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场谋杀案中,如果想判犯罪嫌疑人有罪,无非就找到三个证据,解决三个难题:第一,作案时间;第二,作案动机;第三,作案工具。
在这三条中,赵光义有足够的作案时间。
在那个深夜,这兄弟俩在密谈之时,他们的身边可没有一个侍从,如果赵光义想动手,他完全有足够的时间完成自己的目的,他甚至还有时间跑回自己的家里,从此装成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等待着自己最终受益.除了有作案时间外,赵光义也有足够的作案动机。
根据史料记载,赵光义确实有传位给弟弟的想法,但是赵普坚决反对,他认为应该“子承父业”,您有三个大胖儿子,没事传给赵光义干甚。
最后,虽然赵匡胤接受了赵普的意见,但他却把赵光义册封为了“开封府尹”。要知道,按照五代十国的标准惯例,担任首都市长的人,那就是未来皇位的继承人。
因此,我们绝对有理由相信,正是赵匡胤这种暧昧不清的态度,不知道是传位给儿子、还是传位给弟弟的心态,让这位苦苦等待的赵光义终于按耐不住了,他索性动了杀机……那么,在这起案件中,赵光义用的什么作案工具呢?关于这个问题,历史上一直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毒酒。
第二种观点:斧头。
先说毒酒。根据文莹和尚《续湘山野录》记载,赵匡胤在就寝时,曾经“鼻息如雷”,而其死后,他的尸体颜色又“玉色莹然如出汤沐”。这样的体色变化与声音异常足以说明,赵匡胤就是被毒死了,而且中毒还不是一般的轻。
那么,假设赵匡胤是被毒死的,谁是下毒的人呢?是赵光义吗?说实话,没有任何的证据显示,赵光义就是那个下毒的人。但是,历史却对赵光义颇为青睐,甚至一口咬定,这位仁兄就是那个谋杀者。因为这个原因非常简单,在历史上的赵光义,他真是一个“恶贯满盈”的主,而且还就好这一手“棋”。
公元965年,后蜀末帝孟昶“暴病”身亡,一种说法认为,这就是赵光义下毒的结果。
公元978年,南唐李煜离奇逝世,很多人认为,他死于赵光义所赐的“牵机药”。
公元988年,吴越国王钱俶过六十大寿,结果在赵匡胤赐酒后,这位仁兄就与世长辞了。
可见,为了清除这些绊脚石,投毒已经成为了赵光义最喜欢的“伎俩”了,那真是居家旅行、杀人灭口、必备之良药呀。因此,有了这么多的前科、后科经验,如果赵光义想毒死赵匡胤,实现自己弑兄夺位的阴谋,这也完全合情合理。
何况,在当时赵光义的身边,就有这么一位“杰出”的好帮手。这个人,就是在王府门口莫名其妙,还有点“幻听”的程德玄。虽然在史书中,程德玄给人一种傻了吧唧、甚至有点弱智的形象。但其实,这些都是蒙人的,全是程德玄一手制造的“假象”。 这位仁兄之所以在这里,是因为他有更重要的“使命”,就是在等宫中的王继恩。
看晕了吧,实际上换一个角度去思考,你就会醍醐灌顶、茅塞顿开了。这个程德玄,他就是毒死赵匡胤的罪魁祸首!
根据《宋史·程德玄》记载,程德玄善医术,精通各种药性,专治各种疑难杂症。因此,凭借这一手独门绝技,程德玄想要替赵光义解决“心病”问题,这个完全可以。我们绝对有理由相信,赵光义当天晚上毒死哥哥的毒药,就是出自这位仁兄之手,就是他生产和提供的。如果按照这条线索推理下去,您就会明白了:
为什么这位仁兄三更半夜不睡觉,他不畏严寒、不怕冰雪,没事跑到晋王府门口,且一口气从三更等到五更。这期间,他还不敲门,也不询问,就这样痴痴的等, 你程德玄也忒敬业了吧!如果排除程德玄是一个傻子、脑袋缺根弦这种情况,对比程德玄这种紧张、忧郁的表现,我们只有一种解释,才能理解程德玄这种不寻常的 “举动”了。
答案是——这位仁兄之所以深夜不睡觉,非要跑到晋王府门口站岗放哨,他的脑子根本没有毛病,也不是因为什么幻听,他就是在等待着一件事情,等待着那个他希望的“结局”。
毕竟,在那个深夜,程德玄是无法亲临现场的。而且,这件事情一旦失败,那就是株连九族、满门抄斩的大祸。因此,为了那个“结果”,程德玄都必须要等,这跟他脑子是不是有问题,耳朵是不是有幻听,根本没有一丁点的关系。
这种种迹象表明,程德玄就是一个“同谋者”。他跟赵光义的关系,就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那真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而赵光义对他恩宠有加,也没有别的意思,就是让他永远保守住这个“秘密”。因此,整理清楚了整个事件的前因后果,还原这场谋杀案后,那天晚上的故事,应该是这样的:
大赵心里郁闷,所以找二赵喝酒,结果二赵早就想取而代之了,他就趁哥哥不注意,在酒杯里下了毒。后来,喝着喝着,大赵发现不对劲了,他也觉察出来了弟弟要害自己。于是,大赵用斧头大声的敲地,想要呼叫自己的“援军”。
