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氏,她是汉光武帝刘秀的妃嫔,因为地位较低并不受宠爱,生有一子刘英,建成十五年封为楚公,十七年进爵为楚王,二十八年就国,建都彭城,封国就在汉高祖刘邦的汉室龙兴之地-今江苏徐州地区。
虽然许美人不受武帝宠爱,史册记载她的内容少之又少,但她所生的儿子刘英却是诸侯国里第一个信佛的国王。
公元65年,汉明帝(东汉继光武帝后第二个皇帝)给他的异母兄弟楚王刘英写了一道诏书,这道诏书后来被收入了范晔的《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中。诏书中似乎无意间提到的几十个字,在中国宗教史上引起轩然大波,成为后世研究中国佛教起源的最早资料。
汉明帝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诏书中一次顺手一提,开始了外来宗教在中国传播的正史篇章,也通过正史使刘英成了诸侯国里第一个信佛的国王。
根据《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记载,刘英在建武十五年为王,建武二十八年才赴国就任。年轻的时候,刘英喜好交接游侠之士,迎纳众多宾客,到了晚年的时候更加嗜好黄老之学。按照佛教史专家的考释,佛教传入中国前期是和神仙思想、祭祀方术混同在一起被民众接受的。
此外,黄老学说一直是汉代贵族间比较流行的学术思想,淮南王刘安(淮南国与刘英的楚国临近)集门客着《淮南子》,其中主要宣讲的也是黄老学说。现在发展到楚王刘英这里,黄老学又有了新的进步,就是与宗教化的佛教扯到了一处,刘英为浮屠建祠,里面也多半还供着老子。因此,刘英喜好黄老学,这就为他接受佛教、传播佛教奠定了思想基础。
在古代中国的版图上,徐州是交通南北,联络东西的商埠重地,经济发达,文化活跃,也是道教思想兴盛和道教兴起的重要区域。汉明帝当皇帝后,想以宽大之心治天下,就下了个诏,让各国犯死罪的人缴纳生绢即可赎罪。

楚王刘英不知作过什么亏心事忽然感到有些心虚,不打自招地要手下人准备了黄绢白绢三十匹给汉明帝送去。汉明帝收了东西嘴上还卖乖,下了诏书给刘英,上面赫然写道:“楚王诵黄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祠,洁斋三月,与神为誓,何嫌何疑,当有悔吝?其还赎,以助伊蒲塞、桑门之盛馔。” 并把这道诏书颁示给各诸侯国的中傅们。
“浮屠”即“佛陀”的另一音译;“桑门”即沙门,就是后来的“沙弥”,指出家的和尚;“伊蒲塞”即居士,指在家修行的佛教徒。汉明帝在诏书中是说,楚王你为佛陀建庙,斋戒祈祷,这是好事,有什么可愧咎的呢,我把你送的生绢还给你,你用它来资助和尚、居士们吧。
佛教传入中国是在潜移默化中发生的,可以推测在楚王刘英之前,佛教在汉地的传播已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了,但由于最初的信徒可能多为异域胡商或民间百姓,所以得不到正史的重视,终于因为这位封国治地在彭城的楚王的东汉贵族身份,“浮屠”才得以在《后汉书》中出现。
但是,楚王刘英信佛信道,后来并没因此得到善终。因为在他那个年代不好好学习儒家经典,整天带一帮外国和尚建庙起观的,确实很另类。更重要的原因是,刘英在汉明帝的诏书下达后,就广泛结交迎纳方士,还作金龟玉鹤,并刻文字当符瑞,这就犯了朝廷的大忌。
因此,公元70年,燕广告发楚王英与渔阳王平颜忠等造作谶纬及图书,存在谋逆的行迹。朝廷派人调查,主管官员参劾刘英招聚奸猾,造作图谶,擅自增减官秩,设置诸侯王公两千石,大逆不道,就奏请皇帝诛杀刘英。
汉明帝以亲亲不忍杀之,乃废刘英。第二年,楚王刘英到丹阳郡,不久就自杀了(下场与淮南王刘安相似)。楚国存三十三年而除。皇室遣光禄大夫给刘英吊唁祠祭,按照法制赐赠丧物,又加赐列侯印绶,以诸侯礼葬其于泾县。

让楚王刘英和汉明帝都没想到的是,100年后,佛道打包捆绑销售的新宗教就从外地一路畅通地发展到汉朝皇帝的宫廷中。汉桓帝在宫中为黄老和佛陀同时立祠加以祭拜,可见这时佛教已深入汉代皇室中来,黄老也不再局限于书本上,而直接越级上了祭台,而且成为皇帝拜祀的偶像。
目前,江苏徐州洪楼汉墓、山东滕县及嘉祥县吕村的汉墓等属于汉代楚王封国及附近的地区都出土过刻着六牙白象的画像石。佛门中诸佛菩萨故事,在汉画像里经常有所描绘,徐州十里铺出土的汉代画像石就有维摩诘和文殊菩萨相向而坐、论经说法的场景。
