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中国开始了长达两千多年的专制制度。皇帝是中国中央政权的突出代表,是政府和社会的核心,享有最高的权力和荣誉。皇帝自称“朕”,其他人当面直接称皇帝为“陛下”、“圣上”、“万岁”等,私下敬称皇帝为“圣人”、“大家”、“官家”、“至尊”等。那么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朱翊钧的历史故事。
朱翊钧,历史上的万历皇帝,这位明朝第13位皇帝,系明穆宗朱载垕的三子。10岁时开始当皇帝,1572年到1620年病死,在位长达48年。年号万历,庙号神宗,谥号“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
我们可以将朱翊钧的一生分为四个阶段:10岁以前,皇太子时期。10岁——20岁,小皇帝时期。20岁以后,亲政时期,他有一段时间勤于政务。后期,懒于政务。

幼年的朱翊钧很得他的父皇喜欢,在他为太子时,有一天,父亲在宫中驰马,跑得很快,朱翊钧对父亲说:“陛下是天下之主,小心点,别摔着。”穆宗皇帝听了,高兴地跳下马来,把他抱在怀里,并给予赏赐。
朱翊钧被立为太子时,穆宗皇帝任命张居正为太子太傅。由于阁臣和太子太师都尽心辅导和母亲的严格教导,使得朱翊钧学识进步很快。朱翊钧所受的教育非常严格,也正是因此他继位之初还是勤政的。
穆宗皇帝去世时,为朱翊钧留下了很好的内阁班子,大学士张居正、高拱、高仪都是正直之士,善谋略,此时的内宫也非常安定,穆宗正宫陈皇后与神宗生母李太后相处地非常融洽,而且当时的大太监冯保也是明朝不可多得的好太监之一,他与张居正配合默契,使得万历初政的十年,政治清明,经济飞速发展,这当然要归功于张居正的改革,但是与李太后、冯保的支持十分不开的。同时,张居正非常注重对小皇帝的教育,小皇帝也与他建立了深厚的师生之情。冬天上课的时候,小皇帝总是嘱咐小太监将厚厚的毛毯放在张居正的脚下,以免冻着他的脚。张居正生病后,朱翊钧更是亲自为他熬药,张居正为了感激皇帝的知遇之恩,更是加紧努力,事必躬亲,霄旰沥胆,将一个大明王朝治理的井井有条。
20岁时,张居正逝世,神宗开始亲政,有一段时间勤于政务,发动“万历三大征”,巩固了汉家疆土。后期因和文官集团的矛盾而罢朝近30年。在这一时期内,江南一带的商品经济高度发达,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全国和经济总量达到了中国古代的巅峰。

那为什么朱翊钧被称为明朝最懒的皇帝呢?传闻他在位时既然长达40年不上朝听政,处理朝政。却专心研究他个人的敛财方案与淫乐方式。国务院(明朝的内阁)在他在位时期长期没有领导官员任职。而下属在六个部委的领导官员因为阻碍他个人的敛财方案与淫乐方式。他就罢掉了四个部委的领导官,期间并没有派遣官员替补。而是长期的空缺在那里。这样就导致了国家的重要决策政务得不到有效妥当及时的处理。国家机器不能正常运转险些瘫痪。也可以说明朝差点就亡在了万历皇帝的手里。
根据史料记载。万历皇帝四十年不上朝听政,处理政务。对朝廷的紧急重要的决策置之不理。导致了一些必要的决策很难落实。就比如万历年间“黄河决堤”。地方政府紧急上报要求国家拨款拨粮进行赈灾并拨付中央财政治理黄河水灾。就是这样一件紧急的国家事务。万历皇帝领导的中央政府部门就用了三个月才最终批示下来。因为当时地方政府上报国务院部委,由于四部委没有领导人,不能处理。就上报给国务院。国务院也没有领导人,不能拿出有效的措施方式。最后只能上报给万历皇帝。万历皇帝一看是伸手“要钱”的事情。就久拖不决。最后“黄河决堤”事件不了了之。
朱翊钧的一生可以说是极其矛盾的,作为一代英主,在张居正的辅佐下,使大明王朝的经济得到了空前的繁荣,甚至有了资本主义萌芽;他也曾穷奢极欲,横征暴敛,背负了千古骂名。当世功过,只留待后人评说。
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以雷霆之势横扫六国,完成中国历史上首次大一统。这场持续十年的战争不仅重塑了政治版图,更引发了关于战俘处置的深层思考。据《...
