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但文采飞扬、精通音律,而且“龙章凤姿、天质自然”,可谓是天之骄子。然而嵇康横遭杀戮,又仿佛是天妒英才,究竟原因何在?他身高一米九一,风姿特秀,见者无不叹道:“萧萧清风,明爽俊朗。”或赞曰:“凛凛寒松,高拔清峻。山涛说:“嵇康站时就如孤松独立;醉时,就似玉山将崩”。魏晋风流人物,以嵇康为首。
嵇康不但玉树临风,更是博学多才,他能诗善赋又精晓音律,竹林七贤中,数其艺术成就最高,影响也最大。论诗,虽然钟嵘的《诗品》将阮籍列为上品,嵇康列为中品。但人们一谈起魏晋风度,首先想到的不是阮籍的“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咏怀诗),而是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和嵇康的“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赠兄秀才入军)而细读下来,无疑后者比前者更加洒脱,飘逸。是啊,“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是历代多少中国人梦寐以求的艺术心境啊。
论论文,嵇康更远胜其余六人,他的名作《养生论》,《答难养生论》,《琴赋》,《声无哀月论》等,皆清峻携远,意蕴悠长。如《养生论》:“夫称君子者,心不措乎是非,而行不违乎道者也。何以言之?夫气静神虚者,心不存于矜尚;体亮心达者,情不系于所欲。矜尚不存乎心,故能越名教而任自然;情不系于所欲,故能审贵贱而通物情”。全文流畅自然,简洁明晰,行云流水间,其越名教而任自然之论点宛若清水出芙蓉。嵇康论文的浑然天成,灵犀玄妙,在此生动可见。
论音律,阮籍最好的琴曲《酒狂》也远不能同嵇康的《广陵散》相媲美。除《广陵散》外嵇康还创作了被称为“嵇氏四弄”的《长清》、《短清》、《长侧》、《短侧》四首琴曲,并与蔡邕的“蔡氏五弄”合称“九弄”,是中国古代一组著名的琴曲。隋朝时炀帝甚至把“九弄”列为朝廷取士的条件之一,可见其艺术成就之高。至于《广陵散》又名《聂政刺韩王》,是嵇康根据古曲加工而成,与俞伯牙的《高山流水》并称“稀世之音”为中国五千年音乐史之最高成就。相传嵇康抚奏此曲时,日月增辉,风轻云淡,百兽无声,众仙下凡。

论书法,嵇康更以一手草书独步当世,凭那洒脱的个性,自然的玄性,桀骜的龙性,及诗赋音律全方位的艺术功底,嵇康的书法俊洒飘逸而不失苍劲,龙飞凤跃而不失雅正,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直到唐朝张怀瓘仍在他的《书断》中对嵇康的不在笔墨,出自自然的书法风格赞叹不已。
当然嵇康最令人高山仰止的既不是他的天姿秀出,也不是他的才情四溢,而是其独立健全,震古烁今的人格伟力。嵇康所处的年代正值魏晋之交,当时司马氏为稳固统治,以名教的名义大肆杀戮异己,诛灭了曹爽,何晏,夏侯玄等八大名族。《晋书》也记载“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可见政治环境之险恶。嵇康的一个至交山涛(也是竹林七贤之一)为司马昭心腹并身居吏部侍郎这样的高位,一次他离职高升,便邀请好友嵇康来接替自己的位置。想必山涛这么做也出于好心,他希望嵇康能借这次机会改变与司马氏不合作的态度,以便躲过血淋淋的屠刀。可他太不了解自己的朋友了,或他太低估人类的高贵品质了,刚肠疾恶的嵇康接到邀请后,为显示决不于司马氏合作的态度,毅然作书与举荐他的山涛绝交。
在这篇响震千秋的绝交书《与山巨源绝交书》中,嵇康先是将山涛这类趋炎附势的官僚描写成“足下傍通,多可而少怪”的没主见的怪物;紧接着又阐述自己追逐自由的决心,就如麋鹿虽身挂金饰,但仍志在丰草。然后,嵇康又写了自己不适合作官的“必不堪者七”和“甚不可者二”。其中的“甚不可者一”,嵇康更是将矛头直指权臣司马昭,公开宣扬自己“非汤武而薄周孔”。要知道,当时名士王肃、皇甫谧等人为替司马氏篡位制造礼教依据,杜撰了许多汤武周孔的名言。嵇康在这里说自己“非汤武而薄周孔”等于公开反对司马氏篡魏,这无疑戳到了人家的疼处,据说司马昭读毕此文,对嵇康深为嫉恨,杀心顿起。
