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洪承畴,大家肯定都知道他原本是明朝的官,但是清朝入关的时候,却因为一场战役之后就投降于清朝了。而且投降清朝之后皇太极可是很看好他的,那么他在投清之后有什么贡献呢?可是为什么乾隆看不起洪承畴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1、为多尔衮出谋划策,使清军入主北京
洪承畴献策说:“今宜先遣官宣布王令,示以此行特期于灭贼,不屠人民,不焚庐舍,不掠财物之意。仍布告各府县,开门归降,官则加升,军民秋毫无犯。若抗拒不服,城下之日,官吏悉诛,百姓仍予安全。有首倡内应者,破格封赏。此要务也。”
对于行军战略,洪承畴建议“计道里,限时日,辎重在后,精兵在前,出其不意,出蓟州、密云近京处,疾行而前。贼走则即行追剿。”
多尔衮采纳了洪承畴的建议,清军这次进军,改变了以往掠夺财物、人口和屠城的恶习,同时打着“为尔等复君父仇”的旗号,使清军以“正义之师”的形象出现在中原百姓面前。清军进军北京十分顺利,一路上几乎兵不血刃。
1.2、招抚江南
顺治二年(1645年)五月,清军以摧枯拉朽之势灭掉南明弘光政权。此时多尔衮以为天下已定,于是开始对百姓残酷屠杀以及推行剃发令,他的倒行逆施引起汉人的反抗,多尔衮连忙任命洪承畴为“招抚江南各省总督军务大学士”。
洪承畴采用剿抚并用的措施,拉拢一切可以拉拢的对象,对于坚决反清的义士,他会毫不犹豫地铁血镇压。

1.3、平定西南
顺治十年(1653年)五月,洪承畴奉命经略湖南、广东、广西、云南、贵州五省。
当时南明最后一个政权永历盘踞在云贵,永历名将李定国在桂林之战打得孔有德自焚身亡,在衡州之战又斩杀尼堪,“两蹶名王”,清廷震动,他们一度有“弃湘、粤、桂、赣、川、滇、黔七省,与明议和之议”。
洪承畴在如此危急的情况走马上任,他上任后采取一系列措施稳定局面。
一是广泛宣传,善待归降者。洪承畴在湖南、湖北与永历政权的交界处,印发了大量《经略内院招抚明示》,吸引了许多永历政权的人前来投降。
对于这些归顺的人,“愿仕进,准其考取,愿务农者,给田产,并发恒产证明,借给钱粮牛种,前四年免徭”。
二是提高清朝官员招抚积极性,对于招抚有功的官员,给予奖励。顺治十一年(1654年),洪承畴上奏朝廷,请求给予周思忠等招抚有功的官员奖赏,这些措施带来显著的效果。
三是对永历政权内部进行离间。孙可网和李定国是永历政权的两员干将。洪承畴尝试对他们进行招抚,但是被李定国坚决拒绝。
于是洪承畴转而尝试招抚孙可望,他通过礼遇孙可望的亲属,优待其部属来收买感化孙可望。
顺治十四年(1657年),孙可望在交水被李定国打败,洪承畴不失时机地向孙可望伸出橄榄枝,招降了他。
孙可望熟悉永历政权的内部情况和军事部署,他的投降,极大动摇了永历政权抗清的斗志。
洪承畴看到时机成熟,于是“上方略,言滇黔可取”。顺治十五年(1658年),洪承畴攻陷贵阳,不久后迅速平定贵州全省。
之后朝廷派信郡王多尼主持军务,洪承畴建议兵分三路入滇,并且选用孙可望部下熟悉地形者19人,分拨到各路作为向导。
顺治十六年(1659年),清军攻陷昆明,云南被平定。
此时洪承畴出于稳定局势的考虑,向朝廷建议留吴三桂驻守云南,并且发内帑救济灾民,同时暂缓入缅甸追杀永历帝。
洪承畴的这些建议都得到落实,云南的社会秩序很快恢复稳定,百姓安居乐业。

洪承畴被誉为开清第一功,是因为他投靠清政府,对清政府一统中原有着非常大作用,但是毕竟是前朝的官,所以乾隆并不是很瞧得起他。
洪承畴其实是一个贪婪而且怕死的人,皇太极派出了人前去招降,其中就包括范文程,范文程见到洪承畴后,洪承畴知道这个事情之后就大骂他,然而范文程招降的事一个字也没有提,只是与他聊聊天,偷偷观察他,范文程回来后告诉皇太极洪承畴根本就不想死,一个人如果连死都不怕怎么会怕灰尘脏了自己的衣服呢?
