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陵是西汉时期将领,西汉名将李广之孙,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凭借西汉前期数代积累,汉武帝时期拉开了“汉匈大战”的序幕,汉武帝在位中前期,汉朝对匈奴作战基本保持优势,甚至一度形成了“漠南无王庭”的局面,然而到了汉武帝晚期,匈奴却再度卷土重来,而西汉则由于国力损耗,接连遭遇战败,而导致李陵投降匈奴的“浚稽山之战”便是其中之一。那么,李陵为何会选择投降,李陵投降之后,汉武帝对李陵家人又是如何处置的呢?
汉武帝出兵攻打匈奴,李陵主动请缨率军出征
李陵是飞将军李广的长孙,早年曾任侍中、建章监,后因善于骑射、素有仁爱之心,汉武帝认为其有李广风范,便命其率领八百骑兵,后升任骑都尉,率领五千精兵于酒泉、张掖等地教习箭术以防卫匈奴。
汉武帝在位后期,随着匈奴逐渐恢复元气,再度开始对西汉边郡进行袭扰。天汉二年(前99年),汉武帝为了打击匈奴,再度兵分四路大举进攻匈奴,其中主攻方向李广利率领三万骑兵出酒泉,负责攻打天山的匈奴右贤王部。同时,汉武帝召见驻扎于酒泉一带的李陵,要其为大军运送粮草。
李陵则向汉武帝表示,自己率领的乃是精锐之军,如果只承担运输任务实在屈才,汉武帝则表示如今大军出动,没有多余的战马拨付给李陵,李陵则表示自己不用马匹,“臣愿以少击众,步兵五千人涉单于庭”,汉武帝见其如此笃定,便命其率兵出击,同时诏令强驽都尉路博德领兵在中途迎候李陵的部队。
然而,曾任伏波将军的路博德也不愿担任李陵后备,便上书汉武帝说现在不宜与匈奴开战,希望等到次年春天再出兵,而汉武帝则怀疑是李陵后悔不想出兵,这才指使路博德上书,便下诏给李陵,要其从庶虏鄣出塞,到东浚稽山南面龙勒水一带观察敌情,如果没有见到匈奴兵,便沿着浞野侯赵破奴走过的路线抵受降城休整。
李陵遭遇匈奴主力,最终不敌力竭被俘
于是,李陵便率领着五千步兵自居延出发,到浚稽山扎营。然而却在此地遭遇了匈奴单于主力,五千步兵被匈奴三万多骑兵所包围,李陵连忙挥军驻扎于两山之间,以大车作为营垒。
这边李陵刚刚做好迎战准备,见汉军人少的匈奴便立即挥军进攻,结果反被李陵率军以弩箭杀伤甚众,匈奴被迫撤往山上,结果又被汉军追杀数千人。
匈奴单于见久攻不下,遂又召匈奴左、右地起兵八万,对李陵军队展开围攻。李陵且战且退,先后对匈奴造成了数万伤亡。匈奴单于见久攻不下,而李陵又不断撤往西汉边塞,心中怀疑汉军在边关有伏兵,一度想要撤军。
而就在这关键时刻,李陵军中一个叫做管敢的军侯因被校尉凌辱而投降匈奴,将“李陵军无后援,并且箭矢已尽”的实际情况告诉了匈奴单于,这使得匈奴单于下定了堵住汉军退路,彻底消灭李陵所部的决定。
在匈奴大军的猛攻下,李陵虽然率军死战,但双方兵力差距实在太大,李陵根本无法长时间坚守。无奈之下便定下了分路突围的计划。李陵与韩延年虽然率兵突出重围,但却始终无法摆脱匈奴数千追兵,结果韩延年战死,李陵则力竭被俘。
汉武帝诛杀李陵全家,李陵终生再未返汉
此次兵败,李陵率领的五千精兵,仅余四百余人逃了回去,而当李陵兵败投降的消息传回朝廷后,汉武帝大怒,司马迁则因为替李陵开脱而惨遭腐刑。
直到很久后,汉武帝才反应过来,认识到李陵之所以战败投降,乃是因为外无援兵所致,说道,“李陵出塞之时,本应诏令强弩都尉接应,谁知却因其奏疏而改变了诏令,这才导致李陵全军覆没”。
想明白之后,汉武帝先是派人慰问赏赐了李陵残部,又在一年后派因杅将军公孙敖带兵深入匈奴境内接李陵返汉。公孙敖无功而返,却对汉武帝说“听俘虏说,李陵在帮匈奴单于练兵,意图对付汉军。”
事实上,当时替匈奴练兵的并非李陵,而是另外一个投降匈奴的汉将李绪。然而,就因为这个错误的消息,让汉武帝误以为李陵是真心实意的投降了匈奴,一怒之下便将李陵全家处于族刑,李陵之母、兄弟和妻子都被诛杀,甚至导致陇西一带士人都以李陵不能死节而累及家族为耻。
