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朝历史上,李隆基是执政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他在执政初期,锐意进取,以民为本,勤于政务,遂使政治、经济日趋繁盛,乃至达到中国封建王朝的鼎盛。但是到了晚年,他却愈发昏庸起来,不理朝政、追求奢华,还眷恋美色,宠信奸佞,最终引发“安史之乱”,于是唐朝就此衰落下去。

抛去历史功过不说,李隆基,这个传奇皇帝,足以称得上是中国历史上经历最为丰富的九五之尊。少年时的李隆基,便显露出个性刚毅、足智多谋的一面。而他从临淄郡王到平王再到太子,最后成为君临天下的帝王,只用了短短两三年的时间,更是令人为之惊叹。显然这一切均与他的才能、实力与魄力有着直接的关系。大唐经历了武氏易国、韦后乱唐之后,终于迎来了一个足以令其安定的人。
唐中宗李显的皇后韦氏,是一个专权放荡而又心狠手辣的女人。她自从登上后位,便想把过去受的苦都弥补过来,处处仿效武则天,一心要专权。中宗临朝,她就垂帘于后,参与政事。中宗原本性情就温和,又与韦后同甘共苦多年,对她十分信任,所以很多事情都放手让她处理。而韦后一旦掌权,便安插亲信,消除反对者。韦后在生活上也十分放荡,先后与武三思、和尚慧范等私通。
朝臣郎岌和燕钦融冒死上书,揭露韦后干乱国政,并控告安乐公主、武延秀、宗楚客等追随韦后图危社稷。中宗原本对安乐公主十分宠爱,因为安乐公主是他和韦后被贬为庶人时生下的女儿,从婴儿时期就跟着父母亲吃苦,所以他总觉得对不起这个小女儿,处处容忍她。可是这回中宗经过调查,认为情况属实,就有了废后的打算,并准备教训女儿一下。可是韦后和安乐公主竟然在中宗的食物中下毒,将这个温和的皇帝毒死了。
韦后在中宗死后,立她16岁的幼子李重茂为帝,自己以太后的身份临朝称制。宗楚客等劝韦后仿效武则天,革除唐命,谋害李重茂,另立新朝。已经被权力的欲望所深深迷惑的韦后深忌原来做过皇帝的小叔子相王李旦,便筹划先除掉李旦,再害死李重茂,以清洗政敌防止暴动。
相王李旦之子临淄王李隆基,目睹韦后的暴虐行径,痛心疾首。面对韦后的强权淫威,他毫不畏惧,暗地招募勇士、豪侠及羽林军中志同道合的人,策划着挽救唐王朝的命运,把皇权从韦后手中抢回来。兵部侍郎崔日用知道宗楚客等人的阴谋,就秘密派人通报李降基,让他早作打算。
李隆基与姑母太平公主等人秘密筹划,决定兴兵靖逆,先发制人。李隆基愤怒地说:“韦后干预朝政,淫秽宫廷,毒死中宗,临朝称制,现在又预谋杀害幼帝,清洗异己,实在是天下共愤,罪不容诛。”但是很多人都认为韦后大权在握,京城各门都有重兵把守,羽林军也在韦氏的掌握之中,万一机事不密,计划不周,就会招来杀身之祸。李隆基坚定地说:“大唐国运,危在旦夕,我作为皇室宗孙,怎么能坐视不问呢?古今成大事者,都要有一点冒险精神,挺而走险或许能够成功;畏惧退缩,只能坐以待毙!”他的果决感动了许多追随者。
还有人说:“这么大的事,应该先告诉相王,听听他的意见。”李隆基反对说:“我们发动大事,目的在于报效国家,事成则福归相王,不成则以身殉国,也不会连累相王。现在告诉他,如果他同意,则有参与险事的嫌疑;不同意又会坏了我们的大事。”

一切准备妥当后,在中宗死后的第十八个晚上,李隆基与刘幽求等人穿着便装,来到禁苑中找钟绍京商议。但是钟绍京临时反悔,拒绝接待李隆基等人。眼看离约定的时间还差两个时辰,李隆基心知这要是走漏了风声,大事就完了,他们那么多人的性命也就要结束了。于是,他派刘幽求带重金从后门进去,煽动钟妻许氏。许氏果然一口应承,对钟绍京劝说道:“舍身救国,天必相助,况且你事先已经参与同谋,如今就是想不干也不成了,日后若是走漏风声,你一样会被韦氏所杀掉的。”钟绍京被说动了,同意帮助李隆基。
入夜,李隆基率兵潜入禁苑,羽林军早已屯据玄武门。李隆基直捣羽林军总管韦播的寝处,杀了韦播,然后提着人头集合羽林军,慷慨宣称说:“韦后毒死先帝,乱政篡权,危害大唐国运。现在奉相王之命,为先帝报仇,捕杀诸韦和一班逆臣,拥立相王以安天下!如有心怀两端,助逆为虐者,罪杀三族。事成之后论功行赏。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时机到了,大家快随我来!”
