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阳之战是发生在新朝末年的一场战役,当时刘秀仅有2万不到兵力,却战胜了43万新军,创造了历史上著名以少胜多的战役。不过双方兵力相差实在太过悬殊,导致有人说昆阳之战是因为天降陨石所以刘秀才能击败王莽,当然这种说法是不可能发生的,如果真有陨石降落那整个人类都会有危险。所以很多人怀疑昆阳之战的真实性,这次就为大家讲讲这场战役的背景,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公元23年,王莽一手导演的新朝已经呈现崩溃之势。由于施行各种打着高大上旗号的“圣母婊”法令,原本挤压在各阶层的问题纷纷出现暴雷。
随着赤眉与绿林等义军的风起云涌,西汉留下的军事体制也被彻底撕裂。发生在当年的昆阳之战,就是后人理解这段历史缘由的最佳切入口。
在各路义军爆发的初期,王莽的长安宫廷将主要目标对准了源自山东半岛的赤眉。不仅因为他们声势浩大,还在于主要成员来自社会底层。对于这些大字不识一个的草莽,以复兴儒家盛世进行标榜的新朝,断定自己无法同对方好好交流。因此,大部分可以动用的军事资源都被用于这个战场。加之官军向来轻视普通流民的实力,也就更愿意从这些“软柿子”身上捞取功绩。
相比之下,源自南方荆州的绿林集团就显得比较特殊。虽然也有流民构成初期的主力,但因为躲避在险要的山地而躲过了第一轮攻击。随后又利用对新朝偏师的几次胜利,打响了自身的品牌效应。他们的后发制人,也在很大程度上牵制了北方战场上的新朝主力。当部分地方豪强势力加盟进来,绿林军又开始进一步极限扩张,并打出了复兴汉室的政治旗号。他们甚至找来汉朝的宗室后裔刘玄,推举为新的皇帝,并因此吸引到更多地方势力的投奔。这其中就有生活在南阳的刘縯、刘秀兄弟。
公元22年,发展到到数万人的绿林军开始北上进入河南等地。通过击败临时增援的新朝部队,顺利攻取了诸如昆阳这类地方城镇,势力直逼非常重要的大城--洛阳。也就是说,王莽的新朝实际上被大体驱逐回了关中等地。长此以往,支离破碎的关东各地也将纷纷脱离自己控制,进而造成局势的全面失控。于是,王莽下令集中可以调集的全部军事力量,在次年对绿林军控制的河南展开重点围剿。

对于这场事关王朝生死的决战,长安宫廷可谓不惜血本。不仅下令由大司空王邑和司徒王寻为统帅,还为其准备了规模庞大的兵家参谋队伍。地方上的各州郡被要求提供辖区内精锐,由长官亲自率领到位于天下中枢的洛阳集结。很快就凑出了近10万人的作战部队。
然而,由于西汉后期的衰败和新朝自身的破坏性制度,当时的地方州郡部队已经被大大削弱。除了少量还有战斗力的核心之外,大部分人都是流于形式的凑数。由于来自各不同地区,彼此间没有任何协同作战能力,很难形成值得一提的战斗水平。原本居于汉朝武力金字塔顶层的边军与匈奴番兵,也因为新朝自己的敌视和胡乱消耗,丧失了南下增援的实力。因此,他们就不得不依赖极不可靠的地方治安部队来完成作战任务。
为了震慑绿林军,也是为了鼓舞己方的低落士气,这支东平西凑的王师也使用了很多非常规手段。首先是对外吹嘘兵力数字,号称总计有42万大军云集中原腹地。接着,挑选身高近2.3米的巨毋霸担任基层军官,作为全军的形象代言人使用。最后,为了弥补兵源战斗力差问题,又饲养起大量的野兽作为心理战武器。除了常人可以想见的虎豹,还有体格巨大的战象与犀牛。
此时的绿林军,已非常明显的分为传统流民部队和加盟土豪武装。作为集团主要大佬的王凤,就是前一类人的代表。像刘秀这样的破落宗室,则因为在地方上有号召力而成为后者的典型。他们是迫于形势而自动联合,但彼此间的能力差异也在大战中非常明显。传统流民部队往往倾向于死守或大范围撤退,而土豪武装则更清晰敌我形势,并主张以防御带动突然反击。
当然,这些因素都不妨碍他们在实际操作层面上优于对手。王莽任命的指挥官都非常清楚,自己率领的是一支可能随时溃散的大军。基层的地方指挥官大都寻求自保,不可能在逆势情况下卖力。因此,除了数量非常有限的直属部队,他们也不会信赖任何分支力量。至于那些被认可为兵学大师的所谓参谋,也不过是夸夸其谈的嘴炮高手,对实际策略没有什么贡献。
