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王李泰为何未能当上太子?
魏王李泰一心谋取太子之位,也走到了仅差几步的位置,可是,最后他却失望了,三十五岁就抑郁而死。
李泰,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四个儿子,小名青雀,与原太子李承乾,晋王李治,都是长孙皇后亲生嫡子。唐太宗一生共育有十四个儿子,除了这三位,其余都是出于嫔妃。
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登上皇位之后,按规矩立长子李承乾为太子。李承乾幼时非常聪慧好学,唐高祖李渊驾崩时,唐太宗居丧,太子处理家国事务,把握大体,举措得当,很受朝臣们赞颂。可是,年长之后,性格中的一些弊病逐渐显露。太宗临朝时,李承乾恭恭敬敬,进退举止,都有分寸,满口忠孝仁义,道德文章,但一回自己的东宫,马上吃喝嫖赌,亵童泡妞,无所不为。大白天还经常搂着娈童称心搞同性恋。平时,还经常往往COSEPALY(角色扮演),带着一伙手下,穿着契丹的服饰,乱玩一起。甚至私下策划袭击打伤了唐太宗派给他的老师们。大概玩得太疯,一只脚玩瘸了,一直没有好起来,变成了瘸腿太子。这让唐太宗很不喜欢,慢慢看淡了太子。
这时,唐太宗的四儿李泰看准时机了,一心想谋取太子的位置。李泰是个很有心计的孩子,他看准太宗喜好文化的特点,招揽了大批文人墨客,充入自己的文学馆,大张旗鼓搞起文化产业,编写了一本《括地志》,历经四年,终于成书,共五百五十卷。《括地志》成书以后,李泰搞了一个盛大的典礼,弄出一个隆重的献书仪式,一撂撂散发着墨香的《括地志》用宝马香车拉进了皇宫,沿途锣鼓齐鸣,鞭炮炸响,热闹非常。唐太宗也很开心,在弘文馆接见了全体编撰人员,把李泰好好表扬了一通,下诏将《括地志》收藏秘阁,赐赏锦帛万段。从此,李泰名声大起,成为一时的舆论中心,风头压过了东宫太子,王府每月开销也远大于东宫。唐太宗还恩赐:凡李泰开口,一律照准,尤其在经济上给以充分扶持。李泰长得很胖,行走不便,唐太宗就批准他可以坐着小轿进宫。
李泰喜滋滋地开始了自己谋位进程。他先是要求搬入武德殿居住,太宗也批准了。他以为,成天在太宗面前晃悠,鞍前马后,可以加深领导的印象,有利于进一步的升迁提拔。可是,不久大臣们就上了谏议,唐太宗又让他搬了出去。这时,李泰有点灰心。
李承乾看出了李泰的用心,抓紧谋反篡权的速度,联合一位做梦都想篡权的叔叔李元昌,预谋起事,还派杀手去刺杀太宗安排给他的老师。可是,被人告发了。唐太宗大怒,立即把他废为庶人,监禁起来。
李泰与朝中重臣的关系不太好。为了打击这些重臣,他跑到太宗面前撒娇,告状,说大臣们看不起自己。太宗就把大臣们招来问话,问大臣们为何胆敢轻慢李泰,难道李泰不是天子儿子,不是我太宗皇子?把大臣们吓得够呛,这些重臣从此更与这位皇子保持适当距离。
李泰很得意,他周围很快聚集了一帮官二代,比如宰相房玄陵的儿子房遗爱,杜晦如的弟弟杜楚客,驸马都尉柴令武,等等,都掰着手指头给他分析,说他晋升太子的有利条件,认为,皇上三个嫡子中,李承乾已经废了,晋王李治为人懦弱,难入皇上的法眼。只有殿下条件最为优越,聪明能干,手下干将如云,无疑是皇上心中的太子的最好人选,入主东宫,顺理成章。
李泰想想,很得意,许诺这些手下:将来我登了大位,各位都是功臣,我绝不会亏待,绝对重用。
众人又给李泰奉献了许多良策。李泰一一施行,不顾自己身躯肥胖,不辞劳苦,每天入宫侍奉父皇,殷勤备至,不断以肉麻言辞博取父皇好感。那天,他特意打来热水,为太宗洗脚,让老头感动得很,因为李泰体胖,蹲下来已是气喘吁吁,可是,他还是气喘吁吁帮太宗洗了脚。唐太宗口头许诺说:好孩子,你大哥不争气,以后就看你了,和大臣搞好关系,过了这四月,朕就颁诏立你为太子。李泰狂喜了,五体投地跪下来,说:父皇,您生我养我,没有您,哪有我。我为父皇洗脚,只是为了表达感恩之情,不是为了别的。
可是,大臣不和太宗同样看法,他们认为李泰矫情。有一次,李泰和太宗说话,他知道太宗疼爱晋王李治,就对太宗说:父皇,你立我为太子以后,我死了,可以把我的儿子杀掉,传位给弟弟晋王。太宗很高兴,这儿子如此知趣,如此爱护弟弟,不传他传谁呢?太宗把话说给大臣,大臣立即指出了李泰简直太矫情了。谏议大夫褚遂良说:陛下你大大看走眼了。愿陛下谨慎,不要再搞错了。哪里会有陛下万岁后,魏王据有了天下,宁肯杀自己儿子,传位给晋王的道理呢?
