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手下的重要谋士,尉缭为何不出名?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资料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尉缭是秦王嬴政一个非常重要的谋臣,他对秦国统一六国所做出的历史贡献,丝毫不亚于李斯、吕不韦等人。不过,他在历史上却不怎么出名。那么,这么一个厉害的人物?为什么却不怎么出名呢?

我们先来说说他不怎么出名的情况。
尉缭究竟是谁,历史上到目前为止都没有定论。根据《史记》记载,魏惠王时期曾经有过一个尉缭,秦王嬴政时期也有一个尉缭。这两个尉缭,相差100多年。但是非常奇怪的是,他们不但同名同姓,而且思想主张各方面都非常一致。而且根据《史记》介绍,秦王嬴政时期的尉缭,也是从魏国来的。这样一来,让人感觉这就是同一个人。
但是,这两个人前后相差100多年,怎么可能又是同一个人呢?
不过,关于这个问题,我倒有一点自己的看法。因为尉缭的这个名字,其姓是一个官名,因为他担任的国尉,是一个比宰相稍稍低一等级的高级官员。也就是说,很有可能魏惠王时期的那个尉缭,和秦王嬴政时期的尉缭,是同一个家族的人。或者说,后面一个尉缭,很有可能是前面那个尉缭的子孙后代,他们的学说,也就是家传的学说。同时,因为他们担任的职位也差不多,名字也可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在读这段历史的时候,感觉到了一些错觉。
我们再来看看,为什么说尉缭这个人物,是相当厉害的呢?
尉缭对于秦始皇统一战争的历史功绩是很大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尉缭为秦国的统一战争,做好了前期准备。
秦国当时的实力是最为强大的,原本赵国还能够与秦国相抗衡,但是自从长平之战以后,赵国就已经完全趴下去了,根本就不是秦国的对手了。
但是就算这样,也不表明秦国就可以开始统一六国了。后来秦国在围攻赵国邯郸的时候,出现的一幕,让秦国明白,他们想要统一六国,为时尚早。当时魏国和楚国纷纷带兵前来援助赵国,因此秦国不得不撤军。
这个结果,使得秦国明白,如果他们单独与赵国作战,赵国肯定不是秦国的对手。但是如果要去打其中任何一个诸侯国,其他诸侯国必定会带兵来援助。因为所有诸侯国都知道,秦国在攻打其他国家的时候,如果不去援助,那么接下来倒霉的,可能就是自己了。
尉缭当时对秦国的贡献,就是他极力破坏诸侯国之间的合纵。
想要破坏诸侯国之间的合纵,尉缭当时想了一个非常好的主意,就是去贿赂六国中那些掌控大权的大臣。贿赂了他们,他们必然帮秦国说话。这样一来,秦国单独对付那些诸侯国,就容易一些了。
尉缭对于秦国所做的第二个重大贡献,是他写了一部兵书,叫做《尉缭子》。
这部兵书,有人认为并不是他写的,而是后人伪托的。不过,从尉缭整个家族历史上都很懂得这方面知识来看,尉缭写出这样一部兵书,也是顺理成章的。或者说,这就是这个家族的一部祖传的兵法。
当时的秦国,虽然战将非常多,但是他们出现一个军事理论家,这一点,与秦国的强大的国际地位是不相称的。
尉缭的这部兵书,给秦国做了很好的战略规划。在排兵布阵上,还给予很好的指导意见。
后人对秦国的“军功奖励制度”研究得比较多,肯定得比较多,认为这是秦国之所以能够打败六国的最核心的一个原因。但是,这并不表明,有了这样一个“军功奖励制度”,秦国就能够打大胜仗,他们必须还要有一套符合自己的兵法。应该说,尉缭的这部兵书《尉缭子》对秦国的帮助,确实是很大的。
那么,既然尉缭对于秦国做了这么大的贡献为什么他却不怎么出名呢?
