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朝(265年~420年)是中国历史上的朝代,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分为西晋与东晋两个时期。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探寻。
在汉末三国时期,荀彧是一位顶级谋士,其谋略完全不输司马懿、诸葛亮、法正、郭嘉等人。不过,对于荀彧来说,结局却是比较凄凉的。建安十七年(212年),曹操欲进爵国公、加封九锡。荀彧表达了反对的意见,曹操因此“心不能平”。对此,在笔者看来,这导致荀彧受到了曹操的冷落,促使两人分道扬镳。同年,曹操征孙权,让荀彧到谯郡劳军。荀彧到达以后,曹操乘机把他留在军中。封荀彧为侍中、光禄大夫。曹操大军来到濡须,荀彧因病留在寿春(今安徽寿县),不久忧虑而亡。
在荀彧去世后,他的几个儿子自然继续为曹魏效力。其中,就本文所要说的荀顗来说,因为得到司马懿的提拔,从而成为曹魏后期的大臣。并且,等到晋武帝司马炎称帝后,荀顗更是成为了西晋大臣。以下,就让我们一起聊一聊荀顗这位历史人物。
首先,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荀顗(yǐ)(?~274年),字景倩,颍川郡颍阴县(今河南省许昌市)人。荀顗是荀彧的第六个儿子,早在年幼的时候,荀顗被他的姐夫陈群所赏识。对于陈群来说,和司马懿、曹真、曹休一起成为魏文帝曹丕的托孤大臣。
荀顗生性极孝顺,幼年时就有好名声,学识广博,思维周密。魏明帝曹叡在位时,荀顗被任命为中郎。魏明帝曹叡去世后,曹芳即位。彼时,因为曹芳比较年幼,所以,司马懿和曹爽一起辅佐曹芳执掌朝政。司马懿见到荀顗感到惊奇,说:“真是荀令君的儿子啊!”提拔他为散骑侍郎。
对此,在笔者看来,受到司马懿的提拔,堪称荀顗人生和仕途的重要转折点。后来,司马懿又晋升荀顗为侍中,从而为皇帝曹芳讲授经典,官拜骑都尉,赐他关内侯的爵位。对于荀顗来说,还曾和扶风王司马骏辩论仁和孝哪一个为先的问题,被世人称道。
正始八年(247年),曹爽听从了何晏等人之谋,把郭太后(非曹芳亲母)迁到永宁宫,一时间曹爽兄弟执掌大权。在此背景下,司马懿选择了退让,甚至通过称病来让曹爽放松警惕。至于立场上偏向于司马懿的荀顗,也尽量保持了低调。
正始十年(249年)正月甲午(初六)日(2月5日),曹芳与曹爽三兄弟往高平陵拜祭魏明帝。司马懿在洛阳发动高平陵之变,入永宁宫向素来与曹爽不睦的郭太后上奏,请旨罢免曹爽,与蒋济等占据洛水浮桥,关闭洛阳城门。对于曹爽兄弟来说,在高平陵之变中走向了灭亡。
在司马懿病逝后,荀顗继续辅佐司马师和司马昭兄弟。嘉平六年(254年),曹魏皇帝曹芳与中书令李丰等人密谋除司马师,事情泄露,司马师杀死参与者,迫郭太后废曹芳,改立高贵乡公曹髦为帝。到了高贵乡公曹髦即位,荀顗对司马师说:“如今皇帝刚刚登基,应赶快派人赴各地通知这一消息,并且借机观察外界动向。”对此,在笔者看来,荀顗的这一举动,目的是让忠于曹魏的势力暴露出来,从而为司马师平定叛乱提供机会。
果然,如同荀顗之前的预料一样,得知司马师废立皇帝的消息后,毌丘俭、文钦起兵,以此对抗司马师。正元二年(255年),毌丘俭、文钦在寿春举兵讨伐司马师,并进兵项城,此为毌丘俭文钦之叛。东吴知道毌丘俭叛乱后亦由丞相孙峻率领吕据和留赞领兵到寿春支援毌丘俭。司马师自己亲自率军讨伐,并派遣荆州刺史王基率兵与叛军对抗,抢先占领南顿。及后诸葛诞、胡遵和邓艾都领军与司马师会合。在这场战役中,因为实力上的差距,司马师成功平定了叛乱。
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荀顗参与讨伐毌丘俭等人有功,获得了亭侯的爵位。司马师去世后,司马昭执掌大权,荀顗被晋升为尚书。司马昭征讨诸葛诞的时候,让荀顗留守曹魏都城。对此,在笔者看来,司马昭的这一安排,显然是把荀顗视为心腹了。
荀顗的外甥陈泰去世后,荀顗代替陈泰任仆射,兼管吏部,多次推辞之后才前去就职。荀顗接任陈泰的职位后,更加恭敬谨慎,综合考核曹魏官吏的名望和成绩。甘露五年(260年),因为不满司马昭篡夺大权,所以,曹髦亲自讨伐司马昭,为太子舍人成济所弑,年仅十九岁,以王礼葬于洛阳西北。曹髦被杀后,司马昭与众臣商议,立曹奂为皇帝,奉魏明帝曹叡之祀。魏元帝咸熙年间,荀顗升任司空,进爵为乡侯。东汉时期,司空与太尉、司徒合称三公,比如在东汉末年,曹操就曾担任司空这一官职。而到了三国时期,司空依然是地位显赫的官职,一般授予给资历深厚的老臣。