唐太宗明白了。大臣们大都反对立李泰为太子,还建议传位给平和宽爱的晋王李治。太宗开始深思。
李泰得到了消息,立马采取了一个臭着:去威吓李治,说李治与卷入叛乱的皇叔李元昌关系不错,恐怕要倒霉被砍头了。而这李治不知天生胆小,还是背后有高人指点,立马跑进宫去,成天跟在太宗背后,露出心惊胆战的样子。太宗奇怪了,询问原因。李治才吞吞吐吐说出李泰吓他的事情。太宗立即感悟到了李泰的不良心机,打消了立储的念头。
最后,在朝廷重臣们坚持下,太宗决定立李治为太子。太宗嫌李治太温和,宰相长孙无忌说:陛下马上得天下需要刚猛,太子继位守陛下之成,更需要温和仁爱。
唐太宗决定立李治为太子后,说了两句很深刻的话:如果让李泰得了太子,那么,天下就觉得太子这个位子是可以通过策划和计谋来经营获取的了。如果让李治当了太子,那就可以保住李承乾和李泰的生命,但是如果李泰或李承乾做了太子,那就一定保不住另外两个的生命了。
唐太宗还说,李泰的文才辞章都非常好,我非常喜欢他。可是,为了国家和兄弟和睦,只能外放了,这样才可以让江山无忧、兄弟两全。
李治做了太子,太宗之后继位为高宗。高宗对哥哥李泰不错,可是,李泰还是郁闷在心,在三十五岁那年死于封地陨城。
李泰文采出众,心计过人,并且花大力气费心谋取太子之位,为何不能如愿?简要归纳,大体四条原因:过于矫情,过于心机,缺乏重臣支持,最重要的是不利于稳定政局和兄弟关系。
在唐朝贞观年间的历史长卷中,唐太宗李世民第五女李丽质与齐国公长孙无忌嫡长子长孙冲的联姻,堪称一段兼具政治智慧与家族荣耀的佳话。然而,这段被史书浓墨重彩记载的婚姻...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长孙无忌 2025-08-04 萧瑀:疾风劲草中的忠臣本色在唐朝贞观年间的政治舞台上,萧瑀是一个极具争议却又无法忽视的存在。唐太宗李世民曾以“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赞誉他,将其比作狂风中屹立不倒的劲草、乱世中坚守忠诚...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8-01 韦贵妃并未让长孙皇后失宠:从历史脉络中还原真相在唐太宗李世民的后宫中,长孙皇后以“贤后”之名垂范千古,而韦贵妃作为四妃之首,常因墓志铭中“宠冠后宫”的记载引发后世猜测。然而,综合历史文献与考古发现,所谓“韦...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长孙皇后与李世民 2025-07-29 李治为何钟情武则天:权力、情感与政治的交织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爱情故事,始终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争议的话题之一。这位以“永徽之治”奠定盛唐基础的皇帝,为何会对大自己四岁、曾是父亲唐太宗才人的武则天倾心不已?...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治是怎样一个皇帝 2025-07-28 李世民为何称薛仁贵为“王兄”:一场君臣际遇中的虚实之辨唐太宗李世民与名将薛仁贵的关系,在史书与民间传说中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面貌。史载薛仁贵于贞观末年投军,在安市城之战中以白衣冲锋的勇猛形象被李世民赏识,但正史中从未出...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7-25 李治为何痴迷武则天:权力、情感与性格的交织唐高宗李治对武则天的痴迷,是唐朝历史上最具争议的话题之一。这段跨越伦理与权力的情感,既非单纯的男女之爱,也非简单的政治联姻,而是情感需求、权力博弈与性格互补共同...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治是怎样一个皇帝 2025-07-24 李建成能力到底如何:拨开历史迷雾的客观审视在唐朝开国与权力更迭的历史叙事中,李建成长期被贴上“庸碌无能”的标签,成为衬托李世民光辉形象的“背景板”。然而,随着近年来学术研究的深入与原始史料的重新挖掘,一...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建成 2025-07-22 王皇后被废的真正原因:宫廷权谋与家族博弈的双重绞杀在唐朝近三百年的历史中,王皇后被废事件堪称皇权与门阀势力角力的标志性案例。无论是唐高宗李治废黜太原王氏之女,还是唐玄宗李隆基罢黜同州王氏之后,两起事件均以皇后无...
李治是怎样一个皇帝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2025-07-21 唐太宗李世民女儿群像:长乐公主的璀璨与高阳公主的争议唐太宗李世民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帝王之一,其治国韬略与军事才能广受赞誉。然而,这位铁血君王在家庭生活中展现的柔情,同样为后世留下诸多传奇。在李世民的21位女儿...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7-18 高阳公主:从天之骄女到权谋牺牲品的真实结局唐太宗李世民第十七女高阳公主的一生,堪称大唐宫廷最富戏剧性的悲剧。这位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皇室明珠,最终因卷入谋反案被兄长唐高宗赐死,其命运轨迹折射出盛唐表象下暗...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7-1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