以上,才是当天晚上真正的“事实”。当然了,不管上述的这些推测,是多么的言辞确凿、是多么的无懈可击,它们也只是推测而已。因为这样的证据,单凭程德玄个人的怪异表现,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赵光义都会用鄙视的眼神瞥我们一眼,然后冷冷的说出那三个字:“莫须有”。没有办法,毕竟没有任何的史料能够证明,在那个案发现场,赵光义谋害了自己的哥哥,他用毒药害死了赵匡胤。因此,我们可以猜测出当时的事情,但却无法给这件事情定性。
除此之外,按照史学家的定义:就算现在把赵光义挖出来,给他上大刑,他也不见得说真话,而他即使说了真话,我们也未必信。
因为这个原因很简单,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对于这段历史,中国人就有了一个“准确无比”的定义:赵匡胤的死,跟毒酒没有一点关系,他是被弟弟用斧头劈死的,史称“斧声烛影”。
公元978年七夕,汴京的月光洒在李煜的囚居小院。这位南唐末代君主在《虞美人》的绝笔中写下“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随后被宋太宗赵光义赐牵机药毒杀。...
宋太宗 赵光义 2025-08-29 雍熙北伐失败原因解析:战略误判、将领失和与制度缺陷的三重困境公元986年,宋太宗赵光义以二十万大军分三路北伐,试图收复后晋石敬瑭割让的燕云十六州。这场被寄予厚望的战役,最终因东路军岐沟关惨败、西路军杨业殉国而彻底失败,迫...
宋太宗 赵光义 2025-07-25 末代北汉主的汴梁岁月:刘继元投降后的生存轨迹与历史回响在五代十国的烽烟中,北汉末代皇帝刘继元以一种近乎戏剧性的方式终结了自己的统治。太平兴国四年(979年)五月,当宋太宗赵光义站在太原城北的连城台上,看着这位曾经不...
宋太宗 赵光义 2025-06-27 赵光义三位皇后:权力与情感的交织轨迹宋太宗赵光义(939-997年)作为宋朝第二位皇帝,其三位皇后的人生轨迹与北宋宫廷政治、家族权力格局紧密相连。从淑德尹氏的追封哀荣,到懿德符氏的早逝遗憾,再到明...
宋太宗 赵光义 2025-06-13 烛影斧声:北宋开国皇权更迭的千年谜案与权力隐喻公元976年冬夜的开封城,一场改变宋朝国运的密谈在烛光与斧声中悄然展开。宋太祖赵匡胤与晋王赵光义的兄弟对酌,不仅终结了一个时代的传奇,更在历史长河中投下一道永恒...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赵光义 2025-06-05 赵光义继位之谜:篡位与否的历史探讨在中国历史上,宋朝第二位皇帝赵光义的继位问题一直备受争议。有人坚信他是通过不正当手段篡夺了兄长宋太祖赵匡胤的皇位,而也有人认为他的继位是合法且合乎情理的。那么,...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赵光义 2025-04-02 赵光义之妻符皇后生平简介在中国北宋的历史长河中,符皇后以其端庄贤淑、身份尊贵而著称。作为宋太宗赵光义的妻子,符皇后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一、出身显赫的世家大族符皇后,本名符氏,生于公元...
宋太宗 赵光义 2025-02-14 赵元佐:宋朝宗室中的悲情王者在中国宋朝的历史长河中,赵元佐作为宋太宗赵光义的长子,其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与悲情元素。他不仅是宋朝宗室中的重要人物,更因其复杂的经历和性格而备受后世关注。一、宗...
宋太宗 赵光义 2025-02-07 赵光义继位后如何对待赵匡胤的遗孀与儿子赵匡胤,作为宋朝的开国皇帝,他的去世无疑给宋朝带来了巨大的震动。而他留下的妻子宋皇后以及两个儿子赵德昭和赵德芳,在赵光义继位后,其命运也备受关注。赵匡胤的遗孀:...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赵光义 2025-02-07 同样夺权上位,赵光义缘何评价远低于李世民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皇位的更迭往往伴随着权力的斗争与血腥的杀戮。赵光义与李世民,两位都是通过非常手段夺得皇位的帝王,然而后世对他们的评价却大相径庭。李世民被...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赵光义 2025-02-07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