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中国是一头睡狮,那么他就是振臂高呼使其苏醒的第一人。在晚清无尽的黑暗之中,他率先冲破了障目一叶,成为“睁眼看世界”的代表。
300多年前,利玛窦画下坤舆万国图,让中国人第一次见到世界的全貌,而魏源,用《海国图志》让中国人第一次看到了世界的变化。
《海国图志》中的北美洲地图
魏源不是第一个向“夷狄”学习的中国人,早在公元前306年的邯郸就有赵武灵王学习“胡服骑射”之事。吸取他族的优秀经验本是天经地义,然而大清闭门造车已久,魏源却能将目光放至海外,并成为中国第一个全面介绍西方文化的人。他的《海国图志》也直接影响到日本的明治维新,更有论者表示,魏源是中朝日的近代化启蒙者。
那么,启蒙者魏源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魏源19岁就读岳麓书院,岳麓书院是湖湘学派的重要根据地,该学派既研究儒家学理,又有“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引的血勇、霸蛮,对中国近代革命影响极大。
位于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
当时的两江总督陶澍是岳麓书院毕业的湖湘学派推广人,“湘军三杰”——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以及魏源都受到了他的影响,陶澍在做江苏巡抚时,因漕运搁浅,亲自到上海主持1500船的大型漕粮运输工程,魏源作为幕僚也投身建设工作。湖湘传人们摒弃沉迷于注经考据的惨淡学风,认为研究诸子百家、儒家经典、诗词歌赋的意义,都在于其能否为已所用,解决家国难题,形成了经世济用的现实主义思潮。
魏源从小接受的是传统教育,一生从未走出国门。中举后做教书先生,会试落第,只能捐官内阁中书,51岁高龄才做了进士。不同于清朝大部分官员一心只读圣贤书,魏源从未忘记窗外的世界,他一生共有40多种书籍问世,经史子集无所不通,还写出了脱离于四库之外的传世佳作——《海国图志》。
这本书不是魏源第一次尝试遥望海外,他在两江总督府中做幕僚时,曾亲眼目睹了大清海防在英军攻击下不堪一战的惨状,钦差大臣裕谦也为国捐躯,为了总结浙东抗英战的血泪教训,他开始好奇英国到底厉害在哪?他们是如何做到无战不胜的?《英吉利小志》就这样在英军战俘的口述中诞生了。
晚清大臣里没有人比林则徐更能体会到技术差距的切肤之痛,他急迫地想要探究“坚船利炮”的秘密,于是主持编写了《四洲志》,不过这本书只介绍了亚欧美非洲地理人文,不够深入。在弥留之际,林则徐嘱托好友魏源,一定要继续完成探究西方科技文化的工作。其实林则徐托付魏源不光因为他立志报国,更重要的是魏源还是个学贯古今的军事理论家。他的《圣武记》中记述了清朝历史上的大小战事,尤其对道光年间的平定新疆地区叛乱事件作了深入分析,还发表了他对军政的见解。
想要编撰一本以抵御外侮为目的,同时要深入了解西方人文、科技和军事制度的书籍,请魏源来担纲重任再合适不过。1842年,《海国图志》在晚清乱局中横空出世,书中除了地图集和世界各国文明的制度变革,还包含多种西洋船、炮、器艺等图式,魏源主张学习“海国”,建立完善的海防建设和外交方略,并第一次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这也成为后来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的先声。
《海国图志·火轮船式》:即蒸汽轮船图解
他的独到眼光不仅影响了国内的思想界,持续出现介绍西方或翻译来自西方的书籍,如《瀛寰志略》《天演论》等,还流传朝鲜、日本,为两国近代化的开端推波助澜。被称为“朝鲜实学和开化思想的架桥者”的思想家崔汉绮在《海国图志》的影响下编写了《地球典要》,主张朝鲜向西方学习。
《海国图志》在日本各界更是受到广泛追捧,遭遇黑船扣门的日本人民渴望了解海外的世界,于是《海国图志》成为了日本近代改革——明治维新的启蒙读本。
而中国的集权制度在清朝已经发展到顶峰,相比朝、日来说程度更深,所以清政府虽然尝试改革,却难以避免对惯性的依赖,因而陷入了集权—放权—更加集权的恶性循环,历史再次验证了不打破路径依赖,便无法真正改变的规律。
在清朝历史长河中,雍正帝以“康乾盛世”承上启下的关键角色著称。他不仅以铁腕手段整顿吏治、强化皇权,更以独特的“阳”面帝王术——即通过制度创新、人才选拔与民生关怀...
