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乾隆和妃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乾隆89岁驾崩时他的妃嫔都健在吗?健在的妃嫔最终结局如何?
乾隆65岁时,29岁的淳妃为他生下了女儿十公主,乾隆88岁时,还纳了两名15岁左右的秀女为妃嫔,这大概很适合乾隆风流天子的形象。
乾隆,是古代历史上实际统治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封建王朝历史上寿命最长的皇帝,因此妃嫔自然也是比其他皇帝多,由于乾隆皇帝活到89岁,很多妃嫔在他驾崩前早已离世,只留下几人还健在,那么他驾崩的时候健在的妃嫔的结局如何呢?
根据历史档案,乾隆帝十六岁大婚,在乾隆的后宫中,有名号的后妃,一共四十人,乾隆去世的时候,健在的妃嫔只有九人,分别是颖贵妃、婉妃、淳妃、芳妃、晋妃、鄂贵人、白贵人和寿贵人。
清代规矩,妃嫔如果生下儿子,年老或者皇帝驾崩以后可以出宫随子居住,或者待在紫禁城中等待新皇帝的安置。
而这些健在的妃嫔们没有儿子,这就全部倚仗于新皇帝嘉庆的安置,这些妃嫔们对嘉庆帝并没有半点抚育亲情,没有特别的情感联系。
因此看着老爹乾隆留下的这些小妈们,嘉庆毫无他法,只能下旨先将这些妃嫔的名号升级为太妃、太嫔等,接着下旨将她们都养在寿康宫。
虽然先帝驾崩,但是健在的太妃太嫔等后宫女性同样会受到传统宫规礼制的极大约束,太妃嫔们在宫中有限的人际联系是被严格控制的,她们绝不可随意和宫外人员接触。
深宫长夜漫漫,整日百无聊赖,她们最终结局如何呢?我们一一来看。
婉贵妃陈氏是乾隆众多妃子中,最长寿的一个,她去世的时候,已经92岁高龄。
陈氏13岁时候就进入宝亲王府成为了宝亲王弘历的侍妾,仅仅比乾隆年轻5岁,因为相貌普通,性格温婉,低眉顺目,她并不受乾隆宠爱。
相比来说,王府里跟进宫里的妃嫔,就数她最不得脸,陈氏并没有给乾隆生下一儿半女,因此乾隆封她为婉嫔,也是得益于陈氏的资历老。
不过,乾隆看着陈氏的年资给个体面,虽然是封了嫔位,却没有让她搬进东西六宫真正成为一宫主位,这个嫔位有多少斤两,谁都掂量出来。
虽然陈氏不得宠爱,可是她性格寡淡,从来不刻意争宠,她见证了无数妃嫔的晋升,更见证了皇帝的冷漠无情,因此早就看开了一切。
紫禁城的妃嫔们忙着争宠,只有她一人如枯竭的老井,古波不惊,年复一年,日复一日。
一直到乾隆五十九年,乾隆对所有妃嫔集体晋升之际,婉嫔才正式被晋封为婉妃,乾隆去世以后,嘉庆帝尊封陈氏为婉贵太妃。
在嘉庆十二年,婉贵太妃去世,她以少有的九十二岁高龄去世,虽然没有乾隆的宠爱,婉妃无欲无求,尽管不是乾隆最爱的妃子,但是却是最长寿的一位。
颖妃,出身蒙古镶红旗,是都统纳亲之女,出于和蒙古联姻的考虑,巴林氏17岁入宫成为乾隆的妃子。
因为出身高贵,她从常在位分熬到妃位,只用了短短十年,巴林氏一直没有子女,却能被册封为颖妃,这从中也能看出乾隆对她的宠爱。
巴林氏虽然一直没孩子,可是得以有机会抚养了令妃所生的永璘,颖妃对永璘一直视如己出,异常溺爱,一直到永璘长大成人。
嘉庆三年四月,太上皇乾隆下旨将巴林氏晋封为贵妃,乾隆驾崩以后,嘉庆将巴林氏和其他妃嫔们一起安置在寿康宫,然而没想到的是,颖贵妃竟然因为过大寿而丢掉了性命。
由于皇子永璘一直由颖妃抚养长大,因此成年以后的永璘对颖妃怀着深深的感恩之情,嘉庆五年二月,颖贵太妃迎来了自己的七十大寿,本来无儿无女的她,一直寡居深宫,而永璘送来了给她的贺礼。
能够得到永璘的寿礼,她非常高兴,可是没想到这却引起了嘉庆帝龙颜不悦,颖贵太妃由此开始忧惧成疾,并在不久后死去,享年70岁。
