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拜死后,他的子孙后代什么结局?下面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鳌拜是清初权臣,他最有名的有三件事,一是身为皇太极的心腹爱将,对其是忠心耿耿,在皇太极猝死以后,是不惜拼死也要支持皇太极的儿子继位,坚决反对多尔衮,可以说是顺治帝可以登上帝位的主要功臣之一;二是身为四大辅政大臣中排名第四的大臣,矫诏杀死排名第二的苏克萨哈;三是不将权力还给康熙帝,是擅权欺主,因此引发了康熙帝智擒鳌拜之举,成为了康熙帝辉煌一生的起点,成就了康熙帝的赫赫威名。
康熙帝在智擒鳌拜以后,念及功劳,赦免了他的死罪,只是将其禁锢,鳌拜从高高在上的权臣成为失去自由的囚徒,心理落差很大,不久就在禁所中抑郁的死去。
那么鳌拜死后,他的子孙后代下场如何呢,康熙帝是如何对待的呢,今天宋安之来说说。
身为圣祖仁皇帝,不得不说康熙帝这个“仁”字还是很到位的,在《清史稿》记载之中鳌拜被康熙擒获以后,他的儿子纳穆福也是要跟着论死罪的,不过康熙帝赦免鳌拜以后,连他儿子的死罪也赦免了,父子俩都被禁锢,等到鳌拜死后,纳穆福被释放,得以恢复自由。
至于纳穆福之后的生活如何,史料并没有具体记载,不过身为罪臣之子,想必也好不到哪里去,到了康熙五十二年,老年的康熙帝应该是回忆清朝的开国奋斗史时,想起了鳌拜这个功臣,所以念其他昔日功劳,追赐他为一等阿思哈尼哈番,以其从孙苏赫继承爵位,苏赫死后,鳌拜的孙子达福继承了爵位,以这个来看,鳌拜的儿子并没有等到父亲被平反那一天。
达福时代是鳌拜后人中的高光时刻,他先是继承了一等男爵,等到雍正帝继位以后,对于鳌拜的追赐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是彻底平反了鳌拜,对鳌拜是“赐祭葬,复一等公,予世袭,加封号曰超武”,而达福自然也继承了祖父鳌拜的一等公爵位,到了雍正九年袭一等超武公,同年在随军出征准噶尔时阵亡。
至此鳌拜的后人中就都是籍籍无名了,没什么存在感了,到了乾隆四十五年,乾隆帝跟祖父康熙帝的态度一般,认为父亲雍正帝全面平反鳌拜不合适,于是“追覈鼇拜功罪,命停袭公爵,仍袭一等男”,同时鳌拜当年打压陷害的政敌后人,也是命令各旗统计一番,要录其后人。
乾隆帝这么一改,鳌拜后人不能继承一等公了,只能继承一等男爵,不过此后鳌拜后人一直承袭这个爵位延续了下去,也算是衣食无忧了,享受到了鳌拜这个开国功臣的福荫了。
再来说说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三代皇帝对于鳌拜的态度。
鳌拜是被康熙帝收拾的,但也是被康熙帝平反的,虽然这个平反只是一定程度上的,但是也足以证明康熙帝的态度是“有功当赏,有罪必罚”的。
康熙帝之所以这么做,首先是因为鳌拜虽然擅权,但没有篡位。
其次是因为鳌拜即使擅权,也是站在维护皇权的立场,只不过他虽然忠于皇权,但是对于年幼的皇权具体代表人康熙帝不尊重,是过分轻视,而且私自代行了皇帝的部分权力。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鳌拜出自两黄旗,两黄旗在清太宗皇太极时代,是皇太极的直属势力,而皇太极猝死以后,有着两白旗支持的多尔衮要争皇位,鳌拜和索尼等一干两黄旗大臣自然不同意,坚决要求皇太极的子嗣才可以继承皇位,为此不惜是玉石俱焚,在这种情况下,虽然皇太极长子豪格没有继位,但是皇太极第九子福临继承了皇位,是为顺治帝。
鳌拜因为这个原因,在多尔衮当摄政王那几年,被打压的是很惨,差点被处死。
等到顺治帝亲政以后,鳌拜自然备受重用,所以后来能成为四大辅政大臣之一,不过四大辅政大臣之中苏克萨哈出自两白旗,是多尔衮的心腹,在多尔衮猝死以后,虽然及时以告多尔衮图谋不轨来保全了自己,并且顺治帝对他也算重用,不过他当时代表的是两白旗。
其他三位辅政大臣则都是出自两黄旗,因此自然与代表两白旗的苏克萨哈不对付,当时索尼年老,没精力参与政事,遏必隆没什么主见,鳌拜相对年轻,自然站出来打压两白旗,像他擅权期间,让两黄旗与两白旗换地,还有不顾康熙帝反对杀苏克萨哈,都是打压两白旗行为,可以说是皇太极死后两黄旗和两白旗的恩怨延续。
因此以这些来看,鳌拜即使擅权,也站在维护皇权立场上,更何况他没有篡位,所以康熙帝自然在晚年一定程度上平反了他。
