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古代青楼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逛一次“青楼”,到底要多少银子?
青楼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其记录可以参考《韩非子·难二》中,关于管仲的记载。
之所以会诞生这个行业,主要是因为当时酒的供应已经非常充足,因此一些狎客就可以在青楼之中饮酒作乐,甚至出现一掷千金的情况。
只不过最早的青楼一般泛指妓院,一直到南北朝时期才形成独特的青楼文化,从妓院中分离出来,形成了独特的青楼文化。
当然规格也是越来越高级,再加上许多名妓不仅美貌而且有才,所以连许多文人墨客非常喜欢逛青楼,比如杜牧,秦观以及柳永,甚至是李白也是如此。
尤其是李白,别看他是诗中仙,酒中仙,而且有着“千金散去还复来”的气魄,若他逛起青楼来,那也是“玳瑁筵中怀里醉,芙蓉帐底奈君何!”
其实青楼和妓院分道扬镳,也是顺应了后来的时代发展以及市场需要,尤其是南梁刘邈诗句中的“娼女不胜愁,结束下青楼”的误导之下,后世之人才将高档的娱乐场所称之为青楼。
不过青楼高档的规格,加上比如苏小小,陈圆圆等名妓效应,所以古代逛一次青楼的花销可不低,一般人消费不起。
至于古代逛一次青楼需要多少花费,不仅可以从古代典籍中找到答案,其实我们仅仅去看一些名妓的花销以及财产也可以猜出大概。
比如小说《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杜十娘因为感情受挫而自杀时,她就把自己足足有几大箱的财产全部沉河。
如果将这些财产分给普通百姓,恐怕足够一家人生活好几代。
可见古代青楼名妓的收入颇丰,也难怪古人总说“笑贫不笑娼”。谁不想要富足的生活品质呢?
当然,名妓们都有如此高的收入,那么就要和狎客们的高消费进行挂钩。
按照《武林旧事》的记载,如果在宋代,想去逛一次青楼,首先要点一杯花茶,才有资格进门。
而这一小杯茶的价格就能达到几百甚至上千文钱。
按照宋代一千文钱等于一两银子来计算,也就是相当于现代的500元人民币来。而这还仅仅是入门的费用。
而接下来就是上楼落座,而落座也有讲究,需要点一壶酒,名曰“支酒”,且不说这壶酒的价格,仅仅给老鸨的赏钱就要三四贯钱,换算下来大概2000-3000元左右。
有了这两道门槛之后,才可以摆酒席,喝花酒。
这中间还有龟公、丫鬟以及跑堂伙计的赏钱,最后还需要结算酒席钱以及花酒钱。
这七七八八一共走下来大概需要一二十贯钱。
如此计算的话,前后加起来大概20贯,换算之后大概就是1万元人民币左右。
当然,这还只是普通的花酒,若是名妓作陪的话,价格恐怕要翻四五倍,那么也就是四五万元人民币。
《武林旧事》是宋末元初的一部杂史,高度还原了南宋时期的城市风貌,参考价值很高。
当然还有一些小说之中也有记载,比如《金瓶梅》中关于西门庆逛妓院时的描述,他第一次千万丽春院的时候,为了彰显自己的豪气,出手就是50贯钱。
第二十回里,他为了李桂姐,甚至抛出重金20两银子(相当于200贯)。
正所谓“艺术源于生活”,《金瓶梅》中的描述除了故事情景多为虚构,但其生活内容却非常具有参考性。
所以我们看,综合了《武林旧事》以及《金瓶梅》这两部作品,我们大概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在古代逛青楼,一般情况下的花销在1万元人民币左右,若是一些富豪公子,那就无法估量了。比如西门庆,他甚至可以花费将近20万元。
不过话说回来,古代青楼文化之所以非常盛行,固然有其客观的原因,比如场所高档,名妓水平高等,但更多地还是在于上流人士的一种交际方式。
而这也是古代青楼文化经久不衰的原因所在了。
参考资料:《武林旧事》、《金瓶梅》
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传统井田制下的劳役地租体系逐渐瓦解。为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齐国管仲推行“相地而衰征”,鲁国则实施“初税亩”。这两项改革虽同为对传...
管仲 2025-09-22 有巢氏:文明曙光中的四大发明与人类生存革命在远古洪荒的混沌中,当人类与禽兽争夺生存空间时,一位被后世尊为“巢皇”的智者横空出世。有巢氏,这位被《庄子》《韩非子》等典籍记载的中华文明始祖,以“构木为巢”为...
韩非子 有巢氏 2025-09-22 扁鹊三次劝医蔡桓公:一场跨越千年的健康警示春秋时期,名医扁鹊以精湛医术闻名诸侯,却因三次劝医蔡桓公未果,最终酿成“病入膏肓”的悲剧。这场医患博弈不仅被《韩非子·喻老》记载为经典寓言,更成为中医“治未病”...
韩非子 2025-09-19 齐桓公“尊王攘夷”:权力博弈中的政治智慧与战略布局春秋时期,周王室权威衰微,诸侯割据混战,戎狄势力南侵,华夏文明面临存续危机。在此背景下,齐桓公在管仲辅佐下提出“尊王攘夷”口号,通过“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策略...
齐桓公 管仲 2025-09-16 管子: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与治国理政的百科全书在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星空中,《管子》以其独特的学术地位和思想深度,成为中华文明史上不可忽视的璀璨明珠。这部托名管仲的巨著,既非一人一时之作,亦非单一学派之言,而...
管仲 2025-09-12 韩非子:法家集大成者的思想丰碑与著作体系作为战国末期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子(约公元前280年—前233年)以系统性理论构建和冷峻的现实批判,为后世留下了影响深远的著作体系。其代表作《韩非子》不仅是...
韩非子 2025-09-03 管仲为相:春秋时代的变革密码与霸业基石“管仲为相”这一历史事件,不仅是中国古代政治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更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的缩影。它标志着齐国从地方诸侯走向中原霸主的起点,也奠定了管仲“华夏第一...
管仲 2025-09-01 蔡桓侯:固执背后的春秋君主性格镜像在《韩非子·喻老》的寓言故事中,蔡桓侯因“讳疾忌医”成为后世警示的典型。这个春秋时期蔡国的国君,用生命代价诠释了固执己见、刚愎自用的性格缺陷。透过历史典籍的碎片...
韩非子 2025-08-18 管仲相齐:春秋霸业背后的君臣传奇“管仲相齐”是春秋时期最具影响力的政治改革事件之一。齐国在管仲辅佐下,通过一系列革新措施,从诸侯国中脱颖而出,成为“春秋五霸”之首。这一历史进程的核心人物,是齐...
管仲 2025-07-04 齐桓争霸:春秋中期霸主的确立与影响齐桓公(前685年-前643年在位)的争霸历程,是春秋时期(前770年-前476年)诸侯争霸的典型缩影。作为春秋五霸之首,其霸业集中于春秋中期,通过管仲改革与&...
齐桓公 管仲 2025-07-04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