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时期,历史教科书常常说道:“曾国藩领导的汉族私人武装(湘军),经过11年作战,终于推翻了太平天国革命运动;中国史上最大的农民起义就这样倒在了血泊之中,给后世留下深刻教训。”按照教材所说,晚清八旗、绿营已经不成气候,满清是靠曾国藩湘军才最终消灭了太平天国。曾国藩,实乃扑杀太平天国之最凶恶敌人。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太平天国是曾国藩灭掉的吗?中学时代,深信不疑,现在则不这么认为了。曾国藩扑杀太平天国没错,但他只是摘桃人而已;曾国藩是幸运儿,是最后的赢家,其他人都是为他铺路,是他的垫脚石。
说起太平天国不是曾国藩扑灭,相信大伙会不服,说笔者故意贬低曾文正,违背历史事实。当然,笔者不否认曾文正扑灭太平天国之历史功绩,也承认是曾氏兄弟麾下的“吉字营”杀入天京,最终扑灭了革命政权。不过,曾国藩只是运气好罢了,他是站在几位“巨人肩膀”上,去摘取本就准备到手的胜利果实。换句话说,曾国藩是躲在背后的人生赢家,他最终攻入天京,拿下了首功。后来,曾国荃对王闿运著《湘军志》不满,认为其不能体现曾国藩之巨大历史功绩,于是授意王定安写《湘军记》,将他人功劳算在兄长曾国藩身上。如此,就给别人制造一种假象:曾国藩始终统帅着湘军,指挥各路兵马,最终消灭了长毛,为大清王朝中兴之业奠定基础。在此,笔者就来说说,曾国藩是如何站在“巨人肩膀”之上,成为摘桃人。
01.向荣、张国梁领导“江南大营”,耗尽太平天国精力
1853年3月,太平天国定都南京,改名天京,正式建立起与满清相对峙之农民革命政权。定都不久,向荣、张国梁率1.7万八旗、绿营兵进驻城东孝陵卫,组建“江南大营”;琦善、胜保率万余人屯驻扬州郊外,组建“江北大营”,围攻天京。晚清时期,八旗、绿营确实不得力,但总有部分很精锐,很能打,例如向荣与张国梁的直属部队。向荣、张国梁都是少见的名将,是太平军绝对劲敌。向荣主政“江南大营”时,红单船截断江面,天京粮道受阻,洪被迫放民外出寻找食物。此外,“江南大营”不时进攻天京,拖住天京守军之同时,迫使各战场太平军回援京师,让太平天国陷入两面作战之尴尬境地。李秀成自述中说,天京总计被围困6次,其中5次是“江南大营”干的。如此,太平军来回奔波,慢慢被耗尽精力,也养肥了湘军。1856年2月,向荣猛攻天京,石达开被迫从江西返回,曾国藩逃过灾难之一劫。
02.骆秉章督师四川,凌迟石达开,解决了劲敌
太平天国名将众多,若说谁给曾国藩造成之压力最大,无疑就是翼王五千岁石达开了。杨秀清主政时,石达开擅长运动战之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屡次将曾国藩逼近绝境,差点要了他老命。1855年1月,九江、湖口大捷,曾国藩坐船被俘虏,曾氏差点丧命长江。1856年3月,樟树惨败,翼王主力围攻南昌,曾国藩已经做好了被俘虏之准备。可惜,向荣猛攻天京,翼王东调,曾氏逃过一劫。1863年2月,翼王石达开从云南、贵州边境分兵三路进入四川,试图夺取成都,建立根据地。若是翼王在四川站稳脚跟,再北上接应关中的陈得才,太平天国将会把甘肃、陕西、四川等地连成一片。如此,太平军盘踞川、陕、甘,东出三峡可以威胁湘军大后方;北上再往东,可以威胁中原,直逼京畿。可惜,石达开被骆秉章包围,惨败大渡河,被凌迟而死,此计划宣告破产。否则,曾国藩不知何年才会取得胜利。
03.胡林翼主政湘军,制定好“平贼”策略,奠定胜利之基础
王闿运在《湘军志》中评价胡林翼:“中兴之业,实基自胡”,道出了胡林翼对清朝中兴达业之巨大贡献。胡林翼,湖南益阳人,字润芝(很熟悉吧),官至湖北巡抚,湘军著名统帅。1857年,曾国藩在江西无法开打局面,且又没得到地方督抚实缺,干脆回家丁忧。对此,咸丰表示:“暂行守孝”,婉拒他出山。曾国藩离开的日子,湘军基本靠胡林翼打理。胡林翼主政湘军期间,为顺利完成“平贼”大业,他组建骑兵,制定“长壕战术”,并改变湘军之成分,侧重从老兵中招募战士。如此,湘军不在玩攻坚战,而是凭借满清巨大之国力,与太平天国对着玩消耗,活活拖死对手。1856年12月,拿下武昌。1858年5月,攻破九江。1861年9月,收复安庆,直接威胁天京安全。此时,拿下金陵乃迟早之事,可胡林翼中途崩殂,曾国藩成为最终摘桃人。
04.曾国藩继承胡林翼思想,挥师东下,拿下破金陵之首功
