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琰是嘉庆皇帝,后改名为爱新觉罗·颙琰,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五位皇帝。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资料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乾隆当皇帝60年的时候,按照自己早年的约定,把永琰立为太子,并着手考虑把皇位传给永琰的问题。不过这时候,乾隆皇帝却特意让永琰去祭拜刚9岁就去世的永琏。乾隆皇帝做这件事情,用意究竟是什么呢?
一个很明显的用意,就是乾隆皇帝是想通过这个方式告诉永琰,永琰今天能登上太子之位,都是因为永琏过早去世的缘故。如果永琏活着,就没有永琰什么事了。
乾隆皇帝告诉永琰的这个话,显然是一句大实话。如果永琏活着,肯定不会有永琰什么事。但问题在于,乾隆皇帝告诉永琰这句话,究竟有什么用意呢?要知道,永琏已经死了,连永琏的母亲和弟弟也死了。就算要让永琰感谢,他也没有可以感谢的人。既然没有可感谢的人,乾隆皇帝说这个话有什么意义呢?这就是今天咱们要探讨的问题。
确实,如果永琏不死,永琰肯定不可能当太子。永琏是富察氏的长子,虽然是乾隆的次子,但是相当于嫡长子。乾隆皇帝和富察氏的感情是非常深厚的。乾隆皇帝在只是一个皇子的时候,就和富察氏走到了一起。而且富察氏对乾隆登上皇位,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永琏是雍正八年出生的,由于乾隆对富察氏非常宠爱,所以乾隆当上皇帝不久,就把永琏用秘密建储的方法立为太子。那时候,根本就没有永琰什么事儿,因为那时候,永琰的母亲魏佳氏(也就是后来的令妃)都没有嫁给乾隆。而且永琰也比永琏小了30岁,说乾隆皇帝考虑不到永琰的身上,是绝对的事实。
而且当永琏在9岁的时候去世时,乾隆皇帝也没有想过要立其他嫔妃的孩子为太子,他首先考虑的,还是继续立富察氏的儿子为太子。所以接着,他又把一岁多的永琮立为太子,但是永琮仅仅过了一年多的时间就夭折了。永琮夭折以后,富察氏伤心过度,也跟着就去世了。
正是因为富察氏生的两个儿子死了,而富察氏也死了,乾隆皇帝才会考虑立其他妃子的儿子为太子。只要富察氏母子三人有一个没死,都考虑不到其他人身上去。因为永琏、永琮两人只要一人活着,他们就把太子当稳了。假如永琏、永琮都死了,只要富察氏活着,她还会继续给乾隆皇帝生儿子。就算她一时没有生下来,乾隆皇帝和她的感情那么深厚,乾隆皇帝也会等到她生儿子。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乾隆皇帝绝对没有说假话。永琰这个太子之位,确实是捡了便宜。
但是正如前面我们说过的,就算永琰的皇位确实是永琏让给他的,可把这个话告诉永琰,又有什么意义呢?
其实,乾隆皇帝把这个话告诉永琰,意义是很大的。
乾隆皇帝这样做,首先是给永琰敲警钟,告诉他,他就算得到了太子之位,这个太子之位,也未必能够坐得稳当。
乾隆皇帝告诉永琰,他的太子之位坐不稳当,首先是希望永琰有危机感,不能故步自封,不能放松自己,要努力进取,努力变得更优秀。如果他不努力,那么他这个太子,很容易就会被拿下来。毕竟选择他,不是一道单项选择题,也不是从所有选项中选出最优选项。要拿下他,是非常容易的。
显然,作为一个父亲以及太上皇,用这种方式激励自己的孩子积极进取,努力拼搏,是非常重要的。
不过应该说,乾隆皇帝让永琰做这件事,不仅仅只有激励永琰的成分在里面,还有警告永琰的成分在里面。为什么说乾隆皇帝在警告永琰呢?