第二个原因是洪承畴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他知道明朝的政府非常腐败,大明王朝已经时日无多,而松锦之战中,因为崇祯皇帝没能给予他援助,松锦之战大败,被俘虏了,他对明朝的政府感到非常的绝望,对崇祯皇帝也感到非常的失望。
洪承畴在投降清朝后,为清朝进军中原给予了很大的帮助,不仅参与清朝中央佐理机务,而且还招降了江南地区的百姓、劝降郑成功之父郑芝龙,被誉为“开清第一功”。
每一个人都有每一个人为人处世的原则和方法,我们不能去说他到底是好还是坏,因为别人这样做,一定也有别人的道理,别人的难处。
1629年冬,后金(清朝前身)汗皇太极率十万大军突破长城防线,直逼北京城下。这场被称为“己巳之变”的战役,因袁崇焕率关宁铁骑千里驰援而成为明末战争史的关键转折点...
皇太极的皇后 袁崇焕 2025-10-31 乾隆遗妃的归宿:嘉庆帝的妥善安置与历史逻辑乾隆帝以89岁高龄驾崩,留下43位后妃的庞大群体,其中仅10位在乾隆去世时仍健在。这一特殊历史场景下,嘉庆帝的处置方式既遵循清代宫廷制度,又暗含权力交接的微妙平...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嘉庆怎么死的 2025-10-31 乾隆深爱令妃,为何未封她为后?乾隆帝与令妃魏佳氏的情感纠葛,是清代宫廷史中备受瞩目的篇章。这位出身内务府包衣的汉女,凭借出众的容貌与温婉的性情,从宫女一路攀升至皇贵妃之位,更以十年六胎的生育...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10-31 从乾隆宠臣到嘉庆阶囚:和珅的权力沉浮密码在乾隆朝的权力金字塔顶端,和珅以“二皇帝”之姿掌控朝政二十余年,其权势之盛甚至让英国使臣马戛尔尼惊叹“中国真正的掌权者”。然而当乾隆驾崩仅十五日,这位权倾朝野的...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嘉庆怎么死的 2025-10-30 十五年国库的财富为何一年耗尽:和珅家产与嘉庆财政的双重困局1799年正月,乾隆驾崩仅十五日,嘉庆帝便以雷霆手段查抄和珅府邸,抄没家产估值达8亿至11亿两白银,相当于清朝15至20年的财政收入。然而,这笔天文数字般的财富...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嘉庆怎么死的 2025-10-29 雍正严控与乾隆宽赦:权力更迭中的宗室政策转向清雍正朝以雷霆手段整肃宗室著称,十四阿哥胤禵、十阿哥胤等康熙末年参与储位争夺的皇子均遭长期囚禁。然而乾隆帝即位后迅速释放这些叔父,并调整其子嗣待遇,这一政策转向...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康熙的儿子们 2025-10-28 乾隆大婚时,雍正赐死弘时?历史真相与影视虚构的碰撞乾隆大婚是清朝历史上的一件盛事,而围绕雍正帝是否在此时赐死亲生儿子弘时的争议,却因影视作品的渲染成为民间热议的焦点。事实上,翻遍《清史稿》《清实录》《清皇室四谱...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0-28 嫡子早逝与皇权隐喻:嘉庆祭拜永琏背后的权力密码1795年,乾隆六十年,85岁的乾隆皇帝在勤政殿召集王公大臣,宣示立皇十五子永琰为皇太子,并约定次年归政。然而,在永琰正式成为储君仅13天后,乾隆便命其前往朱华...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嘉庆怎么死的 2025-10-27 雍正两道密旨:为乾隆铺就六十三载盛世坦途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圆明园内,一代铁腕帝王雍正帝溘然长逝。这位以改革著称的皇帝,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为儿子乾隆留下两道密旨,不仅确保了皇权的平稳交接,更奠定了...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0-24 乾隆帝的权力棋局:讷亲从宠臣到弃子的政治密码乾隆十年(1745年),保和殿大学士讷亲的朝服补子上,四爪金龙在阳光下泛着冷光。这位年仅三十余岁的满洲贵族,正以首席军机大臣的身份统领吏、户二部,其权势甚至超越...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10-24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