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由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共传十六帝,国祚276年。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自从朱元璋建立明朝以来,社会曾经历过多次改革。百姓安居乐业,社会稳定繁荣,一幅太平盛世的景象。但是好景不长,在明朝后期由于种种原因,其统治最终没能持续,败给了李自成建立的大顺,结束了明朝历史。对于明朝的灭亡的原因,众人各执一词,不少人认为,明朝的灭亡与当时的社会风气有关,那么是怎么样的社会风气才导致明朝的灭亡?
奢侈成风
在明朝初期,由于朱元璋出身贫寒,非常痛恨贪官奸臣,曾下令杀掉一大批的富商和贪官,震慑四方,因此朝廷之上也没人敢炫富,有钱的大官也不再购买豪宅,行奢侈之风,百姓自然也跟着俭朴务实,国库也比较充实。后来经过皇位的更替,新皇帝对于社会风气也不再那么在意,上至朝廷下至百姓,又恢复了奢侈之风,在衣食住行方面皆有体现。
明朝的服饰在设计上上承周汉,下取唐宋,重新制订了一套服饰风格。然而不同于唐宋的是,明朝人对于衣服的材质十分讲究,并且阶级分明。越是大官,在衣服的选料上就一定要穿最好的,最奢侈的。百姓也攀比成风,许多人不看年龄不看背景,只看这人穿着打扮,就知道此人能力如何。因此不少百姓虽然穷,也要买几件鲜丽的衣服撑撑面子,多将钱花在了穿衣打扮上。
明朝百姓在食物上也非常奢侈,平时自己家里吃饭还好,但是遇到家里请客办事等情况,为了讲排场,往往能将菜堆得老高,客人根本吃不完,经常一顿饭够平时吃上半个月的。古代又没有冰箱,因此食物的浪费现象也极其严重。
而且明朝应该是皇室成员最多的一个朝代。据资料分析,明朝皇室成员最高可达60万,他们吃的饭菜还都是非常丰盛的,因此也有不少人说明朝是被吃垮的。
重商轻民
由于明朝时期商人的地位逐渐提升,农民地位下降并且不受重视,不少百姓在种地的收益上比不上商人,因此出现不少百姓弃地从商的现象。然而粮草的重要性大家可想而知,即使到如今时代,粮食安全也是要首先考虑的目标,但是当时的明朝百姓都不去种粮了,甚至种地的积极性也大大降低。
因此虽然明朝外表看起来繁荣,但实际上早已华而不实。并且明朝还出现了土地兼并等现象,当地豪绅抢夺百姓土地,将大量的土地聚集在一起,并据为己有,严重阻碍明朝时期的农业发展。
那么究竟明朝的商人地位如何呢?
商人在朱元璋执政时,一直是最低下的身份,并且还规定商人不得考取功名,因此民间并不看好商人,但是后来政策松懈,商人逐渐活跃并衍生出两大商人团体,通过经商促进了整个社会的发展,商人也因此发迹,一跃成为了受人尊重的身份。
不仅是农民弃地从商,不少读书人也不考试做官,转而开始经商,渐渐出现了一些为官者和商人“勾勾搭搭”的现象。商人通过金钱就能买到官职,更是提高了商人的地位,所以民间开始崇拜商人,更崇拜金钱,认为钱才是万能的。因此,随着商人地位的提高,农民更无心种地。而不少官员在推行政策的时候甚至不得不询问当地商人的意见。
社会混乱
由于商人的增多,一些专门打劫商人的强盗开始横行,他们通常埋伏在商人经过的路上,等到商人经过时出来打劫。有些只是拦路要些钱财,有些直接做起了杀人越货的勾当。官府虽然派兵追拿,但是强盗们非常灵活,又除之不尽,官兵也几乎没有什么办法,给当时的民间生活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除此之外,民间小偷盛行,外地来客做生意经常丢东西,胆大些的小偷甚至敢偷官员的东西。
曾经就发生过官员在街上被偷了银子的事情,后来官员生气把街上可疑的人查了个遍也没查出是谁干的。小偷的盛行不仅使民众的生活不安定,也给明朝的治安问题带来很大影响。
风气太差
明朝时期,某些特殊的“娱乐场所”的开设是合法的,而开设它们的除了民间组织外还有朝廷,因此明朝时期的“娱乐场所”开的到处都是。不少官员荒淫无度不问政事,整天流连声色场所。眼看这样下去朝政荒废,明宣宗开始下令整治。虽然有过几次约束,但是效果甚微。而且不少商人和读书人也开始渐渐出入那些,整个民间的风气都不正常。
随着这些场所的建立,明朝期间“以金钱比输赢”的不正当娱乐活动横行。其实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也非常痛恨这种人,被他发现的后他们一般不会有什么好下场,当时的风气很好地得到了遏制。