这番话得到羽林军将士的响应和支持,李隆基率领众豪杰与羽林军总兵钟绍京带领的三百兵将,合兵一处,直趋韦后寝宫。韦后见乱.立即向飞骑营逃去。李隆基追上去,亲手诛杀了韦后。
其实,李隆基少年便胸怀大志,韦后乱唐,他早就有心诛之。但是,当时,双方的力量对比存在很大差距,韦后具有明显优势。
一、舆论优势。中宗一死,韦后便立其小儿子李重茂为帝,自己则躲在幕后操纵权柄。她所颁布的一切政令皆冠以李重茂的名义,谁若不服号令,就是不遵皇帝圣令。
二、军事优势。中宗一死,韦后立即加强警卫,她迅速调集府兵五万,并授权他们与禁军一同管制京城。同时,为了确保这些军队忠诚于自己,她又任命自己的亲眷为军队将领。
三、政治优势。在当时,宰相班子的成员基本都是韦后的拥护者与支持者。
对于当时的李隆基而言,要$产除集舆论、军事、政治优势于一身的韦后,恢复李氏地位,实在是非常困难。所以他一直隐忍不发,直到后来时机成熟,他才一鼓作气地率兵推翻了韦氏政权。
从中宗驾崩到平定韦氏,李隆基仅仅用了十八天,足见其人胸怀大略。
在唐玄宗李隆基的宫廷画卷中,梅妃江采萍以才情与气节独树一帜。她既是封建帝王后妃中罕见的才女,也是安史之乱中宁死不屈的烈女。这位出身福建莆田的奇女子,用一生诠释了...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2025-10-31 权谋与宿命:李隆基为何决意除掉上官婉儿?公元710年,唐隆政变的刀光剑影中,一代才女上官婉儿倒在了李隆基的剑下。这位曾侍奉武则天、中宗李显,又与太平公主结盟的宫廷“不倒翁”,最终未能逃过新帝的清算。李...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2025-10-27 梨园天音:唐玄宗李隆基的音乐痴狂与盛世绝响在中国音乐史上,唐玄宗李隆基的名字始终与“音乐皇帝”的传奇紧密相连。他不仅以开元盛世缔造者的身份载入史册,更因对音乐的极致热爱与卓越贡献,成为古代帝王中罕见的“...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2025-10-22 明君之刃:唐玄宗“一日杀三子”背后的权力困局与人性裂变唐玄宗李隆基,这位缔造“开元盛世”的明君,却在开元二十五年(737年)亲手导演了一场人间惨剧——以“谋反”罪名一日之内连杀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三子。这场...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2025-10-20 武则天侄孙女的悲剧:武惠妃为何从宠妃沦为政治牺牲品?作为武则天的侄孙女、唐玄宗李隆基的宠妃,武惠妃的结局却充满悲剧色彩——她因构陷太子李瑛等三王被历史贴上“毒妇”标签,最终在惊惧中病逝,死后追封的皇后谥号也被后代...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2025-10-11 安史之乱后李隆基的晚年:从权力巅峰到孤独囚徒的陨落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的烽火彻底撕裂了盛唐的繁荣。当安禄山的叛军攻破潼关、直逼长安时,72岁的唐玄宗李隆基带着杨贵妃仓皇逃往蜀地。这场叛乱不仅终结了“开元盛世”...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2025-10-10 安史之乱风云:盛世崩塌与唐玄宗的皇权抉择公元755年寒冬,范阳节度使安禄山以“清君侧”为名,率领十五万大军南下,揭开了安史之乱的序幕。这场持续八年的内战,不仅摧毁了盛唐的辉煌,更将唐玄宗李隆基从权力巅...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2025-10-10 君王情迷儿媳:解码李隆基对杨玉环的致命吸引当61岁的李隆基在华清宫凝视18岁的杨玉环时,这场跨越伦理的痴恋不仅颠覆了皇家秩序,更在千年历史中投射出关于权力、美貌与人性的永恒命题。作为曾经开创开元盛世的明...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杨玉环 2025-09-26 红颜非祸水:安史之乱中杨贵妃的悲剧命运解析公元756年盛夏,逃亡蜀地的唐玄宗李隆基在马嵬驿面临终极抉择:六军将士以"祸国红颜"之名逼杀杨贵妃。这场持续八年的安史之乱,...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2025-09-26 天宝无嗣之谜:李隆基与杨玉环十一年无子的历史真相公元745年,60岁的唐玄宗李隆基将26岁的杨玉环正式册封为贵妃,开启了长达十一年的专宠时代。这段被白居易誉为“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传奇爱情,却始...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白居易 2025-09-26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