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盛唐大门的贞观之治是中国人津津乐道的一个永久性话题。人们总是不吝用美好的语言赞颂李世民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讴歌魏征敢于犯颜直谏的无畏胆识。但是,人们却常常忽略了贞观之治的一位幕后推手,她就是历史上最美的国母长孙皇后。每一位成功男人的身后,总会站着一个贤能的女人。这话用在唐太宗李世民身上最恰当不过了,长孙皇后生前为人低调,谦虚谨慎,可是历史从来没有忘记她。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她的芳名永远同盛唐连在了一起。
长孙皇后自幼酷爱读书,博闻强识,史书评价她识大体,顾大局,有卓见。李世民是唐高宗李渊的次子,智勇双全,能征善战,为父亲建立唐朝立下了汗马功劳。太子李建成嫉妒其威名日盛,于是和四弟李元吉密谋加害李世民。李世民得到消息后,立即和妻子长孙氏商议,决定先下手为强,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杀死了李建成和李元吉。二个月后,李渊退位,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册立长孙氏为皇后,改年号为贞观,于是,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由此拉开了大幕。
长孙皇后十三岁就嫁给了李世民,无论是烽火连天的战争岁月,还是革新除旧的治国年代,她一直是李世民的‘内良佐’。她的卓识远见,贤德聪慧赢得了李世民极大的宠爱和信任。但是,她并没因此而骄纵,长孙皇后位居后宫之首,地位尊贵无比,但她却谦虚和蔼,下怀其仁。有一次,一个宫女不小心忤犯了唐太宗,太宗大怒,一定要惩罚她,长孙皇后等太宗息怒后,委婉地进行劝谏,替宫女求情,唐太宗终于收回了成命。我们纵观历朝历代的后宫,那里一直是充满勾心斗角,阴谋诡计的角斗场,有时还会演变成腥风血雨的屠宰场。
唯有长孙皇后主政的后宫始终处于宽松祥和的气氛之中,大后方的稳定,为唐太宗在前方推行政治革新提供了最有力的支持。贞观之治的顺利开展,长孙皇后实在功不可没,她不愧是母仪天下的最美国母。
后宫干政,外戚乱政是中国封建社会一直无法根除的一个毒瘤。中国自汉魏以来,因外戚擅权造成天下大乱,政权覆灭的事屡见不鲜。一个女人一旦在后宫得势,其家人亲戚立刻鸡犬升天,但是,长孙皇后却是一个例外。唐太宗坐稳龙椅后,曾多次要封长孙皇后的哥哥长孙无忌为武侯大将军,吏部尚书,右仆射等高官,长孙皇后则多次上书推辞,她以汉朝外戚专权导致天下大乱的历史教训进行苦谏。长孙无忌和唐太宗本是布衣之交,多年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功勋卓著,玄武门之变,长孙无忌是主要谋划和参与者,是开国元勋。
即使没有皇后这层关系,唐太宗授予他再高的封赏,他也是当之无愧的。当其它的功臣都得到高官厚禄后,唐太宗心中实在过意不去,决定不听皇后的劝阻,要重重封赏长孙无忌,长孙皇后无奈,只得恳请唐太宗封赏其兄到京都之外地方做一个小官。随后又密令长孙无忌向当太宗上书,‘苦求逊职’。在皇后兄妹的苦求下,唐太宗只得授予长孙无忌一个有名誉无实权的散文官。
从中国封建社会宫廷内外一刻也没消停的纷争史来看,中国封建社会的所谓政治斗争,实质就是一部争权夺利的阴谋史。面对最高官位的诱惑却能显得如此淡定,甚至唯恐避之不及,翻开史书,舍长孙皇后,能有几人?
魏征是唐太宗时期最重要的谋臣,可以这么说,没有魏征就没有贞观之治。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没有长孙皇后也就没有魏征。贞观六年,唐太宗和长孙皇后的亲生女儿长乐公主将要出嫁,唐太宗下令以自己的姐姐永嘉公主陪嫁的两倍来陪送长乐公主。没想到魏征以长乐公主的嫁妆高出了唐高祖的陪送,这不合礼仪,表达了强烈的反对意见。在满朝文武百官面前,面对忠孝大义,唐太宗无奈地答应按照魏征的意见办。结果长乐公主的嫁资减为永嘉公主的一半。唐太宗内心十分不痛快,回到后宫后大发牢骚,对魏征怨恨不已。
没想到长孙皇后听到这件事后,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大加赞扬魏征:“我与陛下是结发夫妻,可以说情深意重,可我平常同陛下讲话尚且察言观色,三思而后言,而魏征只是朝中的一名官员,他竟能甘冒得罪皇上的风险,直言相谏,这才是真正的社稷之臣啊!”唐太宗听完这番肺腑之言后,心中豁然开朗,郁闷怨恨也就烟消云散了。事后,长孙皇后还派人送去400缗,绢400匹,用来表彰他的犯言直谏。魏征十分感动,立即回书皇后表示:“愿为大唐江山,不惜尽绵薄之力。”
有一次,唐太宗罢朝回宫,满面怒气,口中连连嚷道:“我迟早非杀了这个乡巴佬不可!”长孙皇后忙问他要杀谁,太宗恨恨说道:“魏征这个老东西,他总是在朝廷上当众忤逆,给我难堪,弄得我下不了台。”长孙皇后听后一言不发,悄悄退入内室,换上了朝服,出来相见。太宗看见十分惊愕,因为在唐朝,皇后穿上朝服是参加册封,助祭或朝会等大事的一种隆重礼仪。长孙皇后见到唐太宗立即跪拜祝贺,太宗很奇怪问道:“喜从何来?”皇后答道:“圣人言君明臣直,朝中有直言进谏的贤臣,不就是因为你的圣明吗?”太宗听了恍然大悟,立即转怒为喜,重重赏了魏征。正是有了长孙皇后这尊女神的暗中保护,魏征那颗险些被砍掉的脑袋才长得更加结实,贞观之治的盛世景象也更气势磅礴!
