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李宪和李隆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让皇上”李宪为何会心甘情愿把皇位让给李隆基?结局如何?
唐代有很多有名的皇帝,比如唐太宗李世民,女皇帝武则天,以及唐明皇李隆基,他们都对历史产生了很深的影响。
其中有一位“让皇上”,他在历史上的存在感很低,生前没有做过皇帝,死后却也被追谥为皇帝。
他就是唐睿宗李旦的长子,李宪。
说起李宪,大家可能觉得很陌生,但提起唐玄宗李隆基的大哥,大家肯定会发出惊叹“哦,原来是他啊”。
一、为什么李宪心甘情愿把皇位让给李隆基?
李显,又名李成器,他爹是唐睿宗李旦,唐睿宗一共有6个儿子,李宪是唐睿宗的长子。
早在文明元年(684),唐睿宗第一次做皇帝的时候,李宪被立为了皇太子,当时才6岁。
后来武则天改唐建立武周,自己称帝做皇帝,唐睿宗从皇帝被降为皇嗣,李宪也就从皇太子变成了皇孙。
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太子李显、宰相张柬之、崔玄暐等大臣在洛阳发动兵变,逼迫在位15年的武则天退位,而当时的武则天已经81岁。
武则天退位后,唐中宗李显复位。
可唐中宗是个很懦弱的人,他在位时多方势力争权夺势,安乐公主为当皇太女,让中宗废掉太子李重俊,韦后也多次对李重俊多加欺辱,为此李重俊被逼无可奈何发动兵变,最后却兵败身死。
李重俊死后,安乐公主和韦后更嚣张,母女俩为了权力竟把唐中宗给毒死了。
唐中宗死后,韦后等人立李重俊为皇太子,实则韦后临朝称制。
李氏宗族和韦氏之间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这时候太平公主果断站在了李氏这边,联合相王李旦的第三子李隆基一起发动了“唐隆政变”,诛杀了韦后和安乐公主势力。
正是因为这场政变,李隆基为李唐江山立下了赫赫功劳,李旦复位后,李成器这个长子反而失去了原有的优势。
因为太平公主也参与了“唐隆政变”,李旦复位后,太平公主的权势达到唐代公主的巅峰,国家一切大小事务,李旦必定会询问太平公主的意见。
在发动“唐隆政变”时,太平公主和李隆基是站在同一战线的,但后来太平公主发现李隆基年轻有为,为了保有自己的权势,她一度挑拨李宪和李隆基之间的关系。
李隆基不是“嫡长子”,按理皇太子之位轮不到他。
而李宪是嫡长子,在唐睿宗第一次做皇帝时,他就是太子,现在唐睿宗复位,他继续做太子顺理成章。
可此一时彼一时,李隆基有了军功,不容小觑了。
就在唐睿宗想要立太子时,李宪识趣地选择了退让。
李宪认为储君是国家的重要职务,如果正值太平年间该以嫡长子为太子,而国难时李隆基有平叛韦氏之功,所以该让李隆基为太子。
李宪坚决推辞太子之位,言语恳切,诸王和群臣也觉得李隆基做太子更为合适,于是李隆基就被立为了太子。
李隆基成为太子后,太平公主恐怕权势不保,有异动,李隆基果断先下手为强铲除了太平公主的势力。
当太平公主有异动时,为了断绝太平公主和李宪联络,姚元之等人请求将他和申王李成义调出,于是李宪被调任为蒲州刺史。
为了表达对兄长的情义,李隆基曾特意送李宪一床被子和一个长枕,唐睿宗了解后大为高兴。
总之,李隆基对李宪还不错,两人甚至可以说得上是“兄友弟恭”。
二、李宪的结局如何?