乾隆皇帝虽然遵守诺言,在当了60年皇帝的时候,就把皇位让出来了。而且那时候,他也已经85岁了。但是实际上,乾隆皇帝是不愿意让出权力的,他还想继续掌控权力。只不过一方面实在太老了,精力不济,没有太多的精力和时间处理朝廷事务。另一方面,乾隆皇帝在晚期的时候,朝廷上下内外交困。尽管乾隆发现了很多问题,但是他实在没有精力,也没有劲头来处理这些事情。所以他必须要有一个人来帮他分担这些工作。他不可能把这些工作完全交给和珅等大臣,要是那样的话,和珅等人可能就篡权夺位了。所以,他必须要着力培养自己的儿子。
但是乾隆皇帝又非常担心,如果把权力交给儿子,那么也就意味着,自己没有权力了。对于皇帝来说,手中没有权力,是让他们非常恐惧的,有时候比死亡还让他恐惧。康熙皇帝当年选胤礽为继承人,后来把胤礽给废了。接着,当大臣们推荐胤禩为继承人的时候,康熙皇帝勃然大怒。后来他甚至一直到死之前,都没有确立继承人。以至于使得胤禛当皇帝,大家心里都不满,觉得胤禛有可能是夺位。所有这一切,都是因为康熙皇帝害怕确立了明确的太子以后,太子会影响他的地位,会夺取他的权力。
乾隆皇帝的想法和康熙皇帝是一样的,他也是不愿意让出权力的。
所以乾隆皇帝要给永琰敲警钟,警告他,自己随时都可以把他的太子之位拿下来。他并没有一劳永逸,也没有坐稳这个位置。
而后来我们看到,乾隆皇帝的这种做法,确实起到了非常明显的效果。乾隆皇帝虽然把太子之位给了永琰,甚至很快就把皇位让给永琰,永琰也因此成了嘉庆皇帝。但是嘉庆在当皇帝的时候,什么也不敢做主,一切都听乾隆皇帝的。按照历史记载,甚至乾隆皇帝笑,嘉庆才敢笑;乾隆皇帝发怒,嘉庆才敢发怒。总之,嘉庆皇帝只是当一个旁听生,当一个实习生,一直不敢走上讲台。
由此可见,嘉庆皇帝是听明白了乾隆皇帝的话。乾隆皇帝带着嘉庆去祭拜永琏的陵墓,确实是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清代康熙至乾隆年间,江南地区温热病肆虐,传统“伤寒论”体系难以应对时疫挑战。在此背景下,一代名医叶天士(1666—1745)以“天医星”之誉崛起,其医学著作不仅...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9-10 薛生白的医学著作:温病学派的璀璨明珠清代乾隆年间,苏州南园俞家桥畔的扫叶庄内,一位年逾八旬的老者正伏案修订医书。他便是与叶天士齐名的温病大家薛生白(薛雪),其笔下《湿热病篇》的条文,正以“三禁”原...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叶天士 2025-09-04 永琪未逝:一场被历史改写的皇位继承猜想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三月初八,26岁的和硕荣亲王永琪病逝于兆祥所。这位被乾隆帝誉为“于诸子中更觉贵重”的五阿哥,其生命戛然而止于权力巅峰的前夜。若将历史时...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09-04 清代画家席佩兰:诗画双绝的才女传奇在清代乾隆年间的江南水乡常熟,一位名叫席佩兰的女子以诗画双绝的才情惊艳了文坛。她不仅以画兰闻名,更以诗作成为清代性灵派女诗人的代表人物,与丈夫孙原湘、师长袁枚共...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席佩兰 2025-09-03 康乾盛世:封建王朝的回光返照与历史困局“康乾盛世”是中国传统史观对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朝(1662—1795年)的概括性评价,这一时期因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疆域辽阔而被视为清朝统治的巅峰。然而,这...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8-29 暗夜星辰的陨落:解码清代女科学家王贞仪的真实死因在清代乾隆末年的金陵城,一位身着素衣的女子伏案疾书,窗外风雨如晦,案头《历算简存》的墨迹尚未干透。这位29岁便香消玉殒的奇女子王贞仪,其生命终章的真相,在200...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王贞仪 2025-08-28 清朝状元柳敬亭:历史迷雾中的虚实之辨近年来,关于“清朝状元柳敬亭”的传说在网络与民间口耳相传,甚至被演绎为“乾隆钦点状元”的传奇故事。然而,通过梳理正史、方志、文人传记及学术考证,这一说法实为历史...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08-26 洪熙官与方世玉:江湖传奇中的真实与虚构在清朝乾隆年间的江湖画卷中,洪熙官与方世玉宛如两颗璀璨星辰,他们的故事被后世小说、影视反复演绎,成为中华武术文化中不可磨灭的符号。然而,当剥离艺术加工的层层面纱...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方世玉 2025-08-25 翰林风骨:王尔烈殿试夺魁后的传奇人生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春,北京贡院内,44岁的王尔烈以二甲头名进士身份完成殿试。这位来自辽东的布衣书生,以"塞北一天一地一圣人&q...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王尔烈 2025-08-22 甘国宝:两度戍台的清代名将,海峡两岸的守护者在清朝乾隆年间的风云变幻中,甘国宝以文武双全的才华和勤政爱民的品格,成为海峡两岸共同敬仰的历史人物。他两度担任台湾挂印总兵,以铁腕治军与仁政安民并举,在巩固海疆...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甘国宝 2025-08-21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