻前,留下那句流传千年的政治预言:“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五年后,街亭的烽烟验证了这位枭雄的...
诸葛亮 刘备 2025-08-0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