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喜爱的弘昼为什么没能称帝?下面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自古帝王多薄情,一入宫中深似海,在三六九等、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中,皇宫乃是权力的象征、身份的代表。皇亲国戚、达官贵族拥有着常人穷尽一生努力几乎都无法得到的荣华富贵。在世袭制的背景下,皇子诞生意味着毕生的锦衣玉食,他们享受高等教育、身着华丽服饰、使用天下珍馐,衣食无忧、高高在上的风光令很多人仰望叹息。
皇帝皇子众多,皇位争夺战在历朝历代时有上演,每个皇帝都有自己看好信任的皇子,比如勤于朝政的雍正。雍正子嗣稀少,他在位期间特别喜欢弘历、弘昼,二人雄心壮志、发奋图强、勤奋好学、品行端正,都有帝王之霸气、君主之仁慈。

若论能力,二人不差上下、若说登皇概率、二人概率相同。为何最后继承皇位的是弘历而非弘昼?雍正封弘历太子绝非一时冲动,结合当时的大背景和二人出身来看,雍正封弘历为太子有三大原因,每个原因对弘历争夺皇位都有极深的铺垫,每一个铺垫都百利而无一害。
第一:弘历命带富贵、贵人相助
得宫斗冠军甄嬛力挺
弘昼和弘历的亲生母亲出身低微,相对于弘昼,弘历养母甄嬛就霸气侧漏、所向披靡。看过“甄嬛传”的小伙伴对甄嬛的政治手段、宫斗手腕并不陌生。手段高明、城府极深的甄嬛为顾全大局、打消雍正疑心,在讨论储子之事时,甄嬛极力推荐自己的养子弘历。雍正和甄嬛历经磨难、他对这个端庄大方、知书达理、识大体、懂政治的女子颇为信任,听到甄嬛如此推荐,便对弘历多了几分重视!
可能是天助弘历,又让他遇到了命中贵人康熙,弘历虽然年纪尚小,由于出身低微、他颇为努力,经历过寄人篱下的冷暖,弘历有着同龄人难以企及的早熟。他谨言慎行、时刻关注着表现机会,终于等来了康熙。
受爷爷康熙青睐
康熙有次在圆明园举行聚会时,弘历厚积薄发、在康熙面前稳重不失风度地狠狠地表现了一把,深得康熙帝的赏识。虽然年幼丧母,但康熙帝看弘历谈吐不凡、品行端正、礼貌有加,再要得弘历的生辰八字后,更为大喜,他觉得眼前的少年命中带贵气,长大后一定不同寻常,将其接到身边抚养教导!
雍正看出了康熙对弘历的百般宠爱,对其更加青睐,有意培养他的才能。弘昼虽然未能在康熙帝面前表现,但他才高八斗、满腹才华,综合素质毫不逊色弘历,可惜他没熹贵妃和康熙的力挺,有甄嬛和康熙做后台,弘历登皇位是早晚之事。
第二:弘昼明哲保身、自愿退出
弘昼装疯卖傻躲过迫害
雍正让弘历代替自己参加祭祀时,公众之人就已明白:不久之后,弘历将是未来的大清皇帝。尚未成年的弘历得到如此殊荣,足以见证雍正用意,雍正内心人选已定,接下来就是为弘历扫清障碍、平定内乱。这是每个父亲都想在晚年为自己孩子所做的仅有贡献,任何一个引发内乱弘历的哥哥弘时用尽手段想要打压弘历,被雍正毫不留情地处理,和弘历争夺的下场让弘昼震撼惊呆!
弘昼深知伴君如伴虎,但却没能想到皇位可以让父子反目成仇!他童年和弘历一同上下学、一同玩耍、极为浓厚的兄弟之情再权利争夺面前不堪一击。他和弘历都深得雍正器重,但一山不容二虎,即使他没有争夺皇位之意,在各方势力的煽动算计下,他难免不会被卷入到争夺皇位的漩涡中无法抽身,所以他急需想法设法撇清自己!
弘历当政已是定局,稍有不慎就会遭到牵连,弘时作为前车之鉴,他惶恐不安。为了自证清白,弘昼决定先发制人、以疯明志。
身为父亲,雍正有时也在纠结弘昼和弘历谁更适合治理天下,二人不分伯仲、难较高低,弘历有位高权重之人做支撑,登基后可保朝堂安稳;弘昼无权无势、一旦上位势必会引发朝廷大乱。雍正深思熟虑后定了弘历,但生性多疑的雍正又担心弘昼参与到皇权的争夺中,在他忧心重重之际,聪慧如弘昼,他怎会不知父王和兄弟的担忧,为了打消他们的疑心,开启了装疯卖傻数年之路!
对于自幼就发奋图强、刻苦努力、如履薄冰、艰难处世的皇子来说,至高无上的皇位是他们毕生的追求。有争夺必然有牺牲,为争夺皇位、杀父弑君、残害手足的事件已屡见不鲜。自古帝王多薄情,在权力面前,兄弟情深显得微乎其微、不足为提,一旦参与到皇位争夺的漩涡中,很少有人能够全身而退、得以善终。
弘昼为了隐藏锋芒,故意表现得莽撞无知、有勇无谋、毫无城府,最为典型的就是他经常在宫中为自己大办丧礼。古人忌讳生死,弘昼这般行为虽然不妥,但并没有得到雍正和弘历阻挠。这样做不仅使他们放松了警惕,也让一些蠢蠢欲动的势力对其灰心至极!如此颓废之人,怎能扶持?
