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死后,他的儿子没能继位,而是由弟弟赵光义继承皇位。历史上,对于赵光义这位继承人的合理性其实存在不少争议,只是我们想获取真相,已经不太可能了。所以宋朝皇室血脉就这样从赵匡胤转移到了赵光义一系。不过历经百年,发生了一件非常神奇的事情,赵匡胤后代有人重新坐上了皇位,这样的转变也是颇具戏剧性,恐怕赵光义本人也没预料到此事。
赵匡胤一条棍棒打天下,励精图治,总算是结束了唐末以来的藩镇割据和五代十国草头王频出的乱象,结束了相互杀伐无休无止的局面,让黑暗了半个世纪的中国看到了光明和希望。
而著名的金匮之盟说的是,赵匡胤的老娘看到五代十国那种乱象,权臣总是欺负孤儿寡母,包括赵匡胤也是这样得的天下,于是就让赵匡胤死后,把位置传给自己的弟弟赵光义,赵光义死后再传给赵廷美。
这个东西因为后来的确是赵光义得了天下,史书上是各种修饰,而且还有著名的斧声烛影事件。
总之不管怎么样吧,赵光义最终当了皇帝,皇帝的继承一开始就分叉了,赵匡胤的孩子并没有继承皇位,但故事从这里才刚刚开始,精彩还在后面。
赵匡胤有两个孩子,赵德昭,赵德芳,记住这两个人,后面还会出现,但是赵光义当权的时候,他们的日子并不好过。
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赵光义先是弄死了赵廷美,又是经典的谋反,赵德昭能力很出众,但有一次上朝之后回来就自杀了,不管你信不信,书上是这么说的,没几年年纪轻轻的赵德芳也死了,这些肯定都跟赵光义脱不了干系。
看见弟弟和侄子们都死了,赵光义终于满足了,开始着重培养自己的孩子了,但不巧的是,可能是亏心的事做多了,他这几个孩子接连出事。
最看重的儿子发疯了,接着又看中一个又死了,总是是一团乱麻,最终被后来的宋真宗赵恒捡个漏当了皇帝。
宋真宗到宋仁宗,倒是父死子继,但中间也是曲折很多,因为真宗也就这么一个儿子,你说惨不惨,真宗已经很惨了,没想到宋仁宗更惨,当了几十年皇帝,居然到死也没有儿子,宋朝皇帝这个产出实在令人堪忧。
没孩子那只能过继呀,按理说要挑血缘最近的,但仁宗也没兄弟,最终选的是宋真宗赵恒的一个兄弟,他的孙子继承了皇位,就是后来的宋英宗。
从宋英宗到神宗,再到宋哲宗这三代都是父死子继,但还没多久呢,宋哲宗又没儿子了,你说这事真的是曲折。
宋哲宗没儿子,就又选了宋神宗的儿子赵佶当皇帝,这对于赵佶来说是天大的好事,但对于宋朝可是灾难,因为他从来都没准备好当皇帝,也没有被当做皇帝来培养,除了当皇帝什么都会,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宋徽宗。
宋徽宗这个人,如果是个皇子,那绝对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才华的皇子,但偏偏做了皇帝,文艺青年不懂国事,眼看着国家民不聊生,金兵就要打过来了,赶紧把皇位传给了宋钦宗,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徽钦二帝。
最后这对父子,全都被金兵掳走了,在寒冷的东北了此残生,据说多才多艺的赵佶还写过诗,但再好的诗,也无法挽回国破家亡的命运。
徽钦二宗被俘之后,皇位又一次分叉,徽宗的儿子做了南宋的开国皇帝,也就是宋高宗赵构,历史沧桑巨变,宋朝已经不是当年赵匡胤的那个宋朝了,但此时太祖的两个儿子终于有露脸的机会了。
历史上很多人嘲笑赵构,他能力确实不怎么样,但比起哥哥和父亲,还有就是在那样的环境下,能够站稳脚跟,赵构已经很不错了。
但可惜的是,多年的戎马生涯,再加上过度惊吓,还有就是老赵家一贯的容易绝后,宋高宗赵构又一次出现了无后的情况,而更令人惊奇的是,最终被选为太子的居然是宋太祖的子孙,具体来说是赵德芳的子孙,这就是历史上的宋孝宗。
宋孝宗,光宗,宁宗祖孙三代总算是平稳过度,父死子继,但可怜的宋宁宗又没有儿子,不知道这宋朝君臣是不是故意的,这一次选的还是太祖的后代,而且还是赵德昭的后代,这样一来,太祖的两个儿子,赵德昭赵德芳后代最终都做了皇帝。
到了宋理宗赵昀这里,他是宋太祖赵匡胤十世孙,赵德昭九世孙,基本上南宋也没剩下多少年了,他在位四十一年,做了很多事,也错了很多事。