长孙皇后早年患有哮喘病,加之奔波劳累,病情日重一日。为求得神灵佑福免灾,皇帝和太子丞相商议打算大赦天下,长孙皇后知道后极力劝阻,她说:“千万不可因我一人之祸福而妄动国之大事,生死有命,不可强求。”正在这时,丞相房玄龄因为偶然的一个小纰漏,被心情烦躁的唐太宗赶出了朝廷。长孙皇后临终前,向唐太宗请求满足自己三个条件:一、自己死后一切从简,不要扰民惊官;二、请求赦免贤相房玄龄的小过失;三、再次恳求不要授予自己娘家亲戚高官。千百年后,读此遗嘱,人们仿佛还能感受到这位贤后的那颗心脏在剧烈地跳动!
中国的老百姓,几千年来一直有个明君清官梦萦绕心头,挥之不去。可是,如同唐太宗、魏征这样杰出的君臣实在是千年一遇,长孙皇后这样的皇家凤凰更是难得一见。有人说权力是春药,最容易让人迷乱,身居权力顶峰的长孙皇后,她冷静谦虚地弯下了自己尊贵的身躯,然而,身后却立起了一座万代不倒的丰碑!
在唐朝贞观年间的历史长卷中,唐太宗李世民第五女李丽质与齐国公长孙无忌嫡长子长孙冲的联姻,堪称一段兼具政治智慧与家族荣耀的佳话。然而,这段被史书浓墨重彩记载的婚姻...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长孙无忌 2025-08-04 萧瑀:疾风劲草中的忠臣本色在唐朝贞观年间的政治舞台上,萧瑀是一个极具争议却又无法忽视的存在。唐太宗李世民曾以“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赞誉他,将其比作狂风中屹立不倒的劲草、乱世中坚守忠诚...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8-01 韦贵妃并未让长孙皇后失宠:从历史脉络中还原真相在唐太宗李世民的后宫中,长孙皇后以“贤后”之名垂范千古,而韦贵妃作为四妃之首,常因墓志铭中“宠冠后宫”的记载引发后世猜测。然而,综合历史文献与考古发现,所谓“韦...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长孙皇后与李世民 2025-07-29 李世民为何称薛仁贵为“王兄”:一场君臣际遇中的虚实之辨唐太宗李世民与名将薛仁贵的关系,在史书与民间传说中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面貌。史载薛仁贵于贞观末年投军,在安市城之战中以白衣冲锋的勇猛形象被李世民赏识,但正史中从未出...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7-25 李建成能力到底如何:拨开历史迷雾的客观审视在唐朝开国与权力更迭的历史叙事中,李建成长期被贴上“庸碌无能”的标签,成为衬托李世民光辉形象的“背景板”。然而,随着近年来学术研究的深入与原始史料的重新挖掘,一...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建成 2025-07-22 唐太宗李世民女儿群像:长乐公主的璀璨与高阳公主的争议唐太宗李世民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帝王之一,其治国韬略与军事才能广受赞誉。然而,这位铁血君王在家庭生活中展现的柔情,同样为后世留下诸多传奇。在李世民的21位女儿...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7-18 高阳公主:从天之骄女到权谋牺牲品的真实结局唐太宗李世民第十七女高阳公主的一生,堪称大唐宫廷最富戏剧性的悲剧。这位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皇室明珠,最终因卷入谋反案被兄长唐高宗赐死,其命运轨迹折射出盛唐表象下暗...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7-18 徐慧历史原型:唐太宗贤妃徐惠的传奇人生在电视剧《武媚娘传奇》中,徐慧这一角色以其复杂多面的性格和跌宕起伏的命运吸引了无数观众的目光。然而,这一角色并非完全虚构,其历史原型正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妃嫔——徐...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7-09 凌烟阁次席之谜:李孝恭凭何力压群雄位列第二?在唐太宗李世民为表彰开国功臣而设立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长孙无忌以皇亲国戚与辅政之功高居榜首,而位列第二的李孝恭却常因知名度不及李靖、尉迟敬德等名将而引发争议。...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靖 2025-07-09 玄武门余烬:李建成血脉的存续与湮灭之谜公元626年7月2日,长安城玄武门下,秦王李世民的箭矢穿透太子李建成的胸膛,这场改变中国历史的政变不仅终结了兄弟情谊,更将李建成一脉推向灭顶之灾。然而,关于这位...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建成 2025-07-09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