除此之外他还特意做了一首金樽吟来表达自己只想及时行乐、安度余生、无意皇权的想法。雍正看到弘昼如此行为,便知道了他无意争夺皇位的意向,也打消了他的所有疑虑。不得不说,弘昼确实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目光长远、能伸能屈之人,一旦他卷入到和弘历的争斗之中,下场不堪设想!
第三:谨言慎行、表现良好、征服雍正
不动声色、以退为进、深得雍正认可
雍正还曾用经意的考验来勘察二人,弘历和弘昼年龄相仿,雍正对急功近利、手足相残之人满心反感,所以打破了立嫡子的传统、秘密立储。他先是立弘昼为宝亲王,一年之后才立弘历亲王,正是这一年的时间让雍正毫无后顾之忧地立弘历为皇太子!
如果弘昼在受封之后打压弘历,必将重罚!如果弘历有所行动、拉帮结派,也必将会动摇雍正立储之心!
好在二人都安分守己、不动声色,尤其是弘历的表现真正满足了雍正的想象,他在弘昼受封后给予最大祝福、不争不抢。这让雍正坚信弘历是重情重义之人。在此期间,弘历一如既往地帮助父亲分忧解难、尊重兄长,不得不说弘历确实是老谋深算、洞察人心之人!
皇宫聚集了全国各地的能人异士、才子佳人,尤其是三千佳丽于一地的后宫,无休无止地猜忌算计在很多时候直接能决定一个皇子的命运。虽说人定胜天,但世事无常,尚未面世的皇子只能命由他人不由己。
自古以来,皇位争斗就伴随着刀光剑影、腥风血雨,皇权对于一个人有致命的诱惑,人人都想“倾国皇权、尽操吾手”,操纵皇权需要“逆吾王道、定杀不留 ”的魄力、也需“天时地利、贵人相助”的运气。
乾隆大婚是清朝历史上的一件盛事,而围绕雍正帝是否在此时赐死亲生儿子弘时的争议,却因影视作品的渲染成为民间热议的焦点。事实上,翻遍《清史稿》《清实录》《清皇室四谱...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0-28 雍正登基后,代善后人为何能稳坐“铁帽子王”之位?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二月二十日,康熙帝驾崩前夕,一份遗诏悄然定下大清皇位归属。在这份决定雍正帝即位的文件中,康熙特意叮嘱后世之君:“太祖皇帝之子礼亲王...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0-24 谥号之变:康熙与雍正对皇后身后名的权力博弈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帝驾崩,遗诏传位于第四子胤禛。次年,雍正帝即位后,对父亲康熙帝生前所定皇后谥号进行大幅修改,引发后世对皇权继承与礼制变革的关注。...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0-24 雍正两道密旨:为乾隆铺就六十三载盛世坦途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圆明园内,一代铁腕帝王雍正帝溘然长逝。这位以改革著称的皇帝,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为儿子乾隆留下两道密旨,不仅确保了皇权的平稳交接,更奠定了...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0-24 破局者李卫:从捐官到重臣的雍正用人密码在科举取士占据主流的清代官场,一个仅靠捐资入仕、文化程度有限的官员,却能在雍正朝十年间从五品员外郎跃升至一品直隶总督,李卫的仕途轨迹堪称清代官场的&qu...
雍正如何继位的 李卫 2025-10-22 九子夺嫡余波:雍正为何成为古代兄弟相残皇帝中的“头号黑锅侠”在中国古代帝王谱系中,兄弟相残的惨剧屡见不鲜:秦二世胡亥赐死扶苏,唐太宗李世民玄武门弑兄,隋炀帝杨广鸩杀兄长杨勇……然而,在诸多“同室操戈”的案例中,雍正帝却因...
雍正如何继位的 杨广 2025-10-22 雍正密立弘历:一场跨越三代的政治布局与帝王智慧雍正元年(1723年)八月,雍正帝亲书密旨,将皇四子弘历立为继承人,藏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这一决定看似突然,实则是雍正帝基于政治现实、家族传承与个人才能的...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0-22 乌雅氏拒受皇太后尊号:权力、亲情与身份焦虑的交织1722年冬,康熙帝驾崩,皇四子胤禛(雍正)继位。这本是母凭子贵的荣耀时刻,但雍正生母乌雅氏却以“绝食殉葬”“拒迁宁寿宫”“拒受徽号”等极端方式,公开抵制皇太后...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0-21 血缘与权力的撕裂:雍正与生母乌雅氏的母子恩怨1722年冬,康熙帝驾崩,四子胤禛(雍正)继承大统。这本是母凭子贵的荣耀时刻,但雍正生母乌雅氏却以绝食、拒受尊号、公开质疑等极端方式,与儿子展开了一场权力与亲情...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0-21 雍正帝的“阳”面帝王术:以领导力铸就盛世根基在清朝历史长河中,雍正帝以“康乾盛世”承上启下的关键角色著称。他不仅以铁腕手段整顿吏治、强化皇权,更以独特的“阳”面帝王术——即通过制度创新、人才选拔与民生关怀...
雍正如何继位的 启 2025-10-20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