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丑条约》(英:Final Protocol for the Settlement of the Disturbances of 1900),亦称“辛丑各国和约”、“北京议定书”,是中国清政府代表奕劻、李鸿章与英、美、俄、法、德、意、日、奥、比、西、荷十一国外交代表,在义和团运动失败、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于光绪二十七年(辛丑年)七月二十五日(1901年9月7日)在北京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辛丑条约》有中文、法文两种文本,以法文本为准,共有12款,另加19个附件,主要内容包括:
(1)中国对各国赔款4.5亿两白银,价息合计超过9.8亿两白银,并以关税和盐税等作抵押;
(2)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
(3)拆毁天津大沽口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驻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4)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运动;
(5)外国认为各个通商章程中应修之处或其他应办的通商事项,清政府概允商议;
(6)惩办“首祸诸臣”;
(7)改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8)清政府对德、日道歉,等等。
《辛丑条约》被认为是中国近代史上失权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辛丑条约》的签订,进一步加强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全面控制和掠夺,表明清政府已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标志着中国已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面对清廷的乞和,侵华列强反应不一。沙俄为诱迫清廷承认它侵占东三省合法化,首先表示承认李鸿章代表资格,赞同与清廷议和,将在京俄国公使和军队撤往天津。英、德等国希望索取更多利益,强烈反对与素有亲俄倾向的慈禧政权开议,拒不承认李鸿章的代表资格。德国因其公使克林德被击毙而更加忌恨清廷,甚至与英国商定准备拘捕李鸿章,阻挠清廷与俄国的交涉。
为此,李鸿章从广州抵沪后迟迟不敢北上,但也开始为谈判做内外准备,包括要求清廷镇压义和团以及与列强周旋等等。[12]同时,俄国极力为清廷斡旋,力劝英、德放弃了拘捕李鸿章的打算。八月二十三日,李鸿章在俄军保护下抵达塘沽,并很快赴京,在各国公使间奔走。德国提出以惩办慈禧太后、端王载漪等战争祸首作为议和的先决条件,从而使和谈无法进行。
帝国主义各国围绕是否与清廷和谈、以及李鸿章代表资格等问题进行的争论,实际是各国在华挑选代理人的矛盾显现。
俄国支持素有亲俄倾向的慈禧和李鸿章;英、美等国则支持光绪帝;德国明显倾向英国,以拖延时间,等待德国元帅、八国联军总司令瓦德西(1832―1904)来华,以便扩大对华侵略战争。
闰八月中旬,瓦德西抵达北京后,执行德皇指令,多次拒绝李鸿章求见,指挥联军向直隶发动武装进攻。瓦德西的激烈做法,不仅引起俄国强烈不满,英、美等国也害怕德国独受其益,遂一面派兵参与扩大侵华的军事行动,以待日后分赃时能多得一些侵略利益,一面又表示希望尽快结束战争。特别是八国联军逼进山西,触动英国在山西的侵略利益时,英国更强烈地呼吁停战。英、美等国态度的转变,迫使德国不得不就此止步,为清廷乞和打开了方便之门。
慈禧为取得各国宽恕,于闰八月初三发布惩处肇祸诸臣的上谕。刘坤一、张之洞、李鸿章等也极力为慈禧开脱,将宣战责任归咎载漪。清廷及封疆重臣的这些表现,使列强感到慈禧已经驯服,继续支持这个驯服政府对他们大为有利。另外,欧洲各国也担心抛弃慈禧,将导致清朝廷垮台,丧失讹诈中国的机会和可能。这样,在挑选代理人的问题上,欧洲列强态度渐趋一致,最终决定“保全”慈禧,开始与清廷议和。
1900年10月,法国率先提出惩治祸首、赔款、拆除大沽炮台等六项要求,作为与清政府谈判的基础。经各国公使多次会议加以补充、修改,12月24日,11国(八国之外加上比利时、西班牙和荷兰)共同向清廷提出《议和大纲》12条。清政府完全接受。
晚清政坛群星璀璨,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四人被后世并称「晚清四大名臣」,这一称谓折射出特定历史视角下的功绩评判。然而,当我们将目光投向虎门销烟的林则徐时...
林则徐 李鸿章 2025-06-30 李鸿章:爱国忠臣还是千古罪人?全面评价其历史功过在中国近代史上,李鸿章无疑是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他既被一些人视为爱国忠臣,为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做出了巨大贡献;又被另一些人视为千古罪人,因其签订了众多丧权辱国的不...
李鸿章 2025-03-11 李鸿章对慈禧太后的精准评价在中国近代史上,李鸿章与慈禧太后是两位举足轻重的人物。李鸿章作为清朝末年的重臣,曾多次与慈禧太后打交道,对慈禧有着深入的了解。那么,李鸿章是如何评价慈禧太后的呢...
李鸿章 慈禧太后的丈夫是哪个皇帝 2025-03-03 李鸿章后代的生活轨迹与现状探析李鸿章,作为晚清时期的重要政治人物,其一生波澜壮阔,对后世影响深远。而他的后代们,在历史的长河中又经历了怎样的变迁,如今的生活状态又是如何呢?一、李鸿章家族背景...
李鸿章 2025-02-18 晚清中兴四大名臣:谁对中国的贡献最大?晚清时期,国家动荡不安,内忧外患交织。然而,在这一艰难时期,出现了四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们被后人誉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分别是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和左...
李鸿章 曾国藩 2025-02-17 李鸿章的家庭生活:妻妾情况揭秘李鸿章,晚清时期的重要政治家和军事将领,其一生在政坛上风云变幻,备受瞩目。然而,关于他的家庭生活,尤其是妻妾情况,却鲜为人知。一、李鸿章的原配夫人:周氏李鸿章的...
李鸿章 2025-01-16 安维峻:六品小官上书慈禧请诛李鸿章的勇气与结局在中国晚清历史的长河中,安维峻这个名字或许不为大众所熟知,但他的事迹却充满了传奇色彩。作为一位仅任六品小官的监察御史,安维峻竟敢于上书慈禧太后,请求诛杀权倾一时...
李鸿章 慈禧太后的丈夫是哪个皇帝 2025-01-14 李鸿章:历史复杂性的缩影——好人还是坏人的辨析在中国近代史的长河中,李鸿章无疑是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他既是清朝末年的重臣,也是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者,其一生功过参半,复杂多面。关于李鸿章是好人还是坏人的问题,...
李鸿章 2025-01-14 李鸿章:实际上为清政府背了多年的黑锅?在中国晚清的历史长河中,李鸿章无疑是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他既是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被誉为“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又因代表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而被世人...
李鸿章 2024-11-13 历史解密:李鸿章的什么言论竟然超前了一百年?李鸿章,晚清时期的重要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他的一生经历了清朝的盛世与衰落,深刻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进程。在他的众多言论中,有一句被后人认为是超前了一百年的言论,...
李鸿章 2024-11-0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