受王定安《湘军记》影响,现在大多都说胡林翼主政湘军期间,依然受曾国藩遥控指挥,曾才是老大。真搞笑,胡干嘛听曾指挥,他们只是关系好,平时有配合而已。1856年初,曾国藩被围困南昌,想让胡林翼派罗泽南回援,可直接被无情拒绝,若是听指挥,胡敢这么干吗?胡林翼死后,曾国藩继承胡林翼之战略战术思想,继续玩“长壕战术”,与太平军拼消耗,拖死太平天国最后之精锐集团李秀成军团。1862年10月,曾国荃两万病旅在雨花台与李秀成30万大军展开攻防战,成功守住大营,靠的是啥?当然是“长壕战术”,凭借满清绝对之国力优势,拖死物资补给困难,且攻坚能力不足的李秀成军团。1864年7月,九帅曾国荃“吉字营”攻破天京,灭亡太平天国,最终摘下了这颗桃子。
综上所述,经过向荣、张国梁、骆秉章、胡林翼等猛人之努力,太平天国已经慢慢被耗尽了精力,而曾国藩则后来居上,成了摘桃人。试想下,若是向荣、张国梁、胡林翼等不战死或病逝,曾国藩还会有如此高名气吗?或者,一开始就让曾国藩自己上,他能行吗?太平天国灭亡后,曾国藩北上督师“剿捻”,经常被任化邦、赖文光牵着鼻子走,足以说明他亲自统帅大军之能力不行。对此,各位又是如何看待?
在晚清风云变幻的时局中,曾国藩的名字始终是争议的焦点。他既是镇压太平天国的“湘军统帅”,又是推动洋务运动的“改革先驱”;既是理学复兴的“精神领袖”,又是被斥为“...
曾国藩 2025-08-06 曾国藩真实死因:一场积劳成疾与精神重压下的生命终章1872年3月12日,南京两江总督府后花园中,62岁的曾国藩在儿子曾纪泽搀扶下散步时突发脑溢血,瘫倒后被扶回书房端坐,45分钟后溘然长逝。这场看似突如其来的死亡...
曾国藩 曾纪泽 2025-07-28 李秀成投降了为何还被杀:权力博弈与历史污名的双重绞杀1864年8月7日,南京江宁府的秋雨裹挟着血腥气,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在曾国藩的军营中被处决。这位曾以“三河大捷”重创湘军、以《李秀成自述》反思天国兴亡的军事天才...
李秀成 曾国藩 2025-07-28 彭玉麟与曾国藩:晚清双璧的功业与精神交响晚清政坛的星空中,曾国藩与彭玉麟犹如双子星般交相辉映。一位以理学治军,开创湘军体系;一位以铁血铸魂,缔造近代海军。若以“厉害”为标尺衡量,需穿透历史迷雾,从军事...
曾国藩 2025-07-21 曾国藩与穆彰阿:师徒之谊与时代洪流中的命运交织在晚清波谲云诡的官场中,曾国藩与穆彰阿的关系堪称一段耐人寻味的师徒传奇。这段关系不仅塑造了曾国藩的仕途轨迹,更折射出封建王朝权力生态中“人脉网络”与“个人才能”...
曾国藩 穆彰阿 2025-07-17 刺马案:曾国藩是否幕后主使的深度剖析1870年8月22日,两江总督马新贻在南京校场阅兵后遇刺身亡,刺客张汶祥当场被捕。这起震惊朝野的刺杀事件,因案情扑朔迷离、牵涉多方势力,被列为“晚清四大奇案”之...
曾国藩 2025-07-15 祁隽藻与曾国藩:朝堂之上的微妙博弈与复杂情谊在晚清动荡的政局中,祁隽藻与曾国藩作为两位极具影响力的政治人物,其关系交织着权力制衡、理念碰撞与私人情谊,既折射出封建官场的生存法则,也暗含着传统士大夫的道德抉...
曾国藩 祁隽藻 2025-07-08 彭玉麟与曾国藩:湘军水师双璧的相知与相悖在晚清波谲云诡的历史长河中,彭玉麟与曾国藩的君臣之谊堪称一段传奇。这位以“不要官、不要钱、不要命”著称的湘军水师统帅,与曾国藩之间既有知遇之恩的温情,又存战略分...
曾国藩 2025-06-13 曾国藩与彭玉麟:误解背后的历史真相在晚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曾国藩与彭玉麟都是举足轻重的人物。然而,民间流传着“曾国藩杀彭玉麟”的说法,这实则是一场被误解的历史谣言,真实的历史并非如此。一、谣...
曾国藩 2025-05-28 曾国藩:卓越才能与历史地位的深度剖析曾国藩,这位跨越了清朝衰朽与中兴的巨人,以其文武兼备的卓越才能,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不仅是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军事奇才,更是洋务运动的先驱,推...
曾国藩 2025-03-05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