淳妃汪氏是乾隆所册封的18个有名位的后妃之中的第17位,排在赫赫有名的“香妃”前面,也是和珅的亲家母,她所生的女儿十公主嫁给了和珅的儿子丰绅殷德。
淳妃是满洲正白旗人,父亲曾做过都统,家世不算高贵,但是好在她青春美貌,在选秀那日,成功吸引了乾隆的眼光,汪氏18岁入宫,先是被封为“永常在”,接着依次升为“永贵人”和“淳嫔”。
汪氏在没怀孕前凭借自己的恩宠一直熬到了嫔位,足见汪氏是乾隆晚年最宠爱的妃子,乾隆四十年正月,汪氏生下女儿,也就是十公主,乾隆晚年得女,十分高兴,于是封汪氏为淳妃。
十公主相貌和性格和乾隆非常相似,因此备受乾隆宠爱,十公主刚满十三岁的时候,便被破格封为了固伦和孝公主,乾隆更是不止一次这样说:“假如固伦和孝是个皇子,那朕一定立她为皇储”,可见乾隆对固伦和孝是喜爱到骨子里了。
因为乾隆对十公主的宠爱,淳妃也母凭女贵,在后宫占据了有利的地位,但是她依仗着女儿,脾气也越来越大,经常为了一点小事就打骂宫女来解气。
乾隆四十三年,也不了解淳妃哪里来的火气,有一次在自己的寝宫翊坤宫拿宫女来撒气,竟然活生生把人打死了,这可闯下了大祸。
要了解,清代的宫女都是八旗自己的眷属里挑选出来的,相当于在皇宫打工,到了一定年龄要出宫回家嫁人的,并不是卖给皇家的女仆。
乾隆得知这个消息以后,不由勃然大怒,按照以往他的脾气,他肯定要狠狠处置的,但是考虑到十公主的前途,乾隆便网开一面,因为在清代,公主出嫁时所挑选驸马的品级也得看生母的位分,如果生母地位太低,在婚嫁上也占据弱势。
看在十公主的面子上,乾隆只是将淳妃革去了妃位,降为了嫔级,可是,十公主毕竟养在淳妃宫里,乾隆想念女儿就去看望公主,自然经常跟淳嫔碰面。
见面三分情,更何况是帝王和妃嫔,一来二去,乾隆爱屋及乌,竟然看在女儿的面子上,又恢复了汪氏的位分,仍然称为淳妃。
嘉庆帝在乾隆死后15天就铲除了和珅,但是作为和珅亲家母的淳妃并没有因此而受到牵连,嘉庆十一年正月十七日,淳妃病故,享年61岁。
乾隆后宫突破礼法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出现了汉人之女,虽然清代后妃制度有规定,不能选汉人女子为妃,但是清代档案明确显示,乾隆曾经娶过江南汉人的女儿,芳妃陈氏就是其中的一位。
陈氏是江南的民籍汉人,扬州人,父亲是普通的百姓,陈氏并不属于八旗秀女,因此她入宫并不是通过正规的八旗选秀途径入宫。
据有关记载推断,陈氏的入宫途径很可能是地方官府或者乾隆皇帝的亲信奴才先以优伶的名义呈进,然后再迂回循挑秀女的制度纳入后宫,也可能是乾隆南巡的时候,亲信奴才给挑选的苏扬女子。
总之,陈氏的入宫属于皇帝亲信从南方挑选家境较差之女子经过各种途径送入皇宫的方式,准确来说,属于“内部操作”,并不是正规途径。
进宫途径不正规,自然进宫以后的位分也不会太高,在乾隆三十一年被封为明常在,因为出身低微,此后并不得宠爱,只是封为明贵人,陈氏在贵人的位分上熬了十九年之久。一直到乾隆五十九年,才被晋封为芳嫔。
嘉庆三年十月,乾隆驾崩的前两个月,乾隆下旨晋封陈氏为芳妃,此时的乾隆已经八十八岁高龄,而芳妃陈氏也已经接近五十,从芳妃的名号来看,芳代表姿色绝伦,多少也体现出这位花容月貌的扬州美女曾经令乾隆倾倒。
乾隆驾崩以后,嘉庆帝晋封陈氏为芳妃,芳妃和众多太妃太嫔们一起,每日过着单调的生活,嘉庆六年,芳妃病逝,享年52岁。
晋妃富察氏,是乾隆帝最后离世的未亡人,她是乾隆临死那年被选入皇宫的。
晋妃被选秀进宫的那年,富察氏仅仅16岁,而乾隆皇帝88岁。富察氏本来参加的是嘉庆二年的八旗选秀,富察氏在选秀中品貌突出,这次选秀富察氏应该会成为嘉庆帝的妃嫔。
然而,可能嘉庆对她没有眼缘,不愿意笑纳,而当时的乾隆已经是太上皇,嘉庆可能想把富察氏献给乾隆当礼物表示自己的孝心,就这样富察氏被嘉庆献给了乾隆。
