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元朝时期,忽必烈当时为什么要选择远征日本呢?对于这个事情的原因大家可能并不能给出答案。但是后面元朝的灭亡,是不是和远征日本有关呢?而且最重要的是,元朝两次远征日本都是失败告终。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这次远征而元朝丢失了一件最重要的东西。为何说远征日本是元朝灭亡的导火索,看这两次远征给元朝带来了哪些灾难性的后果:
1.1、打破了元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1.2、将元朝拖入了巨大的经济泥潭;
1.3、直接损失了十几万元军;
1.4、蒙古将领和汉人将领之间矛盾逐渐白炽化;
1.5、带动着整个东南亚小国都敢公然对抗元朝;
元朝继承了部分蒙古大军的作战特点,那就是屠城和“缴枪不杀”。蒙古军这样做有如下几个目的:
1.6、杀光所到之处的所有无用之人,确保大后方的绝对安全;
1.7、战胜后鼓励士兵屠城,让士兵通过抢女人、抢财富和屠杀,即得到了欲望的满足,又缓解了战时的压力;
1.8、以战养战,所到之处,快速吸取本地的工匠、奴隶和炮灰;
但在元军远征日本时,忽必烈几乎丧失了以上的所有优势。
忽必烈本想通过这次远征来恢复自己在帝国之中的绝对权威和地位。但远征日本惨败之后,不仅仅要了忽必烈的命,也让元朝从此失去了锐气,并陷入了漫长的财政危机。
在失去了恐怖的震慑力和经济基础之后,元朝就只剩下苦苦挣扎了。所以说,远征日本是明朝灭亡的直接导火索,难道不是吗?
元朝之所以打不过日本,主要原因是他们不喜水战,甚至跟大海都不沾边,加上当时他们限于对天文知识的匮乏,导致两次攻击日本都大败而归。
2.1、从今天蒙古海军建制反观元朝“海军”
也许大家还不知道,如果说大国军力海陆空协同作战、共同制敌,在今天的作战方略中可谓司空见惯,可如果你让今天的蒙古海军跟陆军协同作战,那简直让人忍俊不禁。 蒙古离大海最近的直线距离也有2000公里,不客气的说,他们未必见过大海。近代的蒙古地区直到1930年才拥有第一艘船,而且还是跑石油作业用船。那么这个国家就没有海军吗,答案是否定的。蒙古有,只是他们的海军编制只有7人,网友戏称“七武海”,据说舰长没有见过大海,更让人害怕的是只有1人会游泳,其他6人还是旱鸭子。
那咱们再把目光往回挪移,聚焦到元朝大帝忽必烈。从今日的蒙古海军反观忽必烈,简单来说,忽必烈的海军也是有名无实,一个没有见过大海的民族,能跟岛国军队开战吗,我觉得理论上,已经输掉一半了。果不其然,忽必烈的两次进攻,都已失败告终。
2.2、八幡大菩萨的“神风”
不禁有朋友要问,为什么忽必烈的爷爷成吉思汗曾经横扫欧亚大陆呢。我们知道,游牧民族曾经轰动一时,发展迅速,席卷中原,其主要军备力量为铁骑,但是在冷兵器时代,这些力量已黯然失色。所以忽必烈的想法可能过于简单,低估了当时岛国的海军作战能力。
可是游牧民族的果断行事一贯雷厉风行,忽必烈想到哪里干到哪里。对日本发起进攻,说干就干。元军分别在1274年和1281年,两次攻打日本。
第一次攻打日本,因为台风原因,造成大批船只失事,当时元朝军力已所剩无几,据说日军在台风后,居然没有发现元军一条舰船。
几年后,忽必烈第二次东征日本,吸取第一次经验教训,他调集重兵15万,兵分两路,然而这次抢滩登陆更艰难,一来日军更加训练有素,二来元军受到疾疫困扰,徘徊良久的他们又遭遇到台风袭击,这一次几乎全军覆没。就这样,两次对日进攻都已惨败而告终。后来日军戏称两次大战,都要感谢八幡大菩萨的“神风”,据说今天日本的神风特工队,就是源于这个典故。
在中国东南沿海的历史长河中,方腊与方国珍两位农民起义领袖的名字如星辰般闪耀。前者以摩尼教为旗帜掀起北宋末年最大规模的农民战争,后者则在元末乱世中割据浙东二十余载...
