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皇帝朱棣对亲弟弟是怎样的?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资料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网路图片
大明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十七日,燕王朱棣终于抢到侄子朱允炆的皇位。对各位藩王而言,此时最高兴的就是周王朱橚。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七月,建文帝以周王朱橚涉嫌谋反,将他贬为庶人,迁往云南蒙化,建文四年(1402年初,又被朝廷召回南京,继续关押,前后被羁押四年。此番被朱棣解救出来,如获新生,对四哥朱棣感激涕零。他俩都是孝慈高皇后马秀英所生,从小一起长大,感情非同一般。
老五朱橚只比四哥朱棣小一岁。洪武三年(1370年),太祖皇帝第一次分封儿子时,九岁的朱橚被封为吴王,封地在苏州。朱元璋登基之前也当过吴王,朱元璋当初计划把这么好的地方封给他,足见对他的喜爱很不一般。后来,朱元璋觉得苏州是国家财赋重地,人多钱多,不适宜封建藩王,于是在洪武十一年(1378年)将朱橚改封为周王,封地改为开封。洪武十四年(1381年),20岁的朱橚就藩开封。
和秦王、晋王、燕王、楚王、齐王等几位兄弟不一样,朱橚从来没有独自领过兵打仗,最多就是给北方军队送过粮草。朱橚年轻时不太安分,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冬天,他未经父皇朱元璋批准,擅自离开封地开封到老家凤阳游玩,朱元璋一气之下下令将其迁往云南。不过,朱元璋不久就改变了决定,没有让其去云南,而是将他留在南京接受再教育,两年后才被准许返回开封。
朱棣登基当天,即下令给周王和齐王平反,恢复待遇。第二个月,即七月的初九是周王朱橚的生日,朱棣赏赐了二万一千锭宝钞和大量礼物给他。过了十几天,又赐给朱橚八万锭宝钞,这次也给了齐王朱榑二万锭宝钞。永乐皇帝对五弟周王特别好,相当大方,隔一段时间就给他大量赏赐,一次性赏赐10万贯宝钞的就有好几次。当时,永乐皇帝赏给退休回家的二品大员的路费是1000贯宝钞,明初宝钞一贯值一两银子,到这时估计也值两折。
永乐元年(1403年)春节过完,朱棣让朱橚回到封地开封。洪武年间,开封曾经是朱元璋定下的北京,战略地位重要,是京师南京西北方向的重要屏障。朱棣抢到皇位之初,地位不稳固,尤其要稳住开封和武昌,这两个地方对南京的安全意义重大。让朱橚回到开封,目的很明显,必须让这位同母弟帮助自己稳住来自中原方向的威胁。
回到封地的周王,一开始还老实。当年四月,他就上表请立皇长子朱高炽为太子。朱棣以朱高炽学识未广、德性未成而没有同意马上立。这只是周王表表忠心的常规动作,并无不可。朱棣对这位弟弟继续优待有加,每年周王的生日,都要派人携带大量礼物去开封祝贺。永乐三年(1405年)九月,周王被永乐皇帝要求对一件事做出说明,起因是周王手下拿烧红了的箭头烙无罪之人,导致数人死亡,这事被人举报到皇帝这里。周王很害怕,为此向皇帝哥哥做了深刻检讨,皇帝最后原谅了他,没有追究。
永乐四年(1406年)正月下旬,周王朱橚调遣护卫三千人到河南皂君山搜捕“逃亡”之人,他自己也想去督战。他把想法报告皇帝,皇帝回复说,此事朝廷已有安排,几个小毛贼何须藩王亲自出马?“千钧之弩,不为鼷鼠发机”,叫你的人赶紧回来。周王想借机出趟差,散散心,但是永乐皇帝没有批准。
经过这两件事,朱橚终悟出了一个道理,自己作为藩王,已不是皇考在位时的真藩王了,如今只有少管闲事多生孩子,这才是硬道理。此后十几年,他都老老实实过日子,总共生了27个孩子,15男、12女。并且写了很多剧本和书,成了名符其实的戏剧家和中药家。
永乐十八年(1420年)十月,潜心医药和戏剧多年的周王朱橚,还是躲不过飞来横祸。河南中护卫军丁俺三屡次举报周王朱橚图谋不轨,皇帝朱棣让弟弟周王于次年二月到来京说明情况。周王如约来见皇帝哥哥,面对皇帝拿出的告状信,周王二话不说,照章全收,承认错误,只求饶命。永乐皇帝没有再追究下去,他让周王回开封继续就藩。皇帝将告周王状的俺三从普通一兵升为正四品的锦衣卫指挥佥事,并赐姓名赵诚,作为对他举报周王不轨的奖励。一个普通士兵告亲王谋反,要是在永乐初年,这个士兵可能会被皇帝下令处死。
三个月后,周王主动向皇帝交出自己的三个护卫,永乐皇帝照章全收。此后,永乐皇帝再也没有给周王任何赏赐,周王再也没有见过皇帝哥哥。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永乐皇帝的皇位稳固了,此时,他觉得夹在南北两京之间的周王是个危险,如鲠在喉,不除不快,于是借机缴了他的兵权,也算为子孙皇帝拔掉一棵刺。