秦始皇陵 2025-10-16 权谋漩涡中的抉择:李斯为何背弃女婿扶苏?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巡游途中病逝于沙丘宫。随行的左丞相李斯、中车府令赵高与幼子胡亥联手,篡改遗诏逼死长子扶苏,改立胡亥为帝。这场政变不仅颠覆了秦朝的继承...
秦始皇陵 李斯的儿子 2025-10-15 明朝之殇:万历帝如何亲手埋葬大明王朝在明朝276年的历史中,万历皇帝朱翊钧的48年统治堪称最矛盾的篇章——他既开创了“万历中兴”的短暂繁荣,又以怠政、敛财与党争放任,将帝国推向不可逆的衰亡。历史学...
朱翊钧是个好皇帝吗 2025-10-14 沙丘遗诏的另一种可能:扶苏继位能否改写秦朝命运?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嬴政在沙丘平台暴毙,遗诏“与丧会咸阳而葬”的模糊表述,与赵高、李斯、胡亥三人合谋篡改的“立胡亥为太子”密令,共同将秦朝推向了二世而亡的深渊...
秦始皇陵 李斯的儿子 2025-10-13 仁政未竟:若扶苏继位,秦朝能否改写“二世而亡”的宿命?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巡游途中病逝于沙丘,遗诏本应传位于长子扶苏,却因赵高、李斯篡改诏书,导致胡亥登基、扶苏自尽。这场权力更迭的意外,让秦朝迅速陷入暴政与...
秦始皇陵 李斯的儿子 2025-10-13 子婴身份之谜:秦始皇血缘中的“幸存者”与权力真空的产物秦朝末年,当赵高将玉玺塞进子婴手中时,这位仅在位46天的末代秦王,其身世却成为两千年来未解的历史谜题。司马迁在《史记》中留下三种矛盾记载:或为扶苏之子(始皇之孙...
秦始皇陵 司马迁 2025-10-13 李信伐楚之败:秦始皇的权谋与宽纵背后的历史逻辑公元前225年,秦国年轻将领李信率20万大军南下伐楚,却在淮水流域遭遇惨败,七名都尉战死,秦军几乎全军覆没。这场战役不仅成为秦统一六国进程中最大的挫折,更暴露出...
秦始皇陵 2025-10-13 唐高祖李渊为何在历史上“隐身”?——被儿子风头掩盖的开国之君在中国两千余年的帝王谱系中,唐高祖李渊作为唐朝开国皇帝,其历史存在感却远低于秦始皇、汉高祖等同类君主。这种反差源于多重因素:既因他身处“暴君”隋炀帝与“千古一帝...
秦始皇陵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2025-10-01 明朝国本之争:一场持续十五年的权力博弈与制度危机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年),一场围绕皇位继承权的政治风暴席卷朝堂,史称“国本之争”。这场争端以明神宗朱翊钧欲立宠妃郑贵妃之子朱常洵为太子,与朝臣坚持立...
朱翊钧是个好皇帝吗 郑贵妃 2025-09-24 宋真宗赵恒: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封禅泰山的帝王在中国古代帝王的历史长卷中,封禅泰山是一项象征“功盖三皇五帝”的至高礼仪。自秦始皇首开先河,至宋真宗戛然而止,两千余年间仅有六位帝王完成这一壮举。而宋真宗赵恒,...
秦始皇陵 宋真宗 2025-09-23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