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多利亚女王,是英国历史上的一位女王,她成为女王的时期,正是中国的清朝末期。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道光皇帝听闻了世界上居然还有女王的存在,清朝长期的闭关锁国,已经让这些即便是皇室中人,但却依旧孤陋寡闻,对于世界毫不了解的人,已经和世界脱轨了。道光帝居然还感慨说,想要娶维多利亚女王这样的话,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清朝是我国封建时期的最后一个朝代,一共走过了将近300年的风风雨雨,从初期的骁勇善战、入驻中原,到康熙、雍正、乾隆的鼎盛时期,清廷也逐渐狂妄起来,尤其是乾隆,甚至好大喜功的玩起了闭关锁国。就在他们专心封建的同时,西方的工业革命正进行得如火如荼,而此时的皇帝们还在享受着三跪九叩,尤其是道光,他在掌管江山时,因为过于腐朽衰败而经历了鸦片战争,可这时的他还不自知,在得知英国女王才23岁,竟还说想纳女王为妃。
清朝的衰败是必然的,他们固执于用封建思想统治人心,除了思想文化之外,经济和社会发展也和工业崛起的西方相差甚远,在此悬殊下,于公元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这也是我们百年屈辱的开始。但是道光仗着帝位,十分傲慢,十分看不起西方国家,且深深觉得那些弹丸国家怎么敢与地大物博的大清天朝作对?
根据史料的记载,1842年,持续了2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接近尾声,清军无论是从思想、还是从武器来看,都无力抗衡英军,最后战败的清朝,以屈辱条例而宣布结束了战争。即便如此,作为皇帝的道光依旧傲慢,甚至在接受屈辱之前,他都不了解英国,也十分好奇英国到底有何底气,竟敢与天朝开打。
好奇之下,他便抓了一个英国人来满足自己的疑问,按照正常逻辑,抓到英国的俘虏之后,他应该关心一下对方的作战武器、或者是接下来的计划等等,但道光,却问了3个连英国俘虏都无语的问题。第一个问题,道光问英国有多大?人口多少?在对方回答之后,他十分鄙视,因为对方仅仅是一个和大清一省份差不多大的国家。他大概心中还在想,只要派一些清兵,就足以踏平他们全部。
但是,他却忽略了英国是用什么武器来攻打清廷的,实在是可笑之极,清兵还在用刀枪剑,对方手中却握着枪,对抗结果,简直不用想。接着他问了第2个问题,从新疆出发,清兵可以走路或者骑马到达英国吗?这个问题就更加无知了,而且他也对世界没有概念,不知道清朝与英国的地理,还以为,只要骑马,哪里都能到达,无非就是时间长短的问题。
第三个问题,道光得知英国是女王,他好奇地问道,女王有夫君吗?又知道女王才23岁时,他不由惊叹,中国帝王都是男性,即便有女性,武则天也是奋斗了一生,在晚年67岁才登上皇位,他们女王竟然如此年经,他当即便和周围人说笑道:女王如此年经,如若将她纳为我后宫嫔妃,一家人就不用打仗了吧?
从道光提出的几个问题来看,就知道他有多无知,思想有多狭隘,再加上他的傲慢,清朝不落后才怪,其实如果在乾隆之后,那些皇帝能够思想开放,积极认识到世界的改变,或许清朝也不会这么快走向终结,之后的百年也不会陷入如此被动的屈辱。但他们如此狭隘,生怕西方的思想影响了国人,从而冲击他们的封建帝位,但他们没想到,如此下去,清朝内忧外患之下,更快的土崩瓦解,之后在国人的努力下,我们才又一次站到了世界的高处,有了如今幸福的平安生活。
清朝自乾隆以后,发展就大不如前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受到闭关锁国的影响,当别的国家都在不断发展的时候,清朝廷却依然固步自封,不愿意接受外来文化,不愿意去看看世界的变化。到了道光帝这一代,清朝可以说是气数将尽。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这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也是中国人民近代反抗封建主义与帝国主义的序幕,但这一战争对于沿海的人民可以说是造成了非常大的伤害。道光帝显然还没有意识到,他还并不知道自己的国家已经正在一步一步走向灭亡。
1842年,鸦片战争已经接近尾声,根据《清宣宗实录》记载,当时,道光皇帝对与大清交战的英国非常好奇,他抓了一位英国人进宫,在和英国人对话的过程当中,他问了几个问题,而这几个问题就足以体现他的无知,足以体现清朝的腐败。
第一个问题,道光询问英吉利到底在哪个方向?
道光帝询问英国人他们的国家在哪个方向?具体位置在哪里?是不是与俄罗斯接壤?有多大的国土面积,有多少人口,在听到英国人的回答以后,道光帝完全就没有放在心上,甚至是松了一口气。因为英国国土面积很少,人口也根本就不及大清的1/20。道光帝所想的只是自己国家在人口上的优势,毕竟人口多,打仗的话也一定是人多的一方能够胜利。但是他却完全没有想到英国在科技和武器上的进步,当时英国武器的杀伤力已经非常之大,又怎么是用人力能够抵挡得住的呢?