富察氏的出身高贵,满洲镶黄旗人,是清代重臣米思翰的玄孙女,算起来,她还是孝贤纯皇后的侄孙女。
富察氏仪态万千,而且美貌可人,照理说,她会成为皇帝的宠妃,可是当时的乾隆已经垂垂老矣,根本没有心思去宠爱一个妃嫔,因此富察氏自从入宫后,就在自己的后宫中孤寂的一天天数着日子生活。
乾隆在世的时候,富察氏不受宠,乾隆驾崩后,富察氏也只是后宫太妃太嫔队伍中默默无闻的一员,她一直活到道光年间,反而熬成了孙子辈道光后宫中辈分最高的女人。
对于道光帝来说,富察氏毕竟是自己爷爷乾隆的妃嫔,为了体现自己的仁孝,他下令封富察氏为皇祖晋妃。
道光二年十二月,晋妃去世,享年40岁,成为最后离世的乾隆的妃嫔。
恭嫔林氏、鄂贵人、白贵人、寿贵人,这四个人,有一个共同点,乾隆没驾崩前,这四人都不受宠,而且在太妃太嫔的队伍中同样存在感很低。
恭嫔林氏是汉人出身,因为出身低微,相貌不出色,在入宫以后一直不得宠,一直到乾隆五十九年妃嫔集体晋封的时候,才被晋升为恭嫔,乾隆驾崩以后,恭嫔的位分并没有提高,嘉庆十年恭嫔去世,享年73岁。
鄂贵人西林觉罗氏是满洲镶蓝旗人,是雍正朝的红人大学士鄂尔泰的侄孙女,按理说,出身高贵,姿色出众,应该受到乾隆宠爱,但是在乾隆十年,鄂尔泰病逝后,乾隆对鄂尔泰整个家族进行了肃清,鄂贵人因此受到牵连,从此被乾隆嫌弃。
鄂贵人在乾隆朝一直不受宠,当了46年的常在,在乾隆集体晋封妃嫔的时候才被晋封为贵人。乾隆驾崩以后,鄂贵人和其他妃嫔们一起被嘉庆安置在寿康宫,过着默默无闻的寡淡生活。
嘉庆十三年,鄂贵人去世,享年76岁。
白贵人柏氏是汉人,出生于江苏一户家境殷实的人家,她的姐姐是乾隆初期的宠妃怡嫔,她们姐妹俩是乾隆下江南时期,地方官员进献给乾隆的美女。
为了不违反不能选汉人女子为妃的祖制,乾隆命这两位女子的家族入旗,就是变成汉军旗人,以正黄旗包衣佐领的身份,通过内务府选秀入宫。
虽然白贵人的姐姐怡嫔是乾隆的宠妃,但是白氏却没有得到乾隆的宠爱,白氏入宫以后一直是白常在,熬了46年才得以在乾隆五十九年集体晋封妃嫔的时候晋升为贵人。
乾隆驾崩以后,白贵人随众妃嫔们住进寿康宫养老,嘉庆八年,白贵人去世,享年73岁。
寿贵人是在乾隆88岁那年和晋妃富察氏一同被选入皇宫的,如花的年纪却嫁给爷爷辈的乾隆,不到一年便成为乾隆的遗孀,也算红颜薄命,寿贵人在嘉庆十四年去世,年仅27岁。
以上就是乾隆驾崩以后健在的妃嫔们的最终结局情况。
结语:
总得来说,这些妃子作为先帝遗属,还是能得到新皇帝按照礼法而维持的尊敬和孝养,但是没有子孙承欢膝下是她们一生的遗憾,她们在后宫也只是拥有有限的活动空间和人际联系,生活寂寞单调。
对于乾隆帝的这些妃嫔们来说,没有了皇恩,青春不再,只能在宫廷里日复一日地寂寞度日,看似享尽荣华富贵,其实日夜和冷宫残灯相伴,其中滋味远不是我们所能体会的。
在清史研究中,"乾隆是否杀害富察皇后"的争议始终笼罩在野史臆测与正史缄默的矛盾中。作为中国历史上实际掌权最久的皇帝,乾隆帝与...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04-30 乾隆为何对雍正心存芥蒂:权力传承与治国理念的碰撞在中国历史上,清朝的乾隆皇帝与雍正皇帝之间,存在着一种复杂而微妙的情感关系。乾隆,这位清朝最长寿、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对他的父亲雍正却似乎并不那么亲近,甚至在某...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4-24 乾隆南巡:巡行天下的壮阔之旅乾隆南巡,作为清朝历史上极具影响力的事件,不仅展现了乾隆皇帝的治国理念与个人情怀,更串联起了一幅幅丰富多彩的地理与人文画卷。