雍正如何继位的 启 2025-10-20 孝庄遗愿:一场跨越三朝的安葬之谜1688年寒冬,七十五岁的孝庄太后在紫禁城慈宁宫留下最后一道谕令:“太宗山陵奉安已久,不可为我轻动,况我心恋汝父子,当于孝陵近地安厝。”这道遗嘱如同一枚投入历史...
孝庄文皇后和多尔衮什么关系 2025-10-20 权力与情殇:大玉儿与多尔衮的千年未解之谜在清初波谲云诡的政坛中,孝庄文皇后布木布泰(即“大玉儿”)与睿亲王多尔衮的爱恨纠葛,始终如一团迷雾笼罩着历史长河。这段关系既是满蒙贵族联姻的政治产物,又因权力博...
孝庄文皇后和多尔衮什么关系 多尔衮怎么死的 2025-10-17 红颜早逝的边疆悲歌:固伦纯悫公主25岁殒命之谜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紫禁城春寒料峭中,庶妃纳喇氏诞下皇十女。这位未获父亲康熙帝特别宠爱的公主,在22岁那年以和硕纯悫公主身份远嫁蒙古,却在25岁香消玉殒于...
康熙的儿子们 固伦纯悫公主 2025-10-17 致远舰的最后一击:邓世昌撞击战术背后的战略抉择与历史真相1894年9月17日,黄海海战爆发。在日军联合舰队的围攻下,北洋水师致远舰管带邓世昌面对弹药殆尽、舰体重伤的绝境,毅然下令全速撞击日本吉野号战舰。这一壮烈举动,...
邓世昌 2025-10-17 顺治遗命:四大臣辅政背后的权力博弈与政治智慧公元1661年,24岁的顺治帝福临在临终前作出一个影响清朝命运的决策:放弃传统宗室辅政模式,转而选择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位异姓大臣组成辅政班子,辅佐年...
顺治为什么出家 鳌拜 2025-10-17 顺治帝的深情与多子:董鄂妃之殇与后宫繁衍之谜清世祖顺治帝福临,六岁登基,二十四岁英年早逝,却在短短十八年统治中留下十四位子女。这位以“痴情天子”形象载入史册的皇帝,既因董鄂妃之死陷入癫狂,又与多位后妃诞育...
顺治为什么出家 董鄂妃与顺治的爱情 2025-10-17 康熙末年“死鹰事件”:一场改写储位争夺的权力风暴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十一月二十六日,热河行宫的秋日寒风中,康熙帝收到了一份令他暴怒的“寿礼”——两只奄奄一息的海东青。这场被称为“死鹰事件”的冲突,不仅成...
康熙的儿子们 2025-10-17 胤祉之困:文武全才为何错失皇位?康熙的权谋与人性考量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冬,畅春园内一场秘密的权力交接彻底改写了清朝历史。当康熙帝宣布“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继朕登基”时,在场的皇三子胤祉或许难以理解——这位...
康熙的儿子们 2025-10-17 康熙囚禁十三阿哥胤祥:历史迷雾中的真相探寻在清朝康熙末年的“九子夺嫡”风云中,十三阿哥胤祥的形象因《雍正王朝》等影视作品的渲染而深入人心。剧中,他因忠义被康熙囚禁十年,最终成为雍正帝的左膀右臂。然而,历...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0-17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