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比较有作为的皇上,他继承了他父皇雍正的大好基础,创建了康乾盛世。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资料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史记·淮阴侯列传》:
上(刘邦)令武士缚信(韩信),载后车。信曰:“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亨;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烹!”
不难理解,古代诸多王朝建立新政之后,那些曾经的开国功臣,都如“兔死狗烹”被昔日一起出生入死的新君给诛杀了。如韩信,虽然是一代战神,最终也死于吕后之手。
在古代封建王朝,立下大功却死于君王猜忌的武将难以计数,所以在皇帝手下讨生活,只有聪明的武将,只有善于揣摩皇帝心思的大臣,才能得以福报善终。所谓伴君如伴虎,可见一斑。
乾隆时期,就有2名武将都曾立下赫赫战功,当乾隆问他们要什么赏赐时,这两人一个要官,一个要美人,因回答不同,结局却是天上地下。那么,这两人是谁,他们对乾隆提了什么要求,乾隆又是怎么对他们的呢?我们从这两位大将的身世说起。

01
为国效力,携手克敌
故事从乾隆时期西南地区的金川之乱说起。
大、小金川西连甘孜藏族自治州,与康藏通,东连成都平原进入川西高原的咽喉汉川县,是嘉绒藏区通往汉族地区的要道之一,其地理位置和战略地位极为重要。
当年,大小金川的首领原本是明朝臣属,后来先后在顺治和康熙时期归顺了清朝,但是在乾隆时期,这两个地区又发生了叛变,乾隆十分生气,欲派大军前往平乱。此去的两员虎将,分别为海兰察与乌尔登。这两人本无交集,如何相遇呢?
我们知道,乾隆时期经常对外用兵,因此武将在朝中颇具地位,此时也出了不少极具军事才华的将领,海兰察、乌尔登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海兰察出身于普通家庭,由于清廷对武将尤为重视,所以海兰察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参军。海兰察才思敏捷、身手灵活,在沙场上可谓是如鱼得水。虽说一开始海兰察只是一个其貌不扬的小卒,但因为他胆识过人、勇猛善斗,但很快就在众多士兵之中脱颖而出,经常被乾隆委以重任,是乾隆的得力干将之一。
如乾隆二十年时,海兰察以索伦部骁骑营士兵的身份参加了征准噶尔之战,在这场战役中,海兰察表现非常勇猛,抓住了准噶尔部重要首领巴雅尔。经此一战,他被提拔为副都统、二等侍卫,后来又变一等侍卫。
相比较海兰察的出身而言,乌尔登则要好很多,他生于贵胄之家,从小接受的是精英教育,因此能力也颇为出色。正是由于父辈在官场上的人脉,乌尔登没有选择直接投身军营,而是进了皇宫,当了一名皇帝的贴身侍卫,不难理解,这是为了跟皇帝走得更近。
一段时间的接触,乾隆觉得乌尔登是个可塑之才,而且是一个能够胜任沙场点兵的将帅之才,至此,乌尔登被派进军营,也当上了军事统帅。

16年后(乾隆三十八年),金川叛乱战事吃紧,乾隆钦点两人前往前线作战,海兰察和乌尔登这才算是有了密切地交流。
02
国君封赏,始见人心
金川对战并不顺利,由于敌人过于狡猾,清军的主将甚至还因为伏击死去。眼看这场战役形势不好,关键时刻海兰察乌尔登两人临危不乱,配合默契,最终清军抓住了大金川头目索诺木束,大获全胜。
班师回京后,海兰察与乌尔登都被授予一等侯爵,拿了不少赏赐,自然也都参加了乾隆的庆功宴。宴会上,乾隆欲对两人进行论功行赏。
对于乾隆的封赏,乌尔登立马表了决心:“奴才只希望能为皇上鞍前马后,带更多兵将守护大清,平定乱臣贼子!”旁边的章佳·阿桂听了这话,心头一紧,紧接着是一身冷汗。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乌尔登这是在要官、要权。
听完乌尔登的话后,乾隆喜悦的表情一下子变得凝重起来,随即又和颜悦色起来。侧脸旁边,乾隆又问海兰察需要什么封赏。海兰察说,臣也没有别的请求,只是喜欢美人,就请皇上赐我几名身材丰腴的美姬吧。听了海兰察的话,乾隆面色一下子放松了下来,立刻答应了海兰察的请求。
常人思维会觉得,乌尔登的话是赤胆忠心,而海兰察则是胸无大志,按理说,乾隆应该对乌尔登大加赞赏才对。可事实上,乾隆却对海兰察“暗许”几分。这是为何呢?
03
战败被诛与功成名就之间

