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字巨君,西汉政治家、改革家,新朝开国皇帝,新朝建立后,进行了全面的社会改革,后世称之为王莽改制又称王莽新政。下面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在我国古代,无论是哪朝哪代的统治者,最为讲究的就是一个正统。对于不是正统的统治者,一般来说都会受到人民百姓的反对,最后也是难逃覆灭的结局。
而在我国历史上,就有着这么一个不是“正统”的朝代,它的存在时间极短,但是却对后世有着很远的影响,而他的创始人,正是大名鼎鼎的王莽,而这个不是“正统”的朝代,就是王莽所建立的新朝。
那么,王莽到底建立了一个什么样的朝代呢?为什么会受到后世如此多的讨论,而他所建立的新朝,为何会那么快灭亡?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新朝开国皇帝——王莽的一生经历。
01王莽的出身
王莽出生在一个汉朝时期的外戚家族,王莽的姑姑就是有名的孝元皇后王政君,所以王莽的家族也是受到了朝廷的加官进爵,是当时西汉初期最为显赫的一个家族。
当时王莽家族中的人很多都入朝担任重要官职,有的还是大将军,但这些人大多都是互相攀比的人,整日都生活在声色犬马当中,生活过得十分糜烂。但王莽并不是这样的人,他为人谦卑,喜欢结交能人志士,可以说是一个时代的道德楷模,与他家族中的人也形成了鲜明对比。
王莽24岁的时候入宫当了一名中枢,对待身居大司马官职的伯父王凤十分敬重,王凤也十分喜爱他,在他死前还嘱咐王政君要多多照顾王莽。
于是王凤死后,王莽被任命为黄门郎,身居要职的王莽和同事的关系都处的很好,渐渐的声名远扬,朝中许多人都认为王莽是个贤能之人,就连汉成帝也很看重他。
后来,王莽一直做到了大司马,但为人还是十分的谦虚,生活上也十分简朴,当时不认识他的人还以为他是哪里的奴仆。但好景不长,汉成帝去世之后,汉哀帝即位,而同样的,王政君这位皇后自然也是大权旁落,所以王莽的家族也失去了朝廷的照顾。
02王莽大权在握
于是王莽决定在封地隐居。值得一提的是,在他隐居的时候,他的儿子王获因为杀死了一位奴仆,而被王莽严厉训斥。这在常人看来也算正常,毕竟是杀了人,作为王公贵族,最多骂骂就完事了。但王莽并没有这么简单的了解此事,而是逼迫儿子王获自杀。
这件事情受到了当时人民百姓的普遍好评,后来,人们还为王莽打抱不平,请求让王莽复出。于是汉哀帝就将王莽召回京城,照顾王政君这位皇太后,但是并没有恢复王莽的官职。
但很快,汉哀帝就去世了,而且没有留下子嗣,于是王政君就抢先一步拿到了传国玉玺,并且号令朝廷,推举王莽为大司马。此后王莽开始展露自己的野心,先是在朝廷中排除异己,提拔那些归顺他的人。
渐渐的,王莽在朝廷中就建立起了自己的党羽,而这些人对于王莽也是十分的忠心耿耿,经常上书要给王莽加官进爵,说他是可以与霍光相提并论的“圣人”等等。
但王莽并没有接受这些赏赐,因为他所谋取的,并不是加官进爵这么简单,他还有更大的梦想。
03王莽上位,代汉建新
后来,朝廷又经历了汉平帝时代,但也都是短命之人。汉平帝死后,王莽担心新上位的年长皇帝取代自己的权力,于是就立了仅仅两岁的刘婴为皇太子,自己则在太皇太后和群臣的意见下,代理天子朝政,被称为“假皇帝”,臣民们都称王莽为“摄皇帝”,一时之间权势滔天。
这一年王莽51岁,权力过大的他也被许多人反对,尤其是汉室宗亲这边的人,虽然最后都被王莽镇压了,但他也渐渐萌生了想要当皇帝的想法。
于是,他逼迫王政君交出传国玉玺,接受了刘婴的皇位禅让,成为了天子,并且将国号改为“新”,建立新朝,这一年王莽五十四岁。
04王莽改制
而王莽称帝之后,并没有做出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相反,他推出了一系列有利于人民百姓的政策,史称“王莽改制”。
王莽的改革内容有很多,例如,他认识到了土地和奴婢是社会的主要问题,于是下令禁止土地买卖,全部收为公有,并且也不能够买卖奴婢,否则就是违法的行为。
此外,他还在主要大城市设立了一个五均官,负责管理当地的物价,并且收取工商税,主要负责市场的调控。
