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文帝时期,发生了一次较为著名的内战——靖难之役。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资料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说起大明“战神”,估计很多了解明朝历史的小伙伴们,都会第一时间想到瓦剌留学生——明英宗朱祁镇。毕竟这位可是在土木堡之变中,差点把大明江山给断送的主。
其实,在朱祁镇之前,明朝还出现了一位“战神”,他就是李景隆。就是此人,靖难之役中明明手握几十万大军,十倍于燕王朱棣的兵力,最终却屡战屡败。甚至当朱棣率军兵临南京城下时,这个李景隆更是直接不战而降,抵抗都懒得抵抗一下,便主动打开了城门放燕王大军入城。
从这些事迹看,这李景隆可不就是朱祁镇第二吗?不过人家生在朱祁镇之前,称呼其大明初代“战神”还真挺合情合理的。
下面我们就来聊聊这位出身贵胄的“战神”到底是真草包,还是朱棣派在朱允炆身边的卧底?看他是如何一步步帮助燕王朱棣在靖难之役中造反成功的。
一、出身名门,备受重用
李景隆,字九江,明初有名将领。其父李文忠更是朱元璋的亲外甥。按这辈分排,朱元璋就是他舅爷爷,朱棣是他表叔,建文帝更是他表弟.所以,李景隆也算是正儿八经的皇亲国戚。
虽然李景隆生卒年史书中记载不详,但从他老爹李文忠(1339年-1384年)生卒年可以推测,他实际年龄应该和明成祖朱棣(1360年生)相仿。老爹李文忠死后,李景隆更是袭封曹国公,为明初显赫权贵之一。
李景隆这个人出身贵胄,年轻时不仅很爱读兵书,人又长得很英俊,因其外貌丰神俊秀,举止雍容,因此深得朱元璋喜爱。有这颜值和家室的buff加持,后面升官就像坐火箭一样,一路开挂,掌管左军都督府、加太子太傅。由此可见,出身好,长得帅不分朝代哪哪都吃香啊!
史载:“ 长身,眉目疏秀,顾盼伟然。每朝会,进止雍容甚都,太祖数目属之‘’
不仅洪武一朝被器重,甚至朱元璋驾崩后建文帝继位,李景隆也是盛宠不衰,建文帝更是视其为心腹,极为倚重。后面靖难之役建文帝更是敢以五十万倾国兵力相托北上平叛,其在建文一朝受宠程度可见一斑。
二、靖难之役,一败再败,但却善终
靖难之役,这场中国历史上仅有的一次藩王造反成功的战争,在建文元年爆发。建文帝朱允炆一上台,变为了稳固皇权,在齐泰、黄子澄这俩二货的撺掇下开始大力削藩。
但又不敢一上来就拿藩王实力最强的四叔燕王开刀,于是挑了其他及软柿子藩王捏,连削周、代、岷、湘、齐五王,甚至湘王还因此被逼自焚,其余四王被废为庶人。这下即使还没削到燕王朱棣,但朱棣也坐不住了,为自保,于是朱棣在完成一系列装疯卖傻行为之后,举起奉天靖难的大旗,正式发动靖难之战。
本来建文帝一开始还是有点脑子的,知道派开国名将长兴侯耿炳文挂帅平叛。但在真定大战中耿炳文却打输了,只得退回凭城坚守。耿炳文用兵这个人虽比不上徐达、常遇春、蓝玉等名将,进攻不行,但守城还是很厉害的。只要耿炳文一直闭城不出,耗上几个月也能把燕军耗死的。
可是耿炳文战败的消息传到南京城后,朱允炆就坐不住了。加上黄子澄等人拱火,推荐李景隆为帅,建文帝听从了黄子澄的建议,于同年八月正式任命李景隆为平叛大将军,让他率五十万大军北伐。并亲自在江边饯行,行“捧毂推轮”之礼,更是赐行军打仗“便宜行事”之权。 可见建文帝对李景隆是信心满满啊。
李景隆到了前线后,就开始调集人马,准备与朱棣决一死战。朱棣这边本来因为老将耿炳文一直闭城不出而无计可施时,得知朝廷把耿炳文弄走了,换了李景隆来,不由大喜。俩人年少时其实是认识的,朱棣对李景隆这个人是很了解的,他知道李景隆打仗根本就不行。
如果是换其他人,比如自己的大舅子魏国公徐辉祖来挂帅,可能自己还真要败了。但建文帝及心腹因徐辉祖是朱棣大舅子,而不敢用徐辉祖。结果派的是李景隆,朱棣认为李景隆即使兵马再多,带兵的将却不行,也是白搭。所以他根本就没有畏惧李景隆的五十万大军。
但是双方毕竟兵力悬殊,为了最终破敌,朱棣带领麾下精锐奔袭宁王朱权的封地大宁,试图劝说宁王加入自己的造反大业中。并让大儿子朱高炽留守北平。
按常理来说李景隆此时有五十万大军,还有后方源源不断的粮草供给,而此时北平城几乎是个空城了,加一起都没多少人。别说此时朱棣已经带领精锐去了大宁,就算是朱棣和手下都在北平,很大几率也是会输。