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所藏地方画像石墓顶盖上不少都刻饰有莲花状图案,有的莲花周围还有祥云缭绕不绝,意寓超凡脱俗、不可思议之境界。徐州汉画馆收藏的画像石的部分画面上楼阁前总有高大的树木,与房屋比肩,树冠绕曲盘旋若山状,少数树上有灵猴攀缘,似是一种智慧树。
在东汉初期佛教刚传播流布时,通常采用某种象征物表达对佛的尊敬,智慧树就是其中之一。
总之,汉代时期的彭城因为出现了第一名信奉并大力传播佛教思想及其形象的诸侯国国王刘英,而且此地又是道家、神仙和养生思想的起源地及核心重镇之一,民众像重视民间信仰的超验神灵一样,极为普遍地把佛教踪迹及各种佛性动植物和标志都刻画葬进了自己的坟墓这个永恒的地下世界里。
因此,徐州地区留下了佛教在早期古代中国发展和传播的大量的民间艺术史迹、珍贵图像资料,以及厚重的佛教思想文化遗产。两汉之际佛教自天竺来华,是中华文明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是中国文明与异域文明的第一次融合。在这次融合中,历史把融合的切入点选在了徐州。
在楚汉争霸的烽烟中,刘邦以泗水亭长之身崛起为开国帝王,其后宫虽无秦始皇"六宫粉黛"的规模,却也聚集了八位各具特色的女性。当吕...
秦始皇陵 刘邦 2025-11-19 刘肥:从险遭毒杀到善终的西汉庶长子在西汉初期的风云变幻中,刘邦的庶长子刘肥,其命运犹如一部跌宕起伏的传奇。他虽无缘帝位,却因身份和地位,在吕后掌权时期陷入了一场生死危机,险些命丧毒酒之下,最终却...
刘邦 2025-11-19 萧何自污:皇权阴影下的生存智慧在汉初风云变幻的政治舞台上,萧何作为开国丞相,以卓越的才能和忠诚辅佐刘邦夺取天下。然而,在刘邦晚年,这位功高盖世的贤相却做出了一件令人费解的事——自污名节。这一...
刘邦 萧何 2025-11-18 逃难抛亲背后:刘邦的复杂面孔与历史真相在历史的长河中,刘邦的形象一直充满争议,其中“逃难抛妻弃子”这一事件,更是让他被贴上了“无赖”的标签。然而,深入探究历史细节,我们会发现刘邦的形象远非如此单一,...
刘邦 2025-11-18 英雄落幕时:刘邦大哭项羽背后的政治博弈与人性考量公元前202年,垓下之战的硝烟尚未散尽,乌江畔的霸王自刎声犹在耳。当汉军将领王翳割下项羽头颅时,这位曾以"力拔山兮气盖世"震...
项羽 刘邦 2025-11-17 韩信:智冠群雄却难逃悲剧,聪明一世为何糊涂一时?在秦汉交替的动荡岁月里,韩信宛如一颗璀璨流星,划破历史长空,留下无数传奇。他以卓越军事才能,助刘邦定鼎天下,被后世尊为“兵仙”,然而,这位智谋超群的军事天才,最...
刘邦 韩信 2025-11-17 吕后未称帝而立刘盈:权谋、礼法与现实的三重枷锁刘邦驾崩后,吕后作为其结发妻子,凭借政治手腕迅速掌控朝局,成为西汉初期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她毒杀戚夫人、大封吕氏子弟,甚至一度临朝称制,却始终未突破“称帝”的底...
刘盈 刘邦 2025-11-17 项羽败亡后刘邦对项氏亲属的处置:宽仁表象下的政治权谋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项羽在乌江畔自刎,标志着楚汉争霸的终局。这位曾以"力拔山兮气盖世"震慑天下的枭雄陨落后,其亲属的命运...
项羽 刘邦 2025-11-14 从陵园守卫到帝国丞相:田千秋的传奇人生与政治智慧田千秋出身战国田齐王室后裔,家族在秦灭齐后迁居长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为汉高祖刘邦陵园守卫。其祖上虽曾显赫,但至田千秋时已沦为普通官吏。他长期担任高寝郎一职,负...
刘邦 2025-11-13 被低估的完美帝王:刘秀的功业与历史声名的错位之谜在中国历史长河中,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常被冠以"近乎完美"的标签。这位以布衣之身开创王朝的帝王,军事上以昆阳之战的奇迹威震天下,...
刘秀 2025-11-13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