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起兵反清的口号是什么?为何要这么做?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公元1673年,清康熙十二年,镇守云南的平西王吴三桂因不愿被清廷撤藩,和清廷的矛盾已不可调和,故联合镇守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镇守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以及退居台澎的郑成功之子郑经,公开扯旗反清,掀起了长达八年的三藩之乱的序幕。
吴三桂起兵之初即自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宣扬起兵的目的是为了“反清复明”,为此,吴三桂在讨清檄文中虚构了“适值周、田二皇亲密会太监王奉抱先皇三太子,年甫三岁,刺股为记,寄命托孤,宗社是赖”的故事,并声明自己投清是忍辱负重“姑饮泣隐忍,未敢轻举,以故迎居穷壤,养晦待时,选将练兵,密图恢复,枕戈听漏,束马瞻星,磨砺竟惕者,盖三十年矣!”
吴三桂自己反清,却抬出了大名鼎鼎的朱三太子,至于朱三太子到底是谁,就不深究了,反正他的这个名头就是给反清人士专用的,在顺治、康熙两朝多次出现,谁用都不稀奇,朱三太子是否存在都还是一个难解的疑问,那么,吴三桂为什么也要利用这个虚无缥缈的朱三太子的名头来反清?原因主要有三点。
第一:表面上,清朝从来没有亏待过吴三桂,他需要一个政治上反清的名义
吴三桂在清朝是臣,而且还是过得很不错,且名位都升到顶的重臣,清朝没有亏待他,让他做了异性王之一,且容忍他长期手握重兵独镇一方,让他的儿子娶了顺治的妹妹,康熙的姑姑和硕恪纯长公主(曾被封为建宁长公主,金庸小说《鹿鼎记》中建宁公主原型),和皇家结亲,无论清朝和吴三桂之间有怎么样的利益纠葛,至少,从表面上看,清朝不负吴三桂。
于是,吴三桂就不能以自己的名义反清,以臣谋逆不好听不说,还会被世人认为是忘恩负义,都让你做异性王了,儿子也做了皇帝的姑父,两代受宠,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所以,吴三桂想借朱三太子的名头反清,证明自己并非是为了私利,清朝给的官爵再大?也大不过故明的恩情啊,这样忽悠一番,政治上就勉强能站住脚了,起兵不是造反,是复国。
第二:崇祯受天下人同情,用他的儿子的名头更能得到拥戴
明朝的崇祯皇帝虽然把大明朝弄没了,但他因在位时努力拯救将倾之大厦,且以身殉国的行为普遍被天下人认同,几乎所有的人,哪怕是降清的文武,也都同情崇祯皇帝,用崇祯皇帝的儿子朱三太子做招牌,比较容易消除仇恨或蔑视吴三桂的人的抵抗心理,在吴军胜利时,招降纳叛都容易得多。
至于吴三桂是从西南起兵,为什么不用借用曾经在南方抵抗清兵二十多年的南明皇帝后嗣的名头,原因地球人都知道,吴三桂亲手杀死了南明永历皇帝一家,脸皮再厚也不敢用啊。且南明的几位皇帝没有崇祯遗留下来的威望,他们的子嗣也都明明白白,该杀的全都被杀了,即使吴三桂想用,也杜撰不出人来。朱三太子正好,不但崇祯的名头好用,且在当时,很多人普遍相信有这么个朱三太子存在,虚无缥缈就更好了,吴三桂可以随便找人冒充。
第三:吴三桂到底还是想团结大多数,特别是台澎的郑经
在吴三桂起兵造反的康熙十二年时,清朝入关也才二十九年,根基并没有完全扎牢,在民间,思念故明的人还非常之多,特别是在南方,因扬州、嘉定、江阴等地发生的事情,有意反清的组织多如牛毛,吴三桂需要团结这些有意反清的组织,人多力量大嘛,虽然这些组织大多都认为是吴三桂引清兵入关,葬送了大明江山,视他为敌,可有了朱三太子的名头,能忽悠一个是一个。
最重要的是,吴三桂在除尚可喜和耿精忠这两大盟友之外,非常希望台澎的郑经能出手相助,而郑经的父亲郑成功在南明时期承认过永历政权为正朔,郑成功以及郑经继承下来的延平郡王爵位就是永历皇帝封的,吴三桂杀永历,在郑经眼中是叛逆,是死仇,所以,想要团结郑经,只能用朱三太子的招牌,而且,郑经那边还有一堆朱明宗室养着,也只有崇祯之子才能压住他们。
综上所述,吴三桂在刚起兵造反时,必须要用崇祯之子朱三太子来打响招牌,政治上宣扬自己是一心为公,也为了能团结到更多盟友。不过,吴三桂的苦心积虑显然没有什么用,除了尚可喜和耿精忠也因为清廷要撤藩,有跟清廷不可调和的矛盾外,其余的如江南反清组织,根本就不相信和配合吴三桂,不认为吴三桂这个杀掉永历皇帝的人有资格当反清的代表。
特别是郑经,他也根本不会听从吴三桂的指挥,在三藩之乱中,郑经最主要的动手方向是福建,跑去和耿精忠抢地盘,如果吴三桂有足够的威望指挥郑经,让台澎水师北上天津,直插清朝中枢,或者去打江宁(南京),断掉清朝的财赋之地,那样的话,三藩之乱的结局就大不一样了。