道光帝询问英国跟俄罗斯是否接壤,或许这一问题会让英国人笑掉大牙。毕竟有一点点地理知识的人都知道英国和俄罗斯是完全不相关的,而且当时世界已经开始出现环球航行,如果没有闭关锁国,道光帝应该是可以大概的知道世界的版图的,也就不会问出这样愚昧无知的问题了。
第二个问题,从新疆出发,通过陆路能够到达英国吗?
道光帝询问英国人从新疆出发是否能够到达英国,可能在道光帝看来,不管是什么地方都是可以轻易的到达的。或许当时道光帝根本就没有看过世界的版图,连英国在什么位置都不知道。
第三个问题,英国女王是否婚配?
1842年,维多利亚女王23岁,道光帝还得知英国的君主竟然是一个23岁的女人,这让道光帝觉得非常的不可思议,虽然我国也有过女子执政的例子,但是年龄大多不年轻,23岁这样的年纪怎么能够成为君主呢?
道光帝还异想天开的对自己的大臣说,要把英国女王纳入后宫。他甚至不知道英国实行的是君主立宪制,国王去世以后就将由国王的儿子或女儿来继承位置,但君主实权不大。所以他这样异想天开的想法,和提的几个愚蠢的问题,都反映了清朝最终走向灭亡的必然性。
道光帝询问的这几个问题,也就足以显示出自己到底有多么的无知,清朝廷当时有多么的腐败。
1886年10月28日,纽约港哈德逊河口,一尊高达93米的青铜巨像在万众瞩目中揭幕。她身披古希腊风格长袍,头戴七道光芒冠冕,右手高擎火炬,左手紧握刻有“1776...
道光后面是什么皇帝 2025-09-03 从绵宁到旻宁:帝王名讳背后的深意与传承在清朝的历史长河中,帝王的名讳不仅仅是简单的称呼,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政治意义以及家族期望。道光帝原名绵宁,后改名为旻宁,这一改变并非随意为之,而是有着深刻...
道光后面是什么皇帝 2025-08-26 林召棠:以诗言志,映照一生清廉与抱负在清代科举史上,林召棠作为粤西地区唯一的状元,不仅以才华横溢的殿试答卷赢得道光皇帝的赞赏,更以一系列饱含深情的诗句,抒发了自己的人生志向与精神追求。这些诗句,或...
道光后面是什么皇帝 林召棠 2025-08-20 孝静成皇后家世考:从蒙古贵族到清宫显贵的百年跃迁在清朝后宫的权力版图中,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氏以独特的身份成为历史焦点——她既非科尔沁黄金家族后裔,亦非新帝生母,却凭借家族的百年经营与个人智慧,在道光、咸丰两...
咸丰皇帝怎么死的 道光后面是什么皇帝 2025-08-15 道光帝旻宁:三十载风雨飘摇中的帝王岁月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1782年9月16日—1850年2月25日),原名绵宁,即位后改为旻宁,作为清朝第八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的第六位皇帝,其三十年的在位时间(1...
道光后面是什么皇帝 2025-08-13 嘉道中衰:清朝盛极而衰的转折密码“嘉道中衰”是清史研究中的核心概念,指嘉庆、道光两朝(1796-1850年)清朝国力由盛转衰的历史阶段。这一时期,清朝在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等多领域出现系统性...
嘉庆怎么死的 道光后面是什么皇帝 2025-08-11 旻宁之后:奕詝承继大统与清朝末路的开端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即道光皇帝,是清朝历史上唯一以嫡长子身份继承皇位的君主。他在位三十年,亲历了清朝由盛转衰的关键转折,其统治时期的重大事件深刻影响了中国近代...
道光后面是什么皇帝 奕詝 2025-08-05 道光皇帝的寿数:一位末代守成之君的生命刻度1850年2月25日,圆明园慎德堂内烛火摇曳,69岁的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宁在病榻上咽下最后一口气。这位在位三十年的清朝君主,终其一生未能扭转王朝颓势,却以“节...
道光后面是什么皇帝 2025-07-18 奕经大败英军: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的战略溃败与历史反思奕经(1796-1853),作为道光帝侄子、乾隆帝曾孙,在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中以"扬威将军"身份指挥的宁波...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道光后面是什么皇帝 2025-07-04 穆彰阿“万全之策”考:晚清权臣的务实外交与政治投机道光年间,当英国军舰封锁珠江口的炮声震动紫禁城时,首席军机大臣穆彰阿向道光帝进献了一纸“万全之策”。这份策略既非林则徐主张的“严禁鸦片、武力抵抗”,也非琦善倡导...
道光后面是什么皇帝 林则徐 2025-06-25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