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的薛宝钗是个大美女,不仅情商高,还温柔贤淑,知书达礼。林黛玉去世后,虽然薛宝钗如愿嫁给了贾宝玉,可是贾宝玉并不喜欢她。在故事的最后,贾宝玉宁可抛弃貌美的新婚娇妻,也要削发出家,以至于薛宝钗守了活寡。为何贾宝玉偏偏不爱薛宝钗,难道仅仅是因为他钟情于林黛玉吗?
我们都知道,贾宝玉是个多情公子,他可以对大观园中任何一个女人产生怜爱之心。但这个女人偏偏不是宝钗。让我们用现代的眼光来一探究竟,为什么又美又聪明的薛宝钗得不到贾宝玉的爱。
一见钟情的秘密
贾宝玉和林黛玉,在相见的第一次就“来电”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一见钟情”。在心理学中,一见钟情是个很奇妙的东西,它是一种快速而强烈的情绪,有着不可替代性。一见钟情的对象是无法与其他人相比的,即使其他的人或事物更优秀。所以,爱情的出场顺序很重要,薛宝钗第一步就输给了林黛玉。
近水楼台先得月
黛玉来到大观园以后便成为了长住客,使得她与贾宝玉有许多单独相处的机会,两人也就日久生情了。且看书上怎么说的:“林黛玉自在荣府以来,贾母万般怜爱,寝食起居,一如宝玉,迎春,探春,惜春三个亲孙女倒且靠后,便是宝玉和黛玉二人之亲密友爱处,亦自较别个不同,日则同行同坐,夜则同息同止,真是言和意顺,略无参商。”因此,这两个朝夕相处的人,得以有更多耳鬓厮磨,打情骂俏的机会,可谓近水楼台先得月。有个大美女成天在贾宝玉面前晃来晃去,宝玉的注意力自然被她吸引,也就让他忽略了对薛宝钗的感情。
宝钗打扮太老气
贾宝玉是十几岁的少男,自然爱的是青春可人的少女。可是薛宝钗的穿戴总是过于老成,让人感受不到青春气息。书中有一回对宝钗的穿戴这样写道:宝玉听说薛宝钗生病了,于是去探望她。宝玉刚进门,就看见薛宝钗“头上挽着漆黑油光的鬟儿,蜜合色棉袄,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褂,葱黄绫棉裙,一色半新不旧,看去不觉奢华。”
所以,女人的形象很重要。虽说薛宝钗也是个妙龄少女,可总是穿着与她年龄不符的衣服。男人都是视觉动物,贾宝玉成天与这么多美女打交道,也是有自己的审美眼光的,这点上面,他就在心里给宝钗打了低分。
三观不合
从小含着金汤匙出生,又在女人堆里长大的富二代贾宝玉,并没有任何的事业心和野心。贾宝玉的个性本身热爱自由,我行我素,他讨厌科举,不喜欢读书,看不上功名利禄。而薛宝钗总是不识趣地提醒他“男人要走仕途之路”,句句不离读书上进,总是摆出一副老母亲的姿态来说教。
相反,来看看林黛玉,她也和贾宝玉一样向往无拘无束,自由浪漫的生活,他们骨子里都有对这个世道的叛逆和不屑,这一点深得贾宝玉的心,因此两人“三观”非常契合。贾宝玉说过,只有林妹妹懂他。要是林妹妹也说薛宝钗这种话,早和她生分了。这就是“美丽的外表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所以,贾宝玉更喜欢能懂自己的知音妹妹,喜欢善解人意的解语花,而不是多事多嘴的老妈子。
撒娇女人最好命
其实,用现代眼光来看,薛宝钗是完美的。她从来不作不闹,体贴到照顾每一个人的情绪,也很懂事温柔。但正因为太“完美”了,就缺乏了少女应有的灵气,显得过于传统和老成。而且她固守封建礼仪,为人处世太过圆滑。林黛玉虽然两天一大吵,三天一大哭,可是却激起了贾宝玉的保护欲,并向他传递了需求感。
一个女人,在感情里太过于懂事,就调动不了男人的情绪和注意力,就更不会产生爱情了。所以,适当地“作”有助于感情的升温,是两性相处中的调味剂。虽然林黛玉不是故意的,但她无形中狠狠地“撩”到了贾宝玉,也通过吃醋、生气的方式让贾宝玉看到了她的在乎,因此宝玉对她更加怜惜。男人喜欢对自己有需要的女人,这样他的大男子主义才有地方释放,他才会得到成就感和满足感。
在《红楼梦》的丫鬟群像中,紫鹃以“情同姐妹”的主仆关系成为封建时代人性光辉的缩影。她原是贾母房中的二等丫鬟鹦哥,因林黛玉初入贾府时“雪雁年幼,嬷嬷年老”,贾母特...