古往今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只能是千古帝王。
很多王朝的建立,都是骑马打天下获得,秦朝、汉朝、宋、明等朝无不是如此。所以,开国皇帝对手握军权的大臣很是惧怕,因为他们手握雄狮。那么,在历史上有没有那类手握着兵权,可是皇帝却分毫不惧的大臣?当然有,知名的当属老将郭子仪。晚唐时期,郭子仪手上的大权仍然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可轻松碾压皇帝,但每任皇帝却都很信赖他,为什么,因为郭子仪懂得为人之道。
郭子仪总是能在皇帝必需时主动站出去,而当皇帝不再必需他时,他也可以果断地功成身退,学会“收放自如”,学会“无为”中庸。如此一来二去,皇帝们自然觉得郭子仪不会拥兵自重,而且值得信赖。很明显,郭子仪之流便可以高枕无忧、无虑善终。
海兰察貌似胸无大志,可却懂得退与让的道理,与郭子仪的“为人之道”颇为相似,反观乌尔登的心思,则是对权力的觊觎,甚至是野心的膨胀,也难怪阿桂在边上都为之捏了一把汗。因为乾隆已经在心里默默地给乌尔登记上了一笔。
一个有野心有欲望的臣子,皇帝自然为之忌惮,而海兰察的要求尽管粗鄙,却反倒让乾隆对他安心。乌尔登后来由于一次小的战事落败,立即就被执行死刑。
再看海兰察,平定大小和卓之乱时,海兰察战败了,但他只是被贬了官,并无其他责罚。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海兰察因病辞世,乾隆帝因为他武功卓越,破例让他入昭忠祠,赐谥号“武壮”,位列紫光阁功臣,可以说海兰察是乾隆一朝比福康安更亮眼的名将。抛开那些战功而言,海兰察在乾隆面前还是很聪明的,即使和珅不喜欢他,处处给他挖坑设阱,海兰察照样善终。为人臣子,死后能够得到如此哀荣,也算得是圆满了。
田文镜(1662年—1733年),字抑光,清朝康熙、雍正时期的重要大臣,原隶籍汉军镶蓝旗,雍正五年(1727年)因功抬入汉军正黄旗。他以铁腕治政、清廉刚正著称,...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1-20 端柔公主的抗争与妥协:一场远嫁蒙古的命运博弈在清朝雍正年间,一场围绕公主远嫁蒙古的政治联姻,因一位公主的激烈反抗而充满波折。这位公主便是和硕端柔公主,她以大哭三天三夜的激烈方式抗拒远嫁,最终在皇权的威压下...
雍正如何继位的 和硕端柔公主 2025-11-17 年羹尧倒台后:妻儿命运中的皇权铁腕与家族血泪雍正三年十二月,一代权臣年羹尧在狱中自裁谢罪,这位曾让西北军民闻风丧胆、令朝堂百官俯首的"年大将军",最终以九十二项大罪的罪...
雍正如何继位的 年羹尧 2025-11-14 舒妃:无子之身,却盛宠不衰的清宫传奇在乾隆皇帝那庞大且后宫佳丽如云的宫廷之中,妃嫔们想要脱颖而出、获得长久的宠爱绝非易事。然而,有这样一位女子,她入宫便直接成为一宫主位,一生未曾诞下子嗣,却始终深...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舒妃 2025-11-13 令妃:宠冠六宫却止步皇贵妃的隐秘逻辑在乾隆帝的后宫中,令妃魏佳氏以十年生六子、统摄六宫十载的战绩,成为清朝历史上生育能力最强、执政时间最长的皇贵妃。然而,这位以宫女身份逆袭的传奇女性,至死未获皇后...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11-13 圆明园阿哥弘曕:被宠爱毁掉的皇室骄子在清朝乾隆朝的皇室成员中,爱新觉罗·弘曕的一生堪称一场充满戏剧性的悲剧。这位雍正帝最小的儿子、乾隆帝最年幼的弟弟,从备受宠爱的“圆明园阿哥”沦为被降爵罢官的罪人...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1-12 雍正与宜妃:权力更迭下的恩怨纠葛在清朝康熙与雍正两朝交替之际,宫廷内的权力斗争错综复杂,其中雍正帝与康熙宠妃宜妃之间的恩怨,成为这段历史中颇具戏剧性的一幕。雍正对宜妃的羞辱,背后交织着个人情感...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1-12 权臣的藏金术:和珅如何在无银行时代构筑财富帝国?在清朝乾隆年间,权臣和珅以“富可敌国”闻名史册,其贪腐所得远超同期国家财政收入。当现代人困惑于“没有银行,巨额财富如何安全存放”时,和珅的藏金术却展现出惊人的系...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和珅 2025-11-12 孝圣宪皇后:紫禁城中最有福气的皇太后在紫禁城的漫长历史中,无数嫔妃在这座权力与欲望交织的宫殿里沉浮,而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无疑是其中最有福气的一位。她的一生,跨越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见证了“康...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康熙的儿子们 2025-11-11 雍正兄弟命运分野:为何仅老十三能善终?康熙末年“九子夺嫡”的惨烈角逐中,雍正帝胤禛以冷峻手腕稳固皇权,对参与夺嫡的兄弟展开系统性清算。在15位成年兄弟中,除早夭者外,仅老十三胤祥与老十胤?得以善终,...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1-11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