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了解:嘉庆杀和珅的读者,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乾隆告诫儿子不要杀和珅,可嘉庆不听,15年后才明白乾隆的苦心。在我们的生活中,对于历史人物的了解大多都是通过影视作品,清正廉明的包拯包大人,遗臭万年的奸臣秦桧,而今天我们要讲的是大贪官和珅。和珅可是个名副其实的大贪官,他依仗着乾隆皇帝的重视,利用官职在朝廷上贪污腐败、权倾中外,当时的和珅毫不夸张的说可以是富可敌国的状态。
可就是这样一个贪污钱财又腐败的官员,还能得到乾隆皇帝的庇护,这就不得不说到和珅的功劳了。其一生功绩卓著,又具有优秀的能力,替乾隆皇帝解决了许多难题。乾隆甚至在临死前告诫自己的儿子嘉庆皇帝不要杀了他。不过嘉庆皇帝上位后并没有庇护他,而是选择除掉贪官为民除害,15年后嘉庆皇帝才明白父亲的良苦用心,为何嘉庆皇帝会后悔呢?
01和珅的身世
我们就先来了解一下和珅不同的身世。和珅生于乾隆十五年,是个官僚家庭,但是父母在其年幼时就去世了,只剩下他和弟弟,因为早早就没有了父母的庇护,大家大业也就遭到其旁支亲戚的惦记。这就迫使他学会独立能够独当一面,不仅要保护弟弟,更要守护住自己的家,成长中的痛苦也只有他自己了解,也正是这时他就立誓要出人头地。
和珅本身也是极具才华的人,他经常熬夜学习。一生读书甚多,尤其喜欢《春秋》和《三国演义》诵读了许多经典书籍,精通四国语言,在文学方面具有一定相当的造诣。如果贪官的身份不提,就不得不承认他是一个儒雅的文人了。
后来和珅也不负所望考上当时都城中最好的学校——咸安宫官学。和珅的才华也从此开始崭露头角,他在十九岁时就继承了祖宗的三等轻车都尉,并且得到了当时刑部大臣沈舒的青睐最终和珅凭借着家族地位和三等轻车都尉的官职,成为朝臣之一,以渊博的才华、出众的情商在朝廷上一路上升。
和珅进入朝廷后,将手中事务打理的井井有条,还先后担任许多重要的朝廷职务,其中就包括步军统领、领侍卫内大臣、《四库全书》正总裁官、翰林院掌院学士、兼内务府总管、理藩院尚书、刑部尚书、户部尚书、吏部尚书、领班军机大臣、内阁首席大学生等数十个关键职务。这就不难看出和珅当时在朝廷的地位无人匹敌。
02乾隆的良苦用心与嘉庆的决议
一个人手中的权力越大,内心的欲望也会急剧增加。和珅在朝廷地位高升,他的下一步动作就是掌握军政大权,在乾隆后期的时候,和珅就已经掌握住军机处众多部门,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霸权局面。在当时军机处是直接效力于君主手下的,可以称之为第二个君主,和珅能掌握的程度就已经到达进行圣旨的草拟工作。
再后来,和珅又进一步掌权身兼数职,他的实力逐渐渗入到科举考试中,这给他的霸权之路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它可以左右考试名次,将自己手中的人安排进朝廷做官,以供自己在朝廷工作中驱使,从财力和人力方面进行双双垄断。
随着岁月的变迁,乾隆皇帝也开始考虑继承人的事,乾隆皇帝在乾隆五十九年昭告天下立颙琰为太子。也正是乾隆这一准备让位的意思,打破了和珅掌握政权的安心,因为换位就意味着,他的一生心血将会化作泡影,所以他开始一面稳定乾隆的心,另一面讨好太子颙琰。
乾隆将和珅的行为都看在眼里,并没有明确的管还是一味放纵,然而太子颙琰早在朝中得知和珅的种种恶行,对和珅有意讨好的行为嗤之以鼻。颙琰心中也明白,即使自己即将上位有乾隆这个太上皇在,自己手中能掌握的权力也是寥寥无几。所以面对和珅讨好,他也是假意附和,正是颙琰假意的态度,让和珅以为下一任君主也被他掌握住了。
和珅能够顺畅游走在朝廷之中,也少不了颇深的心机,他选择对颙琰进行监视,发现他有错误的行为立马告发到乾隆那边,使得乾隆对颙琰不满,甚至差点废掉太子。颙琰也试图反抗,在登基之初,就任命刘墉做吏部尚书,分拨和珅的部分权力,这就引起和珅的极度不满。他写了封奏折说嘉庆帝想把吏部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中,将两封奏折同时呈给嘉庆和乾隆。
嘉庆帝一看便知和珅的意思,向乾隆解释自己并没有这个意思。乾隆一面面对儿子,一面面对自己的宠臣,和珅也曾暗地里向其说过嘉庆想摆脱乾隆的束缚,而这件事的发生更是直乾隆内心的痛处。乾隆下意将此事交给军机处处理,一次三番的君臣之争,都是和珅取得胜利,这就加深嘉庆要除掉和珅的决心。
在乾隆离世之后,嘉庆就下令处死和珅,和珅敛财的一生也因此结束。铲除这样的贪官之后,国库得到了充盈,一时之间国家也开始发展,嘉庆帝以为是个大快人心的局面,然而好景不长。清代开始发生财政危机,朝廷也没有和珅那样出谋划策的人才,一遇到重要的事,大臣之间开始推卸责任。朝廷的漏洞也在慢慢显现出来。
