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比较有作为的皇上,他继承了他父皇雍正的大好基础,创建了康乾盛世。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资料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史记·淮阴侯列传》:
上(刘邦)令武士缚信(韩信),载后车。信曰:“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亨;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烹!”
不难理解,古代诸多王朝建立新政之后,那些曾经的开国功臣,都如“兔死狗烹”被昔日一起出生入死的新君给诛杀了。如韩信,虽然是一代战神,最终也死于吕后之手。
在古代封建王朝,立下大功却死于君王猜忌的武将难以计数,所以在皇帝手下讨生活,只有聪明的武将,只有善于揣摩皇帝心思的大臣,才能得以福报善终。所谓伴君如伴虎,可见一斑。
乾隆时期,就有2名武将都曾立下赫赫战功,当乾隆问他们要什么赏赐时,这两人一个要官,一个要美人,因回答不同,结局却是天上地下。那么,这两人是谁,他们对乾隆提了什么要求,乾隆又是怎么对他们的呢?我们从这两位大将的身世说起。
01
为国效力,携手克敌
故事从乾隆时期西南地区的金川之乱说起。
大、小金川西连甘孜藏族自治州,与康藏通,东连成都平原进入川西高原的咽喉汉川县,是嘉绒藏区通往汉族地区的要道之一,其地理位置和战略地位极为重要。
当年,大小金川的首领原本是明朝臣属,后来先后在顺治和康熙时期归顺了清朝,但是在乾隆时期,这两个地区又发生了叛变,乾隆十分生气,欲派大军前往平乱。此去的两员虎将,分别为海兰察与乌尔登。这两人本无交集,如何相遇呢?
我们知道,乾隆时期经常对外用兵,因此武将在朝中颇具地位,此时也出了不少极具军事才华的将领,海兰察、乌尔登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海兰察出身于普通家庭,由于清廷对武将尤为重视,所以海兰察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参军。海兰察才思敏捷、身手灵活,在沙场上可谓是如鱼得水。虽说一开始海兰察只是一个其貌不扬的小卒,但因为他胆识过人、勇猛善斗,但很快就在众多士兵之中脱颖而出,经常被乾隆委以重任,是乾隆的得力干将之一。
如乾隆二十年时,海兰察以索伦部骁骑营士兵的身份参加了征准噶尔之战,在这场战役中,海兰察表现非常勇猛,抓住了准噶尔部重要首领巴雅尔。经此一战,他被提拔为副都统、二等侍卫,后来又变一等侍卫。
相比较海兰察的出身而言,乌尔登则要好很多,他生于贵胄之家,从小接受的是精英教育,因此能力也颇为出色。正是由于父辈在官场上的人脉,乌尔登没有选择直接投身军营,而是进了皇宫,当了一名皇帝的贴身侍卫,不难理解,这是为了跟皇帝走得更近。
一段时间的接触,乾隆觉得乌尔登是个可塑之才,而且是一个能够胜任沙场点兵的将帅之才,至此,乌尔登被派进军营,也当上了军事统帅。
16年后(乾隆三十八年),金川叛乱战事吃紧,乾隆钦点两人前往前线作战,海兰察和乌尔登这才算是有了密切地交流。
02
国君封赏,始见人心
金川对战并不顺利,由于敌人过于狡猾,清军的主将甚至还因为伏击死去。眼看这场战役形势不好,关键时刻海兰察乌尔登两人临危不乱,配合默契,最终清军抓住了大金川头目索诺木束,大获全胜。
班师回京后,海兰察与乌尔登都被授予一等侯爵,拿了不少赏赐,自然也都参加了乾隆的庆功宴。宴会上,乾隆欲对两人进行论功行赏。
对于乾隆的封赏,乌尔登立马表了决心:“奴才只希望能为皇上鞍前马后,带更多兵将守护大清,平定乱臣贼子!”旁边的章佳·阿桂听了这话,心头一紧,紧接着是一身冷汗。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乌尔登这是在要官、要权。
听完乌尔登的话后,乾隆喜悦的表情一下子变得凝重起来,随即又和颜悦色起来。侧脸旁边,乾隆又问海兰察需要什么封赏。海兰察说,臣也没有别的请求,只是喜欢美人,就请皇上赐我几名身材丰腴的美姬吧。听了海兰察的话,乾隆面色一下子放松了下来,立刻答应了海兰察的请求。
常人思维会觉得,乌尔登的话是赤胆忠心,而海兰察则是胸无大志,按理说,乾隆应该对乌尔登大加赞赏才对。可事实上,乾隆却对海兰察“暗许”几分。这是为何呢?
