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任何人而言,无论官爵大小,从巅峰摔下来,一定很惨,也很悲哀。何况大权在握的昊三桂呢?那么吴三桂对此是什么态度呢?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清除鳌拜后,1663年,康熙帝下令收缴了吴三桂大将军的军权。撤藩令一下,接着罢免了吴三桂总管云贵军政大权及向全国委派文武官员的特权。吴三桂一见撤藩令立即暴跳如雷。这一次他又忌又恨,竟长叹一声:“天不助我也。”连叫数声,从此翻脸不认人了。九年后,被剥夺了大权的吴三桂心怀不满,于康熙十二年十二月发动了武装叛乱,杀掉了云南巡抚朱国治等清朝官吏,云南总督甘文焜自杀。
向清廷开战后,吴三桂迅速占领了沅州、常德、衡州(今衡阳)、长沙、岳州等地,声势浩大、所向披靡。吴三桂控制着长江以南地区,自称周王,天下招讨都元帅。吴三桂与清政府的武装斗争,持续了5年之久,仍然是处于胶着状态。就在分不出伯仲之时,吴三桂于康熙十七年三月匆匆在衡州(今湖南衡阳)称帝。身居高位,重兵在握的吴三桂第一次感到了苦恼,这些苦恼很需要向人诉说,更需要有人倾听,帮助他走出困境。但是,吴三桂又能和谁商量呢?贴身的爱妾不在身边,知己又离他远去,朝臣们个个心怀鬼胎。老迈的吴三桂感到了苦恼,感到了“高处不胜寒”。
吴三桂虽然自称皇帝,但此时的他已经丧失了军事上的优势与主动。更令人奇怪的是,就在吴三桂称帝后的半年,也就是在公元1678年8月17日,吴三桂暴病而死。其孙吴世璠继位。吴三桂的运气也实在是太坏了,戊午年夏,他的气数已尽,已是孤家寡人,只有死路一条了。看来,这就是叛逆者的下场。康熙二十年(1681年)九月初,清军三路大军相继开进云南,逆首吴三桂的孙子吴世璠在被清军围困9个月后在昆明自杀,余部投降,为时八年的三藩之乱至此平息,平定三藩,国家一统。吴三桂一生,在政治上最得意的一笔是对清廷说不,在军事上最成功的一仗是北伐之战,后果最为严重的一次是在衡州称帝。
吴三桂一生,不知人,也不自知,更不识时务,所以他成不了俊杰。他不知道哪些事情可以有野心,哪些事情野心不能太大了。更要命的是,他不知道哪些是自己所长,哪些是自己所短,当然他更不愿意认错。所以,吴三桂失败了。就个人魅力而言,吴三桂既不可爱,也不可敬,而且很卑鄙。吴三桂虽然出身将门,难免有些军阀霸气,一些事做得也不那么地道,好色贪财,令人发指,但好歹他也是个英雄,骨子里也有几分英雄气概,也是血性男儿,只不过卑鄙一些罢了。吴三桂似乎命中注定只能当一个“坏人”,一个人民的“坏人”。就个人天分而言,吴三桂有帝王之志。
自从当上平西王后,他的志向就是当皇帝。吴三桂没有帝王之胄,他家八竿子打不出来一个有皇室血统的人。吴三桂也没有帝王之术。你看他小家子气,在昆明才当上西南王,就把动静搞这么大,弄得皇帝罢免,人民诛之。吴三桂更没有帝王之福,他才在衡阳自称皇帝,半年后就一命呜呼了。就个人仕途而言,前面我们讲过,吴三桂只适合做“大将军”,并不适合当“政治家”。吴三桂的失败,除了性格上的刚愎自用和政治上的原因以外,可能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他老了,糊涂了。
就个人秉性而言,吴三桂很深沉。他的深沉表现在,识人之准,用心之深。另外,吴三桂还很有心计,他的心计表面上可以和你握手言欢,嘻嘻哈哈,还可以和你煮酒女色,075但他在交往中无时无刻不在观察你、揣摩你,而且拿捏你可入骨三分。吴三桂独霸一方,气焰嚣张,不可一世,顺治拿他无法,康熙又能对他怎么样呢?一个连皇帝都不放在眼里的人,他的结局能不是悲剧吗?结果皇帝要防他,官员要防他,异已和老百姓也不喜欢他。因为吴三桂杀了不少异已,挖了老百姓的祖坟,你想老百姓能喜欢他吗?吴三桂是一个鲜活的人,敢作敢为。他不是王权符号或王权僵尸,更不是阴着一张脸,一门心思只想整人的政客。吴三桂心气高,野心大,想当王,甚至当皇帝。
其实,吴三桂称帝违背国心、民心,举国共愤,一片讨伐之声。吴三桂在内外交迫、众叛亲离的境地里,忧愤成疾,气愤而死,死时六十六岁。到底没有超过术士所说的六十六岁。吴三桂死后当然被指控为“窃国大盗”,国家的叛徒,人民的敌人,背上了千古骂名。这不能不说,吴三桂的一生,成也性格,败也性格。他的人生的确还是轰轰烈烈的。
在我看来,不管怎样说,从文学和史学的角度看,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古滇国”里,吴三桂都是一类诸侯的典型,历史上的一代枭雄。而且,是一个有几分胆略,也有几分豪情的枭雄。但从历史的法则上看,“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吴三桂的得失,确实应该从人心上去考察,从民心上去定论。吴三桂之死,似乎预示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一个藩国独霸时代的结束。取而代之的便是大一统的康、雍、乾盛世时代。
总的来说,吴三桂在云南的一生虽然短暂,却留下了许多故事、传说。野史里还留下了许多陈圆圆的未解之谜:陈圆圆到哪里去了?滇剧是陈圆圆带进云南的吗?陈圆圆是反清复明的英雄吗?陈圆圆当过尼姑吗?陈圆圆死于何时何地?
