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溥仪在1912年没有选择退位,历史的宏观走向也不会发生改变。不过,历史发展的大方向虽然不会变,但是其中某一个或几个历史阶段却一定会因此发生改变。而这个改变既可能是良性改变,也可能是恶性改变。
不论溥仪有没有在1912年选择退位,清朝的衰亡这一结局谁也无法改变。即便不是在1912年灭亡,也会在未来10年,甚至仅仅是一年之内灭亡。这是历史发展的宏观趋势,没有任何人能够阻挡得了这一趋势,谁妄图阻挡这一趋势都是螳臂当车。
倘若溥仪在1912年没有退位,没有颁布退位诏书的话,其后的历史必然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这个影响会为之后的历史带来很多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也并不会扭转历史发展的大方向。然而却会让清朝的结束,让新时代取代旧时代多了更多的磨难。
慈禧在1908年病逝之前选择让3岁不到的溥仪继位当皇帝,又让年仅25岁的载沣担任摄政王。这个安排对于清朝而言,既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是载沣是溥仪的生父,让他担任摄政王,即便他将来把持朝政,但也不会对溥仪皇位构成威胁。坏处是溥仪太年幼,载沣也太年轻,不仅缺乏足够的威望,也没有一手统筹全局的能力。
载沣掌控了朝政之后,迫不及待地罢免了袁世凯的官职,将北洋新军收回了皇室手中。可是,他用了3年的时间也没能抹掉袁世凯对北洋新军的影响力和控制力。
1911年年底之时,载沣为什么不得不向袁世凯低头,为什么不得不请袁世凯出山?原因就在于载沣此人能力不足,并且根本无人可堪一用!而且袁世凯出山了之后,不仅拿回了北洋军的控制权,还一屁股坐到了内阁总理大臣的位置上。载沣还花费了三年的时间和无数的财力物力人力,训练了一支1.2万人左右的禁卫军,可以说仅次于北洋军。可是,结果如何?
袁世凯虚晃一招,吓了载涛一吓,载涛就乖乖地把禁卫军的指挥权交到了袁世凯的手上。袁世凯也从此控制住了清朝最后还能够直接控制,并且也是战斗力最强的两支军队。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清朝其实已经只能唯袁世凯马首是瞻了,至少袁世凯的意志已经凌驾于清朝之上。
而清朝还剩下什么呢?除了一座京城之外,只剩下表面上还听从于清朝,然而实际上却会随时掀桌子的地方督抚。
1901年之后慈禧下令让地方督抚编练新军,到了1911年各地方督抚手中大多都有地方新军。可是,清朝实际上很难指挥得动这些地方新军。1911年之后不仅清朝受到了地方新军的反噬,哪怕是地方督抚也大多数遭到了地方新军的反噬。袁世凯南下督师,一边对清朝阳奉阴违,一边则又获得了革命党“虚临时总统之席以待袁君反正归来”的承诺。
这个承诺彻底摧毁了袁世凯对清朝的最后一丝留恋。他如果继续效忠于清朝,至死也不过是一个内阁总理大臣,甚至死后还可能会遭到清朝的清算。可是,如果他投向革命党阵营而为推翻清朝出力的话,他却能够成为大总统,从而达到权力的顶峰。这样的选择,对于袁世凯而言一点也不难。
袁世凯自从1908年被载沣罢免了之后,其实就已经对清朝心灰意冷了。他此时既然已经控制了清朝最强的军队,当然一心想要为自己谋取更多的利益。所以,当他获得了革命党的承诺之后,再半真半假地忽悠和吓唬隆裕,隆裕自然也就答应让溥仪退位了。
当时载沣已经引咎辞职,清朝中枢的决策权已经落到了隆裕的手中。所以,袁世凯是和隆裕谈,并不是和载沣谈。最终决定让溥仪退位的也是隆裕,而不是载沣。袁世凯的逼迫和隆裕的退让,让新旧两个社会以有史以来最为温和的方式完成了过渡。
纵观古今中外,几乎从未有过如此温和而顺利的社会更迭。倘若当时隆裕一时权迷心窍而不肯让溥仪在1912年退位的话,那么新旧两个社会就必然会以暴力流血的方式过渡。虽说袁世凯起复之后已经控制了清朝最强的军队,可是清朝也还有不少的可用之兵,而且部分地方督抚也还会效忠于清朝。如此一来,双方甚至是三方之间就难免会发生肉搏。
既然发生了肉搏,那当然就会有流血,那当然就会有牺牲。而且还可能会发生一个更坏的结果,那就是溥仪很可能会在少部分人的拥护之下退回龙兴之地。这个结果,恐怕没有人愿意看到。
