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羹尧和雍正关系匪浅,而且自身也很有能耐,因此在雍正上台之前就当了川陕总督,那可是管着今天的四川陕西西藏甘肃青海新疆宁夏这么大片土地的封疆大吏,所有外任官员中最大的。雍正上台,没有隆科多,外有年羹尧,两人抬起雍正的政治轿子。雍正为了塑造年羹尧的名臣形象,给予的恩惠也非常多。然而,他没有想到的是,年羹尧骨子里并不如他想象的那么美好,他犯了三个大忌。
1、第一个,便是贪污腐败。根据《雍正实录》,年羹尧贪腐中的真金白银总额就在400万两以上,而康熙末年整个清政府的库存银两才800万两。年羹尧贪污了半个国家!雍正新政的第一刀,就是对准贪官污吏的,年羹尧在雍正上台之后仍不收手,成为了雍正新政最大的掣肘。雍正要么收回自己的新政理想,要么拿下年羹尧,他只能选择后者。所以,雍正帝一朝臣和他的关系网哗喇喇似大厦将倾,风雨飘摇中零落散失,是必然的。
2、第二个,便是恣意妄为,威胁到雍正的皇权。雍正当了皇帝,但是年羹尧心中并没有把他当皇帝来看。他写了一部诗集,要求雍正给他写序。雍正同意了,但还没有写出来,年羹尧自己写了,要求署雍正的名来刊印。朝廷挑选一些皇宫侍卫来从军,这些侍卫品级都很高,个个比得上封疆大吏,而且就算皇帝身边的微不足道的人,因为沾了“皇”字,按照封建礼仪,年羹尧也必须尊重,但是年羹尧用作奴仆,让他们前后导引,执鞭坠镫。更有甚者,面见雍正的时候,年羹尧竟然不行跪拜礼,直接盘腿坐在了雍正面前。雍正到年羹尧军中,发现自己指挥不动年羹尧的军队,他们只听年羹尧的。这让雍正顿时感觉到强烈的危机:如果年羹尧有什么异动,他雍正该怎么办?
3、第三个,便是结党营私,这是雍正的大忌。雍正当了皇帝之后,就对各种结党营私深恶痛绝,还写过一篇《朋党论》来痛斥结党营私造成的政治动乱。年羹尧大肆任命自己的人当官,他家的奴仆都是四品五品官员;他经营了盘根错节的政治关系网,组成一股强大的力量。
以上就是年羹尧失宠的原因,归结来说,是年羹尧咎由自取,是必然,而不是雍正兔死狗烹。问题已经回答完毕,如果对这段历史有兴趣的,还可以继续往下看。
其实雍正察觉了年羹尧有问题之后,并不想一棒子打死他,而是抱着治病救人的目的,希望年羹尧能迷途知返。
一开始,因为年羹尧在西部,不在雍正身边,雍正纵然知道他的骄纵,也只是在密谕中劝说而已,没有明确指责。年羹尧的失宠和继而被整是以公元1724年(雍正二年)10月他第二次进京陛见为导火线的。在边疆时,蒙古王公和额驸阿宝见到年羹尧必须跪拜——亲王、郡王爵位高于年羹尧的一等公,年羹尧这是明显的僭越。——在赴京途中,他令直隶总督李维钧、陕西巡抚范时捷等跪道迎送。到京时,他黄缰紫骝,郊迎的王公以下官员都下跪迎接,年羹尧安然坐在马上走过去,看都不看一眼。王公大臣下马向他问候,他也只是点点头而已。他的张狂已经无以复加。
臣大过君,古今忌讳。而年羹尧的一系列不敬被人看在眼里,于是别有用心的人就开始传言,说雍正管不住年羹尧,等等。年羹尧进京不久,雍正奖赏军功,京中传言这是接受了年羹尧的要求。又说朝廷整治阿灵阿等人,也是按照年羹尧的要求行事的。这些流言让人觉得雍正皇帝没有自己的主见,唯年羹尧马首是瞻,这大大刺伤了雍正的自尊心。这时候,雍正就已经对自己刻意塑造的名臣心怀芥蒂了。
11月,年羹尧结束陛见回任后,接到了雍正的谕旨,上面有一段论述功臣保全名节的话:“凡人臣图功易,成功难;成功易,守功难;守功易,终功难。……若倚功造过,必致反恩为仇,此从来人情常有者。”在这个朱谕中,雍正改变了过去嘉奖称赞的语调,警告年羹尧要慎重自持。这是这一次陛见引起的反响,但是年羹尧完全没有引起重视,不以为意,依然我行我素,威风八面。他因为让陕西巡抚范时捷下跪迎送而得罪了范时捷的哥哥范时绎,这是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家伙,哪怕王公皇子犯错,他也敢参,雍正有错他也敢当面指出来,更别说年羹尧只是一个公爵。
不久,时任镶白旗汉军都统、两江总督的范时绎弹劾年羹尧的奏章就到了雍正案前。这是题本而不是密折,所以南书房大臣们先看到,他们不敢表态,呈给了雍正,雍正看完也没有表态,返回去让朝臣讨论。很明显,这种不表态就是一种表态,大臣都是人精,知道该怎么做。于是,不久,各地弹劾年羹尧的奏章就像雪片一样飞往紫禁城。雍正都接了,看了,但是按而不发,态度暧昧。他应该是在等待年羹尧表态。可惜,年羹尧并没有表态。
年羹尧不当回事,可是雍正必须当回事。不过雍正还是逐步来的。他解除年羹尧的川陕总督职务,命他交出抚远大将军印,调任杭州将军。
年羹尧调职后,内外官员更加看清形势,纷纷告发他的罪状,这时候的奏章更是排山倒海一般压向南书房。这一方面年羹尧的确有很多不应该,让朝内外群臣抓住把柄,另一方面,是否弹劾年羹尧也是一种政治表态,所以文武百官争先恐后揭发他。雍正前期允许“风闻奏事”,也就是根据道听途说来上奏,并不会因此降罪,很多人因此罗织罪名控告年羹尧。雍正以听从群臣的建议为名,把年羹尧官职全部免除,并于雍正三年年9月下令捕拿年羹尧押送北京会审。12月,朝廷议政大臣向雍正提交审判结果,给年羹尧开列92款大罪,请求明正典刑。其罪状分别是:大逆罪5条,欺罔罪9条,僭越罪16条,狂悖罪13条,专擅罪6条,忌刻罪6条,残忍罪4条,贪婪罪18条,侵蚀罪15条。