得知此事之后,李陵怨恨李绪为匈奴练兵而使自己全家被诛,于是派人刺杀了李绪,而他自己也就此断绝了返回汉朝的心思。即使如此,匈奴单于不仅没有惩处李陵,反而在大阏氏要诛杀李陵时,将其藏到了北方。
匈奴单于因极为看重李陵,不仅将女儿嫁给了他,还封其为右校王。不过,李陵虽然杜绝了返回汉朝的心思,但也不想为匈奴效力,无奈之下便选择了远离朝堂,不再参与政事。
汉昭帝时,虽然汉朝再度派人想将李陵劝回,但再次被心灰意冷的李陵所拒。李陵就此在匈奴呆了二十多年,最终于元平元年(前74年)病逝。
公元前118年,甘泉宫猎场上,西汉帝国最耀眼的将星霍去病突然张弓搭箭,将李广之子李敢射杀于众目睽睽之下。这一箭不仅终结了李敢的生命,更在汉武帝的刻意遮掩下,揭开...
李广 霍去病 2025-08-08 李广雁门之战:血性与悲歌交织的边塞史诗公元前129年的雁门关外,朔风裹挟着匈奴铁骑的嘶鸣,李广率领的万余汉军正陷入绝境。这位被匈奴称为“飞将军”的传奇将领,此刻却因敌我兵力悬殊被围困,最终负伤被俘。...
李广 2025-08-08 灌夫与李陵:一场跨越时空的历史误会西汉历史长河中,灌夫与李陵两位武将的名字因一场跨越百年的“冤枉”风波被意外关联。灌夫,这位以刚直勇猛著称的汉武帝时期名将;李陵,李广之孙、西汉末年投降匈奴的争议...
李广 2025-07-01 程不识:西汉“严将”治军典范与汉匈战争中的防御大师在汉武帝时期名将辈出的时代,程不识以独特的治军风格和稳健的防御战术,与“飞将军”李广并称“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而任侠,士卒亦多乐从...
李广 2025-06-26 汉武帝与李广利:宠信、功过与权力博弈在中国西汉历史的长河中,汉武帝刘彻与外戚将领李广利的关系,堪称一部交织着宠信、功过与权力博弈的复杂史诗。李广利,这位因妹妹李夫人得宠而崛起的外戚将领,在汉武帝的...
刘彻 李广 2025-06-23 李广利:名将之辩背后的历史真相在波澜壮阔的西汉历史舞台上,李广利是一位极具争议的人物。他出身外戚,凭借妹妹李夫人受宠于汉武帝而获得重用,其军事生涯充满了起伏与波折。关于李广利算不算名将,这一...
李广 李夫人 2025-05-08 李广与李广利:同名背后的历史错位在汉武帝时期的军事版图中,“李广”与“李广利”这两个名字常被后世混淆,甚至有人误以为二者存在血缘关联。然而,从家族谱系、军事成就与历史评价来看,二人实为毫无交集...
李广 2025-04-07 李广利:汉朝名将的悲惨结局在中国历史上,汉朝名将李广利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但他的结局却令人唏嘘不已。作为汉武帝时期的重要将领,李广利曾率领大军远征大宛,取得辉煌战果,然而他的命运却最终...
李广 2025-03-20 李广难封:多因素交织的悲剧命运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西汉名将李广以其勇猛善战、箭术超群而闻名于世,被誉为“飞将军”。然而,这位传奇将领的生涯却充满了遗憾,其中最令人扼腕的莫过于他一生未能封...
李广 2025-03-10 李信与李广:血缘相连的历史名将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涌现出无数杰出的军事将领,他们各自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显赫的战功,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中,李信和李广便是两位备受瞩目的名将。...
李广 2025-01-21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