嵇康作书与举荐他的挚友山涛绝交,体现了他不为强权所迫,不为荣华所惑的独立人格。然而中国古代几乎每一个统治者都是外仁义而内阴狠的,他们不会容忍任何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出现,去揭露他们的虚伪,去挑战他们的专制,公元263年,龙性难训的嵇康被统治者司马昭残酷杀害,高亢激越的《广陵散》终成绝响。
嵇康被处死的罪名虽然是“言论放荡,害时乱教”,但事实上,出身儒学世家的嵇康却是以生命为代价捍卫了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仁者精神,嵇康的死实则是求仁得仁,以身殉道。那个年代,路人皆知,司马氏虽表面以孝治天下,但实则不忠不孝,公元260年,司马昭甚至指示手下刺杀皇帝(曹髦),面对弑君这样的大悖伦常,朝野上下却一片鸦雀无声,那些平日满口仁义道德的老道先生哪去了,他们全都哑巴了吗?不,是他们在刺刀下忘却了“威武不能屈”,是他们在荣华前丢弃了“富贵不能淫”,他们才是礼教真正的背弃者,他们才是真正的“害时乱教”。而此时只有嵇康也惟有嵇康敢直言揭露司马氏的虚伪丑陋,敢捍卫儒家的忠孝仁义并批判司马氏肆意歪曲的“汤武周孔”。可见,那时嵇康才是礼教最坚定的捍卫者和执行者,他捍卫了礼教最原汁原味的精神内核,决不允许半点政客的虚假污秽去亵渎它。
在东晋的历史长河中,孝武帝司马曜本是一位颇具作为的君主,却因一句酒后戏言,在35岁的壮年时期命丧宠妃之手,其死因之荒诞,堪称中国帝王史上的奇闻。乱世登基:夹缝中...
司马曜 2025-11-12 王敦:权臣的轶事与风云人生王敦(266年—324年),字处仲,琅琊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人,作为晋武帝司马炎的女婿、治书侍御史王基之子,他在东晋时期掀起了惊涛骇浪,其一生既有令人惊叹的成...
晋武帝 2025-11-05 晋武帝司马炎的“困局”:嫡长子继承制下的无奈抉择晋武帝司马炎以雄才大略统一全国,开创“太康之治”,却在选择继承人时陷入两难:其嫡次子司马衷自幼痴愚,却最终被立为太子并继承大统。这一看似矛盾的决策,实则是司马炎...
司马衷 晋武帝 2025-10-30 妖后贾南风:权力漩涡中的疯狂与覆灭在晋武帝司马炎驾崩后的西晋宫廷中,一场由皇后贾南风引发的血雨腥风,彻底撕裂了这个新生的王朝。这位以丑陋面容与狠辣手段著称的皇后,通过精心策划的政治阴谋与权力游戏...
贾南风 晋武帝 2025-10-30 武悼皇后杨芷:从椒房独宠到金墉饿毙的悲剧人生西晋咸宁二年(276年),18岁的弘农华阴贵女杨芷身着华服踏入椒房殿,成为晋武帝司马炎第二任皇后。这位史载"婉嫕有妇德,美映椒房&qu...
晋武帝 2025-10-30 寒门战神的陨落:刘牢之的悲剧人生与政治困局在东晋门阀政治的阴霾下,寒门将领的命运如同飘零的孤舟。刘牢之,这位以洛涧之战名震天下的北府军统帅,最终却因三次倒戈成为政治博弈的牺牲品。他的故事,既是一部寒门武...
刘牢之 2025-10-30 寒门俊杰的仕途密码:石苞的权谋、轶事与家族沉浮在中国历史上,石苞(?-273年)以寒门出身却跻身西晋“八公”之列,其仕途轨迹堪称一部逆袭教科书。从渤海南皮的卖铁小吏到晋武帝司马炎亲送灵柩的司徒公,石苞的一生...
晋武帝 2025-10-17 权力漩涡中的疯狂:贾南风如何点燃八王之乱的导火索西晋元康九年(299年),洛阳皇宫内,皇后贾南风命人将一杯毒酒递给太子司马遹。这位曾被寄予厚望的皇储,在醉酒中被逼写下“陛下宜自了”的谋反书信,最终死于药杵。这...
贾南风 2025-10-15 乱世枭雄的困局:刘牢之的崛起与陨落公元383年的寒夜,洛涧河畔芦苇丛中,五千北府兵精锐正借着夜色掩护悄然渡河。领军的将领身披明光铠,腰间环首刀在月光下泛着寒光——这位名震东晋的猛将刘牢之,即将以...
刘牢之 2025-10-14 王猛:前秦帝国的缔造者与悲情终章王猛(325-375年),字景略,北海郡剧县人,五胡十六国时期前秦政权最杰出的政治家与军事家。他以寒门之身辅佐氐族君主苻坚,通过十八年励精图治,将一个偏居关中的...
苻坚 王猛 2025-10-10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