雍正说,这92款中应服极刑及立斩的就有30多条,但念及年羹尧功勋卓著、名噪一时,“年大将军”的威名举国皆知,如果判斩,恐怕天下人心不服,自己也难免要背上心狠手辣、杀戮功臣的恶名,于是额外开恩,赐其狱中自裁。
年羹尧死了,但是留给后人很多思考。
第一,人要找准自己的定位,你在公司、在社会、在酒桌上,是什么位置,自己要把握清晰,不卑不亢,才受人尊重,才会得到承认。
第二,人品永远是人最直观的形象,人品好的人,哪怕能力差点,哪怕性格孤僻一点,也会受到尊重,也会得到重用。
第三,永远保持认清形势的清醒头脑,形势决定人的作用、地位和命运,不能认清形势,盲目出发,只会自食苦果。
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五十八岁的雍正帝突然驾崩,直隶总督李卫闻讯后三日暴毙,终年五十一岁。这位以“缉私盐、整漕运、治江南”闻名的能臣,死后虽遭乾隆斥为“...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0-01 忠奸分野:李卫与年羹尧结局差异的深层密码雍正朝两大权臣李卫与年羹尧,同为帝王股肱之臣,却走向截然不同的命运终局。年羹尧从抚远大将军沦为阶下囚,被赐自尽时身负九十二款大罪;李卫则历经三朝,以直隶总督之位...
雍正如何继位的 年羹尧 2025-10-01 乾隆退位:盛世余晖下的权力博弈与衰败伏笔公元1796年,八十六岁的乾隆皇帝在太和殿举行禅位大典,将皇位传于皇十五子永琰(嘉庆帝),自封“太上皇”。这场看似平和的权力交接,实则暗藏玄机——乾隆以“归政全...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嘉庆怎么死的 2025-09-30 和珅临终前:乾隆“保命诏书”背后的权力困局与历史警示1799年正月初三,乾隆帝驾崩的讣告传遍紫禁城。当夜,嘉庆帝以办理丧仪为由,将权倾朝野的和珅调离权力核心。三日后,和珅被囚禁于宗人府,二十条大罪的诏书如雪片般飞...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嘉庆怎么死的 2025-09-30 废后静妃:被历史迷雾遮蔽的蒙古公主在中国古代帝王婚姻史中,顺治帝废后静妃的命运堪称最具戏剧性的政治悲剧之一。这位来自科尔沁草原的蒙古公主,从母仪天下的皇后沦为史书失载的失踪者,其人生轨迹折射出清...
顺治为什么出家 2025-09-30 乌拉那拉氏的命运转折:从皇后之位到帝王厌恶的深层剖析作为乾隆帝的第二任皇后,乌拉那拉氏的结局堪称清代宫廷史上最富悲剧色彩的案例之一。她因南巡途中的断发行为被乾隆帝彻底冷落,死后未获谥号、未入裕陵、葬礼规格低于皇贵...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09-28 乾隆三位皇后中的真爱之谜:从历史细节中探寻帝王真情在乾隆帝长达六十三年的执政生涯中,三位皇后先后成为紫禁城权力金字塔的顶端人物。她们的命运轨迹与乾隆的情感选择紧密交织,但若以“真爱”为标尺丈量,这位风流帝王对三...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09-28 嘉庆帝继位后对乾隆妃嫔的安置:权力交接下的温情与礼制乾隆帝以89岁高龄驾崩后,其庞大的后宫群体成为新君嘉庆帝面临的首要问题。据史料记载,乾隆后宫共有41位有正式封号的嫔妃,其中皇后3人、皇贵妃5人、贵妃5人、妃6...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嘉庆怎么死的 2025-09-28 乾隆后宫情史:从43位妃嫔中寻觅帝王真爱乾隆帝一生共有43位正式册封的妃嫔,包括3位皇后、5位皇贵妃、5位贵妃、6位妃、6位嫔、12位贵人、4位常在及2位答应。在这片浩瀚的后宫中,谁才是乾隆最钟爱的女...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09-28 九子夺嫡:雍正登基后,八位失败者的命运终章“九子夺嫡”是清朝康熙年间一场惊心动魄的皇位争夺战,九位皇子为争夺储君之位各施手段,最终四阿哥胤禛脱颖而出,成为雍正帝。而其他八位参与夺嫡的皇子,在这场残酷的政...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9-2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