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崇祯帝朱由检登基之后没多久,魏忠贤就发现很多事情好些不太对劲了。期初59岁的魏忠贤认为,年仅16对的朱由检只不过是个娃娃,玩弄一个娃娃还不是容易的很?但16岁的新皇帝朱由检,可不像他的哥哥明熹宗一样愚钝,这个少年,太隐忍了。
朱由检登基后,已然感觉到了大明王朝内外的重重杀机。他不敢吃宫中的食物,因为朝廷内外包括他身边的太监和宫女,绝大部分都是魏忠贤的手下,因此只能偷偷吃自己藏在袖中的饼子。晚上,少年皇帝甚至命令将大殿和寝宫的蜡烛全部点亮,因为他担心,黑暗处不知道是否藏匿着企图刺杀他的奸贼。
在昭告天下的《即位诏》中,朱由检说:“朕以冲人(幼龄)统承鸿业。祖功宗德,惟只服于典章;吏治民艰,将求宜于变通。”
吏治,是他开刀相向的第一个对象,而被开刀的人,无疑就是魏忠贤。
虽然如此,但崇祯皇帝朱由检一开始表现得非常隐忍。他表面上对魏忠贤毕恭毕敬,暗地里却开始一步步地清除身边的阉党势力。
他先是遣散了身边一些来路不明的人员,然后新选了一些宦官入内侍奉自己。
接着,他又命令魏忠贤的阁臣黄立极辞归乡里;然后又让李朝钦等一帮魏忠贤的心腹以“乞休”的方式去职;魏忠贤感觉不妙,便试探着跟小皇帝朱由检说,陛下,我要辞去东厂提督一职,但崇祯却故意没有答应,因为他觉得时机未到,还需要再等等,因此仍然极力“挽留”了“厂公”。
从内到外,崇祯皇帝开始层层抽丝剥茧,一点点地清除魏忠贤的势力。
崇祯皇帝有条不紊,步步推进,也使得朝中一些投靠魏忠贤的墙头草们发生了分化。
眼看新皇帝可能要整顿朝政,新任的南京通政使杨所修,以及吏科都给事中陈尔翼揣度着小皇帝的意思,于是上疏弹劾魏忠贤的老部下、兵部尚书崔呈秀,说他以往干了许多例如迫害东林党人的坏事,但崇祯暂时将奏折压了下来。
不久,原来跟随魏忠贤却没有受到重用的云南道御史杨维垣也连连上书,斥责崔呈秀“内谀厂臣,外擅朝政,贪淫横虐”,由此掀开了一场朝臣攻击魏忠贤势力的舆论风暴。
崇祯的策略是,他自己看似不动,暗地里却鼓励那些反对魏忠贤的朝臣们,以及利用魏忠贤原来的心腹们,来发起一场讨伐魏忠贤罪孽的群众运动。
发动群众斗群众,仅仅只有16岁的崇祯皇帝对此却谙熟于胸。
而那些多年来被魏忠贤一伙压制迫害的东林党人和民众们,也纷纷爆发了。大量的奏疏如雪片般纷纷进呈,其中贡生钱嘉徵更是上疏历数魏忠贤有“并帝”“蔑后”“弄兵”“朘民脂膏”等十大罪。
崇祯读了心里为之震动,随即召来魏忠贤,让侍者一条条读给魏忠贤听,并且每读一句,就大声斥问魏忠贤说:“这是在说什么?”弄得魏忠贤只能跪在地上不停磕头,不知如何辩解。
魏忠贤心里大惧。
原本,他就是个不识字、没文化的街头混混,中年被逼无奈自宫当太监,没想着因为勾搭上了熹宗皇帝的奶妈,才开始飞黄腾达,权力来得太快,他心里并没有多大的准备。对皇权,他始终还是有着畏惧心理的。这一番崇祯皇帝的步步夺权、紧逼,使得魏忠贤不由得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
于是,魏忠贤紧急找到崇祯皇帝身边的老太监徐应元,请求他代为向崇祯求情,并假装要告罪辞职。没想到的是,崇祯却顺水推舟,批准了魏忠贤辞职,并迅速任命自己的手下控制了东厂、锦衣卫以及京城中的巡防等要职,并将兵部尚书崔呈秀等魏忠贤的党羽逮捕下狱,罢免属于阉党势力的工部尚书吴淳夫等人的官职,由此迅速掌握了朝中大权。
天启七年(1627年,朱由检到1628年才改年号为崇祯),农历十一月初一日,仅仅登基才两个来月的崇祯皇帝下发诏书称:
“朕览诸臣屡列逆恶魏忠贤罪状,俱已洞悉……忠贤不报国酬遇,专逞私植党,盗弄国柄,擅作威福,难以枚举……本当寸磔(凌迟处死),念梓宫(熹宗皇帝灵柩)在殡,姑置凤阳……家产,籍没入宫。其冒滥宗戚(党羽),俱烟瘴永戍(贬戍)。”