但是到了后辈手中,对这个行业的治理就不再那么严格,甚至到了万历皇帝这一代,不仅不加治理,反而邀请大臣官员一起参与其中。这种风气在宫廷传开后,又迅速蔓延到民间。一些商人辛苦攒了几年的银子,随着一声吆喝就付诸东流。京城到处都是因败光家财而流落街头的人,可见当时的朝廷腐败现象有多严重。
除此之外,当时的商人在生意上也不务实,缺斤少两弄虚作假的事情也是经常遇到,一些商人在货物上以次充好,拿劣等布料充当上等丝绸。在买卖上经常做一些小动作,卖出去的货与看到的东西不符等等。这种种的一切都可以说明,明朝后期社会风气究竟有多差。
结语
因此,明朝的灭亡虽然与当时的社会风气没有直接关系,但是整个社会风气的改变,动摇了明朝的根基,使得明朝虽然外表看起来华丽奢侈,但是实际上国库空虚,民穷兵弱。再加上商人的崛起,更是增加了民间攀比之风的盛行,因此明朝的灭亡也是必然的。
在明朝开国功臣的命运轨迹中,徐达与汤和的结局形成鲜明对比:前者被传因背疽遭赐蒸鹅而死,后者却得以善终并获封东瓯王。这种差异背后,既折射出朱元璋对功臣集团的复杂心...
朱元璋多少岁 汤和 2025-09-10 含山公主:跨越八朝的传奇人生在明朝近三百年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位公主以八十二岁的高龄跨越了洪武至天顺八朝,见证了明朝从建立到鼎盛再到动荡的完整历程。她就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四女——含山公主。这...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9-03 朱标之死真相揭秘:权力、亲情与时代的悲剧交织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四月,大明皇宫中传来一则惊天噩耗:年仅37岁的皇太子朱标突然离世。这位被朱元璋寄予厚望、悉心培养的帝国接班人,其猝然离世不仅让朱元璋痛...
朱元璋多少岁 朱标 2025-09-02 朱元璋的皇后:乱世中绽放的仁德之光在中国封建帝制史上,明太祖朱元璋以铁腕治国著称,其统治时期以严刑峻法整肃吏治,却因一位女性的存在而平添温情底色——孝慈高皇后马氏,这位出身寒微的传奇女性,用一生...
朱元璋多少岁 孝慈高皇后 2025-08-29 朱温与朱元璋:同姓不同源的两位开国帝王在中国历史上,朱温与朱元璋作为两位朱姓开国皇帝,常因同姓、同为开国之君且地域相近,引发关于二者关系的猜测。然而,从历史事实与学术考证来看,二人并无血缘关联,仅存...
朱元璋多少岁 朱温 2025-08-22 朱元璋为何诛杀傅友德全家:权力重构下的必然悲剧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冬夜,南京奉天殿内,朱元璋将酒杯砸向颍国公傅友德,怒斥其“教子无方”。这位为大明打下四省疆土的老将踉跄离席,次日自刎于府中,三日后全家...
朱元璋多少岁 傅友德 2025-08-15 朱元璋为何对江南首富沈万三痛下杀手?——权力、财富与政治博弈的深层逻辑朱元璋与沈万三的恩怨,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具戏剧性的君臣冲突之一。作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以铁腕手段巩固政权,而江南首富沈万三的覆灭,则成为其打击豪强、重塑社会秩序...
朱元璋多少岁 巨商沈万三 2025-08-05 徐达正史死因考辨:历史迷雾中的真相与传说在中国古代开国功臣的群体画像中,徐达始终占据着特殊地位。这位出身淮西的将领,以卓越的军事才能助朱元璋完成统一大业,却在洪武十八年(1385年)突然离世,享年五十...
朱元璋多少岁 徐达 2025-07-30 达兰皇后:从陈友谅宠妃到朱元璋宫廷的悲剧终结者达兰,这位在历史长河中留下复杂印记的女子,其人生轨迹与陈友谅、朱元璋两位乱世枭雄紧密交织。她曾是陈友谅的宠妃,后成为朱元璋的达定妃,最终却因复仇执念与宫廷阴谋走...
朱元璋多少岁 陈友谅 2025-07-29 傅友德后代子孙的流散与传承:乱世中的家族史诗明初名将傅友德以“七战七捷”的军事传奇闻名史册,却在洪武二十七年因“谋反”罪名被朱元璋赐死,家族遭灭顶之灾。然而,这位战功赫赫的将领并未绝后,其子孙在历史洪流中...
朱元璋多少岁 傅友德 2025-07-29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