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中国是一头睡狮,那么他就是振臂高呼使其苏醒的第一人。在晚清无尽的黑暗之中,他率先冲破了障目一叶,成为“睁眼看世界”的代表。
300多年前,利玛窦画下坤舆万国图,让中国人第一次见到世界的全貌,而魏源,用《海国图志》让中国人第一次看到了世界的变化。
《海国图志》中的北美洲地图
魏源不是第一个向“夷狄”学习的中国人,早在公元前306年的邯郸就有赵武灵王学习“胡服骑射”之事。吸取他族的优秀经验本是天经地义,然而大清闭门造车已久,魏源却能将目光放至海外,并成为中国第一个全面介绍西方文化的人。他的《海国图志》也直接影响到日本的明治维新,更有论者表示,魏源是中朝日的近代化启蒙者。
那么,启蒙者魏源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魏源19岁就读岳麓书院,岳麓书院是湖湘学派的重要根据地,该学派既研究儒家学理,又有“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引的血勇、霸蛮,对中国近代革命影响极大。
位于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
当时的两江总督陶澍是岳麓书院毕业的湖湘学派推广人,“湘军三杰”——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以及魏源都受到了他的影响,陶澍在做江苏巡抚时,因漕运搁浅,亲自到上海主持1500船的大型漕粮运输工程,魏源作为幕僚也投身建设工作。湖湘传人们摒弃沉迷于注经考据的惨淡学风,认为研究诸子百家、儒家经典、诗词歌赋的意义,都在于其能否为已所用,解决家国难题,形成了经世济用的现实主义思潮。
魏源从小接受的是传统教育,一生从未走出国门。中举后做教书先生,会试落第,只能捐官内阁中书,51岁高龄才做了进士。不同于清朝大部分官员一心只读圣贤书,魏源从未忘记窗外的世界,他一生共有40多种书籍问世,经史子集无所不通,还写出了脱离于四库之外的传世佳作——《海国图志》。
这本书不是魏源第一次尝试遥望海外,他在两江总督府中做幕僚时,曾亲眼目睹了大清海防在英军攻击下不堪一战的惨状,钦差大臣裕谦也为国捐躯,为了总结浙东抗英战的血泪教训,他开始好奇英国到底厉害在哪?他们是如何做到无战不胜的?《英吉利小志》就这样在英军战俘的口述中诞生了。
晚清大臣里没有人比林则徐更能体会到技术差距的切肤之痛,他急迫地想要探究“坚船利炮”的秘密,于是主持编写了《四洲志》,不过这本书只介绍了亚欧美非洲地理人文,不够深入。在弥留之际,林则徐嘱托好友魏源,一定要继续完成探究西方科技文化的工作。其实林则徐托付魏源不光因为他立志报国,更重要的是魏源还是个学贯古今的军事理论家。他的《圣武记》中记述了清朝历史上的大小战事,尤其对道光年间的平定新疆地区叛乱事件作了深入分析,还发表了他对军政的见解。
想要编撰一本以抵御外侮为目的,同时要深入了解西方人文、科技和军事制度的书籍,请魏源来担纲重任再合适不过。1842年,《海国图志》在晚清乱局中横空出世,书中除了地图集和世界各国文明的制度变革,还包含多种西洋船、炮、器艺等图式,魏源主张学习“海国”,建立完善的海防建设和外交方略,并第一次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这也成为后来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的先声。
《海国图志·火轮船式》:即蒸汽轮船图解
他的独到眼光不仅影响了国内的思想界,持续出现介绍西方或翻译来自西方的书籍,如《瀛寰志略》《天演论》等,还流传朝鲜、日本,为两国近代化的开端推波助澜。被称为“朝鲜实学和开化思想的架桥者”的思想家崔汉绮在《海国图志》的影响下编写了《地球典要》,主张朝鲜向西方学习。
《海国图志》在日本各界更是受到广泛追捧,遭遇黑船扣门的日本人民渴望了解海外的世界,于是《海国图志》成为了日本近代改革——明治维新的启蒙读本。
而中国的集权制度在清朝已经发展到顶峰,相比朝、日来说程度更深,所以清政府虽然尝试改革,却难以避免对惯性的依赖,因而陷入了集权—放权—更加集权的恶性循环,历史再次验证了不打破路径依赖,便无法真正改变的规律。
在中国古代宫廷史中,顺治帝与董鄂妃的爱情故事如同一颗璀璨的流星,短暂却耀眼,成为后世传颂的经典。董鄂妃,这位满洲正白旗内大臣鄂硕之女,以其绝世容颜、出众才情与温...
