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封建社会中,“学而优则仕”是普通百姓改变命运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一个相当有效的获得成功的办法。意思是一个人学习好到一定程度,就能入仕做官。但在中国文坛上相当有名的大诗人的经历,告诉我们事实并不是这样的。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这种思想一直影响很深远,因为它确实不但能够改变个人命运,而且还能够光宗耀祖,以及惠及好几代。古时候,你能当好这个官呢,步步高升,善始善终;要是当不好的呢,也许还会被株连九族,断子绝孙!所以说,“优则学而仕”还不一定是好事,那先得弄明白自己适合不适合,会不会当这个官了。
“诗仙”李太白,他的名气够大吧,虽然没有经过科举,但也进入过朝廷,最后却被赶出来了,弄得灰头土脸的。
李白本可以与人说道,论剑,谈诗,纵论天下,可是他心里一直想着,实现平生“相与济苍生”的理想。
因为,李白不想让他那“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的满腹才华被埋没,甚至于他自己认为是被浪费掉。
上天对每一个人总是公平的,机会总是会有的,就在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唐玄宗下诏,征求白衣有一艺之长者,李白就在被召的名单之中。
为什么李白会被皇帝召见呢?这当然离不开他的那些粉丝的力量了。
贺知章不仅称李白是“谪仙人”,还夸李白的的《乌牺曲》“可以泣鬼神矣”;
杜甫也称李白的诗“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有人说,李白的剑术“托身白刃里,杀入红尘中”;
还有人说,李白的言论精妙绝伦如“粲[càn]花之论”;
如此之多的溢美之词,引起了唐玄宗和其妹妹玉真公主的好奇,非常想见识一下这位神乎其神的奇才。于是接连下诏三次,召李白入朝。这待遇跟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也差不多了吧?
当时呢,李白正在会稽一带与一些隐居的道士云游,其中的有一个道士吴筠也是被召者,先走一步进京了。
李白立马回家跟家人庆祝一番,然后迫不及待地“仰天大笑出门去”策马扬鞭西入秦,口里还念叨着“我辈岂是蓬蒿人”,这也就是个被召入京而已,要是科举进士及第了,他不得像范进一样疯起来呀。
他的这种表现,恰恰说明他根本就不是一个当官的料,可他自己没有发觉。他却认为他那“怀经济之才,抗巢由之节。文可以变风俗,学可以究天人”的才能有了施展的机会了。那种高兴劲就好像找到了可以让他撬动地球的支点一样。
可是他不知道自己,太天真,太单纯,太不知天高地厚,太不知朝廷深浅,宦海底细了。
李白初入长安,确实受到了朝廷的隆重接待,并受以翰林供奉之职,也就是皇帝顾问。
这时,他真要是想实现他的抱负,他就应该收敛起狂妄傲慢的性子,而不应该恃才傲物。
李白还以为在外面与那些粉丝们相处一样呢,成天烂醉如泥,看不起这个,看不惯那个,时间一长能不得罪人吗?
虽然曾以“高力士脱靴”、“杨贵妃捧砚台”的事,被后人传为笑谈佳话,却可以从此看出他对仕途上才能的缺陷。
他不明白,朝中有人好做官,单凭一己之力,什么也干不成。他不明白,想做事,尤其是在朝廷做事,就必须忍辱负重,迂回地去做。而且要心怀国家和普通老百姓,不然你只是为了找一个大舞台显摆自己的才华,注定走不久长。
他本是豪放浪漫之人,骨子里流淌着诗人的血液,内心里忍受不了别人的猜忌,小人的搬弄是非和诬陷,更受不了朝廷的拘束。
他有的是才情志向,却没有政客那种卑骨奴颜,那种手腕。
所以,仅仅三年,短暂的三年时间,李白就遭谗言诬陷,被逐出长安!
这对于李白的打击是相当大的,但是,对于诗词界却是幸运的,因为诗歌才是他能够尽情尽兴表演的舞台。
正如他后来写的“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一个人都是有用之材,只是要看清楚自己社会在哪个圈子里发展,不然就会荒废了自己的岁月,痛苦了自己的人生。是苍鹰就要翱翔天空,是鱼儿你就游弋于水中。
通过李白的境遇,说明我们切不可把入仕升官当作自己奋斗的唯一目标,首先明白自己适合干什么,喜欢干什么,因为没有金刚钻是干不了瓷器活儿的。
在中国文学史上,李白与杜甫如同两颗交相辉映的巨星,共同照亮了盛唐诗歌的天空。他们以截然不同的艺术风格与人生轨迹,构建了中华文化中“诗仙”与“诗圣”的永恒图腾。一...
李白 杜甫 2025-09-19 鲍照:李白诗歌精神与艺术血脉的源头在中国诗歌史上,唐代诗人李白以“诗仙”之名傲立巅峰,其豪放飘逸的诗风、天马行空的想象,成为后世难以逾越的高峰。然而,若追溯其艺术血脉的源头,南朝宋诗人鲍照的身影...
李白 2025-09-18 诗仙的笔墨:李白诗歌数量与创作传奇的考证在盛唐的月光下,李白以诗为剑,劈开了中国文学史的苍穹。这位自称"谪仙人"的诗人,一生游历四方、纵酒狂歌,留下无数脍炙人口的诗...
李白 2025-09-17 李贺:中唐诗坛的“鬼才”之光李贺(790—816),字长吉,世称“李昌谷”“诗鬼”,与李白、李商隐并称“唐代三李”。这位仅存世27年的诗人,以其瑰丽奇谲的诗风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
李白 李商隐 2025-09-16 高适与李白:盛唐天空下的双星轨迹盛唐气象如一幅壮阔的画卷,既需要李白的豪放笔触泼墨云山,也需要高适的稳健线条勾勒边塞。两位年龄仅相差三岁的诗人,以截然不同的生命轨迹,在历史的星空中划出交相辉映...
李白 2025-09-10 打油诗人张打油:诗坛的幽默先驱在中国古典诗歌的璀璨星河中,李白、杜甫、王维等巨匠以其卓越的才华和深邃的意境,铸就了唐诗的辉煌。然而,在这片星光熠熠的天空下,还有一位独特的诗人——张打油,他以...
李白 杜甫 2025-09-01 翰林同侪与诗酒风流:韩翃与李白的文人交游考在盛唐文坛的星空中,韩翃与李白虽同为翰林待诏,却因人生轨迹的错位与时代洪流的裹挟,演绎出一段若即若离的文人交游史。通过梳理现存史料与诗文互证,可清晰勾勒出两人从...
李白 2025-09-01 诗仙遗韵:李白最出名的十首诗赏析盛唐气象孕育了中华诗坛最璀璨的星辰,李白以“谪仙人”之姿横空出世,其九百余首存诗如星河浩瀚,既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的雄奇壮美,亦含“举杯邀明月”的孤寂浪漫。本文...
李白 2025-08-22 诗酒江湖终陌路:李白与高适绝交的诗句背后的历史褶皱盛唐的月光曾照亮过三位诗人的足迹——李白、杜甫与高适。他们曾在梁宋大地上纵马狂歌,在吹台琴台间泼墨挥毫,用诗酒浇灌出一段文坛佳话。然而,安史之乱的烽烟撕裂了这份...
李白 杜甫 2025-08-20 李白与宗楚客:跨越时空的“交情”与时代隐喻在中国文学史上,李白与宗楚客的关联常被简化为“诗仙娶了奸相孙女”的戏剧性标签。然而,若穿透历史迷雾,会发现这段关系实则是盛唐政治漩涡与士人精神困境的缩影——李白...
李白 2025-08-15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