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将女儿嫁给西汉一开国功臣,后代竟出了三个皇帝,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婚姻关系能否改变一个人,或是一整个家族的命运?
中国西汉时期的历史学家司马迁,因撰写著名历史著作《史记》,被后世称为太史公或历史之父。

同时,正是这名尊重历史、对事件刚正不阿的史官,在汉武帝面前为投降了匈奴的“罪臣”李陵说了句公道话,得罪了汉武帝,被赐以宫刑。
但是,司马迁并没有因为宫刑绝后,原因是他在遭受如此刑罚之前已生儿育女。
司马迁的其中一位女儿更是因为嫁给了一位特别的丈夫,在后世留名,据统计,她的子孙后代共有3人做了皇帝,有100多人做了宰相。
这是怎么回事呢?
嫁给杨敞成为弘农杨氏的一世祖母
在司马迁的笔下,有一位西汉的开国功臣名叫杨喜,司马迁在《史记》中将杨喜描写成了一位胆小怕事、被项羽一声怒吼惊吓得“辟易数里”的人物。
但司马迁本人却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杨喜的曾孙——杨敞。
司马迁的这位女婿杨敞是弘农郡华阴县人,也是西汉时期著名的政治家。
作为西汉开国元勋杨喜的后裔,杨敞一家拥有世袭的赤泉侯侯位,侯门出生的杨敞并没有变得飞扬跋扈、骄纵无礼,而是生性恭谨,才华横溢。
杨敞不仅有值得被称道的品质,也有遇上伯乐的气运,在公元前87年,年仅8岁的汉昭帝刘弗陵登基。
年幼的皇帝身边有他父亲汉武帝在世时托孤的权臣大将军霍光,霍光是霍去病的弟弟,在汉昭帝登基后作为摄政王位高权重。
正是这位霍光大将军看上了寡言慎行、富有才干的杨敞,让杨敞做了自己的军司马。

后来,杨敞受到汉昭帝和霍光的赏识多次提拔,从位居九卿扶摇直上,后来位居三公,公元前75年,杨敞被汉昭帝任命为丞相。
但即使身为丞相,杨敞依然改变不了他过度谨慎的性格。
公元前74年,汉昭帝驾崩,霍光等人拥立刘贺为帝,但新皇帝刘贺即位后并没有关心国家社稷,而是天天纵情声色。
霍光等众臣对刘贺的表现很不满意,决定罢免刘贺,另立贤君。
在做了另立新主的决定后,霍光让田延年前去告知杨敞,想让杨敞与他们合作,杨敞接见田延年后,被霍光等人的计划吓得汗流浃背。
这时,司马迁的女儿已与杨敞成婚,她对杨敞和杨家未来的命运走向发生了决定性的作用。
司马迁的女儿见丈夫犹豫不决,急忙上前劝说,她告诫丈夫,另立新君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在大是大非面前,大丈夫应该挺身而出,不可犹豫不决。
在妻子的激励和劝说下,杨敞一鼓作气答应了与霍光等人的合作计划。
最后,杨敞以丞相的身份带领群臣觐见皇太后,要求另立汉武帝的曾孙刘询为新皇帝。刘询就是后来的汉宣帝。
后来杨敞去世,因为杨敞在世时对新帝的恩情,杨家在他死后被加封了3500户。
弘农杨氏的家族势力越发强大,司马迁的女儿作为杨敞的妻子、一位在另立新帝的时候识得大体推波助澜的功臣,成为了弘农杨氏的一世祖母。
后代人才辈出有三个皇帝
在整个汉朝时期,司马迁的女儿和杨敞的子孙都是名门望族,其中包括东汉时期的“关西孔子”、杨敞的玄孙杨震和三国时期的才子杨修。
直至隋唐时期,弘农杨氏的家族势力如日中天。
隋朝共传三代皇位,皇帝均为弘农杨氏后人,正史记载的隋朝皇室家谱从杨敞的十三世孙杨铉算起,一直到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隋恭帝杨侑。
其中,隋文帝杨坚被后世封为“千古一帝”,杨坚曾在北周静帝在位期间出任丞相。
后来,在公元581年北周静帝宇文阐将皇位禅让给了杨坚,杨坚随即定国号为“隋”,从此以杨坚为代表的弘农杨氏成为皇族,并一步步一统天下。
隋文帝杨坚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长约300年的分裂割据状态,统一中原,他励精图治,开创了“开皇之治”。
在杨坚称帝期间,北方民族实现融合发展,南方经济水平显著提升,政治安定,百姓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在选人用人制度上,杨坚开拓创新,废除了使用多年的九品中正制,首次推行“选官不看门第”的科举制度。
他的这一举措对巩固隋朝初年中央集权起到了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为后世选官制度的完善做了铺垫。
隋文帝杨坚于公元604去世,他的儿子杨广即位,史称隋炀帝。
隋炀帝在位时间不长,他登基后不久,就因为暴政国内出现动乱,618年,隋炀帝杨广去世,并传皇位给他的儿子——隋恭帝杨侑。
朝代更迭弘农杨氏在朝堂仍有一席之地
隋恭帝杨侑只做了一年的皇帝,就被迫禅让李渊为帝,随后,李渊建立唐朝,杨侑在禅让皇位后,15岁就上手人寰。
但是,弘农杨氏家族并没有因为隋朝的覆灭和杨侑的死亡而没落。
