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都为她亲笔题诗的女将军:秦良玉怎么死的?在中国古代,女性名人大多被记载在列女传里,不过正史将相列传当中却有一位女性,而且她还是史上唯一存在的封侯女将。这位巾帼英雄的名字,叫做秦良玉。
秦良玉的丈夫马千乘是汉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人,世袭石砫土司。秦良玉文武双全,她文采斐然,同时又擅长骑射,胆识过人。秦良玉手下有一支精锐部队,号称“白杆兵”,骁勇善战,为远近所忌惮。
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杨应龙在播州作乱,声势浩大。马千乘率军前去平叛,而秦良玉则负责押运粮草。杨应龙趁明军主将李化龙懈怠之际发动突袭,却受到马千乘与秦良玉的阻击,并被大败。秦良玉率领她的白杆兵势如破竹,连战连胜,最终大破杨应龙。杨应龙兵败身死,秦良玉居首功,但她却未报军功。

不过秦良玉的无私并没有带来好运,万历四十一年,马千乘遭到诬陷,死于监狱当中。石砫群龙无首,马千乘儿子年幼,秦良玉于是代领马千乘的职位,无人不服。
后金入侵辽东时,秦良玉先是派遣兄长与弟弟率军前往,兄长战死在沙场以后,秦良玉又亲自率军直抵山海关,与金军死战。明熹宗大为感动,封秦良玉为诰命夫人。
秦良玉回到石砫以后恰逢奢崇明造反,他遣派使者欲与秦良玉结盟,遭到秦良玉严词拒绝。秦良玉斩杀使者,立刻发兵前往平叛。经历数年苦战以后,奢崇明被秦良玉平定,朝廷因此赏赐秦良玉许多钱财,秦良玉都拿来抚恤战士与他们的亲属。
明末时期各地掀起叛乱,清军也不断侵扰明朝边境。秦良玉始终忠于明朝,抵御清军,平定各地叛乱。崇祯七年,张献忠攻陷川东重镇,却遭到秦良玉与她的儿子马祥麟前后夹击,损失惨重,最终被迫接受招安。
不过不久之后,张献忠再次造反,且声势浩大,许多土司都投降张献忠,但秦良玉却拒绝投降,率领白杆兵与张献忠死战。张献忠是起义军将领,但在四川时他时常烧杀抢掠,百姓苦不堪言,许多人都来到石砫,依附于秦良玉。张献忠实力强大,但却不敢进犯石砫。

秦良玉作为唯一一位女土司,许多男性官员都看不起她,但她却不惧他人眼光,还时常作诗反击他人的讥讽。崇祯皇帝非常钦佩秦良玉,曾亲笔题了四首诗称赞秦良玉。
明朝灭亡以后,秦良玉依旧不愿投降张献忠,她七十多岁时依旧为南明镇守万寿山。秦、马两家男性大多战死,可谓满门忠烈。永历二年,秦良玉寿终正寝,终年七十五岁,南明王朝追封她为忠贞侯。
秦良玉作为一位女子,在乱世当中却替冤死的丈夫扛起大旗,带领家人守卫大明王朝,她的一生充满国家大义,令人钦佩。在中国古代,女性名人大多被记载在列女传里,不过正史将相列传当中却有一位女性,而且她还是史上唯一存在的封侯女将。这位巾帼英雄的名字,叫做秦良玉。
秦良玉的丈夫马千乘是汉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人,世袭石砫土司。秦良玉文武双全,她文采斐然,同时又擅长骑射,胆识过人。秦良玉手下有一支精锐部队,号称“白杆兵”,骁勇善战,为远近所忌惮
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杨应龙在播州作乱,声势浩大。马千乘率军前去平叛,而秦良玉则负责押运粮草。杨应龙趁明军主将李化龙懈怠之际发动突袭,却受到马千乘与秦良玉的阻击,并被大败。秦良玉率领她的白杆兵势如破竹,连战连胜,最终大破杨应龙。杨应龙兵败身死,秦良玉居首功,但她却未报军功。
不过秦良玉的无私并没有带来好运,万历四十一年,马千乘遭到诬陷,死于监狱当中。石砫群龙无首,马千乘儿子年幼,秦良玉于是代领马千乘的职位,无人不服。
后金入侵辽东时,秦良玉先是派遣兄长与弟弟率军前往,兄长战死在沙场以后,秦良玉又亲自率军直抵山海关,与金军死战。明熹宗大为感动,封秦良玉为诰命夫人。