这大宋朝都快结束了,你好好弄个父死子继吧,结果还是出问题了,在位四十一年最后还是没儿子,跟宋仁宗真的有一拼,宋朝这个儒家伦理最为强大的时代,皇帝动不动没儿子,这实在是让大臣很是为难,最后选了他的侄子继位,这就是后来的宋度宗赵禥。
赵禥你可能没听过,南宋到了他这里,基本就马上完了,后来他的儿子宋恭帝赵显继位,就当了两年皇帝,蒙古军队攻破临安,被俘后被强迫去西藏做了僧人。
到这儿基本上宋朝彻底完了,还有个宋端宗是在福州继位的,基本上也就是个大臣拥立的临时政府,兵败被杀年仅10岁,最后一个皇帝就是著名的陆秀夫背着跳海的赵昺了。
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宋朝的功过早就化为尘土,赵光义当年丧尽天良苦心孤诣得来的皇位,没想到后代动不动就没儿子,最终太祖儿子两支都做了皇帝。
1240年5月2日,临安城荣王府中,一名小妾因被迫服下堕胎药而痛苦挣扎。这个本该被抹去的生命,却以先天不足的姿态降生——手足绵软无力,七岁方能言语,智力发育迟缓...
宋度宗 2025-09-22 纪纲一废何事不生:千年古训中的治国警世箴言北宋熙宁二年(1069年),当宋神宗力推王安石变法时,朝堂上激荡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苏轼在《上神宗皇帝书》中四次提及"纪纲&quot...
宋神宗怎么死的 苏轼 2025-09-22 岳飞与李清照:时代交叠中的“平行线”南宋初年的历史舞台上,岳飞以“精忠报国”的赤诚成为抗金中流砥柱,李清照则以“生当作人杰”的豪情成为婉约词坛的巅峰。尽管二人同处宋室南渡的动荡时代,但历史档案与现...
李清照的词 岳飞 2025-09-19 乌台诗案:苏轼诗文中的政治风暴与文字之祸北宋元丰二年(1079年),一场因诗文引发的政治风暴席卷朝野,史称“乌台诗案”。这场案件以苏轼被捕入狱为核心,牵连数十人,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字狱之一。其导火...
苏轼 2025-09-18 宋清未入天罡之谜:血缘、能力与梁山秩序的博弈在梁山108将的星宿体系中,天罡三十六星与地煞七十二星的划分,既是对英雄排位的象征性安排,也暗含着权力平衡与利益分配的深层逻辑。作为梁山首领宋江的亲弟弟,宋清虽...
宋江 2025-09-18 丁得孙与李逵:梁山武力与价值的双重镜像在《水浒传》的江湖叙事中,丁得孙与李逵的武力对比常被读者津津乐道。一位是东昌府副将、飞叉绝技的“中箭虎”,一位是梁山步军头领、板斧开道的“黑旋风”,二者虽同属地...
李逵 2025-09-18 梁红玉真实下场:血战疆场,忠魂永驻南宋抗金烽火中,梁红玉以营妓之身逆袭为巾帼战神,其人生轨迹堪称传奇。然而,这位让金军闻风丧胆的女将,最终以惨烈方式血洒疆场,其真实结局远比后世附会的“归隐山林”...
梁红玉 2025-09-18 乱世双雄:钱镠与赵匡胤的生存智慧与历史抉择唐朝末年,藩镇割据、战火纷飞,两位出身迥异的豪杰——钱镠与赵匡胤,以截然不同的方式在乱世中崛起。钱镠从贩私盐的底层青年成长为“保境安民”的吴越王,赵匡胤则从后周...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2025-09-17 赵佶:艺术巨匠与政治困局的双重镜像宋徽宗赵佶(1082-1135)的一生,是艺术天赋与政治失能交织的悲剧。这位以“瘦金体”和《千里江山图》闻名的帝王,在治国理政上却将北宋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历史...
宋徽宗 2025-09-16 向太后“向萌萌”昵称考:一场跨越千年的网络文化戏说北宋神宗钦圣宪肃皇后向氏,这位以端庄贤淑、政治智慧著称的传奇女性,却在当代网络语境中拥有了一个与其历史形象极具反差的昵称——“向萌萌”。这一昵称的诞生,既折射出...
宋神宗怎么死的 2025-09-16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