到了雍正帝时也不知道怎么想的,是全面平反了鳌拜,可以理解为康熙帝亲手收拾的鳌拜,能一定程度上平反他就已经很不错了,不方便全面平反鳌拜,所以等到雍正帝时再进一步平反,也可以理解为雍正帝觉得鳌拜功劳很大,擅权的事情已经过去了很多年,因此不说其罪过,是全面平反鳌拜。
到了乾隆帝时代,乾隆帝其实对鳌拜本人没什么意见,只不过他和祖父康熙帝的“有功当赏,有罪必罚”态度一般,而且乾隆帝这个人一向喜欢否定他爹雍正帝的做法,于是把雍正帝的平反追赐给取消了,仍旧让鳌拜后人继承康熙帝追赐鳌拜的一等男爵。
不过虽然经过这闹剧般的反复平反,但整体来说鳌拜后人的待遇很不错,康熙帝及其之后的雍正帝和乾隆帝对他的后人够可以了,毕竟鳌拜功劳再大,立场再对,在康熙初期擅权欺主也是不争的事实,毫无人臣之本分,后人能一直继承一等男爵延续下去,可以说是烧高香了,换了那些心眼小的皇帝,鳌拜别说免死罪了,恐怕连后人都没有了。
清代八旗制度作为满族统治的核心军事与社会组织,其兵力配置直接关系到王朝的兴衰存亡。从努尔哈赤初创四旗到皇太极扩展为二十四旗,八旗的兵力规模与组织结构始终处于动态...
努尔哈赤几个儿子 皇太极的皇后 2025-08-07 熊赐履籍贯考辨:从湖广孝感到江西南昌的学术溯源在清代学术史上,熊赐履(1635-1709)作为康熙朝理学名臣的代表人物,其籍贯问题长期存在争议。这位历经顺治、康熙两朝的翰林院学士、东阁大学士,既被记载为“湖...
顺治为什么出家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8-05 德因泽与皇太极:权力棋局中的隐秘博弈在清朝开国史上,德因泽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边缘人物。这位无姓氏记载、未生育子女的庶妃,因举报大妃阿巴亥与代善的暧昧关系而名留青史。然而,这场看似偶然的宫廷风波背后,...
皇太极的皇后 代善 2025-07-22 豪格结局:权力漩涡中的悲剧英雄在清朝初年波谲云诡的政治舞台上,皇太极长子豪格的命运如同一颗流星,短暂地闪耀后便坠入黑暗深渊。这位战功赫赫的肃亲王,最终在权力斗争中含冤而死,其结局不仅是个人的...
皇太极的皇后 豪格 2025-07-17 孙承宗的结局:忠烈殉国与历史悲歌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冬,清军分两路大举南侵,皇太极亲率大军直逼保定高阳。这座河北小城,因一位七十六岁老人的存在,成为明清战争史上最悲壮的注脚——明末名臣孙...
皇太极的皇后 孙承宗 2025-07-08 清朝为何不敢删除明朝历史:政治智慧与文化传承的双重考量在中国历史上,朝代更迭往往伴随着前朝史籍的销毁与篡改,但清朝却是个例外。从顺治二年(1645年)设立明史馆,到乾隆四年(1739年)《明史》最终成书,清朝历时近...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顺治为什么出家 2025-07-02 查慎行:清初诗坛的孤光与历史褶皱中的文人标本在清初诗坛的星空下,查慎行如一颗孤星闪烁。这位历经顺治、康熙、雍正三朝的诗人,以万首诗篇镌刻时代印记,却在文字狱的阴影中活成惊弓之鸟。他的生平恰似一部微缩的清代...
顺治为什么出家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6-27 佟国维与索尼:跨越满汉鸿沟的权力共谋者在清初波谲云诡的政治舞台上,佟国维与索尼的名字如双子星般闪耀。一位是出身汉军旗的“佟半朝”,一位是四朝元老的“辅政首臣”,看似分属不同阵营的两人,却在顺治遗诏制...
顺治为什么出家 索尼 2025-06-27 索尼:康熙朝的忠臣之辩与权力密码在清朝初年的政治棋局中,赫舍里·索尼的名字始终与“权臣”“忠臣”的争议相伴。这位历经皇太极、顺治、康熙三朝的元老,以首辅大臣之姿主导了少年康熙亲政的关键转折,却...
皇太极的皇后 顺治为什么出家 2025-06-20 代善为什么要杀儿子和孙子:清初权力漩涡中的亲情绞杀在清初皇权更迭的血雨腥风中,礼亲王代善亲手处决儿子硕托、孙子阿达礼的事件,堪称满洲贵族内部权力斗争最惨烈的注脚。这位历经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三朝的“铁帽子王”...
努尔哈赤几个儿子 皇太极的皇后 2025-06-13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