秦良玉回到石砫以后恰逢奢崇明造反,他遣派使者欲与秦良玉结盟,遭到秦良玉严词拒绝。秦良玉斩杀使者,立刻发兵前往平叛。经历数年苦战以后,奢崇明被秦良玉平定,朝廷因此赏赐秦良玉许多钱财,秦良玉都拿来抚恤战士与他们的亲属。
明末时期各地掀起叛乱,清军也不断侵扰明朝边境。秦良玉始终忠于明朝,抵御清军,平定各地叛乱。崇祯七年,张献忠攻陷川东重镇,却遭到秦良玉与她的儿子马祥麟前后夹击,损失惨重,最终被迫接受招安。
不过不久之后,张献忠再次造反,且声势浩大,许多土司都投降张献忠,但秦良玉却拒绝投降,率领白杆兵与张献忠死战。张献忠是起义军将领,但在四川时他时常烧杀抢掠,百姓苦不堪言,许多人都来到石砫,依附于秦良玉。张献忠实力强大,但却不敢进犯石砫。
秦良玉作为唯一一位女土司,许多男性官员都看不起她,但她却不惧他人眼光,还时常作诗反击他人的讥讽。崇祯皇帝非常钦佩秦良玉,曾亲笔题了四首诗称赞秦良玉。
明朝灭亡以后,秦良玉依旧不愿投降张献忠,她七十多岁时依旧为南明镇守万寿山。秦、马两家男性大多战死,可谓满门忠烈。永历二年,秦良玉寿终正寝,终年七十五岁,南明王朝追封她为忠贞侯。
秦良玉作为一位女子,在乱世当中却替冤死的丈夫扛起大旗,带领家人守卫大明王朝,她的一生充满国家大义,令人钦佩。
公元1402年,燕王朱棣以“靖难”之名攻破南京,推翻建文帝朱允炆,登上皇位,改元“永乐”。这位以武力夺取天下的帝王,并未沉溺于权力巩固,而是以惊人的魄力开启了一...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朱允炆下落 2025-10-24 功臣之殇:李善长为何难逃朱元璋的屠刀?1390年,77岁的李善长在南京家中接到了朱元璋的赐死诏书。这位被比作“萧何再世”的开国元勋,与儿子李祺、女婿朱氏宗亲等70余口被满门抄斩。作为明朝开国第一功臣...
朱元璋多少岁 李善长 2025-10-24 忠魂映日月:于谦的仕途沉浮与时代困局在明朝近三百年的历史长河中,于谦以"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铮铮铁骨,成为后世传颂的民族脊梁。这位历经永乐、宣德、...
于谦 2025-10-24 邓愈:大明帝国的长城与邓家爵位的陨落公元1337年,安徽泗县龙宿里诞生了一位改变历史的少年——邓愈。这位自幼身材魁梧、武艺超群的将领,16岁便接过父兄的抗元大旗,以万余人马在江淮地区掀起反元风暴。...
邓愈 2025-10-24 乐韶凤:以酥笏牌为舟,渡明初权力漩涡的智者洪武初年,南京城笼罩在一片肃杀之气中。朱元璋以"胡蓝之狱"为名,将开国武将的兵权逐步收归皇权,刀光剑影下,无数功臣殒命。然而...
朱元璋多少岁 2025-10-24 明末困局中的双面镜:武之望的绝望与孙元化的悲歌明末崇祯年间,朝廷在农民起义与后金入侵的双重夹击下风雨飘摇。陕西总督武之望与登莱巡抚孙元化,两位本应肩负救亡重任的大臣,却因时代洪流与个人命运的交织,最终走向截...
孙元化 2025-10-23 香扇坠魂:李香君的传奇人生与家国悲歌在明末清初的动荡岁月里,南京秦淮河畔的媚香楼中,一位身着素衣、手持绢扇的女子以绝世风华与铮铮傲骨,在历史长卷中镌刻下永恒印记。她便是李香君——这位位列“秦淮八艳...
李香君 2025-10-22 朱仙镇之战:明末农民军的战略突围与李自成的破局密码1642年的朱仙镇,成为明末农民战争的关键转折点。李自成率领的农民军在此以“围城打援”战术大败明军主力,不仅摧毁了河南官军的核心力量,更在战略上彻底扭转了明末农...
李自成 2025-10-22 智者的困局:刘伯温之死与权力漩涡中的生存悖论洪武八年(1375年)四月十六日,65岁的刘伯温在浙江青田家中溘然长逝。这位被后世誉为“诸葛亮转世”的谋臣,最终以“窝囊”的方式结束生命——既非战死沙场,亦非寿...
刘伯温 诸葛亮 2025-10-22 木匠天子与末世权谋:明熹宗朱由校的双重面孔明熹宗朱由校(1605—1627),明朝第十五位皇帝,年号“天启”。他的一生如同一出荒诞与悲剧交织的戏剧:既是痴迷木工的“匠人皇帝”,又是深陷党争漩涡的权谋者;...
朱由校是个怎样的皇帝 启 2025-10-22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