根据《晋书》等史料的记载,荀顗已年过六十岁,孝顺奉养老母一片诚心,因为母亲去世而辞去官职,悲伤得几乎丧失了理智,这促使荀顗获得了广泛的称赞。曹魏末期到西晋初期,司马炎恢复五等爵位,命令荀顗制定礼仪。荀顗上疏请羊祜、任恺、庾峻、应贞、孔颢共同删改旧的典章,撰定晋朝的礼仪制度。
最后,咸熙二年(265年),司马昭去世后,其子司马炎嗣位晋王。对于司马炎来说,取代了曹魏,建立了西晋,曹奂被降封为陈留王。西晋建立后,荀顗晋升为太尉这一官职。众所周知,太尉始于秦朝时期。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了秦朝后,以太尉、丞相、御史大夫为三公。秦朝时期,太尉名义上执掌天下兵马,堪称位高权重。不过,到了三国时期,太尉逐渐成为大臣的荣誉官职,比如灭亡蜀汉的邓艾,就被封为太尉。
根据《晋书》等史料的记载,泰始年间,荀顗与贾充一起推举司马衷为太子,并进言让贾充的女儿贾南风做太子妃,称贾南风“姿德淑茂”,被时人讽刺。当时因《正德》、《大豫》中雅、颂不相配合,司马炎命令荀顗制定“乐”。事情还未完成,荀顗在泰始十年去世。司马炎表示哀悼,太子司马衷亲临丧礼,司马炎、杨皇后为丧事馈赠物品,礼节超过了常规。
对于荀顗这位西晋大臣,晋武帝司马炎曾表示:“侍中、司空顗,明允笃诚,思心通远,翼亮先皇,遂辅朕躬,实有佐命弼导之勋。”但是,唐朝时期,房玄龄曾批评了荀顗,他表示“顗明《三礼》,知朝廷大仪,而无质直之操,唯阿意苟合于荀勖、贾充之间。”换而言之,荀顗在历史上的评价,可谓褒贬不一。对此,你怎么看呢?
在中国古代宫廷史中,吕后以“人彘”之刑残害戚夫人,贾南风以妒杀妃嫔乱政,但若论手段之残忍、行径之暴虐,汉景帝之孙广川王刘去的姬妾昭信,堪称“千古第一毒妇”。她以...
贾南风 戚夫人 2025-09-19 姚苌之死:因果轮回下的历史终章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五胡十六国时期是一个充满动荡与纷争的特殊阶段。在这个英雄与枭雄并起、忠诚与背叛交织的时代,后秦开国皇帝姚苌的死亡,以其戏剧性与悲剧性,成为后...
姚苌 2025-09-18 姚苌与苻坚:权力漩涡中的恩怨与鞭尸之谜在五胡十六国的动荡岁月里,姚苌与苻坚的恩怨纠葛堪称一段充满血腥与荒诞的历史篇章。姚苌作为后秦开国皇帝,曾是苻坚麾下备受器重的大将,却在苻坚落难之际将其弑杀,甚至...
苻坚 姚苌 2025-09-12 卫玠真实死因:一场被时代审美与命运裹挟的悲剧公元312年夏,建邺城(今南京)的街头因一位美男子的到来陷入狂热。据《晋书》记载,当卫玠乘坐的羊车驶入城门时,“观者如堵墙”,人群如潮水般涌动,将道路围得水泄不...
卫玠 2025-09-05 世说新语中的王济:才情与争议交织的西晋名士在《世说新语》的记载中,王济(字武子)是一个极具争议性的人物。他出身太原王氏这一顶级门阀,父亲王浑是西晋开国功臣,母亲钟琰为颍川名门之女,妻子是晋武帝司马炎之女...
晋武帝 2025-09-05 英年早逝的明君:晋明帝司马绍的短暂人生与未竟中兴在东晋动荡的百年历史中,晋明帝司马绍如一颗划破夜空的流星,以卓越的才能与果敢的决断力短暂照亮了江南半壁。这位27岁便英年早逝的皇帝,不仅平定了权臣王敦的叛乱,更...
司马绍 2025-08-28 揭开历史迷雾:贾南风的真实面貌与复杂人生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贾南风无疑是一个极具争议且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她以丑陋的外貌、狠毒的手段和荒淫的生活方式,成为了后世口诛笔伐的对象。然而,当我们拨开历史...
贾南风 2025-08-27 贾南风为何执意诛杀杨芷:权力、怨恨与伦理崩塌的交织公元292年,西晋皇太后杨芷在金墉城中绝食八日,终被活活饿死。这位曾以皇后之尊救贾南风于危难的尊贵女性,最终却死于儿媳贾南风之手。这场悲剧的根源,既包含权力斗争...
贾南风 2025-08-25 司马衷是晋惠帝吗?——从皇位更迭看西晋第二位皇帝的传奇人生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西晋王朝的命运因一场持续十六年的皇族内乱而跌宕起伏。这场被称为“八王之乱”的权力漩涡,不仅摧毁了西晋的统治根基,更将一位被后世称为“痴儿皇帝...
司马衷 2025-08-20 谢太傅是谢安吗:历史称谓背后的名士传奇在中国东晋历史的长河中,"谢太傅"这一称谓始终与一位风神秀彻、运筹帷幄的政治家紧密相连。通过梳理《晋书》《世说新语》等史料,...
谢安 2025-08-1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