5月,新朝王师从洛阳基地赶往颍川,并准备直接攻取昆阳。当时,还有一支绿林军部队正在围攻附近的宛城。但新朝军队却没有直接去那里解围,而是按照既定方针的将昆阳包围起来。刘秀曾尝试以麾下的3000精锐进行阻击,也迫于对方的庞大体量而暂避撤退。但考虑到当时新朝军队的糟糕状况,不修改原计划的乱折腾,才会是指挥官会优先考虑的事情。况且除了数量,官军在实际上没有太多优势可言。
于是,漫长的昆阳围之战就在围困中开始。官军首先部署了覆盖范围极广的营地和工事,然后再忙于打造大型攻城器械。但无论是撞击城门的冲车,还是居高临下的塔楼,都无法突破昆阳守军的防御。
在中国历史长河中,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常被冠以"近乎完美"的标签。这位以布衣之身开创王朝的帝王,军事上以昆阳之战的奇迹威震天下,...
刘秀 2025-11-13 政治棋局下的皇后悲歌:郭圣通被废背后的权力逻辑公元41年,东汉开国皇帝刘秀以“吕霍之风”的罪名废黜皇后郭圣通,改立阴丽华为后。这场看似因情感纠葛引发的宫廷剧变,实则是权力格局重构的政治手术。从真定王府的十万...
刘秀 阴丽华 2025-11-11 王莽篡汉:从众望所归到众叛亲离的权力幻灭公元8年,王莽在朝野一片"天命所归"的呼声中登上皇位,建立新朝。这场看似顺理成章的政权更迭,实则暗藏危机。当王莽以&...
王莽 2025-11-07 嫡长子让位之谜:刘疆主动辞太子背后的权力博弈与生存智慧在东汉初年的宫廷中,一场看似违背宗法制度的权力更迭悄然上演——光武帝刘秀的嫡长子刘疆,在母后郭圣通被废后,主动辞去太子之位,将继承权让予阴丽华之子刘庄。这场“让...
刘庄 刘秀 2025-10-22 放牛娃的帝王幻梦:刘盆子——从皇族后裔到双目失明的传奇人生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西汉末年是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王莽篡汉引发社会动荡,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在这片历史的洪流中,一位出身皇族却以放牛娃身份登上皇位的少年——刘盆子...
王莽 2025-10-16 历史迷雾中的权力更迭:王莽篡位的真相与悖论公元8年12月,长安城未央宫的青铜灯树映照着一位63岁老人的面容。王莽接过传国玉玺时,指尖的颤抖泄露了内心的波澜——这场持续三十年的权力博弈,既非简单的阴谋篡位...
王莽 2025-10-09 2万军队对战42万大军:王莽昆阳之败的深层逻辑公元23年的昆阳战场,新莽王朝的42万大军与绿林军不足2万的守军形成悬殊对比。这场看似必胜的战役,却以王莽军队的彻底溃败告终。这场战争的胜负手,不仅在于兵力数字...
王莽 2025-09-28 刘秀的成功太诡异了?解码东汉开国皇帝的“逆袭密码”公元23年的昆阳之战,28岁的刘秀以不足2万兵力击溃王莽43万大军,这场以少胜多的战役被《后汉书》记载为“夜有流星坠营中,昼有云如坏山,当营而陨……会大雷风,屋...
刘秀 王莽 2025-09-22 田安:王莽家族的先祖血脉与历史转折在中国历史的宏大叙事中,田安与王莽的关联犹如一条隐秘的线索,串联起战国末年至西汉末年的风云变幻。田安不仅是王莽的直系先祖,更是其家族从齐国贵族到新朝皇族的命运转...
王莽 2025-09-17 刘秀与刘发:跨越时空的宗室血脉与正统重构在东汉王朝的恢弘叙事中,光武帝刘秀的崛起不仅重塑了汉室江山,更以一场精妙的宗法重构,将庶出支脉的身份升华为正统象征。而这场历史剧变的核心纽带,正是其与西汉长沙定...
刘秀 2025-09-12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