方国珍 2025-09-24 拔都为何放弃蒙古大汗之位:权力博弈中的现实抉择在蒙古帝国的历史长河中,成吉思汗之孙拔都本有机会问鼎汗位,却主动将权力让予拖雷系宗王蒙哥。这一选择看似违背常理,实则是术赤家族在血统争议、地缘政治与利益权衡下的...
蒙哥的老婆 成吉思汗打的天下地图 2025-09-18 蒙古四杰之博尔忽:从孤儿到草原战神的不朽传奇在蒙古高原的苍茫风沙中,一位身披铁甲的将领单骑冲入乱军,将身负重伤的窝阔台救出险境。这位以命相搏的勇士,正是成吉思汗麾下“蒙古四杰”之一的博尔忽。作为蒙古帝国开...
窝阔台怎么死的 成吉思汗打的天下地图 2025-09-10 成吉思汗算不算中国人:历史语境下的身份辨析成吉思汗(孛儿只斤·铁木真)的身份归属问题,因近代蒙古独立、民族国家观念兴起以及历史叙述的多元性,成为学界与公众长期争议的焦点。这一争议的本质,是历史人物与现代...
成吉思汗打的天下地图 2025-09-08 贾似道:历史夹缝中的复杂权相南宋末年,蒙古铁骑南下,中原大地风雨飘摇。在这段动荡岁月中,贾似道以权相身份登上历史舞台,其一生充满争议——既被《宋史》列入奸臣传,又因军事才能获忽必烈赞誉;既...
成吉思汗和忽必烈的关系 2025-08-29 权谋与功勋的交响:木华黎与博尔术的权力天平在蒙古帝国的权力版图中,成吉思汗麾下的“四杰”(木华黎、博尔术、博尔忽、赤老温)始终是核心支柱。其中,木华黎与博尔术因功勋卓著、深受信任,常被置于比较的焦点。若...
成吉思汗打的天下地图 2025-08-27 历史迷雾中的真相:丘处机与“杀戮”的虚实之辨在历史与传说的交织中,丘处机——这位金元之际的全真道宗师,常被贴上“一言止杀”的救世标签,却也因成吉思汗西征期间的血腥屠城,被部分极端观点指责为“间接害死百姓的...
成吉思汗打的天下地图 2025-08-27 刘秉忠与忽必烈“决裂”疑云:历史迷雾中的权力博弈与文化抉择元朝初年,刘秉忠作为忽必烈的核心谋士,主导了元大都规划、国号“大元”的制定及典章制度设计,其地位堪比汉代萧何。然而,关于他与忽必烈“决裂”的传闻,始终是元史研究...
成吉思汗和忽必烈的关系 萧何 2025-08-26 伊利汗国的正确读音与历史溯源在探讨中亚与西亚历史时,“伊利汗国”这一名称常引发读音争议。这个由成吉思汗之孙旭烈兀于13世纪中叶建立的政权,其名称的准确读音不仅关乎历史认知,更折射出语言文化...
成吉思汗打的天下地图 2025-08-19 蒙古第三任大汗:孛儿只斤·贵由的权力之路与历史定位蒙古帝国的权力更迭始终与黄金家族的内部博弈紧密相连。作为成吉思汗之孙、窝阔台汗长子,孛儿只斤·贵由(1206—1248年)的继位过程充满戏剧性,其短暂统治更折射...
元定宗贵由评价 窝阔台怎么死的 2025-08-0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