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了解:古代免死金牌的读者,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拥有免死金牌的大臣,为何大部分不能善终?
古人常说的“伴君如伴虎”,这句话并不是凭空得来的,而是有历史依据的。比如,秦始皇的几宗杀臣案件,光是听闻就让人胆战心惊,所以古人认为在皇帝身旁能安安稳稳地活下去唯有两条路。
一个是半辈子都装疯卖傻,让皇帝放下戒心,二是大臣们最向往的方法,即免死金牌。然而,即使持有免死金牌也只能保自己一时,不能保一世。
更甚至,古代持有免死金牌的大臣,大多不能善终,这是为何呢?原因只有11个字,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其中的原因。
免死金牌的漏洞
在当今说起免死金牌还觉得是杜撰,可翻阅历史记载才发现确实存在,并且是大臣们梦寐以求的,但得到免死金牌后的大臣们依旧没能躲过杀戮,有的甚至被满门抄斩。
若有大胆逆臣在免死金牌的庇护下谋权谋朝篡位,即使被抓住了也有免死一说,按此来说岂不是每个有免死金牌的人都可以尝试一次逆反?但现实是不可能的。
免死金牌最早称为丹书铁券,顾名思义就是在铁券上用丹砂填写,丹书铁券开始有免死功能是在南北朝时期,到了明代时期免死金牌开始出现了限制。
它无法免除所有性质的死刑,于是,一些持有免死金牌的大臣们,也难免死在皇帝的统治下。那么,免死金牌对哪个刑罚无效呢?皇帝也早就想到这个问题。

因此,他在免死金牌上刻有“除谋反大逆,一切死刑皆免”,正是这十一个小字,不仅阻止了混乱的谋反计划,也给了皇帝一个杀拥有免死金牌者的机会。
也就是说,只要皇帝认定是谋反大逆罪,那免死金牌就无效。古人曾言:“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免死金牌的存在便是这段话实实在在的体现。
或许也是因为他们有免死金牌吧,所以那些拥有免死金牌的大臣们会做出出格的事,同时也会被皇帝重点关注,而一旦被皇帝重点关注,这样人结局似乎就注定悲剧了,比如洪武时期的臣子。
被迫加责的大臣们
李善长在朱元璋开国期间一直对他忠心耿耿,有人贿赂李善长离开朱元璋也没能成功,一向敏感多疑的朱元璋,在了解这件事后也深受感动。

建立明代后,朱元璋赐李善长一块免死金牌,特殊的是这个免死不仅能免李善长两死,还能免李善长儿子一死。
得到免死金牌的李善长,则开始做起了拉帮结派的小动作,而他所有背地里的交易朱元璋都一清二楚。洪武十三年,朱元璋以“谋不轨”罪诛杀胡惟庸九族及其朋党,成为了震惊古今的明初四大案之一。
亲眼见证此次“浩劫”的李善长被吓得不轻,毕竟自己也做过和胡惟庸性质相同的事情,可为什么自己没死呢?难道是朱元璋念旧情?
朱元璋的冷面无情是出了名的,让他起疑心的人都必死无疑,所以他放过李善长的原因是在“想其罪名”。心虚的李善长根本掩盖不了自己害怕的事实,一次朱元璋生病时众臣皆赶到,唯独李善长没到。
同时,李善长在私下还叮嘱儿子也别去,可他们不明白越是这样越证明心里有鬼,而且从某个角度来看还是不尊重朱元璋,因此朱元璋的杀心又加深了。
很快,李善长被人告密了,内容是李善长明知胡惟庸要逆反却不禀报圣上,刻意隐瞒。谋反大罪岂能容忍,朱元璋当即下令抓捕李善长及其亲人,走到临头的李善长拿出免死金牌希望免除死罪。
不过,他的请求也在意料之内的被驳回了,朱元璋说:“你看看免死金牌上的小字!”在朱元璋的提醒下,李善长看到了那十一个字,除谋反大逆,一切死刑皆免。
于是洪武二十三年,朱元璋将李善长连同其妻女弟侄七十余人一并处死。除了李善长外,蓝玉也是明代年间一个鲜明的例子。蓝玉在朱元璋建朝初期曾多次解救朱元璋,因此在朱元璋上位后,也赐给蓝玉一个免死金牌。