在王莽在位期间,他还对币制进行了多次改革,他的本意是要统一货币的使用,但是由于发布的兵种太多,最终导致市场混乱,很多农民也因此破产,社会秩序渐渐变得混乱。
总得来说,“王莽改制”的很多内容是先进的,例如将土地收为公用,但是这在当时的环境是行不通的,因为触动了太多人的利益,尤其是地主和贵族阶级,因此注定是要受到抵触的。
加上王莽最后并没有能够将改革推动下去,而是中途停止,还用人不当,导致百姓的利益受到了侵害,使得社会矛盾越来越复杂,于是一场反对改制的农民运动也即将爆发了。
05王莽的失败
早在王莽推行改制的时候,国内就出现了很多自然灾害,而王莽的改制并没有缓和这些问题,反而使得矛盾愈演愈烈,最后各地农民纷纷起义,反抗王莽的政权。
据说王莽是在举行哭天大典的时候,被数十个军士互相争杀而死。而王莽的头颅,也被历朝历代的皇室收藏,直到后来晋惠帝的时候,才在一场大火当中被烧毁。
结语:
回看王莽的一生,是备受争议的一生,在“正统”看来,王莽无疑是谋权篡位的奸臣;但在后世的历史学家看来,王莽则是被誉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社会改革家”,他的一生,实在是令人唏嘘不已。
公元23年的昆阳战场,新莽王朝的42万大军与绿林军不足2万的守军形成悬殊对比。这场看似必胜的战役,却以王莽军队的彻底溃败告终。这场战争的胜负手,不仅在于兵力数字...
王莽 2025-09-28 周公:西周王朝的奠基者与儒家思想的先驱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周公旦以其卓越的政治智慧、军事才能和思想贡献,成为西周王朝不可或缺的奠基者,更被后世尊为“元圣”和儒学先驱。这位周文王姬昌的第四子、周武...
周公 姬昌 2025-09-23 刘秀的成功太诡异了?解码东汉开国皇帝的“逆袭密码”公元23年的昆阳之战,28岁的刘秀以不足2万兵力击溃王莽43万大军,这场以少胜多的战役被《后汉书》记载为“夜有流星坠营中,昼有云如坏山,当营而陨……会大雷风,屋...
刘秀 王莽 2025-09-22 周公与召公:同根同源的辅政双子星在中国古代政治史上,周公与召公犹如双子星座般闪耀,他们不仅是西周初年最重要的政治家,更是共同奠定"成康之治"基业的辅政核心。...
周公 2025-09-18 田安:王莽家族的先祖血脉与历史转折在中国历史的宏大叙事中,田安与王莽的关联犹如一条隐秘的线索,串联起战国末年至西汉末年的风云变幻。田安不仅是王莽的直系先祖,更是其家族从齐国贵族到新朝皇族的命运转...
王莽 2025-09-17 窦融:东汉风云中的战略家与家族复兴者窦融(前16年—62年),字周公,扶风郡平陵县(今陕西省咸阳市)人,是西汉末年至东汉时期的重要军阀、名臣,位列“云台三十二将”之一。他以卓越的政治智慧与军事才能...
周公 2025-09-17 傀儡天子与权臣岳父:刘衎与王莽的权力困局西汉末年,朝堂暗流涌动,外戚专权与皇权衰微的矛盾达到顶点。在这场权力博弈中,年仅九岁的中山王刘衎被推上皇位,成为权臣王莽手中的提线木偶。这对翁婿的复杂关系,既是...
刘衎 王莽 2025-09-11 王莽篡汉后被谁灭的:绿林赤眉起义与东汉王朝的崛起公元8年,王莽以“禅让”之名篡夺汉室江山,建立新朝,试图通过“托古改制”重构社会秩序。然而,这场激进的改革不仅未能挽救西汉末年的危机,反而成为压垮新朝的最后一根...
王莽 2025-09-10 王莽篡汉:一场看似“众望所归”的权力和平更迭西汉末年,王莽以外戚身份逐步掌控朝政,最终通过“禅让”形式篡夺汉室江山,建立新朝。这场改朝换代在历史上显得尤为特殊——与后世董卓废立皇帝引发的诸侯讨伐不同,王莽...
董卓 王莽 2025-09-09 王莽改制:理想主义改革的历史镜鉴西汉末年,土地兼并加剧、社会矛盾激化,王莽以“托古改制”为旗号,试图通过全面社会改革重构国家秩序。这场持续十余年的改革,虽以失败告终,却成为中国古代政治史上最具...
王莽 2025-09-04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