而这就是乾隆叫嘉庆帝放过和珅的意义所在,和珅此人爱财如命,但是却有着出谋划策的实力,可以轻松应对国家朝政之事。一代君主并不能做到面面俱到,这就需要身边有这样的人进行辅佐。另一方面,和珅具有这一人之下的权力,也能更好的平衡朝廷大臣之间的朝野势力。但此时的嘉庆帝后悔也为时已晚。
03结语
嘉庆帝后悔自己处死和珅,也在后来得知父亲劝告的良苦用心。只有身处高位才能真正理解,一切并不要分个是非。能够尽最大程度发挥这个人的价值,帮助自己掌握大权,才是问题关键,这也为后来清代走向灭亡埋下伏笔。
在清朝康乾盛世的政治舞台上,张廷玉与康熙帝的君臣关系堪称典范。作为康熙朝至乾隆朝的三朝元老,张廷玉以卓越的才能与忠诚的品格,成为康熙帝治国理政的重要助手,其政治...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8-19 福康安与和珅:乾隆朝文武双璧的权力制衡乾隆朝的权力格局中,和珅与福康安犹如双子星般闪耀,一文一武构筑起帝国统治的两大支柱。尽管二者从未在朝堂上展开直接对决,但透过历史档案的蛛丝马迹,可窥见这场无形的...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和珅 2025-08-18 顾太清与奕绘之子:名门之后的命运浮沉在清代宗室与文人雅士的交织谱系中,顾太清与奕绘这对才子佳人的结合堪称传奇。作为乾隆曾孙与“清代第一女词人”的后代,他们的子女既承载着皇室血脉的荣耀,也深陷家族权...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顾太清 2025-08-15 宋高宗为何执意杀岳飞:权力、猜忌与政治博弈的交织1142年1月27日,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在临安大理寺狱中被以“莫须有”罪名处决,其长子岳云与部将张宪同遭斩首。这起震动朝野的冤案,表面是秦桧等主和派构陷,实则根植...
秦桧为什么要害岳飞 岳飞 2025-08-15 薛生白:以湿热为钥,开启温病学新纪元的医学巨匠清代乾隆年间,苏州南园俞家桥畔,一位自号“一瓢”的医者薛生白(薛雪),以《湿热病篇》打破传统伤寒论的桎梏,开创了温病学中湿热病辨证论治的先河。这位与叶天士齐名的...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启 2025-08-12 哲悯皇贵妃之死:历史疑云与文学演绎的交织在乾隆帝的后宫中,哲悯皇贵妃噶哈里富察氏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她是乾隆帝潜邸时期首位为其生育子女的女人,生下皇长子永璜与皇次女,却在雍正十三年七月初三日(乾隆登基...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8-12 永璂有后代吗?——一段跨越宗法与血脉的皇室继承史在乾隆帝的十二位皇子中,皇十二子永璂的命运堪称悲剧性注脚。这位嫡出皇子因生母那拉氏皇后断发失宠,在宫廷权力漩涡中沦为牺牲品:生前未获封爵,死后仅以宗室公例治丧,...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08-12 乾隆南巡:盛世巡游背后的治国深意乾隆十六年(1751年)正月,紫禁城东华门外旌旗招展,六千余人的队伍整装待发。这位25岁的年轻帝王即将开启首次南巡,这场持续半世纪的巡游盛典,不仅塑造了清朝鼎盛...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启 2025-08-12 姚鼐辞官之谜:理想与现实的激烈碰撞在清代文坛,姚鼐以“桐城派三祖”之一的身份名垂青史。然而,这位在散文创作与学术研究领域成就斐然的文人,却在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秋,于人生壮年、仕途正盛之际...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姚鼐 2025-08-08 真实岳飞冤不冤:历史铁证下的千古奇冤公元1142年1月27日,南宋临安大理寺狱中,抗金名将岳飞在供状上写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个大字后,被以“莫须有”的罪名处决。这场由宋高宗赵构默许、秦桧主...
秦桧为什么要害岳飞 赵构 2025-08-0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