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清朝在嘉庆手里衰败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从亲政初期的伟大,到谢幕之后的尴尬,颙琰(yóng yǎn,嘉庆)的滑落曲线实在是令人叹息!他二十多年的统治,前面连的是“康乾盛世”,后面跟的则是“鸦片战争”。正是在颙琰的统治下,大清王朝完成了走向万劫不复的衰败的关键几步。 ——题记
上文是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张宏杰教授,对嘉庆皇帝所做的评价。诚然,提到嘉庆皇帝,我们总会想到他的父亲乾隆,以及被他亲手惩治的巨贪大恶钮祜禄善保(和珅)。但除此之外,我们对嘉庆的了解似乎并不是那么多。可能在很多人看来,或许嘉庆不能被归于昏君之列,但从他登基后所作所为来看,似乎说他是昏君也不为过,毕竟清朝正是在他手上走向衰败的。

笔者之前一直坚信一个道理,那就是历史是公正公平的,我们不能因为某件错误的事情或结果而去否定一个人,同理也不能因为某个人而去否定某件事情或结果的正确性。所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看看嘉庆皇帝到底是如何将清朝带向衰败的。
一,明君也得分时候
嘉庆的父亲是大名鼎鼎的“十全老人”乾隆皇帝,乾隆在位初年国库充盈百姓富足,所以乾隆皇帝七下江南可谓过得风生水起。除此之外,乾隆皇帝在位期间还多次发动战争,虽然有的是必须的,但有的却是不必要的。因而在嘉庆继位后,他接手的朝政其实是一个不亚于明朝崇祯皇帝的“烂摊子”。
如标题所说,明君也得分时候。这句话相信很多朋友都不认可,因为大家都觉得,明君就是明君,即使时候不对,也能通过自己的力量来改变这种局面。
诚然,有这种皇帝,如秦始皇与唐太宗等,但这种皇帝几乎是千万里挑一,我们不能要求每一个皇帝都跟他们一样(不算昏君与庸君的话,那也只能算明君了)。而且如果真的将秦始皇与唐太宗放到嘉庆所处的那个位置,他们或许也并不会做得特别好,毕竟时代变了。
嘉庆登基即位后面临三个巨大的威胁,而且处理稍有不对,那对于清朝来说就是毁天灭地的灾难。第一件是乾隆留下的巨额财政亏空,这个如果不能及时处理,那后面的一切都无从谈起。第二件是巨贪大恶的和珅,和珅可能没有篡权夺位的能力,但是却有架空嘉庆的能力,因为在嘉庆亲政之前,和珅的权力甚至比他还大,尽管他是名义上的皇帝。第三件是此起彼伏的各种起义,这其中以白莲教起义闹得最为凶猛。

这里笔者还没有提到清政府已经烂到骨子里的贪污腐败以及人地矛盾等问题,而且也没有提到当时西方已经进行了的工业革命和悄悄流入中国的鸦片问题。
说了这么多,其实并不是要为嘉庆开脱,而是想告诉大家,嘉庆虽然不是昏君庸君,但也不是秦皇汉武隋文唐宗那样的盛世明君,所以在这种内忧外患的打击下,清政府的统治没有结束都已是万幸,再谈走向中兴之类的问题那就真的有些强人所难了。
二,想进取,没魄力
前文提到,嘉庆皇帝也算是个“半吊子”的明君,那为何这么说呢?这是因为嘉庆在位期间,也是做过很多中兴的尝试和努力,但可惜都因为自身的魄力不足以及自身的能力不足而被迫放弃。
这里我们举几个例子:

第一个,整顿吏治
嘉庆正式掌权后,有感乾隆在位期间的权臣当道及言路闭塞等问题,于是亲自下令广开言路,还启用了之前因为乾隆时期说真话而被贬弃的众多官员。不仅如此,他还听从师傅朱珪的教导,以身作则崇尚简朴。
但嘉庆的种种行径后来可以被以一句俗语来总结,即雷声大雨点小,为何这么说呢?这是因为嘉庆虽然广开言路,但被上报至他耳边的很多话都是经过下面挑选出来的,所以他能听到的话只是下面人让他听到的,而他想要推行的政策也很难推行,因为下面的官员经常是抱团取暖,而嘉庆又没有祖先的魄力,所以遇事往往只能不疾而终。
第二个,整顿旗务
清政府的统治核心是八旗制度,所以嘉庆想要改变清政府的衰败走向,就只能先改变八旗制度的衰败趋势。根据清朝祖制,八旗子弟全部由国家供养,而且不农不商不仕不工,每天只需要学习满语及骑射便可。
但问题在于,八旗制度经过上百年的传承,到了嘉庆时期早已经不堪重用。别说让他们弓马骑射,就是让他们说两句利索的满语都是非常困难。因而嘉庆为了扭转八旗对清朝财政的依赖,便想将京城附近的八旗子弟迁往东北,并自给自足。
但可惜的是,八旗子弟早已经习惯了浑浑噩噩的生活,所以对于嘉庆的旨意他们统统予以反驳,最终只能促使嘉庆收回成命。