一次,朱元璋去蓝玉军营巡视看见蓝玉身边围着许多壮汉士兵,在朱元璋对蓝玉的问询下得知这些人是他收的义子,此时的老朱并不在意,可变化就在下一秒。
老朱下令让这些人退下,这些士兵好像没有听见一样依旧杵在原地,然后齐刷刷看向了蓝玉,蓝玉点头表示可以退下,他们才退了出去。
这一幕让老朱看了就不是小事了,蓝玉今日可以命令几十个义子且不听命于当今圣上,那明日就可以命令上百、上千甚至更多的人,那到时候岂不是可以造反了。
可因为蓝玉是太子朱标的亲信,属于太子党,蓝玉在外是有些嚣张跋扈,但在太子面前从未不敬,杀了蓝玉对太子以后的路也无益处,相当是少了一个后备力量,因此朱元璋选择放蓝玉一马。
然而,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标因风寒病逝,朱元璋便立孙子朱允炆为皇太孙。如此一来,朱元璋想到孙子和蓝玉的交情浅薄,自己死后以蓝玉的脾性会不会压孙子一头?毕竟蓝玉有些目无王法。
因此,在朱标死后朱元璋为了给孙子铺路,一直在等一个持有免死金牌的蓝玉之日。洪武二十六年一个锦衣卫揭发蓝玉欲谋反,朱元璋当下命令抓捕蓝玉,并处以扒皮示众的刑罚。
此案件牵连近两万余人,包括跟随蓝玉的所有义子们,但蓝玉是否有谋反的心思呢?还是朱元璋为杀死蓝玉而故意找人诬陷呢?事情的真相也就不了了之了。
免死金牌的真相
综上所述,免死金牌具不具有免死的效果全看皇帝的心情,根据李善长和蓝玉两人的经历可以看出,即使手上有免死金牌,一旦做出可疑的事情或一旦威胁到明代的延续,也无法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继续活下去。

也就是说尽管这个人无罪,但只要皇上一心要他死,造个谣就能让他罪该万死,所以免死金牌无用,完美地诠释了“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警示格言。
回看明代四大案,基本都与拥有免死金牌的人有关,这是为什么呢?首先,能够拥有免死金牌必定是能力极强的人,而且对明代开国有着极大作用。
再次,有些人也是救过朱元璋并誓死跟随的人。那么关键来了,能力这么大是不是说明朱元璋死后,他们可以凭一己之力掀翻明代,然后统一、称霸。
如此一来,朱元璋辛辛苦苦才稳固下来的江山不就烟消云散了吗?精明的朱元璋必定不会让这种事发生,于是能力极强并喜欢拉帮结派的,杀!不表忠心有二心的,杀!嚣张跋扈者也有威胁,杀!

如今可以忠心于我的人未来也能忠心对别人,也能杀!因此,可以说获得了免死金牌的人基本等于提前看到了死期,更何况免死金牌上含有一道十一字的防线。
在楚汉争霸的烽烟中,刘邦以泗水亭长之身崛起为开国帝王,其后宫虽无秦始皇"六宫粉黛"的规模,却也聚集了八位各具特色的女性。当吕...
秦始皇陵 刘邦 2025-11-19 权力漩涡中的母子裂痕:秦始皇囚禁赵姬的深层动因公元前238年的咸阳宫中,22岁的秦王嬴政面对母亲赵姬的情人嫪毐叛乱,以雷霆手段将其车裂,并诛灭三族。这场血腥政变不仅终结了嫪毐的权势,更将赵姬推向了历史审判的...
秦始皇陵 嫪毐 2025-11-14 嫪毐的“特殊魔力”:让赵姬痴迷至深并诞下子嗣的真相战国末期的秦国深宫,一段充满欲望与权谋的纠葛,让市井小人物嫪毐成为历史舞台上备受瞩目的角色。他究竟有何特殊之处,竟能让秦始皇生母赵姬爱得死去活来,甚至为其生下孩...
秦始皇陵 嫪毐 2025-11-14 沙丘迷雾:胡亥继位背后的历史真相与权力博弈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巡游途中病逝于沙丘平台。这起看似寻常的帝王驾崩事件,却因赵高、李斯与胡亥的密谋,演变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皇位继承疑案。两千年来,&a...
秦始皇陵 李斯的儿子 2025-11-13 秦始皇不立皇后之谜:权力、阴影与理想的交织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横扫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王朝,自称“始皇帝”。他推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修筑长城,以铁腕手段重塑华夏文明。然而,这位开创...
秦始皇陵 2025-11-12 乱世枭雄的生存智慧:赵佗建立南越国的战略密码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派屠睢、赵佗率五十万大军南征百越,这场持续三年的战争以屠睢战死、秦军折损过半告终。五年后,赵佗与任嚣再次出征,以"绝道聚...
秦始皇陵 2025-11-11 历史长河中的“隐形巨人”:名气低却贡献卓著的帝王在中国两千余年的帝制历史中,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等帝王因开创性功绩被载入史册,但也有一群帝王,他们的贡献同样深刻改变了历史进程,却因时代局限或后世叙事偏向而鲜...
秦始皇陵 2025-11-10 蒙恬遗言:跨越时空的忠义共鸣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崩逝于沙丘,一场由赵高、李斯合谋的阴谋随之展开。他们篡改遗诏,赐死长子扶苏,并囚禁名将蒙恬。这位曾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修筑长城的将领,在...
秦始皇陵 李斯的儿子 2025-11-03 沙丘之变:李斯为何舍弃女婿扶苏,选择胡亥?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巡游途中病逝于沙丘平台。这本是一场正常的权力交接,却因中车府令赵高与丞相李斯的合谋,演变为一场颠覆帝国根基的政变。令人费解的是,作为...
秦始皇陵 李斯的儿子 2025-10-30 末代秦王子婴:出身迷雾与悲歌人生子婴的出身堪称中国历史上最扑朔迷离的皇室谜团之一。司马迁在《史记》中留下三处矛盾记载:《秦始皇本纪》称其为"二世兄子",即胡...
秦始皇陵 司马迁 2025-10-29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