清朝初年三藩,是指三个割据一方的汉族藩王,即云南“平西王吴三桂”、广东“平南王尚可喜”、福建“靖南王耿精忠”。“三藩”的由来,和清军入关存在必然联系。清朝初年,为了更好的控制中原地区,清军扶持了三藩军队,将他们作为攻打起义军和地方朝廷的前锋。可以说,三藩是清军入主中原的先遣军队。后台随着三藩实力增强,康熙撤藩,三藩之乱爆发,吴三桂首先起兵,自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提出“兴明讨虏”,将矛头指向朝廷。吴三桂军由云、贵而开进湖南,几乎占据湖南全省。进而占据四川,四川官员纷纷投降。福建、广东、广西、陕西、湖北、河南还有台湾的明郑等地都有汉宫、汉兵和少数民族上层人士,一些地区的农民、奴仆都迅速响应,后来三藩战事接连不利,相继投降,康熙随平定三藩。
在清朝初年的政治漩涡中,吴应熊作为平西王吴三桂的长子,其命运与清廷、吴氏家族的兴衰紧密交织。而他的子女与生母,则在这场历史大戏中扮演着沉默却关键的角色。通过梳理...
吴三桂为什么引清兵入关 吴应熊 2025-07-16 大顺为什么干不过大清:政权根基、战略格局与统战艺术的全面溃败1644年的山海关,李自成的大顺军与吴三桂的关宁军激战正酣,突然杀出的八旗铁骑以“包抄侧翼、骑兵突击”的战术击溃大顺军,这场战役不仅改写了明清鼎革的历史进程,更...
吴三桂为什么引清兵入关 李自成 2025-07-15 孔有德为何未入“三藩”之列:历史选择与命运转折的交织在清朝初年的政治版图中,“三藩”是三个割据一方的汉族藩王——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的合称。他们凭借在清朝入主中原过程中立下的赫赫战功,被清廷分...
吴三桂为什么引清兵入关 耿精忠怎么死的 2025-07-09 吴三桂真实死因揭秘:一代枭雄如何谢幕?吴三桂(1612—1678),明末清初极具争议的政治军事人物,其生平跌宕起伏:从明朝辽东总兵到清初平西王,再到反清称帝的“吴周政权”创立者。然而,这位乱世枭雄的...
吴三桂为什么引清兵入关 2025-07-07 陈圆圆与李自成、刘宗敏:乱世红颜的命运纠葛在明末清初的乱世风云中,陈圆圆的名字与“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典故紧密相连。这位秦淮名妓的命运,如同飘摇的柳絮,被卷入李自成、吴三桂、刘宗敏等历史漩涡的核心。要厘清...
吴三桂为什么引清兵入关 李自成 2025-07-03 吴应熊官职品级考:从历史原型到鹿鼎记的虚实辨析在金庸武侠小说《鹿鼎记》中,吴应熊作为平西王吴三桂之子、建宁公主的驸马,其形象被赋予了浓厚的政治博弈色彩。历史上真实的吴应熊,其官职品级与小说描写存在显著差异。...
吴三桂为什么引清兵入关 吴应熊 2025-07-01 吴应熊身世考:陈圆圆养子身份背后的政治联姻密码在明末清初的风云变局中,吴应熊作为平西王吴三桂的嫡长子,其身世却因与陈圆圆的特殊关联蒙上神秘面纱。通过《清史稿》《吴三桂纪略》等史料的相互印证,一个跨越满汉、交...
吴三桂为什么引清兵入关 吴应熊 2025-06-27 朱国治:三藩之乱中的殉节巡抚与历史争议在康熙十二年(1673年)爆发的三藩之乱中,云南巡抚朱国治的命运成为清初历史的关键注脚。这位以“朱白地”绰号闻名于世的封疆大吏,在吴三桂叛军的屠刀下终结了政治生...
康熙的儿子们 吴三桂为什么引清兵入关 2025-06-04 曹变蛟与吴三桂:武力与功过的多维较量在明末清初的动荡历史中,曹变蛟和吴三桂都是极具影响力的人物。他们活跃于同一时代,却有着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和历史评价。究竟谁更厉害,需从军事能力、历史功绩与影响、...
吴三桂为什么引清兵入关 2025-04-23 清朝三藩王兵力之谜:从定制到实际规模的探寻在清朝初期,三藩王——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宛如三股强大的势力盘踞在南方,其兵力规模一直是历史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他们的兵力不仅影响着清朝的军...
吴三桂为什么引清兵入关 耿精忠怎么死的 2025-04-17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