或许一般人确实可以,可那个人却是在后世有“大明第一代战神”之称的李景隆,这仗也确实不能按常理来看。最后毫无悬念地,李景隆愣是攻了几个月没攻下北平城。本来期间,都督瞿能都几乎攻破张掖门,却因被李景隆所忌,只得撤回,以致最终功败垂成。
最后朱棣带回宁王朱权的兵马回师北平,击败了都督陈晖所部,而后与李景隆在郑村坝会战。不出意外,李景隆又大败了,抛弃随军物资,连夜带领部下南下撤退。
李景隆接连打了几个败仗,按常理建文帝肯定会极为恼火,大加处罚后再次换帅的。结果这朱允炆也脑回路清奇,不仅没处罚李景隆,反而认为李景隆接连战败,是因其权柄太轻,所以又授其“专征伐”之权,赏赐黄钺弓矢。
李景隆在山东德州重整兵马打算重新北上,后合兵二十万进驻白沟河。结果又再次被燕军击败,抛弃全部辎重粮草后撤回德州,不久又败退至济南。在济南的铁铉本来想和其一起守城的,结果李景隆却悄悄带着部下......南逃了。
纵观李景隆这挂帅征讨的一路,可以说是一败再败。李景隆领兵失败,不仅让朝廷损兵折将,更是使战争攻守形势逆转,可即使这样,朱允炆将李景隆召回南京后,也并未治其罪。
黄子澄、练子宁、叶希贤等大臣非常激愤更是上疏建文帝,认为李景隆“失律丧师,怀贰心”,应予诛杀,以谢天下。可建文帝对此却一概不听。朱允炆这操作简直让人匪夷所思!
李景隆坑建文帝还不只这些。后面朱棣带军攻打至南京城下时,李景隆更是都没反抗一下,直接就打开城门放燕军入城,由他给历时四年的靖难之役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三、到底是无能草包? 还是朱棣的卧底?
朱棣能打赢靖难之役,李景隆在其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几百年来,有人觉得他只是太过无能,不会用兵的草包一个,才会在靖难之役中接连战败。把好好的攻势凭借自己一己之力转为逆势,才给朱棣打赢的机会。而其本人又贪生怕死,才会毫无任何抵抗便打开南京城大门放朱棣进城。
又有人认为李景隆其实早已暗中归顺了朱棣,是朱棣留在建文帝身边的卧底,所以才会在战场上故意输给朱棣,给燕军送兵送马送粮草,使其一步步壮大。
笔者个人认为李景隆是朱棣卧底这个理由更加靠谱。理由如下:
一、李景隆毕竟出身将门之后,抛开李家与朱元璋的亲戚关系不论,其老爹李文忠毕竟是有名的开国功臣。李景隆就算在无能,但跟着这样的老爹历练长大,也不可能在手握五十万大军的情况下还能一败再败。何况史书也记载了其少时很喜爱读兵书,所以才深受朱元璋赏识的。
既出身将门、又熟读兵书。即使是用兵比不过朱棣,也不可能一仗都没胜吧?攻打北平时,都督瞿能都几乎攻破张掖门了,关键时刻李景隆却将其撤回,以致最终功败垂成。这操作就很诡异离谱了,如果不用李景隆是朱棣卧底来解释,实在找不到其他理由解释了。
二、李景隆老爹李文忠跟朱元璋打仗时是很有血性的。都说将门虎子,李景隆即使为人软弱,这样家风教育出来后,也不可能那么贪生怕死吧?朱棣率军兵临南京城时,李景隆此时毕竟还是建文帝的臣子。而且他即使多次战败,建文帝都没有杀他,甚至处罚都没有。
古代官员都讲‘忠君爱国,主辱臣死’,作位深受建文帝隆恩的臣子,不可能一下都不反抗吧?就算李景隆此人真的是贪生怕死,稍微表面反抗一下做做样子也行啊。可是都没有,他选择不抵抗,直接打开城门让朱棣大军进城。
三、朱棣大封功臣时,李景隆更是位列群臣之首。如果李景隆不是朱棣的人,那么朱棣上位后为什么还让其位列朝臣之首呢?随便封个官阶高的闲职不是更好吗?有人可能会拿李景隆后来被朝臣弹劾而被朱棣圈禁来反驳李景隆不是朱棣的卧底。
但当李景隆第一次被人弹劾贪贿时朱棣却并未理会,直到后面多位大臣弹劾其谋逆,朱棣也只是削去其功臣勋号,不许他上朝面君,但仍以国公 之爵赋闲在家。对比黄子澄、齐泰、方孝孺等建文旧臣的下场,李景隆却平安富贵地活到了永乐末期,也算善终了。由此可见,李景隆是朱棣派到朱允炆身边的卧底的可能性更大。