林黛玉 2025-09-05 红楼暗香:那些藏于诗笺与眉目间的深情凝望在《红楼梦》的绮丽画卷中,林黛玉如一株空谷幽兰,以其绝世风姿与孤傲才情,成为大观园中最令人心动的存在。她与贾宝玉的“木石前盟”是全书情感主线,但在这场旷世绝恋的...
贾宝玉 林黛玉 2025-09-04 黛玉之死:一场被误读的“赤身”悲剧在《红楼梦》的影视改编与文学讨论中,林黛玉“赤身死去”的设定始终是争议焦点。新版电视剧中,黛玉横卧榻上,仅覆薄纱,手臂垂落,发丝散乱的画面,被无数观众斥为“玷污...
林黛玉 2025-08-15 红楼梦:封建社会的浮世绘与人性悲歌《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通过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勾勒出一幅封建社会末期的全景图。这部百万字...
贾宝玉 林黛玉 2025-07-28 林黛玉在现代医学视角下的疾病探析《红楼梦》中林黛玉“娇袭一身之病”的形象深入人心,其“从会吃饮食时便吃药”“每岁春分秋分之后必犯旧疾”的体质特征,引发后世读者对其病症的持续探讨。若以现代医学视...
林黛玉 2025-07-03 黛玉葬花:大观园中的生命绝唱与情感隐喻《红楼梦》中“黛玉葬花”是文学史上最经典的场景之一,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林黛玉在暮春时节埋葬落花、吟诵《葬花吟》的情节,既展现了人物高洁孤傲的性格,又暗含了对生...
林黛玉 2025-06-18 贾母的“冷淡”:封建家族制度下的人性困境在《红楼梦》第九十八回“苦绛珠魂归离恨天”的情节中,林黛玉临终时贾母始终未现身探望,这一反常表现引发后世读者诸多猜测。若结合原著细节与曹雪芹的创作笔法,会发现贾...
曹雪芹 林黛玉 2025-06-11 绛珠仙草临凡世:林黛玉的诗性生命与悲剧命运在《红楼梦》的永恒星空里,林黛玉犹如一颗璀璨的彗星,以超凡的才情、敏感的灵魂和悲剧的命运,划破封建礼教的夜空。这位“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的绛...
林黛玉 2025-05-30 镜花水月间的隐秘羁绊:宝玉与麝月的情感脉络在《红楼梦》的绮丽画卷中,麝月如同一枚静默的玉簪,始终镶嵌在贾宝玉的生命褶皱里。这位位列一等丫鬟的少女,既非晴雯般锋芒毕露,亦无袭人般功名心切,却以独特的存在方...
贾宝玉 袭人 2025-05-12 红楼一梦中的贞静典范——李纨在《红楼梦》这部鸿篇巨制中,李纨是一个极具特色且命运坎坷的人物。她虽不似林黛玉那般才情卓绝、多愁善感,也不像王熙凤那般精明强干、泼辣狠毒,但她却以自己独特的方式...
林黛玉 王熙凤 2025-04-29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