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尉缭对秦始皇很不信任。他觉得如果在秦国追求权势,最终必然是一个悲剧的结局。他对秦始皇有一个概括性的描述,《史记》绘声绘色地写了下来:“秦王为人,蜂准、长目、挚鸟膺、豺声,少恩而虎狼心,居约易出人下,得志亦轻食人。我布衣,然见我常身自下我。诚使秦王得志于天下,天下皆为虏矣。不可与久游。”后人知道秦始皇长成什么样子,也是根据尉缭的这个描述。
尉缭因为知道秦王嬴政的为人,所以他一直试图远离秦王嬴政,避免自己遭到杀身之祸。历史上并没有记载,尉缭此后是不是已经成功躲开了秦王。但从后面历史上再也没有尉缭的记载,我们可以看出,他是躲开了的。
另外两个追求权势的大臣吕不韦和李斯,最终都走到了悲剧的结局。由此也可以看出,尉缭虽然没有把自己的官当得太大,没有在秦国历史上留下太多的名声,但是他也没有像吕不韦、李斯那样,走向悲剧的结局。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巡游途中病逝于沙丘平台。这起看似寻常的帝王驾崩事件,却因赵高、李斯与胡亥的密谋,演变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皇位继承疑案。两千年来,&a...
秦始皇陵 李斯的儿子 2025-11-13 蒙恬遗言:跨越时空的忠义共鸣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崩逝于沙丘,一场由赵高、李斯合谋的阴谋随之展开。他们篡改遗诏,赐死长子扶苏,并囚禁名将蒙恬。这位曾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修筑长城的将领,在...
秦始皇陵 李斯的儿子 2025-11-03 沙丘之变:李斯为何舍弃女婿扶苏,选择胡亥?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巡游途中病逝于沙丘平台。这本是一场正常的权力交接,却因中车府令赵高与丞相李斯的合谋,演变为一场颠覆帝国根基的政变。令人费解的是,作为...
秦始皇陵 李斯的儿子 2025-10-30 权谋漩涡中的抉择:李斯为何舍扶苏而就胡亥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东巡途中病逝于沙丘。这场猝不及防的死亡,不仅终结了一个帝国的扩张野心,更将两位关键人物——丞相李斯与中车府令赵高,推入了权力博弈的漩...
秦始皇陵 李斯的儿子 2025-10-28 扶苏继位:秦朝的另一种可能——从暴政崩塌到文治中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东巡途中病逝于沙丘平台,本应继承皇位的长子扶苏,却因赵高与李斯的篡改遗诏而含冤自尽。这场阴谋不仅终结了扶苏的政治生命,更将秦朝推向了...
秦始皇陵 李斯的儿子 2025-10-28 从功臣到罪人:李斯如何亲手葬送秦朝与自己的历史声誉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横扫六国,完成中国历史上首次大一统。在这场史诗般的征服中,李斯以《谏逐客书》力挽狂澜,以“书同文、车同轨”的制度设计奠定千年政治格局,...
秦始皇陵 李斯的儿子 2025-10-28 历史假设:若扶苏继位,秦朝能否跳出“十五年而亡”的宿命?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嬴政在沙丘平台病逝,遗诏本应由长子扶苏回咸阳继位,但赵高与李斯发动政变,矫诏赐死扶苏,拥立胡亥为帝。这场权力更迭成为秦朝速亡的导火索——短...
秦始皇陵 李斯的儿子 2025-10-28 李斯:从帝国柱石到覆灭推手——秦朝崩溃中的权力博弈秦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其兴衰轨迹始终与关键人物的抉择紧密相连。其中,丞相李斯的政治选择犹如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张,直接引发了秦廷权力结构的崩塌。这位曾...
李斯的儿子 2025-10-27 权谋漩涡中的抉择:李斯为何背弃女婿扶苏?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巡游途中病逝于沙丘宫。随行的左丞相李斯、中车府令赵高与幼子胡亥联手,篡改遗诏逼死长子扶苏,改立胡亥为帝。这场政变不仅颠覆了秦朝的继承...
秦始皇陵 李斯的儿子 2025-10-15 帝国双面镜:李斯从“千古一相”到“亡秦罪人”的撕裂人生公元前208年,咸阳市集的刑场上,年逾古稀的李斯被押上断头台。这位曾以《谏逐客书》挽救秦国命运、以郡县制奠定中国两千余年政治格局的帝国宰相,此刻却因“谋反”罪名...
李斯的儿子 2025-10-13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