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清初期,集团内部相当团结。因为他们自知实力弱小,如果不抱团取暖,根本就不可能以20万人的体量,统治大明朝1亿人的规模。可见团结显得多么重要。当南明为了谁当皇帝,内部厮杀的时候。人家多尔衮和豪格宣布同时放弃皇位,将小顺治立为皇帝,这就是识大局的体现。活该多尔衮能够带清兵入关,毕竟他们是团结的一帮人。
反观南明这边,左良玉和四镇军阀互怼,朱聿键和朱以海不对付,郑成功和李定国不愿合作,绍武帝和永历帝大打出手。一帮乌合之众,根本就跟团结的满清八旗无法抗衡。
鳌拜也是那个时代出来的人,所以他知道满清内部只有拧成一股绳,才能够越来越强大。如果为了个人的私利,在康熙初年鳌拜自立的话,那不光吴三桂、耿精忠、郑经包括准噶尔那边的人全部都会起来闹事,就连满清内部也会容不下他,到时候得不偿失。
鳌拜只是专权,并没有篡位的意思。
从任何史料上,我们都看不到鳌拜有篡位的心思。他肯定是《资治通鉴》看多了,知道专权应该怎么做。当年汉武帝挂之前,曾经任命了四位辅政大臣,分别是霍光、金、上官桀和桑弘羊。这四个人里就霍光最有本事。所以霍光便想着专权,可是其他三个人岂不就是障碍?金日磾早就去世了,所以不影响霍光专权,至于上官桀和桑弘羊,都被霍光给收拾了。从此以后霍光成了西汉说一不二的人,就连汉宣帝对他都是唯唯诺诺。
索尼故不苏克萨哈,顾见拜势日张,与苏克萨哈不相容,内怵;又念年已老,多病,康熙六年三月,遂与苏克萨哈、遏必隆、鼇拜共为奏请上亲政。上未即允,而诏褒索尼忠,加授一等公,与前授一等伯并世袭,索尼辞,不许。六月,卒,谥文忠,赐祭葬有加礼。---《清史稿》
鳌拜看了这一段以后,觉得霍光跟自己的遭遇实在是太像了。顺治也搞了四个辅政大臣,分别是鳌拜、索尼、苏克萨哈以及遏必隆。其中索尼和金日磾一样,都是年事已高,所以对鳌拜构不成威胁。剩下的苏克萨哈和鳌拜是亲家关系,这简直跟西汉历史一模一样,因为上官桀和霍光也是亲家关系。
结果霍光把上官桀给突突了,而鳌拜如法炮制地把苏克萨哈给突突了。遏必隆是个怂货,所以完全挡不住鳌拜专权之路。因此索尼和苏克萨哈一死,鳌拜就成了清朝的霍光。恰好小皇帝康熙和汉昭帝刘弗陵一般年纪,他认为十分好控制,结果让他失望了,这小孩儿可不是一般的小孩儿。
由此可见,鳌拜压根就没有篡位的心思,至少在专权之前,并没有想过篡位。他就算有军权和政权,可是得不到满清贵族们的一致同意,这件事他就办不成。
鳌拜还是有些顾及天下局势未定。
鳌拜是什么人?满清王朝的开国功臣,他是皇太极的铁杆粉丝,当年为了让皇太极的儿子顺利登基,鳌拜甚至敢跟多尔衮对着干,差点打起来。最终还是多尔衮选择了妥协,这个皇位多尔衮干不成,他也让豪格干不成,所以就找了顺治来做皇帝,大家都别争了。此后他们便齐心协力地为满清开疆拓土,鳌拜的战功非常多,而且因为阻挠过多尔衮登基,深得顺治皇帝的赏识。
鳌拜以苏克萨哈与相抗,憾滋甚。日益骄恣,苏克萨哈居常怏怏。康熙六年,上亲政,加恩辅臣。越日,苏克萨哈奏乞守先帝陵寝,庶得保全馀生。有旨诘问,与其党大学士班布尔善等遂诬以怨望,不欲归政,构罪状二十四款,以大逆论,与其长子内大臣查克旦皆;馀子六人、孙一人、兄弟子二人皆处斩,籍没;族人前锋统领白尔赫图、侍卫额尔德皆斩:狱上,上不允。---《清史稿》
反观苏克萨哈其实是小人一个,这哥们原来是跟着多尔衮混的,结果多尔衮一死,他看风向不对,立刻带头举报多尔衮的是是非非,这种人的确该杀。
不得不说鳌拜是满清的英雄,被称之为巴图鲁。他亲自参与过平定天下的事情,因此他知道,就算是到了康熙初年,天下依旧没有牢牢掌握在满清手里。南方的三藩王,几乎占据了三分之一的天下,西北还有准噶尔汗国,那里早晚也得出事。弯弯的郑经也是个投机倒把的家伙,时刻等着机会。
此外民间还有大量反清的组织在秘密活动着,这个时候如果鳌拜篡位,那么势必会导致满清内部分崩离析。这样一来,汉人就又有机会翻身了。鳌拜就算是为了满清的江山基业,他也不可能选择在这个时候篡位。至少等到这些事情都平息了,他才可能考虑篡位的事情,但是这些事情,他有生之年是不可能那么快就平息的。
鳌拜是真的不愿意做皇帝。
那个时候多尔衮刚刚入关,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圈地。也就是说把土地和土地上的百姓圈给自己做食邑,能圈多少,全看你的本事。多尔衮自己带头这么干了,说明什么?说明多尔衮已经没有争夺皇位的心思了,哪有皇帝要圈地的呢?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鳌拜也是一样,这家伙圈地是出了名的厉害,本来说好圈那些荒田,结果他带头圈人家良田,明摆着就是抢。
老百姓在自己的地盘上种地,日子虽然艰苦,但好歹有一分产业,可是鳌拜一来,他们不仅失去了产业,自己也沦为了给鳌拜种地的奴隶。这种事情在清朝初期屡见不鲜,翻翻史料会发现触目惊心的一幕。不过从侧面也可以看得出,鳌拜没有篡位的心思,他要真的想做皇帝,那就该学谁大家知道吗?当然是王莽。
王莽这货在篡位之前,那叫一个孝顺恭敬谦和啊,简直就是当时的道德楷模。以至于他篡位以后很长时间,听说他篡位的人打死都不愿意相信这是事实。显然鳌拜没有王莽这种小心思,他是武将出身,而且大大咧咧,勇冠三军。这种人你说他会篡位,那篡位的标准也太低了吧?