最后,嘉庆皇帝确实有过励精图治的努力,也绝对不算是一位昏君,但清朝之所以在他手上走向衰败,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嘉庆接手的朝政和所处的时代已经不是他的知识范围所能驾驭的,再加上嘉庆也没有大刀阔斧改革的勇气和能力,所以清朝走向衰败也就是很正常的事情了。
参考资料:《清史稿》《清实录》《剑桥中国晚清史》等。
乾隆帝以89岁高龄驾崩,留下43位后妃的庞大群体,其中仅10位在乾隆去世时仍健在。这一特殊历史场景下,嘉庆帝的处置方式既遵循清代宫廷制度,又暗含权力交接的微妙平...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嘉庆怎么死的 2025-10-31 从乾隆宠臣到嘉庆阶囚:和珅的权力沉浮密码在乾隆朝的权力金字塔顶端,和珅以“二皇帝”之姿掌控朝政二十余年,其权势之盛甚至让英国使臣马戛尔尼惊叹“中国真正的掌权者”。然而当乾隆驾崩仅十五日,这位权倾朝野的...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嘉庆怎么死的 2025-10-30 十五年国库的财富为何一年耗尽:和珅家产与嘉庆财政的双重困局1799年正月,乾隆驾崩仅十五日,嘉庆帝便以雷霆手段查抄和珅府邸,抄没家产估值达8亿至11亿两白银,相当于清朝15至20年的财政收入。然而,这笔天文数字般的财富...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嘉庆怎么死的 2025-10-29 嫡子早逝与皇权隐喻:嘉庆祭拜永琏背后的权力密码1795年,乾隆六十年,85岁的乾隆皇帝在勤政殿召集王公大臣,宣示立皇十五子永琰为皇太子,并约定次年归政。然而,在永琰正式成为储君仅13天后,乾隆便命其前往朱华...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嘉庆怎么死的 2025-10-27 从包衣宫女到母仪天下:孝仪纯皇后的逆袭密码在清朝276年的历史中,孝仪纯皇后魏佳氏的生平堪称一部“底层逆袭”的传奇。她以正黄旗包衣(皇室奴仆)出身,从宫女起步,最终成为乾隆帝的第三任皇后、嘉庆帝生母,更...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嘉庆怎么死的 2025-10-21 嘉庆之死:雷击传闻背后的历史迷雾与真相探寻在清朝十二帝中,嘉庆帝的死因堪称最富戏剧性的话题。民间野史中,他因“被雷劈死”的传闻流传甚广,甚至被演绎出多个版本:有的说他狩猎归途遇雷落马,有的称他在寝宫与小...
嘉庆怎么死的 2025-10-21 令妃的“隐形后冠”:权力天平上的血统、情感与政治博弈令妃魏佳氏,这位乾隆朝中后期最受宠的妃嫔,以十年六胎的生育奇迹、统摄后宫十五年的实权,以及嘉庆帝生母的身份,成为清代后宫史上最特殊的存在。然而,她至死未获皇后名...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嘉庆怎么死的 2025-10-16 乾隆宠臣的困局:和珅为何能讨好乾隆却难取悦嘉庆?在中国历史上,和珅是乾隆朝最具争议的权臣。他凭借过人的智慧与情商,在乾隆年间平步青云,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军机大臣;却在嘉庆继位后迅速倒台,落得“和珅跌倒,嘉...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嘉庆怎么死的 2025-10-15 和珅的金山银海为何成了嘉庆的“财政黑洞”?1799年,乾隆帝驾崩仅十五日,嘉庆帝便以雷霆手段查抄和珅府邸,得白银八亿两、黄金千万两,以及房产、田地、古玩等无数珍宝。这笔财富相当于清朝十五年的财政收入,堪...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嘉庆怎么死的 2025-10-14 乾隆退位:盛世余晖下的权力博弈与衰败伏笔公元1796年,八十六岁的乾隆皇帝在太和殿举行禅位大典,将皇位传于皇十五子永琰(嘉庆帝),自封“太上皇”。这场看似平和的权力交接,实则暗藏玄机——乾隆以“归政全...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嘉庆怎么死的 2025-09-30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