永乐二十四年(1424年)七月十七日,永乐皇帝去世。继位的洪熙皇帝朱高炽对五叔周王表示了安慰,给周王府增加了俸禄。周王比哥哥永乐皇帝多活了一年,于洪熙元年(1425年)七月二十日去世。
周王府再也没有护卫兵了,其实没有了兵,有时真是好事,可以远离政治、军事漩涡。后来,朱橚这一脉人口兴旺,嘉靖时期(1522年~1566年),周王家的郡王就有66人,直系子孙有2244人。到明末,开封城的房屋有三分之一是周王家的。后来李自成攻打开封时,周王家很卖力抵抗,后来开封被李自成掘开黄河水淹了。
明成祖朱棣的迁都之举,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政治决策。这场始于永乐元年(1403年)、历经十八年筹备的迁都工程,最终于永乐十九年正月初一(1421年1...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9-09 黄子澄的四个女儿:靖难之役下的血色人生靖难之役是明朝初年一场改变历史走向的皇权争夺战,这场战争不仅颠覆了建文帝朱允炆的统治,更将无数忠臣良将及其家族拖入深渊。黄子澄作为建文帝削藩政策的核心推动者,其...
朱允炆下落 黄子澄 2025-09-05 耿炳文死守不战:能否成为拖垮朱棣的战略?靖难之役初期,建文帝朱允炆任命耿炳文为征虏大将军,率三十万大军北上讨伐燕王朱棣。这位以防守著称的老将,在真定之战中采取“据城坚守、伺机出击”的策略,与朱棣的骑兵...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朱允炆下落 2025-09-03 方孝孺十族之殇:873条生命背后的忠节与暴政在中国古代株连刑罚的残酷历史中,“诛十族”是仅见于明代的极端案例。1402年,建文帝旧臣方孝孺因拒绝为篡位的明成祖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处以“诛十族”之刑,其宗族...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9-01 朱高炽禁海:一场被历史洪流裹挟的“拨乱反正”公元1424年,明成祖朱棣驾崩于北征归途,其长子朱高炽以“仁宗”之号登基,开启了大明王朝短暂却关键的“洪熙之治”。这位在位仅九个月的皇帝,却以一道禁海令引发后世...
朱高炽在位多长时间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8-28 朱棣靖难成功:多重因素交织下的历史必然靖难之役(1399—1402年)是明朝历史上最具戏剧性的权力更迭事件。燕王朱棣以北平一隅之地起兵,最终推翻建文帝朱允炆的统治,开创永乐盛世。这场看似以弱胜强的战...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朱允炆下落 2025-08-21 姚广孝的三大预言:历史迷雾中的权谋与天命在明朝历史的宏大叙事中,姚广孝以“黑衣宰相”的身份独树一帜。这位兼具佛道儒三家智慧、精通阴阳术数的谋士,不仅主导了朱棣靖难之役的战略布局,更以三则预言为后世留下...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姚广孝 2025-08-18 朱棣为何“杀”张玉?一场权谋与忠诚的双重变奏公元1401年冬,山东东昌城外尸横遍野。燕王朱棣被南军重重包围,危在旦夕之际,58岁的老将张玉率亲兵撕开血路,救出主帅后却陷入敌阵,力竭而亡。这场惨烈的东昌之战...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8-14 徐辉祖为什么不帮朱棣:忠义、伦理与政治的抉择公元1402年,燕王朱棣的军队攻破南京城,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不明。在群臣纷纷跪迎新君的场景中,唯有魏国公徐辉祖独守父亲徐达的祠堂,拒不承认朱棣的帝位。这位朱棣的小...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朱允炆下落 2025-08-13 朱棣:从藩王到帝王的身份嬗变与权力重构在中国封建王朝的权力谱系中,藩王与亲王作为皇室宗亲的重要封爵,既承载着维护统治的使命,也暗含着威胁皇权的隐患。明成祖朱棣的传奇人生,恰是这一矛盾的典型写照——他...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7-29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