顺治为什么出家 董鄂妃与顺治的爱情 2025-09-16 血色江湖:五枚师太为何对方世玉痛下杀手在中国武侠文化的长河中,方世玉与五枚师太的恩怨情仇始终是民间热议的焦点。这位铜筋铁骨的少年英杰,为何会命丧于一位年逾花甲的女尼之手?这场看似突兀的死亡背后,实则...
方世玉 2025-09-15 大小和卓:叛乱烽烟中的末路悲歌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秋,阿富汗巴达克山境内的柴扎卜山谷,两具血肉模糊的尸体被草草掩埋于土墙之下。大和卓波罗尼都与小和卓霍集占——这对曾煽动南疆十万部众叛乱...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大和卓 2025-09-15 尼堪外兰之女与李如柏的复杂纠葛:历史与戏剧的交织在明清交替的动荡岁月中,尼堪外兰、李如柏与努尔哈赤三方的恩怨纠葛,不仅深刻影响了辽东的政治格局,更衍生出一段充满争议的情感传奇——尼堪外兰的女儿是否曾成为李如柏...
努尔哈赤几个儿子 尼堪外兰 2025-09-15 阮元:一代文宗,三朝阁老阮元(1764年2月21日—1849年11月27日),字伯元,号芸台、雷塘庵主、揅经老人、怡性老人,江苏扬州仪征人,是清朝中期一位集官员、学者、教育家于一身的杰...
阮元 2025-09-15 吴三桂放清兵入关:多重因素交织下的历史抉择1644年,中国历史因吴三桂的决策发生根本性转折。这位手握山海关重兵的明朝将领,在李自成大顺军与清军多尔衮的夹击下,最终选择打开山海关,放清兵入关。这一决策并非...
多尔衮怎么死的 吴三桂为什么引清兵入关 2025-09-15 傅善祥最终下场:历史迷雾中的多重镜像1856年9月2日深夜,天京东王府内火光冲天,北王韦昌辉的刀斧手在血泊中翻找着东王杨秀清的首级。这位曾以“天父下凡”掌控太平天国军政大权的领袖,最终落得身首异处...
杨秀清 傅善祥 2025-09-12 岳钟琪为何不反清:家族、现实与政治的交织在清朝的历史长河中,岳钟琪作为岳飞的后裔,本应是反清复明的天然旗帜,却始终对清廷忠心耿耿,甚至在面对策反时主动告密,最终在乾隆朝仍获重用。这一看似矛盾的选择,实...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岳飞 2025-09-12 明末熊廷弼:军事天才与政治悲剧的双重镜像在明末风雨飘摇的辽东战场上,熊廷弼以“铁血书生”的姿态横空出世,用三年时间重建辽东防线,令皇太极感叹“熊经略在,安敢南顾”。然而,这位被后世称为“唯一能扼杀后金...
皇太极的皇后 2025-09-12 清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疆域整合与伊犁将军的设立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随着大小和卓兄弟的败亡,一场持续三年的叛乱在葱岭以东的南疆大地落下帷幕。这场由白山派首领波罗尼都、霍集占兄弟发动的叛乱,不仅考验着清...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小和卓 2025-09-12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