唐睿宗禅位,李隆基继位后,李宪得到了李隆基的善待。
先天元年(公元712年),李宪被晋封为司空,等到李隆基讨平萧至忠等人,李宪又被任命为太尉,兼任扬州大都督之职,加封一千余户,之后不久加授开府仪同三司,但太尉和扬州大都督的职务被停了。
开元四年(公元716年),为了避昭成皇后窦德妃的尊号,李成器就改名叫了李宪,被封为宁王,这时候他的实封加起来有五千五百户之多。
李隆基在兴庆坊的西南置楼,他经常登楼,听到诸王府中的乐声,就召他们前来宴饮,有时候还登临他们的宅第,赐下金银和绸缎,这是李隆基认为的兄弟之间该有的最好的情谊。
值得一提的是,李隆基前期最宠爱的武惠妃生下的儿子李瑁,被寄养在李宪家中,被李宪养大。
李瑁在十几岁的时候才入宫,受封为寿王。
武惠妃一心为李瑁夺嫡,污蔑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要谋反,爆发了当时震惊的“一日死三王”的政治事件,这之后武惠妃因病而死,李瑁的太子之位也就落空了。
武惠妃死后,李隆基又看上了李瑁美貌的妻子,那就是杨玉环。
李隆基抢了儿子李瑁的老婆,李瑁亲娘刚去世,老婆又被抢,跌入人生低谷,更让人痛心的是养父李宪也差不多这几年去世了。
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1年),李宪卧病在床,唐玄宗李隆基让中使不间断地送医药和珍膳给李宪,李宪的病一度有好转。
可等到开元二十九年,那年冬天京城特别寒冷,李宪预感到自己要死了,果然他的生命就停在了那年冬天。
当时,申王等人都已经去世,只剩下李宪,为此李隆基很关心他,每年李宪过生日,李隆基都会亲自前去庆贺,和他一同宴饮。
各地进贡上来的东西,只要李隆基觉得好吃的,也都要拿去给李宪尝一尝。
李宪一生谦虚谨慎,从不做逾矩的事情,这也是为什么他得以善终的原因。
李宪去世时63岁,李隆基了解后悲痛万分,嚎啕大哭。
因为李宪品德高尚,以皇帝之位让之,故李隆基追谥他为“让皇上”,同时追谥李宪的王妃元氏为恭皇后。
李宪生前虽没机会做皇帝,但死后却享受了皇帝的殊荣,由此可见,李隆基对他真的是情深义重。
在隋唐英雄的传奇叙事中,尤俊达(原型为唐朝名将牛进达)始终是一个充满争议的人物。他既是《隋唐演义》中绿林总首领“铁面判官”,又是历史中随李世民南征北战的开国将领...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9-17 李世民未亲养新城公主:礼制、现实与情感的交织唐太宗李世民与长孙皇后伉俪情深,二人育有七名子女,其中新城公主作为幼女,自出生便承载着父母无尽的宠爱。然而,这位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公主,幼年却未由父亲亲自抚养,...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长孙皇后与李世民 2025-09-17 温大雅能否跻身凌烟阁:一场权力、伦理与历史叙事的博弈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是唐太宗李世民为表彰开国元勋而设立的“功臣博物馆”,其入选标准不仅关乎军功政绩,更暗含政治派系平衡与皇权合法性建构的深层逻辑。温大雅作为唐初重...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9-17 尉迟恭后代被灭族:历史迷雾中的家族兴衰与真相探寻尉迟恭(585年—658年),字敬德,朔州平鲁下木角人,唐朝开国名将,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他以勇猛善战著称,在玄武门之变中力助李世民夺取帝位,晚年更是被后...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9-16 贞观之治:盛唐序章中的治世密码公元627年至649年,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一个被后世反复称颂的治世——贞观之治。这一以唐太宗李世民年号命名的时期,不仅是中国古代集权社会治理的典范,更以其政治清明...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9-16 唐太宗四妃考据:制度、身份与宫廷权力结构的镜像唐太宗李世民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帝王之一,其后宫制度与嫔妃群体不仅是皇权运作的微观缩影,更折射出隋唐之际门阀政治向皇权集中的转型过程。根据《唐六典》《旧唐...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9-15 贞观长歌:解码唐太宗李世民的帝王密码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帝王谱系中,唐太宗李世民以“千古一帝”的尊号独树一帜。他以二十三年统治重塑华夏文明格局,其治国方略至今仍被视为理想政治范本。从虎牢关的硝烟到凌烟...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9-15 唐朝宰相朱敬则的祖先考辨:从历史脉络与家族传承中探寻真相唐朝宰相朱敬则(635—709年)作为武则天时期的重要政治家与史学家,其家族渊源在历史记载中呈现出多元线索。通过梳理《旧唐书》《新唐书》《新安朱氏宗谱》等史料,...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9-12 武则天与李义府:权力棋局中的复杂关系在唐朝的政治舞台上,武则天与李义府的关系始终是历史学者与爱好者热衷探讨的话题。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以精明的政治手腕著称;而李义府则以“笑里藏刀”的...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9-12 李治为何允许“二圣临朝”:权力博弈中的政治智慧与历史必然唐高宗李治在位期间,开创了“二圣临朝”的独特政治格局,与皇后武则天共同听政,这一决策深刻影响了唐朝乃至中国历史的走向。表面看,这是李治因身体欠佳而被迫放权的权宜...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治是怎样一个皇帝 2025-09-09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