鳌拜想学霍光,可康熙不是汉昭帝。
康熙这小孩儿太厉害了,8岁登基以后,就开始跟着鳌拜等人学习阴谋诡计。长到16岁的时候,就把权倾朝野的鳌拜给突突了。这政治水平,真的是千古罕见。你见过哪个未成年的小皇帝,能把权臣给扳倒的?基本上是没有的,因此鳌拜是真的看走了眼,他觉得自己可以成为霍光。没想到的是,汉昭帝远远比不上康熙。
在清初诗坛的星空下,查慎行如一颗孤星闪烁。这位历经顺治、康熙、雍正三朝的诗人,以万首诗篇镌刻时代印记,却在文字狱的阴影中活成惊弓之鸟。他的生平恰似一部微缩的清代...
顺治为什么出家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6-27 佟国维与索尼:跨越满汉鸿沟的权力共谋者在清初波谲云诡的政治舞台上,佟国维与索尼的名字如双子星般闪耀。一位是出身汉军旗的“佟半朝”,一位是四朝元老的“辅政首臣”,看似分属不同阵营的两人,却在顺治遗诏制...
顺治为什么出家 索尼 2025-06-27 索尼:康熙朝的忠臣之辩与权力密码在清朝初年的政治棋局中,赫舍里·索尼的名字始终与“权臣”“忠臣”的争议相伴。这位历经皇太极、顺治、康熙三朝的元老,以首辅大臣之姿主导了少年康熙亲政的关键转折,却...
皇太极的皇后 顺治为什么出家 2025-06-20 鳌拜:康熙帝师到权臣的蜕变与清初政局嬗变在清初波谲云诡的政坛上,鳌拜的名字始终与“权臣”标签紧密相连。这位历经皇太极、顺治、康熙三朝的勋旧重臣,其政治轨迹犹如一面棱镜,折射出满洲贵族政治向皇权专制转型...
皇太极的皇后 顺治为什么出家 2025-06-03 顺治帝:功过交织下的帝王评说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清朝顺治帝爱新觉罗·福临是一位极具争议的帝王。他年少登基,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亲政,推行了一系列政策,其统治既有可圈可点之处,也存在一些不足,...
顺治为什么出家 福临 2025-05-27 鳌拜与多尔衮:权力漩涡中的敬畏与制衡在清朝初期的政治舞台上,鳌拜与多尔衮无疑是最为耀眼的两颗政治明星。他们各自手握重权,在政治、军事等领域展现出卓越的才能,然而两人之间的关系却错综复杂,充满了权力...
多尔衮怎么死的 鳌拜 2025-05-23 顺治静妃下落之谜:清宫秘史中的跨文化叙事顺治帝废后博尔济吉特氏(又称孟古青)的去向,堪称清初宫廷史中最具争议性的谜团之一。这位出身蒙古科尔沁部的皇后,在入宫仅两年后便被降为静妃,此后其行踪在官方史料中...
顺治为什么出家 2025-05-19 福临一生最爱的女人:董鄂妃的传奇人生与帝王深情在清朝的历史长河中,顺治帝福临作为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其一生充满了波折与传奇。而在他的情感世界里,董鄂妃无疑是最为璀璨的一颗明珠,她不仅是福临一生最爱的女人...
顺治为什么出家 董鄂妃与顺治的爱情 2025-05-16 孝惠章皇后未与顺治帝合葬之谜在清朝的历史长河中,帝后合葬是传统葬制,但孝惠章皇后却未与顺治帝合葬,这一现象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传统葬制与特殊例外清朝帝后合葬的传统由来已久,皇帝与皇后同穴而...
顺治为什么出家 孝惠章皇后 2025-05-07 顺治:皇太极血脉与权力传承的纽带在紫禁城红墙黄瓦的见证下,顺治帝爱新觉罗·福临的人生轨迹与皇太极的帝王霸业形成跨越时空的呼应。这对父子的人生交织,既是满清皇室权力传承的缩影,亦是历史洪流中个人...
皇太极的皇后 顺治为什么出家 2025-04-25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