03
战败被诛与功成名就之间
古往今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只能是千古帝王。
很多王朝的建立,都是骑马打天下获得,秦朝、汉朝、宋、明等朝无不是如此。所以,开国皇帝对手握军权的大臣很是惧怕,因为他们手握雄狮。那么,在历史上有没有那类手握着兵权,可是皇帝却分毫不惧的大臣?当然有,知名的当属老将郭子仪。晚唐时期,郭子仪手上的大权仍然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可轻松碾压皇帝,但每任皇帝却都很信赖他,为什么,因为郭子仪懂得为人之道。
郭子仪总是能在皇帝必需时主动站出去,而当皇帝不再必需他时,他也可以果断地功成身退,学会“收放自如”,学会“无为”中庸。如此一来二去,皇帝们自然觉得郭子仪不会拥兵自重,而且值得信赖。很明显,郭子仪之流便可以高枕无忧、无虑善终。
海兰察貌似胸无大志,可却懂得退与让的道理,与郭子仪的“为人之道”颇为相似,反观乌尔登的心思,则是对权力的觊觎,甚至是野心的膨胀,也难怪阿桂在边上都为之捏了一把汗。因为乾隆已经在心里默默地给乌尔登记上了一笔。
一个有野心有欲望的臣子,皇帝自然为之忌惮,而海兰察的要求尽管粗鄙,却反倒让乾隆对他安心。乌尔登后来由于一次小的战事落败,立即就被执行死刑。
再看海兰察,平定大小和卓之乱时,海兰察战败了,但他只是被贬了官,并无其他责罚。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海兰察因病辞世,乾隆帝因为他武功卓越,破例让他入昭忠祠,赐谥号“武壮”,位列紫光阁功臣,可以说海兰察是乾隆一朝比福康安更亮眼的名将。抛开那些战功而言,海兰察在乾隆面前还是很聪明的,即使和珅不喜欢他,处处给他挖坑设阱,海兰察照样善终。为人臣子,死后能够得到如此哀荣,也算得是圆满了。
清代康熙至乾隆年间,江南地区温热病肆虐,传统“伤寒论”体系难以应对时疫挑战。在此背景下,一代名医叶天士(1666—1745)以“天医星”之誉崛起,其医学著作不仅...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9-10 雍正杀李绂为何又赦免:一场帝王心术的深度博弈在中国古代帝王权术中,雍正帝对李绂的“杀而复赦”堪称经典案例。这场看似矛盾的处置背后,实则是雍正为推行新政、平衡朝局、培养储君而精心设计的政治棋局。通过梳理历史...
雍正如何继位的 李绂 2025-09-08 胤祥与兆佳氏:乱世中的深情守望在清朝康熙末年至雍正年间的政治漩涡中,十三阿哥胤祥与嫡福晋兆佳氏的爱情故事,宛如一朵绽放在权力荆棘中的白莲,以温婉坚韧的姿态见证了历史的风云变幻。这段跨越半个世...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9-05 雍正的皇后:贤德与荣耀交织的宫廷传奇在清朝历史的长河中,雍正帝的皇后们以其独特的品格与命运,成为宫廷史册中熠熠生辉的篇章。她们不仅是帝王身后的贤内助,更是母仪天下的典范,以贤德与智慧书写着属于自己...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9-04 薛生白的医学著作:温病学派的璀璨明珠清代乾隆年间,苏州南园俞家桥畔的扫叶庄内,一位年逾八旬的老者正伏案修订医书。他便是与叶天士齐名的温病大家薛生白(薛雪),其笔下《湿热病篇》的条文,正以“三禁”原...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叶天士 2025-09-04 永琪未逝:一场被历史改写的皇位继承猜想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三月初八,26岁的和硕荣亲王永琪病逝于兆祥所。这位被乾隆帝誉为“于诸子中更觉贵重”的五阿哥,其生命戛然而止于权力巅峰的前夜。若将历史时...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09-04 清代画家席佩兰:诗画双绝的才女传奇在清代乾隆年间的江南水乡常熟,一位名叫席佩兰的女子以诗画双绝的才情惊艳了文坛。她不仅以画兰闻名,更以诗作成为清代性灵派女诗人的代表人物,与丈夫孙原湘、师长袁枚共...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席佩兰 2025-09-03 图里琛:从历史真实到文学演绎的官职之辨在清代历史与文学作品的交织中,图里琛(或称图理琛)这一人物形象始终充满争议。电视剧《雍正王朝》将其塑造为康熙、雍正两朝的“御前侍卫领班”,以精明世故的形象贯穿全...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9-01 康乾盛世:封建王朝的回光返照与历史困局“康乾盛世”是中国传统史观对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朝(1662—1795年)的概括性评价,这一时期因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疆域辽阔而被视为清朝统治的巅峰。然而,这...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8-29 暗夜星辰的陨落:解码清代女科学家王贞仪的真实死因在清代乾隆末年的金陵城,一位身着素衣的女子伏案疾书,窗外风雨如晦,案头《历算简存》的墨迹尚未干透。这位29岁便香消玉殒的奇女子王贞仪,其生命终章的真相,在200...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王贞仪 2025-08-2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