唐高祖李渊为了拉拢弘农杨氏,将女儿嫁到了杨氏家族,并任命出自弘农杨氏家族的杨恭仁为宰相。
李渊的儿子唐太宗李世民也走上了与弘农杨氏家族联姻的道路,李世民的后宫共有杨氏后妃3位,其中一名封为贵妃。
同时,李世民与他的父亲一样,先后任命了3位弘农杨氏后人:杨师道、杨宏礼、杨恭仁为相。
中国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则天就是荣国夫人杨氏的亲生女儿,她的外公是隋朝宰相杨士达。
弘农杨氏是女帝武则天的母族,因此,武则天在位期间十分重视弘农杨氏家族的发展,她提拔任用了22位弘农杨氏族人入朝为官。
在武则天时期,朝堂之上出现了“遍地都是杨大人”的“盛况”。
除武则天外,唐朝还有一位十分有名的、出自弘农杨氏家族的女子,那就是位列“四大美女”之一的杨贵妃——杨玉环。
杨玉环在后宫得宠期间,弘农杨氏家族也在朝堂之上风生水起,其中的代表人物杨国忠出任宰相,他在权力巅峰时期曾身兼40多个职位。
后来,马嵬坡事件爆发,以杨玉环、杨国忠等人为首的、盛极一时的弘农杨氏后人几乎被屠杀殆尽。
属于弘农杨氏的辉煌史落幕。
小结
据统计,弘农杨氏从一世祖先杨敞和司马迁之女开始算起,共有3位族人做了皇帝。
有120多个族人做了宰相,官至尚书级别的人物就有上千个,皇后、贵妃人数不胜枚举。
弘农杨氏是中国古代实实在在的显赫家族。
这一切都要感谢一位有胆识的“一世祖母”,要不是她的勇敢和谋略,也许这个家族的历史就不是如今后人看到的那般辉煌。
公元前98年,长安城笼罩在肃杀的寒风中。太史令司马迁因替李陵败降匈奴一事仗义执言,触怒汉武帝,被处以宫刑。这场看似突如其来的刑罚,实则是西汉政治格局与军事战略交...
司马迁 2025-11-04 弘农杨氏开基者:杨敞的出身与人生轨迹作为西汉中期的重要政治人物,杨敞不仅是弘农杨氏的始祖,更以司马迁女婿的身份成为历史焦点。其家族背景与仕途经历,折射出西汉中后期政治格局的深刻变迁。一、显赫家世:...
司马迁 2025-10-31 末代秦王子婴:出身迷雾与悲歌人生子婴的出身堪称中国历史上最扑朔迷离的皇室谜团之一。司马迁在《史记》中留下三处矛盾记载:《秦始皇本纪》称其为"二世兄子",即胡...
秦始皇陵 司马迁 2025-10-29 汉武帝的权力铁腕与史官的命运悲歌:司马迁宫刑事件再审视公元前99年,一场震惊朝野的案件将太史令司马迁推向生死边缘。因替战败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这位立志“通古今之变”的史官被汉武帝处以宫刑。这场刑罚不仅改变了司马迁的...
司马迁 2025-10-20 子婴身份之谜:秦始皇血缘中的“幸存者”与权力真空的产物秦朝末年,当赵高将玉玺塞进子婴手中时,这位仅在位46天的末代秦王,其身世却成为两千年来未解的历史谜题。司马迁在《史记》中留下三种矛盾记载:或为扶苏之子(始皇之孙...
秦始皇陵 司马迁 2025-10-13 司马迁所受宫刑:割除男性生殖器官的残酷历史司马迁,这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的史学巨匠,因替李陵辩护触怒汉武帝,最终遭受了宫刑这一古代最残酷的肉刑。关于宫刑的具体操作方式,尽管史书未详载细节,但...
司马迁 2025-09-24 项庄身世之谜:楚国第一剑客的家族脉络在楚汉争霸的烽火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典故如同一把淬毒的匕首,刺破了鸿门宴的虚伪和平。这位被司马迁以寥寥数笔记载的楚国...
司马迁 项庄 2025-09-23 廉颇老矣:历史回响中的英雄迟暮与时代隐喻战国烽烟中,廉颇以“破齐败燕、守卫长平”的赫赫战功铸就铁血传奇,却在暮年遭遇“一饭三遗矢”的谗言构陷,最终悒悒而终。这个被司马迁载入《史记》的典故,历经两千余年...
廉颇典故 司马迁 2025-09-05 楚怀王是昏君吗?——从历史迷雾中探寻真相在战国纷争的宏大叙事中,楚怀王熊槐始终是一个充满争议的人物。司马迁在《史记》中将其刻画为“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的昏庸之君,但出土文献与后世研究却揭示出这位楚...
司马迁 楚怀王 2025-09-03 史记:跨越三千年的历史长卷——从上古传说到汉武雄图作为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以恢弘的叙事框架与深刻的历史洞察,构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原乡。这部由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历时十四年完成的巨著,不仅开创了“纪传体”史...
司马迁 2025-09-01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