1420年,明成祖朱棣在位期间爆发了一场震惊朝野的后宫惨案。据朝鲜史书《李朝实录》记载,朱棣因宠妃权贤妃暴毙,牵连出所谓“谋逆”阴谋,竟下令将近三千名宫女凌迟处...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10-20 铁血丹心镇南疆:明初靖难功臣顾成的传奇人生在明初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顾成以独特的军事才能与政治智慧,成为跨越朱元璋、朱允炆、朱棣三朝的传奇人物。他既是朱元璋帐前“以勇选为亲兵”的猛将,又是朱棣靖难之役...
朱元璋多少岁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10-20 朱棣立朱高炽为太子的深层用意:宗法、权谋与未来的交织永乐二年(1404年),明成祖朱棣在立储问题上做出关键抉择:将肥胖臃肿、不善骑射的长子朱高炽立为皇太子,而非更符合其尚武气质的次子朱高煦。这一决策背后,交织着宗...
朱高炽在位多长时间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10-17 靖难烽烟中的生死迷局:建文帝逃亡路线与历史真相的考古解密公元1402年,南京城破的浓烟中,建文帝朱允炆的生死成为明朝最持久的政治谜题。朱棣以"清君侧"之名攻破应天府后,官方史书宣称...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朱允炆下落 2025-10-17 靖难烽烟后的权力阴影:建文帝生死谜局中的政治博弈与历史真相公元1402年,南京城破的浓烟中,建文帝朱允炆的生死成为明朝最持久的政治谜题。朱棣以"清君侧"之名攻破应天府后,官方史书宣称...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朱允炆下落 2025-10-17 夺位者的历史分野:李世民与朱棣口碑差异的深层逻辑在中国历史上,唐太宗李世民与明成祖朱棣均以非正常手段登上帝位,但二者在后世评价中却呈现显著差异:李世民被奉为“千古一帝”,朱棣则长期背负“篡位者”的争议标签。这...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10-17 永乐十八年:朱棣迁都前夕的尼姑搜捕风暴公元1420年,永乐十八年,大明王朝迎来历史转折点——朱棣正式启动迁都北京工程。这座即将成为帝国心脏的北方都城,承载着朱棣巩固统治、震慑北元的战略野心。然而,一...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启 2025-10-16 靖难烽火中的“守城奇迹”:孙岩如何以通州一役换得十代荣华建文元年(1399年)秋,北平城外战云密布。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起兵靖难,通州守将房胜开城降燕,却面临朝廷数万大军的围攻。此时,一位已解甲归田的宿将——孙岩...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10-15 靖难之役:朱棣登基后藩王集体沉默的深层逻辑1399年,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起兵,历经三年鏖战攻破南京,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不明,朱棣登基称帝。这场中国历史上唯一成功的藩王叛乱中,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是:除...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朱允炆下落 2025-10-14 靖难之役中的藩王群像:站队、观望与政治博弈1399年,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在北平起兵,这场持续四年的内战不仅改写了明朝皇位传承轨迹,更将20位藩王卷入权力漩涡。面对建文帝朱允炆与燕王朱棣的生死对决,...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朱允炆下落 2025-10-13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