至此,魏忠贤也被吓破了胆。眼看这位16岁的小皇帝雷厉风行,三个月间便将实权步步掌握,而自己的党羽则被贬的贬、被抓的抓,魏忠贤心生畏惧,于是乖乖地带着几百个随从,赶紧照着小皇帝的指示,朝着安徽凤阳的明帝国祖陵开拔前进了。
但崇祯并未饶过他。随后朱由检又下令,让锦衣卫前往追击魏忠贤,并准备将他逮捕回京继续问罪,得知消息的魏忠贤知道难逃一死,于是在走到河北阜城时,和同伙一起在旅店中喝酒痛饮到半夜四更,然后上吊自杀了。
至此,呼风唤雨达七年之久的“九千岁”魏忠贤,在短短三个月间,便宣告身败覆灭。
1630年9月22日,北京菜市口刑场,56岁的袁崇焕在三千六百刀凌迟酷刑中死去。百姓争食其肉,骂声震天,而这位曾以“五年复辽”誓言撑起大明边疆的将领,至死未发一...
袁崇焕 2025-09-25 胡宗宪:历史天平上的忠奸之辨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胡宗宪始终是一个充满争议的人物。他以抗倭名将的身份载入史册,却因与严嵩集团的关联蒙上政治阴影;他既有平定东南倭患的赫赫战功,又因贪腐传闻饱受...
严嵩 2025-09-25 古代最幸运的公主:宝庆公主的传奇人生在古代封建王朝的权力漩涡中,公主的命运往往与政治联姻、皇权更迭紧密相连,鲜少有人能逃脱被当作棋子的命运。然而,明朝的宝庆公主却以其独特的经历,成为历史上最幸运的...
宝庆公主 2025-09-25 传闻左良玉拥兵八十万,为何仍难敌清军?在明末动荡的时局中,左良玉作为手握重兵的将领,其军事行动与历史评价始终充满争议。民间流传其“拥兵八十万”,却在关键战役中败于清军,这一矛盾现象背后,实则隐藏着军...
左良玉 2025-09-25 明朝国本之争:一场持续十五年的权力博弈与制度危机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年),一场围绕皇位继承权的政治风暴席卷朝堂,史称“国本之争”。这场争端以明神宗朱翊钧欲立宠妃郑贵妃之子朱常洵为太子,与朝臣坚持立...
朱翊钧是个好皇帝吗 郑贵妃 2025-09-24 杜十娘的财富密码:明代顶级名妓的资本积累与生存智慧在明代冯梦龙笔下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杜十娘怀抱价值万金的珠宝投江自尽的场景,成为文学史上最震撼的财富毁灭事件之一。这位年仅十九岁的教坊司名妓,如何在短短七...
杜十娘 2025-09-24 俺答封贡:中原与草原的千年和解与文明交融1571年,明朝隆庆五年,一纸封贡敕书终结了中原与草原长达两百年的刀兵相见。当明穆宗朱载坖册封蒙古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为“顺义王”,开放十一处边境互市口岸时,这场...
俺答汗 2025-09-24 光源氏为何敢让女儿进宫:权力博弈与家族命运的交织在日本平安时代的宫廷画卷中,光源氏作为《源氏物语》的核心人物,其政治手腕与情感纠葛交织成一幅复杂的历史图景。他让女儿入宫的决策,绝非简单的父爱驱动,而是深植于摄...
平安 2025-09-23 太监张永称得上正直么?——历史棱镜下的复杂人格在明朝正德年间的权力漩涡中,宦官张永是一个无法被忽视的名字。作为“八虎”集团的核心成员,他既与权倾朝野的刘瑾同列,又因扳倒刘瑾、平定叛乱、抵御外敌等功绩被载入史...
刘瑾 2025-09-23 杨一清与杨廷和:明朝双璧的权谋与功业之辨在明朝中叶的政坛上,杨一清与杨廷和犹如两颗并峙的星辰,一位以边疆战功与权谋著称,一位以内阁改革与制度重塑闻名。若以“厉害”为标尺衡量二人,需穿透历史迷雾,从军事...
杨廷和 2025-09-23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