要知道,吴三桂发动的三藩之乱之所以失败,除了政治上不被天下人认同,失道寡助之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三藩没有能够扰乱北方,也没有断掉清朝的钱粮补充,让康熙有足够的战略空间和充足的财政来倒腾,最后熬死了三藩。吴三桂打出的朱三太子这块招牌似乎并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郁闷的吴三桂干脆破罐子破摔,临死前终于撕开面具,开国称帝,虽然最后是身败名裂,可好歹做了五个月的皇帝,他也不亏了。
在清朝初期,三藩王——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宛如三股强大的势力盘踞在南方,其兵力规模一直是历史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他们的兵力不仅影响着清朝的军...
吴三桂为什么引清兵入关 耿精忠怎么死的 2025-04-17 定妃与密妃:宫廷地位差异背后的多重因素探析在清朝后宫的历史长河中,定妃与密妃都是康熙帝的嫔妃,然而她们在宫廷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却存在显著差异。一、入宫背景与家族支持定妃万琉哈氏,原为正黄旗包衣,后抬入正黄...
康熙的儿子们 定妃 2025-04-14 卫琳琅的历史原型:康熙良妃觉禅氏在热门小说及影视作品《寂寞空庭春欲晚》中,卫琳琅这一角色给观众和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她身世坎坷、情感纠葛,与康熙皇帝、纳兰容若之间的爱恨情仇令人动容。而卫琳琅并...
康熙的儿子们 纳兰容若 2025-04-10 胤禔是雍正吗?解析康熙朝皇长子与雍正帝的真实关系胤禔(1672年3月12日—1734年11月25日),清朝康熙帝第五子(因前四子早夭而成为事实上的皇长子),生母为惠妃乌拉那拉氏,而雍正帝(1678年12月13...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4-09 周昌之父:历史迷雾中的家族传承与精神底色在历史的长河中,周昌(周培公)以其卓越的才能和传奇的经历,成为康熙年间的重要谋臣。然而,关于他的父亲,历史资料却众说纷纭,留下了诸多谜团。这些谜团如同历史长河中...
康熙的儿子们 周培公 2025-04-03 红楼梦醒:曹雪芹的贵族往事与文豪炼成记康熙五十四年的南京江宁织造府,一声啼哭划破朱门深院的寂静。谁也没想到,这个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公子哥,将在百年后化作中国文学史上的璀璨星辰。曹雪芹,这个历经繁华到沧...
康熙的儿子们 曹雪芹 2025-04-03 康熙三位皇后:赫舍里氏、钮祜禄氏与佟佳氏,后宫中的政治与深情康熙,作为清朝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其后宫生活也备受关注。在康熙的一生中,共有三位皇后与他共度风雨,她们分别是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和孝懿仁...
康熙的儿子们 孝诚仁皇后 2025-04-03 揭秘十三爷胤祥的真实死因在清朝的历史长河中,十三爷胤祥以其卓越的才能、忠诚的品质和悲惨的命运而备受关注。作为康熙帝的第十三子,胤祥在雍正帝即位后,成为了雍正朝最显要的人物之一。然而,这...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4-02 胤祐刚上朝后的去向探秘在清朝的历史长河中,胤祐作为康熙皇帝的第七子,虽然并非皇位的有力竞争者,但他在朝廷中也有着自己的一席之地。关于胤祐刚上朝后的去向,我们可以根据真实资料,一探其背...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4-01 平三藩最大功臣:康熙帝与功臣们的共同胜利在清朝的历史长河中,平定三藩之乱无疑是一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这场历时八年的战争,不仅彻底消除了内部的反动势力,巩固了清朝的统治,更为清朝实现大一统奠定了...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3-31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