乾隆一生六次南巡,每一次都踏上了不同...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04-16 兆惠与傅恒:乾隆朝两位名将的功劳对比在乾隆朝,兆惠与傅恒无疑是两位备受瞩目的名将。他们各自在军事、政治等领域立下了赫赫战功,为清朝的稳定与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那么,兆惠与傅恒究竟谁的功劳更大呢?一...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04-14 刘统勋官职品级探析:清朝重臣的仕途之路刘统勋,这位清朝时期的杰出政治家,以其卓越的才能和清廉的作风,在乾隆朝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的官职品级,不仅反映了其个人的仕途成就,也映射出清朝官制的特点与变迁。...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刘统勋 2025-04-11 阮元:三朝阁老,九省疆臣的官场传奇在清朝乾隆、嘉庆、道光三朝,有一位官员如璀璨星辰般闪耀于历史天空,他就是阮元。他一生历经诸多重要官职,在政治、学术、文化等领域均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被尊为“三朝...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嘉庆怎么死的 2025-04-10 乾隆与继后那拉氏:一场始于爱情幻灭的皇权悲剧乾隆三十年(1765年)南巡途中,皇后那拉氏在杭州行宫断发绝情,这一惊世之举不仅终结了十五年夫妻情分,更让清朝唯一未葬入帝陵的皇后魂断冷宫。这场帝后决裂的背后,...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04-09 弘昼的下场:善终于府,逍遥一生在清朝的历史长河中,弘昼,这位雍正帝的第五子、乾隆帝的亲弟弟,以其独特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举止,留下了深刻的历史印记。弘昼的一生,既非传统意义上的权臣之路,也非文人...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4-01 愉妃的历史真实结局:一生陪伴乾隆,晚年得享善终在中国清朝的历史长河中,愉妃以其独特的人生经历和坚韧不拔的性格,成为了后宫中的一位传奇人物。作为乾隆皇帝的宠妃之一,愉妃的一生充满了波折与起伏,但最终却得以善终...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愉妃 2025-03-28 刘统勋的儿子们:家族荣耀的延续刘统勋,清朝乾隆年间的一代名臣,以其卓越的政绩和高尚的品德,赢得了朝野上下的广泛赞誉。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刘统勋不仅在官场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的家族也因其而...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刘统勋 2025-03-2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