而袁世凯也无法让民国完整地继承清朝所留下来的政治及非政治遗产,包括一个庞大的版图。这些实际上都可能会成为溥仪在1912年没有退位的恶性后果,也都是所有人不愿看到的后果。当然,即便可能会有这样的恶性后果,清朝的终结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发展趋势,这一大方向绝不会改变。所改变的只会是某一阶段或几个阶段的历史发展过程,而受影响最大的可能就是版图。
在清王朝的暮色中,光绪与溥仪这对叔侄皇帝的命运轨迹,犹如两盏渐次熄灭的宫灯,照亮了中国封建帝制的最后时刻。他们之间既非直接的父子传承,亦非传统的兄终弟及,而是交...
光绪是谁的儿子 溥仪 2025-06-26 庄士敦:复杂历史中的多面形象在晚清至民国这段风云变幻的历史时期,庄士敦作为末代皇帝溥仪的外籍老师,走进了中国历史的舞台中央。他的一生跨越了中英两种文化,其行为与思想也引发了后人对其“好人”...
溥仪 庄士敦 2025-04-29 溥仪的文化水平:超越时代的皇者之智在历史的长河中,末代皇帝溥仪以其独特的身份和经历,成为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除了他跌宕起伏的人生轨迹,溥仪的文化水平也备受关注。那么,这位清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其...
溥仪 2025-03-17 溥仪:清朝末代皇帝的卓越英文水平在中国历史上,溥仪作为清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其人生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然而,除了他作为皇帝的身份外,溥仪还有一项令人瞩目的才能,那就是他的英文水平。一、溥仪的英文...
溥仪 2025-02-22 溥仪身后事:清朝虽亡,何以得葬皇陵?在中国近代史上,清朝的灭亡标志着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帝制的终结。然而,在清朝灭亡后的半个世纪,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去世后,却得以葬入清朝的皇陵——华龙皇家陵园。这...
溥仪 2025-02-18 溥仪与满语:误解与真相在历史的长河中,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关于他,有一个流传甚广的说法——溥仪不会说满语。然而,这一说法真的准确吗?一、溥仪的学习经历与满...
溥仪 2025-02-15 末代皇帝溥仪:被妃子们抛弃的背后真相在中国近代史上,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与波折。作为清朝的最后一任皇帝,他不仅经历了皇位的更迭、国家的动荡,还遭遇了个人情感的巨大变故。其中,溥仪...
溥仪 2024-11-27 末代皇帝溥仪生平简介及后人评价在中国近代史上,爱新觉罗·溥仪是一个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作为清朝的末代皇帝,他的一生经历了从皇帝到平民的巨大转变,充满了戏剧性和复杂性。一、溥仪生平简介爱新觉罗...
溥仪 2024-11-18 未解之谜:溥仪与婉容大婚之夜为何没同房?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长河中,皇室成员的婚姻往往是政治联姻的产物,而非个人情感的选择。清末最后一位皇帝溥仪与皇后婉容的大婚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然而,令人费解的是,...
婉容 溥仪 2024-11-06 奇闻:末代皇帝溥仪登基时的不祥之兆在中国历史上,末代皇帝溥仪的登基充满了传奇色彩和诸多不为人知的细节。其中,一个广为流传的不祥之兆尤为引人注目。这一事件不仅为溥仪的统治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也成...
溥仪 2024-11-05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